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采集过程及放置时间对血清标本对其生化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86 分正常人血清标本,分别在室温下保存1h、3h、6h,对所有标本进行生化8 项检查,观察比较不同的保存时间对其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 在相同室温条件下保存1h 的血清标本生化检验结果较未放置前的标准值有所变化,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保存3h、6h 后的GLU 检验结果较未放置前的标准值降低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保存6h 后BUN、TBIL 检验结果出现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86 份血清标本不合格标本共32 份(37.21%),造成原因包括采集管、采集部、采血时间、抗凝管的方法正确运用、混匀情况、标本与患者信息、采血量;其中因采集时间不当和抗凝管的方法正确运用不当造成的检验结果误差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不规范的采集方法及长时间的放置可能会导致标本检测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导致临床诊疗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医疗事故。
【关键词】不同时间 血清标本储存 检验结果 影响【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74-02
随着医学的不断前进,检验工作在医疗过程中举足轻重,精确地检验结果能提供具有较大价值的临床诊疗依据,因此,规范和校正检验工作至关重要[1]。检验结果的误差常常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个体差异、仪器误差、标本保存环境不当、操作人员失误、理化因素等,而标本的保存作为一种可控制因素应尽量避免[2]。本研究笔者通过对86 份健康人血清标本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保存,观察比较其生化检查结果的差异,进一步证明环境因素对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
1. 一般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我院2013 年体检中心172 例,男94 例,女78 例,平均年龄29.58±7.15 岁,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放置时间组及采集过程组,每组各86 例;纳入标准:(1)所有人参加研究人员均经过我院体检中心检查并确定未患任何疾病的健康人;(2)所有患者均为吸毒史、且在近两个月内未进行输血治疗。(3)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研究,并已签署先关同意书。(4)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仪器和试剂仪器采用罗氏Cobas c702 全自动生还分析仪,试剂为罗氏配套试剂。
1.2.2 标本采集1.2.3 标本储存与检测嘱放置时间组所有人采集前一日晚9 点以后禁食禁饮,于次日早晨8 点抽取肘静脉血,每人一次性抽取20ml,分别装于三个试管,记为A、B、C、D 四管,每管5ml。
按照操作规范采集空腹血血液标本,当标本放置20min 后血液凝集放入3500r/min 的速度离心10 min,留取血清作为检验标本,均采用密闭试管保存。所有患者血清中的A 组血清作为空白对照,制作完毕后无需保存,直接行生化8 项检测。血清中B、C、D 组至于24—28℃的恒温条件下,相对湿度 50%,分别保存1h、3h、6h,后行生化8 项检测,包括ALT(谷丙氨基转移酶,U/L)、AST(谷草氨基转移酶,U/L)、TBIL(总胆红素,umol/L)、DBIL(直接胆红素,umol/L)、K+(钾,umol/L)、Na+(钠,umol/L)、BUN(尿素氮,mmol/L)、GLU(葡萄糖,mmol/L)[3]。
采集过程组患者在采血管(12 例)、采集部位(12 例)、采血时间(12 例)、抗凝管的方法正确运用(12 例)、混匀情况(13例)、标本与患者信息(12 例)、采血量(13 例)等方面均不按照常规操作方法进行,控制单一变量(如选择非肘静脉采集血液标本的患者其余采集方法均按照规范操作),采集后按上述方法静置、离心,在采集后1h 内、室温下完成生化8 项检查。
1.3 观察及评价观察放置时间组血清标本在不同储存时间下的生化检验结果与未放置时的检验结果差异;比较不同保存时间下标本的生化检验结果异同;同时观察采集过程组86 份血清标本检验结果的不合格率及造成原因。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采用SPSS18.0 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 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 α 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放置时间组所有血清标本在相同室温条件下保存1h 的血清标本生化检验结果较未放置前的标准值有所变化,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保存3h、6h 后的GLU 检验结果较未放置前的标准值降低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保存3h、6h 后的血清标中ALT、AST、K+、Na+ 检验结果略高于未放置标本,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保存1h、3h 后的BUN、TBIL、DBIL 结果较未放置标本检测结果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保存6h 后BUN、TBIL 检验结果出现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不同储存条件下血清生化检验结果比较( )
采集过程组共收集86 份血清标本,与规范操作进行对比,其中不合格标本共32 份(37.21%),造成原因分别为采集管3 份(3.49%)、采集部位分2 份(2.33%)、采血时间11 份(12.79%)、抗凝管的方法正确运用10 份(11.63%)、混匀情况1 份(1.16%)、标本与患者信息3 份(3.49%)、采血量2 份(2.33%);其中因采集时间不当和抗凝管的方法正确运用不当造成的检验结果误差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血清标本的检查对于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在血清标本的检验过程中,常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检查,导致结果出现误差,造成临床误诊等重大失误,生化检查结果常见的印象因素包括生理因素、饮食、药物、标本采集、储存环境、标本状态、仪器错误、操作不规范等,而标本的存储包括储存温度、存储时间以及是否暴露于周围环境[3]。有研究证实[4],血液生化检验要求血标本应尽快送往化验室,室温下放置30—45 min 后离心,放置时间不得超过 3 h,而实际工作可能由于多种原因限制,不得不长时间保存,此时应尽量规范、科学保存[]。
既往已有研究显示,影响血清标本检测结果的因素还包括标本储存温度、是否采用密封保存、患者血清脂肪含量、是否发生溶血、黄疸等[6]。总而言之,为了提高血清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做到自标本采集前应做好采集准备,采集中应严格规范操作,采集后应进行科学储存,尽早完成检测。
参考文献:[1] 徐杰锋, 雷敏. 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常规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353-1354.[2] 徐莉. 血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于生化检查结果的影响分析[J]. 青岛医药卫生,2014,46(1):51-52.[3] 黄启鹏, 朱丹, 刘敏等. 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7):202-202.[4] 宋月华. 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4,(17):110-112.[5] 吴振永, 赵红艳, 孙亚茹等. 实验室湿度和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6):2303-2305.[6] 王霞, 李锐, 王伟等.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52):179-179,180.
论文作者:杨永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8
标签:标本论文; 血清论文; 生化论文; 时间论文; 统计学论文; 差异论文; 意义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