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勘察设计院 550025
摘要:中国古建筑是世界建筑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外在造型和结构、内在独特美感使得古代建筑魅力四射;伴随着建筑领域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融合传统建筑设计风格的同时加以创新,延续传统设计特色的同时融合现代化气息。本文从历史时期的划分为分界线,分论了不同年代建设设计风格的美,充分展示了从古至今建筑的设计风格与时代变迁的融合与进步,再现了古代建筑思想和理念在现代和未来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建设设计;美感;古代建筑;现代建筑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建筑领域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物的设计及美感提出较高要求。但纵观当代社会建筑领域的新型建筑物而言,大多为传统建筑设计风格和特征的传承和延续,因此,回顾古代建筑原有的设计风格,感受当前现代建筑物的传承美感,进而展示未来建筑行业设计风格的延续和变迁。
一、回望古建之美
中国古代社会建筑物的设计不仅造型和结构独特,而且富有艺术的美感,究其原因在于我国传统建筑设计受到古代文化理念和思想的影响,如儒家“中庸”思想,“礼制”理念等。文化底蕴和独有的理念影响着建筑设计的风格,而且赋予了建筑独有的魅力和美感。
(一)建筑设计的“中庸”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受到我国古代儒家文化思想中“中庸”思想的影响,使得建筑设计风格体现出几方面的特点:其一,对称设计。我国古代建筑设计风格之一为对称,即将建筑物平面内设计有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使得东西两侧的建筑呈现出对称感,如宫殿王府、会馆书院等;其二,空间延续设计。虽然我国古代建设设计风格中并没有单一性的空间设计,但空间群的设计则是单一空间的延续,即从单个建筑构建成庭院,再到建筑群,体现出空间延续性的设计之美,例如,四合院。
(二)建筑设计的“等级化”风格
我国古代儒家文化思想中尤为注重“礼制”思想,所谓“礼制”,即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在该思想的影响下,将社会中生活的人群划分为不同等级,表现在建筑设计风格层面而言,即体现出严肃的主次、高低的等级思想。例如,北京故宫建筑群,按照长幼等级排序。
(三)建筑设计“刚柔相济”的风格
我国儒家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吸收并融合了道家文化思想,体现出内儒外道的新特点。从建筑设计特点而言,大多数的建筑物以木结构为主,木结构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柔性的融合,即能够搭建不同结构的建筑物,而且利用了榫卯链接,强化了结构间的柔性。建筑物“刚柔相济”的设计结构体现最多的为斗拱,即起到支撑和传力的作用。
二、定义现代之美
(一)建筑设计风格的模仿和再现
伴随着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设计风格和特点都在不断创新。仿古建筑设计风格是对传统建筑设计的模仿和复原,也是古代与现代融合之美的再现。该类型建筑设计风格接住了古代建筑的思想、元素和符号,采用现代化的装饰工艺加以再现。例如再现传统单体建筑的有我国黄鹤楼的重建,在现代社会中再现了单体建筑设计魅力;又如空间延续性设计的风格也被应用于现代建筑物之中,如天津鼓楼商业街,内部呈现了传统建设设计的对称美感,而且以鼓楼为主,分别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形成了庞大的建筑群,见图1所示。
现代建筑设计挖掘传统建筑设计的核心元素,再现了传统建筑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例如对称、均衡等,并将此核心元素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各个部分之中,如金茂大厦再现了我国古代木塔原有的美感,融入了现代化设计思想,唤醒了人们对古代建筑设计的记忆,见图2.
(二)建筑设计风格的创新
古代建筑设计“刚柔并济”风格的主要体现为斗拱,现代建筑中斗拱应用突显出创新化和时代化。如中国馆的设计,见下图1所示。中国馆设计巧妙地利用了斗拱的外在结构和基本风格,利用了四根粗大的方柱以支撑该建筑物,但并未沿用斗拱的内部部件,如梁、拱等(内部部件发挥的是力的传递和支撑建筑物平衡稳定的作用)。但该建筑物的造型为传统的斗拱,沿用了斗拱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内部外形思想的来源和内在结构创新是中国馆建筑的创新。由此可见,现代化建筑造型借助于古代建筑设计风格,应用了看似零碎的建筑素材,但使用了新型材料承受巨大承载力。“刚柔相济”的建筑风格在严肃传统建筑设计核心特点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
三、展示未来之美
现代建设设计风格以及特点延续传统风格的同时实现了两者的融合和创新。再现现代建筑物设计美感的同时,把握基本规律,即可展望未来设计之美的体现。
(一)建筑设计的实用之美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地区建筑物的设计风格,在传统设计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和人们使用的需求,使得建筑设计的实用之美得以再现。例如,过去建筑群以中心建筑横向性地延伸,展示了横向空间的美感,未来建筑受到横向延伸的限制,仅能从纵向得以拓展,建筑设计注重了高度设计;又如,伴随着现代建筑材料的创新,现代化建筑材料在性能和功能方面更为多样化,有取代传统木材料的趋势。从未来建筑设计角度而言,更多地体现出实用性的美感。
(二)建筑设计的融合之美
我国古代建筑设计受到传统封建社会中等级化思想的影响,建筑设计以不同颜色和布局结构彰显较高的社会地位。伴随着建筑领域内多样化建筑思想的融入,未来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建筑理念和思想。基于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建筑设计发展而言,把握古代设计的内在思想,融合现代化需求,由此呈现出建筑设计古今融合之美,也为未来我国建筑设计风格的主要体现。
总之,建设设计是艺术和文化的融合,为人们供给基础工作和生活空间的同时,传统和现代建筑思想和理念的融合使得建筑设计体现古今之美。建筑设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年代建筑设计风格和特点深深地烙印着不同时代的思想和认知。本文回顾古代建筑设计美感,阐述现代设计的特色和美丽,同时展望了未来建筑设计中注重实用性和审美性的两个设计特点。追溯设计历史,再现设计之美,充分体现出从古至今建筑设计风格一脉相承又不断创新的历史美和现代美和未来美。
参考文献:
[1]张桦.建筑设计行业前沿技术之一:基于BIM技术的设计与施工[J].建筑设计管理,2014(1):112-113.
[2]杨柳,杨晶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与应用[J].科学通报,2015(18):68-69.
[3]李睿扬.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3):45-56.
论文作者:郭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设计风格论文; 思想论文; 建筑物论文; 美感论文; 之美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