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唯物辩证法阐明美与认识的关系——蔡仪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辩证法论文,研讨会论文,学术论文,思想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三项学习教育论坛
简介
蔡仪(1906—1992),湖南攸县人,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美学的重要奠基者。曾在北京大学学习。1929年赴日本留学。1937年回国。曾在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任职,后在大厦大学、华北大学任教。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副教务长,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美协第一届理事,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一届副会长。著有《新艺术论》、《新美学》、《蔡仪美学论文集》,主编《文学概论》、《美学原理》等。
当代意义
美是现实美的线索
蔡仪美学强调美的客观存在性,肯定自然美就存在于客观自然事物,这与当代生态美学在理论立场上有相通之处。四川大学冯宪光教授指出,蔡仪唯物主义的美学观,不仅表现在认为美的本质、根源是客观的,而且整个美学体系的基本出发点是唯物主义。蔡仪的《新美学》,对美的事实作了唯物主义的概括,超越了19世纪以来美是艺术美的理解,提出了美是现实美的线索。现实美的事实性存在,使蔡仪美学具有了客观基础。美不仅仅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也在破坏、污染着自然。21世纪的生态危机,便是人化自然对原始本真自然、自然美的破坏的结果。把美定义为人的对象化,在事实上、理论上都存在着问题。当代生态美学的突起,正是对传统人本主义美学的警示。自然本身的存在,是人类幸福和对美的追求的必然条件,其客观存在不能更改。因此,从当代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以及美学的发展态势来看,蔡仪的美学,特别是他的自然美论,应成为当代生态美学建设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山东师大李衍柱教授也认为,蔡仪美学重视自然美,对当代生态美学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蔡仪有关现实主义的论述,是他的美学、艺术论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在当代文艺创作、文艺批评的实践中仍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深圳大学胡经之教授指出,如马克思所说,艺术是一种远离物质基础的、更高的意识形态。蔡仪先生紧抓住此做文章是有道理的。艺术的第一性是反映社会生活。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第一章就阐明: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意识形态。在今天,尽管艺术生产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更加密切,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可进一步探寻,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仍是艺术生产的基本问题,这一点,美学、文艺学不能回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何西来研究员指出,对现实主义的核心部分——“典型”的精深探讨,是蔡仪学术研究中的突出贡献。从新时期以来文艺发展的实践看,现实主义的命运颇有一些起伏。最初是对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如此。80年代中期以后,现实主义逐渐不被一些年轻批评家所提,在创作实践上,一些现实主义的理论出发点遭到遗弃甚至是唾弃,导致创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当代一些艺术种类的衰落,主要原因在于它们离开了现实主义理论,离开了老百姓所关注的社会实践。因此,研究蔡仪现实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并将其发扬光大,对当前文艺创作实践、文艺批评实践都有着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陆贵山教授也认为,虽然蔡仪重视现实主义的思想在一个时期里受到了冲击,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永远不会断裂,现实主义美学永远是个真问题、新问题。社会在发展进步,现实主义就有发展空间,就应该得到尊重。《文艺报》副主编熊元艺则从当前文艺创作的实际状况、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出发,认为蔡仪的客观的、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对当前的文艺创作、文艺批评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蔡仪强调真理的客观性,这一看法,在当今经济转型、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中有如黄钟大吕,令人凛然深思。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毛崇杰研究员评述了蔡仪80年代末期就当时哲学界真理讨论而发的两篇文章《价值真理论质疑》与《客观真理问题》,认为蔡仪对真理客观性的强调,与他对美的客观性的坚持是一致的。蔡仪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的一生。为捍卫真理的客观性、美的客观性,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真理贬值、真理的客观性被主观价值态度所消解的当今中国,蔡仪对真理客观性的坚持,对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科学报》总编许明研究员也指出,蔡仪对真理理想的强调,在当前呼唤理想主义回归的思潮中,于我们有重要的启发。
学理来源
构建马克思主义美学
在如何通过“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方法,研析蔡仪美学的内在出发点与哲学取向,以期达到对蔡仪学术思想体系的更为深入、正确的理解这一问题上,中国人民大学周忠厚教授认为,蔡仪美学的学术思想来源有两个,一是古典美学,一是现代美学。蔡仪是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前人学术思想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构建他的美学体系的。上海社会科学院马驰研究员指出,在蔡仪建构“新美学”之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和经济学著作已经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艺问题的有关论述以及列宁论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章先后介绍到了中国。与此同时,俄苏美学和艺术社会学对中国左翼文坛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的左翼理论家们开始尝试用一种全新的哲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看待和分析社会、分析艺术。这是蔡仪美学得以产生的理论、文化基础。山东师大李衍柱教授认为,蔡仪美学突破了康德以来以人为出发点的研究模式,而以中国传统的天地人合一的模式,从自然、社会、艺术的现实出发,全面地研究艺术与美。另外,蔡仪美学并非黑格尔美学的翻版,而是受狄德罗的影响很深。深圳大学吴予敏教授指出,蔡仪美学的产生,与西方新古典主义以后美学的转型、唯物主义的崛起有关,蔡仪很重视新古典主义以后到启蒙时期的美学家对美的观念、美的规律、美的形式的论述,而不是像人们所以为的那样仅仅关注马、恩、列的思想。
历史价值
在美的认识过程中存在着“美的观念”
在20世纪中国思想学术史上,蔡仪美学有过它的辉煌,也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被人们所忽略。当历史进入一个新的百年,我们应以怎样的眼光、态度去看待这一有着大起大落命运的美学思想,重新审视它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的位置。与会学者们普遍认为,对蔡仪美学的是非功过,应具备历史的眼光,从它所产生的特定环境、历史语境出发来进行思考、评判。
蔡仪美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美学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成果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叶子铭研究员认为,20世纪40年代,蔡仪专心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体系即他的《新美学》。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里程碑式的著作。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真正研究马克思主义、成体系的,只有蔡仪一家。上海社科院马驰研究员认为,蔡仪的《新美学》,是中国知识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系统讨论美学体系的第一本学术专著,比起30年代周扬发表的《我们需要新的美学》来,无论是体系的创建,还是具体问题的阐释上都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中国艺术研究院李心峰研究员认为,蔡仪《新艺术论》和《新美学》的诞生,标志着作为一种学科形态的、具有严谨的概念范畴体系和理论逻辑体系并遵循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美学在中国的形成。
在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史上,蔡仪也应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陈燊研究员指出,20世纪40年代以前,苏联没有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文章。因此,蔡仪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国际美学界是有一定地位的。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杜书瀛研究员认为,蔡仪写于1942年的《新艺术论》,是一种崭新的艺术哲学,可以与西方美学史上一些重要的艺术哲学著作如谢林的《艺术哲学》、丹纳的《艺术哲学》等相提并论。
蔡仪关于美学具体问题的许多阐释,具有学术合理性和长远和历史价值
《社会科学报》总编许明研究员对蔡仪美学的历史贡献做了一个全面的评述,指出,蔡仪美学是在中国需要新理性、新知识的时代,为国人点亮了一盏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灯火;他的《新艺术论》,引领了中国艺术发展中现实主义的潮流;对“美的规律”的探讨,引发了对审美活动的科学主义思考;对“美的观念”的重视、“形象思维”的探讨,是研究艺术思维的基础;对自然美的高度重视,使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得到了理论支撑;对社会美、人格美的重视,强调美的人民性理想,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出发点。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钱中文研究员高度评价了蔡仪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看法,认为20世纪讲马克思主义文论,不能回避意识形态这个维度。否认文学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即是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文艺意识形态论是当今仍应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基本立场。
深圳社科院前院长彭立勋教授认为,蔡仪对美感的研究,具有创新性。比如“美的观念”,蔡仪认为,在美的认识过程中存在着“美的观念”。这一意见,强调审美主体的能动性,有力地驳斥了把他的美学归入“机械论唯物主义”的错误看法。
有不少学者谈到了蔡仪对“美的规律”的探讨。深圳大学胡经之教授指出,蔡仪是中国探索“美的规律”的第一人。在完成于1944年的《新美学》中,他将其译为“美的法则”。山东师大李衍柱教授评价了蔡仪美的规律即典型的规律的看法,他认为,艺术有无规律,本身即是有价值的问题。典型规律是艺术创作,特别是叙事文学创作的规律。在中国,典型问题成为文论研究的热点,蔡仪功不可没。当然,美的规律并不等于典型规律,应注意到美的规律的丰富性、多样性、相对性与绝对性。中央美术学院王宏建教授指出,蔡仪在与实践派美学的论争中,强调规律的重要性,认为实践只是认识真理和美的条件,只有按照规律实践,才能达到美。对规律的强调,是蔡仪美学与实践派美学的最大不同。马克思强调实践、革命,也强调规律,但生前未能在著作中完全展开。蔡仪在规律问题上的论述,将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向前推进了。
蔡仪在美学、文艺学的普及、美学人才的培养方面作出过重要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程正民教授就历史地看待蔡仪先生与文艺学教材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他指出,早在20世纪40年代,蔡仪就写有《文学论初步》,这是一种“科学的文学论”,可以看作是20世纪中国文论从世纪初以古文论为主要结构形态到解放后的以苏联马克思主义为主要结构形态之间的过渡。而60年代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从历史针对性来看,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特色:一是具有学科的自觉性,所讲的是“文学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即讲文学“是什么、不是什么”,而不是文学“应该怎样、必须怎样”;二是注重整合各种资源,特别是民族资源。如文体的划分,西方传统的分法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种,此教材中则提出“叙事文、抒情文、戏剧文”的三分法,不仅比四分法科学得多,而且具有民族特色;三是整体构建的逻辑、客观、严谨、简明。程正民提到在主编《文学概论》时,蔡仪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阐释文学现象、文学问题,又很重视与西方人本主义文学论展开对话。如文学的永恒性问题,西方人本主义文论强调文学的永恒性,而马克思不同意这种观点。对此,蔡仪并不是简单地加以否定,而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分析,认为如果一部作品能真实反映它的时代,它就是有价值的,就能为人类提供回忆历史的根据,引起人阅读的乐趣。这种在更高层面对各种资源加以统一、整合的做法,是编写文论教材的一个新思路,对以后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具有启示意义。
对蔡仪美学的历史命运,应放置到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史乃至世界唯物主义思想史的大背景下去进行理解
深圳大学吴予敏教授就此问题作了细致深刻的体察,他指出,蔡仪是个党性非常强的人,不会在文字上表达他的全部感受,他有一部分思想体验是没有完全形诸文字的。蔡仪与40年代以后文艺上的实用主义十分对立,对这一思潮始终抱有警觉。包括与一些人在理论上的分歧,并非出自个人恩怨,而是一种理论上的斗争。他不赞成有明确政治实用主义导向的理论。因此,蔡仪生前在理论上一直较为寂寞。他的理论,始终未能成为指导中国文艺理论政策、文艺界理论建构的主流的声音。另外,在世界范围内,从笛卡儿到狄德罗这一段时间,是唯物主义美学思想大放光华的时期。蔡仪的美学与西方新古典主义以后美学的转型、唯物主义的崛起有关,他自己对此也有着明确的理论认识。蔡仪美学的被忽视,其大背景是唯物主义、理性主义美学思想在世界的低潮。
学术精神
尚真 创新 开放
蔡仪先生半个多世纪的学术活动,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丰厚的理论成果,还有宝贵的学术精神、学术品格。对马克思主义信念、理论立场的坚定,是蔡仪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家的基本品格。中国人民大学陆贵山教授以“尚真”二字来概括蔡仪先生治学做人的精神:学术研究尚真,对人有真情,对事业十分真诚。他表示,一个学者,一辈子为追求真理而工作,而献身,是非常不容易的。自己虽已进入古稀之年,但仍愿意以蔡老为榜样,学做尚真的学问,尚真的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李心峰研究员指出,在蔡仪的学术生涯中,尽管他对自己的理论、学说有补充、有修正、有发展、有演变,但却有一以贯之的东西保持不变,具体表现为哲学立场的坚定,基本观点的前后一致,理论逻辑的前后贯通。在社会思潮变幻不已的现代中国,不少学者随波逐流,不知变换了多少次理论基础和基本观念,表演了一出又一出自己打自己嘴巴的滑稽戏,蔡仪却能坚守自己的理论追求,表现了大理论家的品行和操守。上海社会科学院马驰研究员指出,现今的人文知识界,信念缺失,只讲利益,不讲主义。蔡仪讲主义,而且有坚持、坚守理论的勇气。这种信念、学风对当下浮躁不实的学风有着极大教益。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则以切身体验论证了蔡仪学术的恒久魅力,表达了自己对蔡仪美学“迟到的、深刻的敬仰”。他说,作为“文革”后77级的学生,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蔡仪先生和他的美学是冷落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生阅历的增长、思考的延伸,却愈来愈感到蔡仪美学是20世纪中国美学中不可多得的、先锋、独创、稳定、持久的体系。蔡仪在当时冒着种种风险写出《新美学》、《新艺术论》,以唯物辩证法作为美学的基石,需要极大的勇气,为在风雨飘摇中追寻自己理想生活方式的中国现代人、现代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最可靠的精神选择。时光流逝,有许多美学学说像流星般一闪而过,而蔡仪先生的美学仍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持久、稳定、坚强的角落,无论在20世纪还是21世纪,都有助于我们看护自己的生存方式。王一川的发言,得到了与会中青年学者的强烈共鸣。
创新性是蔡仪学术品格的重要方面。山东大学曾繁仁教授认为,蔡仪先生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有机地融汇到学术创作中。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之时,我们应该向蔡老学习。深圳社科院彭立勋教授指出,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文艺研究,十分繁难。并非是简单、一般地引用,而需要创造性的劳动、转化。蔡仪的美学是这一创造性转化过程中的突出成果。
蔡仪学术的开放性问题,长时期以来为人们所误解。深圳大学吴予敏教授以自己从学蔡仪先生的经历为基础,指出,很多人以为蔡仪先生的理论立场是封闭的,其实蔡仪治学、指导学生做学问,都坚持从历史事实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他内心充满了开放性,但是有原则的开放性。如果开放的东西影响到哲学的基本原则、动摇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石时,他即要进行捍卫。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感到捍卫的责任比开放的责任更为重要。
标签:美学论文; 唯物辩证法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文化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文学历史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文学概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