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论文_汪美玲

浅析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论文_汪美玲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天津 300162)

摘要:随着人们对数学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入,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数学教育应具有‘文化素质教育’与‘数学技术教育’的双重功能”,“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已成为重要的教育理念逐步被人们所接受。然而,如果这种认识仅仅停留在学术的、理论的层面上。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就只有潜在的意义,不能自然而然的成为一种教育效果而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关于数学文化的教学实践。正如张莫宙教授所强调的那样,“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在实际数学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和世俗的人情味”。将数学教育提升到数学文化教育的层面上去。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教学

1数学文化的特征

数学是一种科学的语言。在数学中,各种量与量的关系、量的变化等都是用数学特有的符号语言来表示的。如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方程、模型、理论等。这些语言具有精确性、简洁性、逻辑性和抽象性,它能对科学真理进行精确、简洁的表述。现代数学语言作为人类语言的一种高级形态,是科学语言和世界语言的典范,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化、符号化、形式化和内在逻辑化,量性是数学知识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揭示的特征。因此数学语言的语用功能很强,在当代信息社会,数学语言还成为人类交流和储存信息的重要手段。如“微积分”、“概率统计”等概念正渗透到现代生活中去,日渐成为现代科学的语言。并且数学语言为各门科学的数学化奠定了广泛、普遍的基础。

2数学文化的价值

数学的工具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数学不仅仅是工具,它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表现形式,与文学、艺术等一样,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一方面,数学是人类思维训练的体操,经过长期的数学学习,能让学生养成缜密严格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深入细致的洞察和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严谨的思维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维素质。另一方面,数学对人的观念、品质、道德情操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能培养人坚强的毅力、百折不饶的精神,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问题不偏听偏信,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严格依据客观事实做出判断,并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头绪纷繁的各项工作。

爱因斯坦曾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人走出校园许多年后,将所学的知识都忘记了,但还能够干出事业来,这就是教育的本质意义。曾有学生提出过“人为什么要学数学”这个问题。数学知识对很多人来说,也许一辈子都是用不上,但为什么数学还会成为全世界中小学的主要科目?并且是所花费的时间最多的科目?最重要的是数学体现的是人类的思维精华,能熏陶人的思维品质,培养人的情感态度,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数学文化素质。它会影响一个人的言行、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数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也要让学生获得极为重要的数学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如何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有效相结合

3.1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第一,以数学内容自身作为出发点,体现其文化价值.大学数学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严谨规范的数学知识,有益于学生形成团结协作、踏实细微、严肃认真的作风.数学中的常量与变量、有限与无限、微分与积分等都是量变与质变、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极好的教学材料,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方法论与世界观.

第二,让学生多了解数学家的事迹与思维过程,以及数学的有关史料和应用前景,使学生从中认识到所有科学都是经过认识与再认识、成功与失败的循环往复才不断发展的,科学上每一个小进步都是科学家不懈努力、刻苦钻研的结果,这将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非智力因素.以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为例,他学习的条件极端艰苦,但是仍然热爱痴迷于数学,坚持不懈地进行数学研究,最终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世界著名难题.通过这一事例必将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和献身数学的精神.

第三,数学课程还应重视数学史料的教学,反映出数学文化的方法、思想、精神、语言、工具的作用,强调数学内容与日常工作生活相结合,突出思想方法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原则,增加统计、估算、线性规则、数据分析、运筹、图论等知识,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3.2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其文化素养

教师更新数学教学观念,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是传授数学文化学生的前提条件.现代的大学教师不仅要专业知识扎实,而且要知识面足够宽广,对数学哲学、数学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足够熟悉,掌握高等数学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应用价值与前景,并能将课程知识与这些知识很好地融合后再传授给学生.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合理组织教学,加强与其他专业老师的合作.由于所有教材都有其缺点,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参考多种教材,选择优秀部分进行教学.由于所教学生的专业不同,特点也不同,大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就应当根据学生的专业选择内容,根据专业需要的内容进行细讲,而那些用不到的知识就可粗讲甚至忽略.比如傅里叶级数这部分知识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比较重要,因此应进行重点讲解;在讲解重点内容时,还可以将人多的大课堂分成小班教学,并依据学生的基础不同进行合理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很好地学到知识.

其次,教师间也要重视对教学思路的探讨,在进行教学内容顺序的安排时,既要遵循由浅入深、从特例引出一般的原则,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由于微分与定积分、不定积分联系非常密切,因此可以将定积分与不定积分合为一章,先讲解定积分概念和性质,然后依据微积分基本定理,建立定积分与不定积分(原函数)之间的联系,最后讲解基本积分法,这样安排既方便学生理解,还能突出重点.

3.3注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独自学习的本领,而加强数学文化的教学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方面,引导学生多接触和阅读有关的论文与文化书籍,使学生首先对数学知识的发展与应用过程有一定了解,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这样在增加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又使其学会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另一方面,增设一些活动课与探讨课,鼓励学生积极走入社会,具体实践过程可采用“提出问题→建模→求解→应用”的模式.鼓励他们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决心与愿望,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与意识,认真体会到不同知识的联系,得出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与宝贵经验.

总之,数学是多维度的,是多元的复合体,它的文化价值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感受和认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地传播数学文化,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汲取数学文化知识,还要突出数学的文化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文化的氛围,使学生能在接受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得到更多的数学文化熏陶。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

参考文献

[1]黄秦安. 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素质教育[J]. 数学教育学报,2001,(8).

[2]张顺燕. 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J]. 数学通报,2005,44(1)

论文作者:汪美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浅析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论文_汪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