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删除“西域”中对左公流的描述吗?_左公柳论文

你能删除“西域”中对左公流的描述吗?_左公柳论文

《西地平线上》中左公柳的描写可以删掉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平线上论文,中左公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很喜欢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这篇文章的原名是《西地平线上的落日——“雄伟的风景”之一》,在编人苏教版语文教材的时候做了改动。这确实是一个高明之举,原名《西地平线上的落日——“雄伟的风景”之一》把内容交代得太清楚,显得太实。改成《西地平线上》后,更具一种含蓄美。

除了篇名做了改动,内容上也做了删减。选文中删掉了一段关于左公柳的描写。这一段文字在“面对这落日,我们全都在那一刻惊呆了。我们的车停下来,倚托着一棵树,架起机位,只拍到这落日消失。”之后:

作背景的这棵西行路上的树,亦是一棵大有讲究的树。它叫左公柳。一百多年前,左宗棠率领他的三千湘军子弟兵,一边栽树,一边望乡,一边抬着一口棺材前往新疆。他去新疆走了八个月的时间,而在他身后,从西安近郊的凤翔县东湖起,直抵新疆的伊犁,路途上便留下了两行树木。

这一段关于左公柳的描写很简短,不过百余字。但我心里一直在想,这一段可以删掉吗?先说说作为一名教师的看法。

一、破坏了原文的整体结构

这篇文章有个清晰的总—分—总式的结构,在分写三次落日时都有相关的联想——罗布淖尔荒原上庄严、神圣充满悲剧感的落日让作者想到了《泰坦尼克号》中那充满死亡意味的萨克斯乐曲和罗曼·罗兰对悲剧式英雄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塑造;阿勒泰草原上的烤红了半个西天的火烧云让作者想到了千年伟人成吉思汗在西地平线上策马扬鞭绝尘而去。可是在定西高原那次却没有关于落日的联想。难道是这次落日没有其他两次有震撼力吗?不是。那是作者忽视了吗?更不是。显然这一删影响了原文中的整体结构,打破了原文写作思路;破坏了原文的结构美。

二、忽视了贯穿全文的英雄情结

文章中处处透露着一种英雄情结,庄严神圣充满死亡意味的罗布淖尔落日让作者想到了罗曼·罗兰笔下的悲剧式英雄约翰·克利斯朵夫。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里的主人公,一位英雄式的人物,经历了多重灾难。小说在描述约翰·克利斯朵夫弥留之际的心理安慰时这样说:“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毋庸置疑,这是一种英雄精神,是领悟了生死真谛后坦然皈依宇宙轮回但生命之火不熄的精神。红遍西天的阿勒泰草原上的火烧云让作者想到了千年伟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不仅统一了蒙古高原,缔造了蒙古民族,而且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做了杰出贡献,是一个毋庸置疑的英雄人物。难道作者在注视着“柔和、美丽、安谧,甚至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依恋地慈爱地注视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的温柔落日就只想到了勒勒车的轮子?这着实让人捉摸不透!实际上作者早已想到一位应景的人物,他就是爱民如子、深谋远虑的民族英雄——左宗棠!左宗棠在花甲之年放弃颐养天年的权利和享受天伦的乐趣远离家乡来到新疆,抱着必死的决心击退了沙俄的入侵。还沿路种下了造福子孙后代的“左公柳”,他难道不是一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这一删,实在是一个败笔。

再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

这一段左公柳的描写,对学生有启迪教育作用,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当年左宗棠年届花甲,主动请缨,到伊犁平息沙俄的入侵。当时左宗棠是扶着一口为自己准备的棺材,带着三千湘军去收复失地的。一路上看见赤地如剥,黄沙飞扬,于是下令行军植树,前栽后管。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终于在河西走廊上留下了造福后世的三千里绿荫。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把这些柳树叫做“左公柳”。在西北大漠的严寒酷暑中,这些柳树一站就是上百年。这些柳树已经成了西部的一个象征,已经成了不畏强敌、锲而不舍的象征。他让我们看到了,在西北荒凉的表面背后掩饰不住的蓬勃的生机。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在定西高原看见那“柔和、美丽、安谧,甚至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依恋地慈爱地注视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的温柔落日时,很自然就想到了这些让人感动给人力量的柳树。这一联想可以说是发自内心的,而并不是简单的因为做了摄像的背景,才去交代这棵柳树的来历。这一段的删减,不是简单的删掉了一个背景,而是删掉了一种人文精神。让学生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最后听听作者的意见。

作者在讲述《西地平线上》写作经过的时候也有这样几段话:“我很遗憾我在写《西地平线上》的时候,没有能把上面这些写进去。在那儿我只是蜻蜓点水,提到左公柳而已。(现在,我希望同学们在读课文的同时,能参考我上面这段话,以便理解作者当时那种悲壮情怀。)”我将作者所说的“上面这段话”援引如下:

《西地平线上》上描写的陇东高原上的落日,和罗布淖尔荒原上的落日,就是这次行旅中我所见到的。

那两次落日都带给我大惊讶和大喜悦。吝啬的大自然并不是总把这些雄伟的风景展现给人的,但是那两次它慷慨地展现给了我。它知道我能领悟它的大美。我私下里明白,它实际上在展现给我的同时,是叫我把这大美告诉给世界,尤其是告诉那些脚步迟缓迄今还未涉足西部的人们。

陇东高原,路两旁那沧桑斑驳的老树叫左公柳。左宗棠带着他的三千湘军子弟,从陕西凤翔的东湖出发,一边栽柳,一边望乡。就这样走了八个月,才走到新疆。他先是平息了南疆准噶尔部叛乱,接着又来到北疆,在伊犁与沙俄签署了著名的《伊犁条约》。

这个城下之盟阻挡了沙俄东进的马蹄。中国的西北边陲至此算是有了一段安定时期。如果没有左宗棠的“抬棺入疆”。中国现今的西部边界大约会是在敦煌一带的。

啥叫“抬棺入疆”呢?原来左宗棠出发前,让人做了一口棺材。一路上,这棺材他就抬着行走。他以此表明誓与外国侵略者拼死一搏的决心。

这棺木也许就在这棵陇东高原路旁的左公柳下停过,而左大人大约也像那一次的我一样,他有幸与那轮停驻在垭口上的辉煌落日,四目相对。

由这段引文可见,描写左公柳的这段文字承载着作者的良苦用心,在文章中原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的。作者曾在西部当过很多年的兵,他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游客的观感,这里面还有一个大兵的感情在内,还有对自己青春与激情岁月的怀恋。一个人以自己的眼珠子盯一个地方,死盯着五年,他会产生许多哲思许多想象的。”知道了作者的这份心意,这一段还能被轻易删掉吗!

左公柳的描写不过百余字,看似是一段简单的背景介绍,但删掉它,破坏了原文的整体结构,文章所体现的英雄情结也不再完整,学生失去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而且也违背了作者的初衷。

标签:;  ;  ;  ;  

你能删除“西域”中对左公流的描述吗?_左公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