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13013019891030XXXX
摘要:大部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受混凝土的影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崛起以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混凝土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传统施工技术的弊端逐渐凸显,科学的施工技术手段需求日益迫切。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
1.混凝土质量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是最基础的材料,较其他建筑材料具有造价低的特点,是由砂子、石子和水泥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而成。混凝土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必须要按照国家的标准和规定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如果混凝土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必将给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
2.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2.1 水的质量要求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又是反应介质,所以,恰当的用水量及用水方法对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拌制和养护混凝土过程中严禁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沼泽水以及各种污水,尤其不允许使用海水来拌制和养护钢筋混凝土或者是预应力混凝土。
2.2 水泥的质量控制
目前市面上水泥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和性能划分主要有三种,通用水泥、特种水泥以及专用水泥。一般土建工程主要采用通用水泥,其中通用水泥又分为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不同的水泥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水泥的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别。在确定水泥品种时掌握不同品种水泥的使用方法及其独特的性能,这样不仅能节约水泥,还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另外在水泥施工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散装水泥要优先使用;(2)运到工地的水泥要按不同的种类在有明显标志的仓库中储存,区别其品类别、强度等级、出厂批号以及生产厂家,不得混装;(3)防水防潮在水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对于已经受潮结块的水泥,使用之前必须要经过处理并检验合格;(4)水泥库房必须保持干燥,要有一定的排水和通风措施;(5)先用先出厂的水泥;(6)作好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水泥的散失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骨料的质量控制
优质江砂或河砂是优先选用的砂,中粗砂是混凝土工程最合适的材料,而泵送混凝土最好选用中砂,并且最好将砂率宜控制在39-43%。必需严格控制碎石针片状颗粒状的比率,含量较大针片状砂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含量很小的针片状颗粒以及粒形好的石子,最好是接近方或圆形,用来配置高强泵送混凝土或者一般的泵送混凝土最为合适。
2.4 掺加掺合料
大量工程实践以及试验研究表明,将一定数量优质的粉煤灰掺入混凝土中,不但能由于具有滚珠效应粉煤灰颗粒呈球状起到润滑作用,还能代替部分水泥,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以及粘聚性的改善有利,对可泵性的改善也有帮助。降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是特别重要的效果,掺加磨细或原状粉煤灰后还能够使绝热条件下的温度升高的情况减少。我国有关标准规定混凝土中不能掺加超过25%的粉煤灰掺量,更严格限制了预应力混凝土中的掺量。
2.5施工工艺控制
一些混凝土固化的现象在建筑场所中是我们常常会看到的,因为水会和水泥产生水化反应,因此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在浇筑后的初期很有必要,能够有效应对这种水化反应造成的裂痕,即所谓的混凝土的养护。其实温度梯度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在很多寒冷地区,温度的骤降也会促使浇筑的建筑体出现裂缝。因此,为了防止表面出现裂缝,对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非常重要。根据温度应力学理论的要求,从以下几点能取得想要的保温效果,:第一,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要减小,尽可能减少温度梯度的出现,进而减少裂缝;第二,混凝土不能放置在较冷的地方,其环境最低温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养护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混凝土最佳的品质,因此要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具有符合要求的抗裂能力以及强度。
3.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3.1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检查模板的位置、尺寸、标高、刚度和强度是否符合要求,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保护措施是否到位,并做好工程施工记录,同时清理模板内的杂质等污物,将模板的空隙和孔洞做好封闭措施,木板做好清水湿润工作。
在进行地基混凝土浇筑时,首先清除淤泥和杂物,以及做好防水、排水措施。干燥的非粘土用水湿润,未风化的岩石,也要做好清洗和清理措施。对于雨雪天气不得进行混凝土施工。浇筑程序应该从低处向高处分层浇筑,每一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的配筋的结构、方法等因素进行确定。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必须在结构的底部填入和混凝土的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过程中禁止出现分层离析的情况,当浇筑的高度超过3米之后,可以采用溜管、串管和振动溜管等方法是混凝土匀速下落。浇筑过程中必须观察模板、钢筋、支架和预埋件等结构措施是否发生移位和变形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2施工缝
在土木工程的现场施工过程中洪,通常会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和人力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往往不能够连续进行,中间的间歇时间可能会超过初凝时间,需要预留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必须要在混凝土的浇筑前,按照施工技术方案和设计要求来确定。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部位的结合力比较差,是整个混凝土结构的薄弱环节,施工缝的位置必须要设置在剪力比较小的部位。
3.3捣实
混凝土的捣实就是将已经入模的混凝土进行成型和密实的过程,从而保证混凝土的结构外形的准确和表面平整,保障混凝土的强度和各项性能符合土木工程的设计要求。混凝土在浇筑之后立即进行充分振捣操作,使得浇筑的混凝土充满整个模板的空间,排除混凝土中存在的气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混凝土的振捣操作分为机械振捣和人工振捣。人工振捣是利用振捣材料用人力对混凝土的成型进行振捣。采用机械振捣的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比较高,加快模板的周转速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在振捣施工中应该大力使用。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内土木工程的种类越来越复杂,而作为土木工程基础的混凝土结构,需要我们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研究和创新混凝土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保证土木工程的质量。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做好养护和保养措施,避免出现结构的破坏和存在病害,影响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
论文作者:杨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泥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措施论文; 水化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