(中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广东 中山 528403)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289-02
1.临床资料
2012年6月~2014年9月我科共收治106例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患者。其中男64例,女42例,年龄13-68岁,所有患者均有外伤史,住院天数为1-68天。
2.病情观察
2.1意识状态的观察 是颅脑损伤病人最易出现的变化之一,表现为嗜睡、昏睡、浅昏迷和昏迷。近年来多采用国际通用的格拉斯哥(GCS)来评判病人的意识情况,比较客观。GCS昏迷评分法最高分为15分,表示意识清楚;12~14分为轻度意识障碍;9~11分为中度意识障碍;8分以下为昏迷;分数越低则意识障碍越重。在观察中如出现:①由昏迷状态转入躁动,如抓伤口、拔导尿管等动作,能遵嘱举手睁眼、伸舌等,均系病情好转;②从躁动不安转入昏睡状态、对你周围反应迟钝、强刺激可能唤醒,表示病情加重。
2.2瞳孔 瞳孔变化提示脑损伤的情况,是颅脑损伤并发脑疝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正常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4毫米,对光反应灵敏。观察中如出现:①伤后一侧瞳孔散大,可能为动眼神经损伤。②双侧瞳孔时大时小、变化不定,对光反应差,常为脑干损伤的特征。③伤后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侧肢体偏瘫、意识障碍,提示脑受压或脑疝。④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则提示临终状态。⑤眼球若能外展、伴复视为展神经损伤。⑥眼球震颤为小脑或脑干损伤。⑦双瞳缩小、光反应迟钝,则可能是脑桥损害、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能因冬眠药物、大剂量镇静药物及吗啡等所致。脑疝发生后,应争取在双侧瞳孔散大前手术治疗,是重型颅脑损伤后防止发生急性脑疝最关键的措施。
2.3 生命体征的观察 血压可反应颅内压力改变,血压逐渐升高而形成高血压,常提示颅内高压,多见于脑水肿、颅内出血。呼吸频率不规则,深浅不一,常提示中枢受压。体温升高,提示有中枢性或感染性高热,如体温过低,四肢厥冷,则说明休克的可能。
2.4血氧饱和度SpO2的监测 脑组织对缺氧极为敏感,及早合理给氧是提高血氧浓度,减轻脑组织损伤的关键。充分给养,减少呼吸无效和气道阻力,可改善脑缺氧,可使颅内压下降1kPa~2kPa。SpO2在96%左右,可间断吸氧或不吸氧;当SpO2在停止吸氧5分钟后还能保持在90%时,可改为低流量吸氧;当SpO2低于85%时,应增加氧流量或持续大流量吸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护理
3.1气管切开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时,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管内分泌物增多,易造成气管堵塞而窒息。因此,气管切开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抢救生命的主要措施治疗之一。其主要护理对策有:① 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有条件者温度宜在22℃ 左右,湿度在60%以上,用蒸汽吸入疗法,定时通过气管套管滴入少许生理盐水和抗生素药物。② 防止感染:每日换药1次,保持伤口清洁,酌情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③及时吸痰: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每次吸痰不宜超过15秒,痰液粘稠者给予较高浓度氧气吸入15秒后,吸痰效果较好,注意病情观察。切忌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反复提插式吸痰,吸痰负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气道。⑤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音,可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病人因急躁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必要时可约束双手。
3.2体位护理 是神经外科护理的重要环节。头部抬高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减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如出现抽搐、喷射状呕吐、呼吸急促,痰液由口鼻腔涌出应取平卧位,头偏一侧,及时吸痰,以免造成窒息引起吸入性肺炎。
3.3脑室引流的护理 ①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② 引流管妥善固定并保持通畅,避免受压、扭曲、折叠、成角或脱出。③每日更换引流袋,并记录量,更换时夹管防脑脊液逆流。④引流高度要求引流袋距侧脑室10~15cm,每日引流量以<500毫升为宜,观察并记录引流脑脊液性状、颜色和引流量。若有大量鲜血提示脑室内出血,若为浑浊则提示感染。异常时应做相应处理。⑤ 引流时间不宜过长,脑室引流一般以5~7天为宜。⑥ 终止引流去除引流管前,先行夹管试验或抬高引流袋,观察是否有颅内压增高征象。拔管后如有脑脊液漏,应妥为缝合。
3.4皮肤护理 昏迷卧床病人不能自动翻身,皮肤抵抗力差,易受潮湿渣屑的刺激而发生压疮。应做好皮肤护理,睡气垫床,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干燥,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动作应轻柔,避免拖、拉、推。给予患者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发生。
3.5其他管道的护理 ① 留置尿管应选择带气囊大小适中的尿管给予导尿,便于固定及清洁外阴。尿管每1~2周更换一次,可给予预防性的膀胱冲洗,每日更换尿袋。②鼻饲管在进食后应足量的温开水冲洗管腔,以防填塞管道及食物残留。③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抢救需要,给予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管,并用无菌透明贴膜或用BD贴膜外固定,可有效防止导管移位,扭曲,受压及脱出,使患者感到便利,同时要避免因患者翻身或不自主动作导致管道接头脱落。敷贴不粘时,应随时更换,对接头处的各项操作如进行输液、给药及输液磊衔接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每次输液前后可用肝素封管,保持通畅,以防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3.6营养支持 颅脑损伤急性期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食易呕吐,伤后72小时内易采用肠外营养,3天后肠鸣音恢复可采用肠内营养,经口饮食或鼻饲。每日补液在1500~2000毫升之间,维持尿量在1000毫升/天以上。定时测体重,监测氮平衡,了解血浆蛋白、血糖、电解质等生化指标,以便及时调整热量和各种成分。
3.7健康教育 重视对家属的健康教育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情况,也能更好的与医护人员合作,用科学的方法护理患者,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促进其康复。①昏迷住院患者着重讲解翻身、叩背的重要性,并示范翻身及叩背的方法(手法、顺序及正确的时间安排)。讲解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性,以及会阴抹洗的循序。②偏瘫病人的康复指导:应多采取健侧卧位,患侧肢体维持功能位,两腿之间垫软枕,患侧大腿避免屈曲成锐角,以防止髋部的屈曲畸形。手握卷轴样物品,可防止手指屈曲挛缩。病人未恢复自主运动之前,应指导病人家属进行被动运动,活动量应依据病情,由少到多,以不使病人过渡疲劳为宜。失语病人要进行语言训练,指导病人家属寻找和使用合适的沟通方式和交流技巧。
4.小结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术后易并发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血肿等并发症,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做好各项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及早指导肢体的功能锻炼,尽可能保持一定的生活质量。
论文作者:崔银心,袁连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损伤论文; 颅脑论文; 患者论文; 瞳孔论文; 病人论文; 病情论文; 脑室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