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县人民医院 湖南湘潭 411228)
摘要:目的 研究急诊护理在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 急诊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诊护理;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应用效果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指因机体受到严重创伤后,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而导致患者休克的情况[1]。根据临床上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研究,其一般是因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爆炸等原因所致,患者受伤后病情十分危急,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患者因失血过多而死亡[2]。本研究对急诊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6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患者年龄在19~74岁,平均年龄(42.68±7.52)岁,其中交通事故致伤22例,高处坠落致伤13例,爆炸致伤10例,其它原因致伤5例。试验组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在17~75岁,平均年龄(42.85±7.63)岁,其中交通事故致伤20例,高处坠落致伤14例,爆炸致伤19例,其它原因致伤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致伤原因等基本资料相比P>0.05,符合对比研究的条件。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其中主要是在患者入院后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观察其尿量、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同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给予患者止血处理等。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急诊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病情评估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其中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清醒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方案。
1.2.2心理护理及并发症护理
在患者清醒的情况下,护理人员要根据心理评估的结果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提升其治疗依从性,让其治疗效果得到保障。同时,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的尿量进行密切关注,并判断其肾功能状况,及时发现患者肾功能衰竭和肾功能不全的情况。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皮肤黏膜和体温进行密切关注,并观察患者的发绀程度,对患者的微循环状态进行合理判断,并防止患者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情况,并对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在出现相应症状时及时联系主治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另外,要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并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深度清洁,保持患者伤口卫生,避免患者出现感染。
1.2.3效果评价
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护理工作的效果进行合理评估,其中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工作的回顾分析,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护理方案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患者的护理工作能顺利完成。
1.3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改善,并且休克明显缓解,则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休克得到一定缓解,则视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休克未发生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加重,则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中分别采用百分率和( )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数据相比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例/%)
3.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根据临床上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观察,患者在受伤后全身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导致其细胞代谢障碍或缺氧,导致患者全身各个重要脏器出现功能障碍的情况。患者发病后病情进展较快,并且病情较为严重,经常会导致患者因各种并发症而死亡[3]。对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其治疗效果影响极大,也是让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的关键。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
目前临床上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常规护理主要是让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医生工作,并根据护理理论知识严格按照医院规定开展护理工作,其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保障,但经常会因为忽视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心理干预,导致其治疗效果受到严重影响[4]。因此,在患者急诊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给予其相应的急诊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观察,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密切关注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做好对并发症的预防处理,从而确保患者的治疗顺利完成[5]。
本研究对急诊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说明急诊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佩卿.早期预警评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6,(34):162-164.
[2]周雅静.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期间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18):246-247.
[3]刘利霞.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及并发症处理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129-2130.
[4]周伟,朱月兰.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常规和优质急诊护理干预对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5):1684-1685.
[5]任成芳.急诊抢救护理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8):35-37.
论文作者:唐玲,傅曦微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8
标签:患者论文; 创伤论文; 急诊论文; 性休克论文; 并发症论文; 病情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