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县星沙医院 湖南长沙 4101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三联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之上再加上中药姜夏胃安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优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胃三联联合中药姜夏胃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阿莫西林;果胶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出现萎缩性变化的慢性胃炎,属于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在我国发病率大于7.2%[1]。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以及腹痛等症状,往往在进食后恶化,部分患者伴有嗳气、乏力、食欲降低以及消瘦等症状。目前,本病病因和治疗尚未明确,在临床中治疗一般采用以缓解症状为目的[2]。本研究选择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发现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有胃镜检查结果,参考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协会制定的有关诊断标准。随机将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2.4±2.2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4.1±0.7年;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42.8±2.0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4.0±0.6年。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有痞部闷胀史、纳差、嗳气以及隐痛等症状。排除有消化系统严重恶变或心、脑、肾等器官严重并发症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胃三联法治疗方法,给予45mg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0.6mg甲硝唑以及1.5mg阿莫西林,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自制姜夏胃安汤。干姜、生黄芪、太子参各13 g、半夏10 g、鸡内金、薏苡仁各18 g、白术7 g、白及、甘草各5 g等。根据患者病情调节剂量,1剂/d,分三次服用。
1.3 评判标准 痊愈:胃镜检查发现无黏膜病灶,黏膜部位颜色正常,症状基本消失;显效:胃镜检查发现无黏膜病灶、黏膜部位以及症状颜色明显改善;有效:胃镜检查发现无黏膜病灶、黏膜部位以及症状颜色有所缓解;无效:经胃镜检查发现无黏膜病灶、黏膜部位以及症状颜色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 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总有效率对比研究 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0%。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研究 观察组用药后出现1例皮疹,2例恶心,1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用药后出现3例皮疹,3例恶心,2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临床中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一般表现为上腹不适、嗳气以及恶心等症状,往往不能引起患者重视。它具有病因错综复杂、发病率高、根治难、病程长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给患者日常工作生活特别是饮食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小疾病对患者引起的不便[3]。有关研究资料认为[4-5]在免疫、生物以及药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胆汁反流和口鼻咽感染等方面的影响导致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不断损害胃黏膜表面,长时间引起胃分泌腺体萎缩,胃黏膜变薄、变色,消化功能衰退,胃酸分泌降低,蠕动能力紊乱等,最终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炎症、萎缩以及肠化生是其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炎性反应存在于该病的出现和发展中,所以治疗中消炎成为重要环节。慢性萎缩性胃炎进一步发展会成为有发生癌变的可能,因此1978年WHO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定为胃癌的癌前状态。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中治疗效果不显著,近几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成为临床的热点。
随着纤维胃镜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测率得明显改善,另外也加快了对该疾病的研究以及治疗。西药对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无明显临床效果,近几年,随着临床中对于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不断重视,因此不断深入对西药的分析,另外西药与中药进行联合治疗该疾病更加具有优势。按照患者病情的差异改变用药剂量,目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无论在改善临床疗效方面还是远期治疗胃病发展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6]。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优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采用胃三联联合中药姜夏胃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铭,白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9 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3,2(29):28-29.
[2]何远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3(4):52-53.
[3]李广宇,唐梅文,黄运秋,等.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学,2014,1(1):3-5.
[4]陈学堂.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 0 12,1 0(2 8):2 4 5 一2 4 6
[5]付万发,张汾燕,陶方.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荟萃,2011,26(17):1491.
[6]曾晓婷.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 3 5 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 0 12,1 0(2 9):2 7 0 一2 7 1
论文作者:江湘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萎缩性胃炎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黏膜论文; 胃镜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