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想要在国外“圈钱”_海外上市论文

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想要在国外“圈钱”_海外上市论文

海外上市中国企业意欲境外“圈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圈钱论文,中国企业论文,境外论文,海外上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来自江苏省上市办最新统计数字:2006年,江苏民企境外上市大提速。全省共有24家民营企业实现境外上市和融资,其中14家企业成功在境外上市,10家完成境外融资,融资总额达142亿元,远超2005年117亿元的融资总额。目前,全省已有34家企业在境外上市。南大苏富特、无锡尚德、擎天科技、鸿国集团……这些熟悉的名字,已经布点国际资本市场。其中中国香港13家,新加坡13家,英国伦敦3家,美国纽交所2家、纳斯达克2家,加拿大1家。利用资本市场在境外发行股票,正逐渐成为江苏省中小民营企业的“战略之举”。

中国企业加快在海外上市的步伐,除了能够实现国际融资,到海外“圈钱”外,还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到在市场、技术、管理和人才等多方面、全方位更多的合作机会,也能加速国内企业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中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如何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已成为许多企业经营管理者新的追求。

学会到海外上市“淘金”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国际金融资本一体化趋势初见端倪。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上主板A股发行通道拥挤,而这就使得内地企业到海外融资势在必行。近一个时期以来,国内企业在海外发行的新股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追捧。有报道说,仅美国融资机构就拥有数亿美元的资金可用于向国外企业投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专门用于投资非美国的股票。

早在2004年,江苏省就全面启动百家民营科技企业境外融资工程,即W3100工程(即百家民企境外融资计划),截止目前全省已有90多家企业在境外上市融资或进入上市轨道。江苏省中小企业局负责人说,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做大江苏企业。要让企业看到,境外上市,筹集的资金是企业的资本金,是高质量的外资利用形式;更要让企业明白,仅仅缔造一个符合境外市场规范的“壳”是不够的,融资不是企业境外上市的终极目标,上市的目的在于提升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成为公共公司后,应该是个“透明的公司”。

高素质的投资者是企业选择上市地点的重要因素,因为这样的投资者对于公司的情况有着深刻的了解、理性的评估。他们能够对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从而避免由于投资者短期行为导致公司上市之后出现市场价格的剧烈变动。目前,国内外新经济企业对于美国纳斯达克之所以趋之若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个市场积聚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投资者。

美国的投资者向来以对科技的理解而闻名。NASDAQ交易所就是一个科技股云集的地方,国际上几乎所有与现代科技有关的企业,如互联网股、通讯股、药物与生物科技股等均在此选择挂牌上市。据分析,美国的投资者对科技的理解和兴趣整体上较其它国家要强,如美国加州基本上是风险投资市场的发源地和中心,机构投资者也是美国NASDAQ股市的投资主力,其所拥有的资金数量是其它任何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如此就能够进一步提升NASDAQ投资者对于高科技概念的自信心。如前年国内携程旅行网在纳斯达克上市时,当日涨幅达88.6%,创纳斯达克股市3年来新股发行首日涨幅新高。

相对于主板市场,二板市场风险较高,是以熟悉投资技巧的投资者为对象的,并不适合所有的投资者。合格的投资者多为理性投资,投资前会对上市企业进行彻底的了解、评估。在美国NASDAQ股市上,当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后,投资机构的研究部门就会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情况进行即时的分析和研究,并且把研究的成果资料及时传递给投资者。

当然,不同股市的投资者对各家上市公司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尽管近年来美国股市曾多次引发中国热,但美国大多数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和企业的经营环境缺乏必要的信心,这就造成中国股票在美国上市极易股价波动,流通不足。NASDAQ市场上有着众多世界领先的科技企业供投资者选择,中国的科技企业进军NASDAQ市场必然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香港股市相对而言科技企业为数并不多,所以内地的科技企业到香港上市仍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鉴于香港与内地特殊的联系,香港的投资者对于内地企业的潜力和前景都抱有一种期待和憧憬,普遍愿意去了解和投资。目前国内约有近200家内地企业在香港证券市场的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约占香港证券市场市值的25%以上,仅江苏省近年来就有沪宁高速、熊猫电子、悦达海外集团、南大苏富特和中大国际控股等大牌企业先后在香港上市。种种迹象表明,香港已经成为内地企业实现海外融资的一个窗口。

熟悉海外上市的规则

世界证券业大腕——美国纽约国际证券公司董事局主席派克·美努斯博士曾来华“游说”国内中小企业境外上市。当他说到仅用了短短不到4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地把一家国内企业带到美国上市,并创造了近40倍的市盈率的融资实例时,内地不少中小企业老总们感叹:上市美国,没有想象的那样难。而海外上市需要建立企业境外融资中介服务体系,为他们“搭桥”。如江苏省目前已与境内外160多家中介服务机构,特别是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的证券交易所以及一些颇具实力的投融资机构,如高盛、JP摩根、瑞信等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国际知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了业务关系。2006年,江苏省还先后与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英国伦敦证交所、美国纽约证交所签订了合作谅解备忘录。

自2000年以来,中国联通、中石油等一批“巨无霸”型国有企业,经过重组改制相继在海外上市,曾在国内企业界引起强烈反响。时至今日,尽管中国内地股市出现10年来前所未有的“大牛市”,但中国企业如何通过海外上市境外“圈钱”仍是谈论较多的话题。不过,国内企业到海外上市实现在境外“圈钱”的初衷,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一般说来,全球每一个股市都有一套与众不同的上市规则和资本。有些证券交易所对于企业上市资格要求很严格,从而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

但这样也可能导致一些受投资者追捧、经营业绩颇佳的企业流失到其它市场上。而投资者往往把目光集中在拥有大量优秀企业的股市上。如果对企业上市设定严格的准入条件,反而会使那些追随经营业绩佳的企业的投资者同时也流失到其他股市上,如此必然会造成自身市场的融资环境并不看好,因此,不能光靠严格的规则来判断股市的优劣。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应该成为股市不懈的追求。如加拿大温哥华证交所为使中小企业顺利上市,曾开创了买“空壳”和“造壳”上市的方式。合并后的加拿大风险交易所保留了这两种特殊的上市方式,这对于国内急于到海外上市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自2004年以来,江苏省推行的W3100工程旨在推动一批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本市场,造就一批机制灵活、竞争力强,在国内乃至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江苏盐城东豪公司就是运用“借壳”上市的方法顺利在海外上市的一个典范。其主要做法是,东豪公司首先在香港注册了香港佳豪公司,再由香港佳豪公司对江苏滨海东豪公司、江苏盐城豪都公司的资产进行并购、置换,使香港佳豪公司成为这两家公司的投资主体,然后再以香港佳豪公司的资产注入到加拿大纽威胜资源公司(创业板上市公司),从而使江苏滨海东豪、江苏盐城豪都都取得了对该股票的控股权。

一般来说,海外证交所对于发行股票虽然没有额度限制,企业只要符合条件就能够获准上市,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十分严格。首先,内地企业在海外上市前,一定要与当地的中介机构、政府和媒体加强协调,搞好沟通,找到海外名声大、信誉好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帮助内地企业搞好上市前的“包装”。更主要的是,企业必须练好“内功”。

如内地企业要想在香港创业板申请上市,必须要在保荐人的协助下编制招股书,招股书中必须详细地列出其过去的业务发展历程、公司的组织构架、公司管理层的介绍、未来的发展计划、财务报表等文件,当然公司良好的经营业绩是绝对不可少的。如美国NASDAQ的上市标准为:净有形资产不少于400万美元,或市值达5000万美元,或净收入达到75万美元;香港联交所则要求,企业最近一年股东盈利不低于2000万港币,前两年累计股东盈利不低于3000万港币。

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到海外上市选择不同的上市地点也尤为重要。因为不同的上市地点上市规则肯定不同,而上市规则的不同对上市公司业务的开展也起到不同的影响。从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并购来看,海外证交所所规定的费用、所需时间都各不相同,有的尽管有较高的上市价格,但灵活性却有很大限制,直接影响上市公司业务的增长;有的对股东进行限制,主要是对股东在市场上出售股票有不同限制等等。所有这些都有可能影响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沟通,并影响到股价。国内企业选择海外上市,还将面临着付出相应费用后能否顺利上市的风险,上市后的股票发行风险,上市后能否被投资者认同的风险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三思而后行!

需要优质的配套服务

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力量,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除融资外,在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等方面,也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国内中小企业多,优质上市资源多。中小企业已成为境外上市的主要力量。改制后一批优质民营企业又涌现出来。这些都是海外投资者尤为看中的。而国内企业在境外上市的形式也极为灵活:有以H股形式直接上市,有以红筹形式上市,即在境外注册公司上市。优质资源和灵活运作方式,正成为国内企业在境外上市的“卖点”。

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真正目的并非单纯的融资。因为国内有高达16万亿人民币的居民储蓄,且海外上市的成本也大大高于在国内上市。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海外上市的另一层意义在于如何深化企业改革,而对于非公经济来说,融资的意义仍然不可小觑。近年来,国内各种类型的企业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更是让人刮目相看,其资产总额已占国内GDP的30%以上,而这些企业从银行得到的贷款总额仅占贷款总数不到10%。目前,国内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资产都在2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这也正是亟需注入资金做大做强的关键时期。因此,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等省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纷纷将目光聚焦到海外的证券市场,意图通过到境外上市“圈钱”来弥补资金不足的问题。

应当看到,国内企业到海外上市直接融资的起步较晚,且经验不足、渠道不畅、技巧欠缺,特别是内地企业对国际金融领域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和通行惯例较为生疏,国内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大都集中在香港或美国、新加坡的股市,而在伦敦、东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股市的参与程度不高。尽管从长远来看,在哪里上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哪里交易。但是,在目前选择不同的上市地点,对于上市公司的中长期发展会有所不同。因为地域不同,意味着准入门槛、上市规则和资格、上市费用、市盈率、投资者的构成和特点以及限制等方面的不同。仅以证交所的行业选择和当地投资者的特点而言,上市公司只有投其所好才会有所收获。如国内中华网、搜狐、亚信等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的成功范例,足以说明当地投资者对高科技概念的高深认知能力。

尽管到境外上市面临着重重关卡,但在海外上市有着国内无可比拟的远期效应,与国内市场相比,境外市场更加规范、严谨,这对于国内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上成功运作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也能增加国内企业与海外企业合作交流的机会。

时下,众多国内企业争先恐后到海外上市无疑将促进中介市场的繁荣,在证交所所在地与上市公司之间“牵线搭桥”是众多的证券公司。目前市场上的中介主要包括各类有着外资背景和国内背景的证券和中介公司。据报道,在海外上市的前期费用确实要高于国内主板市场,国内企业要保持在境外上市的地位及费用主要包括:交易所的年费、保荐人的保荐费、年报和季报印制费,如有收购、出售资产,还涉及有关投资顾问费、会计费、律师费等。有资料表明,企业的融资成本在国内主板所占融资额的比例约为5%至7%,香港主板在20%左右、创业板在10%~15%之间,新加坡约为8%到10%,纳斯达克为10%。

目前,国内A股市场对企业的要求相对较低,不少上市公司仅把股市当作“圈钱”的工具,而没有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相比之下,国外成熟的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要求则高得多;企业海外上市的过程就是促使企业改制的过程。尽管国内企业到海外上市有着一系列规范的操作程序,但在法律服务、会计审计等方面都应当有专门的机构来做,由合适的中介机构来为上市公司“远嫁”海外提供一条龙的服务。同时,国内会计、金融、律师和证券等中介组织也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组建与惯例相接轨的服务机构,为国内企业到海外融资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服务。

应该说,作为政府在推进企业海外上市方面是大有作为的。政府及其主管部门除了继续加强与海外证券界、中介机构的接触,为国内企业到海外“圈钱”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外,当务之急是要组织高层次的相关讲座、论坛,为企业界与证券商提供更多的零距离对话平台,为有意到海外融资的国内企业提供操作性更强的系统性指导。如江苏省在推行W3100工程的三年时间内, 每年从省中小企业局专项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重点资助拟上市公司考察境外证券市场,邀请中介机构制订上市方案,进行人员培训等,力争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

标签:;  ;  ;  ;  ;  ;  ;  ;  ;  

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想要在国外“圈钱”_海外上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