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观察论文_仝向磊

云南昆钢医院昆明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到我院进行肺炎治疗新生患儿10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50例,研究组为5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人性化护理方法,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组患儿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中,治愈为30例,有效为15例,无效为5例,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0%。研究组中治愈为38例,有效为10例、治疗无效为2例,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0%。组间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肺炎新生患儿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人性化护理;效果观察

在新生儿疾病当中,肺炎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该病属于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与发病的时间存在密切关系,发病原因不同,临床表现症状也会有所差异,更是导致出现衰竭死亡的主要病因[1-2]。为此,给予及早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相关实验证明,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儿人性化护理干预,可进一步增强治疗疗效,加快患儿康复。现本文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到我院进行肺炎治疗新生患儿100例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分析治疗过程中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患儿恢复情况,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到我院进行肺炎治疗新生患儿10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50例,研究组为5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其中男患儿为51例,女患儿为49例。对照组年龄1-25天,平均12.1天;研究组年龄为2-23天,平均年龄为11.9天。两组患儿经医护人员对其年龄、体质、病情特征等情况资料对比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添加人性化护理干预,详细如下:1.心理护理:患儿入院后,医护人员加强与患儿家属沟通与交流,并给予安慰。把各种具体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儿家属,防止日后因沟通不善产生医疗纠纷与矛盾,要求患儿家属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得到他们的充分信任与理解。2常规护理:密切关注患儿体温变化情况,定时监测。体温高时,立即给予散包降温;体温低时,应给予暖箱进行保温。同时保证热量的供给。患儿在患病期间,食欲不佳,部分患儿甚至出现抵触现象[3]。为此,应控制奶量,增加喂奶次数,防止患儿出现呛奶、呕吐现象。对于症状较为严重患儿,应按照其出生天数、质量给予对症补液治疗;对于暂时无法进食患儿,可给予脂肪乳以及氨基酸的补充,保证营养的足够摄入[4]。3.对症护理:定时检查患儿呼吸道,查看是否有分泌物堵塞,及时清理,保证呼吸顺畅。同时,保证气道湿化,给予雾化吸入治疗,进一步减轻咳嗽症状。

1.3治疗效果判定

采取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效果分为治愈:经检查,肺部阴影消失,临床各种表现症状消失,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精神状态佳。有效:经检查肺部阴影明明显缩小,临床各种表现症状明显好转,患儿体温基本恢复正常,精神状态好于治疗前。无效:经检查肺部阴影依然存在,临床表现症状未消失,患儿体温不定,精神欠佳。总治疗有效率=(治愈+有效)/50x100%.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护理结果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 s)方式表示,计数资料运用X2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给予两组患儿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中,治愈为30例,有效为15例,无效为5例。研究组中治愈为38例,有效为10例、治疗无效为2例。组间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讨论

在新生儿时期,新生儿肺炎属于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临床表现不典型。为此,应加强对患儿体温、呼吸的监测,如发现患儿哭闹、烦躁不安、呼吸、心率加快等症状,提示患儿可能出现心理衰竭现象。如果发现患儿伴有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则提示患儿可能伴有纵隔气肿或者气胸。立即告知医生检查,及时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儿体温,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并保证热量的供给,营养的足够摄入,保证患儿呼吸道顺畅,给予吸痰、雾化等治疗。此外,患儿患病期间,会烦躁不安、哭闹不停,护理人员给予轻抚触摸,轻轻拍打背部,增加患儿安全感。最后,稳定家属情绪,向家属讲解各种肺炎疾病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配合度,确保各项护理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患儿自身的免疫力[5]。

在本次研究当中,给予两组患儿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中,治愈为30例,有效为15例,无效为5例,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0%。研究组中治愈为38例,有效为10例、治疗无效为2例,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0%。组间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进一步表明,对于患有肺炎新生患儿来说,在治疗期间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治疗总体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颖.新生儿肺炎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20(17):62-64。

[2]周旭.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研究[J].四川医学.2014.10(05):337-340.

[3]孙飞青.母婴同室护理中运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9(23):111-113.

[4]国岩,郭文霞,吴丹红.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黑龙江医学.2014,13(04):335-337.

[5]许开桂,程洁琼,李铃.新生儿肺炎的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4,17(11):222-224.

论文作者:仝向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  ;  ;  ;  ;  ;  ;  ;  

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观察论文_仝向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