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研究论文_何伟光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研究论文_何伟光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黄埔供电局 510000)

摘要: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是推动我国电力系统全面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电力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升电力运输的高效性及可靠性,并提升供电质量,确保电力系统可以安全有效运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因此,本文探讨了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相关技术及发展要点。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配网;配网自动化;自动化技术

一、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相关技术

(一)监控技术

通过在原有的终端基础上添加实时监测功能以及频率测量监控等功能,即可组成新型的配网自动化的综合型受控端。该类终端可以及时就配网自动化运行的具体开展情况以及电压等情况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分析所得的数据和监测到的实时数据等传递给主控方,由主控方开展进一步的监测分析工作,继而得出是否需要维修的决定。该类综合型受控端建设工作是在SCADA系统的基础上开展的,不仅可以加强主控端的控制能力,也有效减少了实际建设过程中的受控端数量,对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推动系统朝精简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在该系统的基础上开展受控端数据交流共享等工作,消息交流的速度明显加快,工作过程中的参考依据等也逐渐增多,可以保障检测到的数据符合精确度等要求,推动其实现新的发展。

电力配网自动化发展过程中还会经常使用的一类监控技术是当地和远方控制结合的监控技术,该类技术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综合了双方建设过程中的优点。在使用当地控制方式开展监控工作时,可以通过开合不同的开关来判断电路故障的具体位置,在此基础上直接开展维修等工作,不仅节约了检查时间,也避免因为和主控站信息传递时间滞后以及通信特殊性等产生其它问题,对推动相关问题及时解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该类操作方式需要在短时间内大量重复开启、关闭电力线路中的开关,在检查故障的同时也会对电力线路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导致电力设备受到损坏,增加了后期电力设备的维修费用。远方控制法则是通过分析故障所在区域的线路电流特点来分析判断故障地点。在接收到故障发生区域的管控点传递过来的电流信息和线路运行等信息后,主站在此基础上开展问题分析和加工处理等工作,即可快速判断出故障的具体发生地点,推动问题及时解决,对故障区域的电力设施和线路造成的损失也比较小。但是该类方式对信息传递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保证远方监控和检测分析的质量,必须配备专业的通信通道,这就增加了电网建设的费用,导致出现许多新问题。信息社会的发展加快了通信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通信成本降低的同时也提高了通信质量,远方监控开展过程中的通信耗费明显降低,对推动远方监控技术迅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推动当地控制和远方监控相结合,重点发展远方监控的监控方式,配网自动化过程中的远方监控技术可以实现新一步的发展,对电网健康科学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型通信技术

配网自动化建设特别是远方监控技术等对电网通信通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当前而言,配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应用光纤通信技术,该类通信方式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可以高速传输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相关信息,信息传递数量的限制也比较小。通过引入光纤通信等相对较为新型的通信技术,可以及时监控配网自动化开展过程中的电流信息,控制具体频率,推动信息快速传递。配网自动化也可以借助该类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功能扩展的目的,向用户提供更多生活服务,满足电力用户多方面需求。

(三)配电网络一体化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配网一体化建设也应当摆脱传统的区域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推行信息全方位交流共享的方式,打造一体化的信息传递系统。通过将各区域的配网一体化信息整合起来,建立全网络、多节点的信息传递系统,可推动配网信息等迅速传递,将信息传递的终端由传统的单一的电脑终端扩展到移动终端等领域,推动信息快速传播,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询到需要的信息,提高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服务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配电系统集中化

当前配电网络建设管理过程中,用户信息以及服务系统等相对比较分散,并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化建设的要求。通过统一主站和子站的关系,可以使子站分散主站的信息负载压力,推动主站以相对规律的形式处理信息,促进信息处理工作按照既定程序顺利开展,避免因为短时间接收大量信息导致的主站缓冲不及时等问题,保障主站机制的正常运行。子站也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较多的功能。子站可以自主检测系统故障,在确定系统故障后制定恰当的解决方案,推动问题的及时解决,节约系统修复时间,推动系统建设顺利开展,对系统健康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将子站引入到变电站中后,传统的单一信道的形式会随之改变,二者组合可以弥补其原先工作的不足,推动配网调度体系不断完善,提高系统工作的整体效率。

(五)分布式电源和定制电力技术

分布式电源也称FA系统,该系统操作具有智能化的特点,可以通过智能分析实际的用电负荷情况,并就此展开分析,调整具体的供电规模等,减少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必要的线路损耗,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受到电网运行实际情况的限制,分布式电源推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随着配网自动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分布式电源也会随之不断完善,在配网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定制电力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相对较广,该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电压稳定器和无功补偿器等电力设备,综合云计算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等新型技术,通过将上述技术和设备整合起来,应用到中低压电网时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及时消除配网中的谐波等危害,保障电压稳定。同时,在配电网中应用定制电力技术还可以提高系统检测的效率,及时检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电压闪变以及负荷大幅度变化等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保障系统稳定运行,优化系统中存在的运行漏洞,更好地为电力用户服务。

二、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发展要点

配网自动化在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必须加强对其相关技术的重视,找出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优化,推动其更好地为电力系统建设做贡献。为此,首先必须加强对系统监控功能的重视,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等,打造全面统一的配网自动化监控平台,全方位开展系统检测工作,就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同时,也要加强对监控平台关联工作的重视,通过引入新的自动化设备等,进一步完善电源布局,提高电能控制工作的有效性。其次,要进一步推动配网集中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加强主站和子站之间的联系,对不同系统以及不同构件等实行统一管理,加强其彼此之间联系。通过对用户进行整合,内外相互作用,最终提高配网管理的集中性。最后,配网自动化建设要紧跟时代建设步伐,加强对信息化发展的重视。通过安排专业工作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积极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先进技术等,不断完善现代配网建设的电力设备和电力信息技术,推动电力信息更新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快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电力其也要加强对一体化建设的重视,推动信息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打造配网自动化信息搜索平台,使用户可以及时搜索到新的配网建设信息。电力系统内部工作人员等也可以在该类搜索机制的帮助下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减少信息查找等产生的时间耗费,提高问题处理的效率,继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效率。在配电网络不断完善的情况下,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大幅提高,运行的安全性也得到保障,对配网自动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运行往往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与各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了解配网自动化技术,可以对配网自动化建设形成更为准确的认识。同时,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结合发展的关键点,推动配网自动化建设顺利开展,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谢振超.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浅谈[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3):239.

[2]夏丽荣,徐冲.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35):213.

[3]魏千钧.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17(10):105-106.

论文作者:何伟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研究论文_何伟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