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衍义补》中的天、君、臣、民观

《大学衍义补》中的天、君、臣、民观

李月华[1]2004年在《《大学衍义补》中的天、君、臣、民观》文中研究说明明儒丘浚所作《大学衍义补》是一部以儒家经典为依据探讨国家治理的哲学与施政方针的着作。书中包括政治、经济、财政、交通、军事等各方面内容,涉及君主体制下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既是对儒家政治哲学体系的严肃探讨,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思和对理想政治状况的构想。它体现了士大夫治国思想在 15 世纪前后的特色,反映了古典民本主义思想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和重新表述。此书的许多观点与黄宗羲于 17 世纪所作《明夷待访录》颇为相似,探索两者的关联对理解明清政治思想的内在逻辑也有重要的意义。前人对丘浚及《大学衍义补》的研究已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多集中于讨论其思想的一两个方面,对其政治思想的主旨核心罕有人论及。本文试就《大学衍义补》中的天、君、臣、民观加以分析,从“民心即天意”角度解释君民、君臣关系,再将丘浚思想与黄宗羲思想相比较,以期得出对丘浚政治哲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吕东波[2]2007年在《《大学衍义补》与明中期社会变迁》文中研究指明明中期,尤其成(化)、弘(治)时期,乃中国社会大变动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制度不断衰落,新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经济生活不断推陈出新,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趋势。这些让生活在其中的政府官员、儒家“实学”思想传人丘浚,认识到君主若要治理好国家,仅靠“修身”、“齐家”远远不够,还应“治国平天下”。他一反宋儒以“治道”取代“治法”,重建儒家经世致用精神,将“治道”和“治法”、“内圣”和“外王”再次结合。他列举历代经典和名贤言论,以“按语”的形式表明个人的见解,撰写出一本百万字的巨着《大学衍义补》,而他的经世思想也囊括其中。同时,长期从事文字编纂工作的丘浚,无实际参政的机会,等待与惆怅之余,惟有以诗文言志,在文字之间努力书写理想中的家国规模。可以说,《大学衍义补》的问世是丘浚仕途和个人心路历程分不开的。《大学衍义补》还是明中期社会转型的真实写照。丘浚经世之理念是以成(化)、弘(治)时期的社会变化形势为思考背景、以主要社会问题为思考内容的。《大学衍义补》立论主旨是以解决当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社会问题为价值依归。丘浚的思想尤其是经济思想与时代最主要的课题——社会近代化相吻合,进而丘浚就如何发展商品经济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社会改革主张。本文认为《大学衍义补》包含社会近代化的内容,特别是其经济思想,多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另外,《大学衍义补》不但反映明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社会变迁中的儒家一种思想倾向,还可窥测到以丘浚为代表的思想者面对社会变迁的社会价值取向,它是研究明中期社会变迁的重要资料,是明中期社会变迁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思想与时代的统一。但是,思想终究是思想,《大学衍义补》的社会经济主张还是没有摆脱被社会冷落的命运。

秦晓政[3]2017年在《《大学衍义补》的历史意识与其事功关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衍义补》是丘浚最重要的着作,在明清得到广泛传播。丘浚自言此书意在补宋儒真德秀《大学衍义》之缺失,发扬《大学》“全体大用”的宗旨。与真氏重“理”不同的是,丘浚更重“事”与“功”,因此在行文逻辑上大有不同。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中所条列的经世议题。他补充了《大学衍义》中没有论及的治国、平天下的内容,以知行关系解释内圣外王理论,致力于为学、为教、为治之道的具体实现。他将《大学衍义补》分为十二目,每一目都体现着他对明中期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如经济上的货币、海运、土地兼并及流民问题,政治上的选才、任官问题、军事上的武备、夷狄问题等。第二部分指出丘浚在阐释《大学》义理时以“史”的意识为指导。他重视历史上典章制度的沿革,但不拘执于“叁代”理想;在体例上,《大学衍义补》借鉴真德秀“臣按”的写法,将述史与评论很好的结合。第叁部分是对前两部分的总结,指出历史意识是《大学衍义补》能将理学价值观念和事功关切有机联系起来的关键,这包括他的重“始”意识、重变化的意识、引古筹今的思想等等。面对明中期的社会问题,丘浚在寻找救弊方案过程中,对历史上相关对策进行了梳理和比较。他有明确的政教问题意识,以历史上的各种典制、治术疏解治国平天下之义;他强调治术的历史变化及不同问题的治术差别,蕴含浓厚的历史意识,表现出以史解经的色彩。

郄军红[4]2009年在《丘浚《大学衍义补》治民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丘浚是明代中期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他一生着述甚富,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大学衍义补》。这部百科全书式的洋洋巨着以“资出治者以御世抚民之具”和“广正君者以辅世泽民之术”为宗旨,是其经世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尝试运用理想政治模式理论,通过对《大学衍义补》思想体系的梳理,全面、系统地研究丘溶的治民思想。丘浚从先秦儒、道、法对理想政治模式的论述中吸取精华,描摹了一幅“天下和平”的理想蓝图,并将“治民”视为实现这一蓝图的重要途径,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施政主张。“立君为民”在丘浚治民思想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地位。他以“天立君为民”论证君权的合法性,从而为其治民思想提供本体依据。在此基础上,他阐述了君权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内容极为丰富的理想为君之道,并从各种政治关系的角度探究君主驭臣、治民的方略和对策,试图构建一整套以“民为国本”为核心理念和基本特征的理想君臣民关系。在丘浚的治民思想体系中,“政在养民”是“立君为民”思路发展的结果,是将“立君为民”、“民为国本”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他以传统的“絮矩之道”为理论依据,充分阐述了听民自为、各得分愿的养民思想总纲,并提出各种具体政策主张,譬如提出配丁田法,试图对当时的兼并之风予以限制;主张藏富于民,反对与民争利;反对君主操纵利权;提倡生财有道,取财有义,用财以礼,先理民财,希望以君主为首的统治阶层能够量入为出,崇本节用。在丘浚看来,教化也是治民的重要途径。他认为,教化是基于人性而发生的,目的在于变化人的气质,而学校则是贯彻这一宗旨的最好场所。针对明代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他提出整顿监生历事制度,对纳粟监生区别培养。为了端学术,正士习,他努力扭转险怪的科举文风,与当时刚刚兴起的心学作了初步的对抗。丘溶认为,师儒之官为育才之本,他们的地位和素质直接影响了太学的教育质量。因此,他建议对摧抑教官的提学制度进行改革,从而适当提高教官的地位。丘浚看到刑罚也有辅助教化的作用,可以弥补德治的缺陷。他通过对德礼政刑的重新解读,论证了“明刑弼教”的时代必然性。明代司法腐败而黑暗,君主过度干预司法程序,不受成文法和常规司法机构的限制。丘浚指出,法是君主制定与天下公共的集体意志的产物,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君主也不例外。他尤其反对惨无人道的酷刑和酷吏,谆谆告诫统治者要慎刑恤狱,并把刑罚中道与否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综上所述,传统理想政治模式理论在丘浚思想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既是其治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论证其治民思想的终极依据,并对他提出的一系列施政原则、具体政策、操作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充分体现了“立君为民”、“以民为本”的政治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 《大学衍义补》中的天、君、臣、民观[D]. 李月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2]. 《大学衍义补》与明中期社会变迁[D]. 吕东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3]. 《大学衍义补》的历史意识与其事功关切[D]. 秦晓政.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4]. 丘浚《大学衍义补》治民思想研究[D]. 郄军红. 南开大学. 2009

标签:;  ;  ;  ;  

《大学衍义补》中的天、君、臣、民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