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都对房屋建筑的整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房屋建筑施工单位需要构建符合中国建筑行业现状的管理模式、制度与机制。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对于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房屋建筑;影响因素;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1.房屋建筑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在房屋建筑行业中,安全管理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指的是,在房屋建筑行业中对其行业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第二个层面指的是,房屋建筑中房屋工程质量的管理。前者是相对于房屋建筑业的实施主体而言的;后者是相对于房屋建筑业的对象而言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房屋建筑质量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部分,一个侧面。建立安全管理的意识以及行业标准,不仅有利于保证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行为的出现,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且可以有效的保证房屋建筑质量,一面发生企业与业主之间的纠纷。因此实施安全管理是一石二鸟之计,它保证了房屋建筑能有序的进行。
2.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基本现状分析
2.1施工单位内部考核机制还存在着缺陷
就目前而言,施工单位的内部考核机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于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与安全而言,其考核工作大多流于形式并未真正的落实。还有许多地方存在着打人情分的情况,导致考核工作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整体效果也并不突出。同时大多数施工建筑单位都将考核对象设置为整个单位或者是所有部门,忽视了对部门成员的考核,导致施工环节出现责任不明确、监管力度不足、工作对象模糊等现象。除此之外由于绩效考核属于安全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手段与实现方式,能有效的调动相关人员工作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从而实现提升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这一整体目标。然而,当前大多数施工建筑单位都缺乏完善的奖惩机制或绩效考核机制,只会在出现问题之后惩罚参与人员,而对于优秀员工的奖励却未落到实处,导致监管效果受到直接影响。
2.2施工材料购买不严格
建筑材料是房屋建筑工程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所以采购人员在购买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然而现在出现很多由于施工材料不合格,最终导致整个建筑工程在接受质量检查的时候,没能达到达标的现象。采购人员在采购施工材料的时候,可能会由于个人的疏忽或本身对原材料质量的鉴别能力有限等原因,采购回来的施工材料没有达到房屋建筑使用的质量标准。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来获取利润,使用以次充好的施工材料,最后导致“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2.3施工人员质量与安全意识薄弱
施工人员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直接操作者,是建筑施工企业得以生存并发展的重要因素。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与质量安全意识,对房屋建筑的施工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人员还存在很多问题,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他们的质量与安全意识的形成不够系统,比如说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操作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施工的要求等。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房屋建筑的顺利开展,甚至会严重影响房屋建筑的质量与安全。
2.4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要求有待提高
施工质量监管是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践的核心工作,同时质量保证又是施工单位提升其信誉度的主要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也就增加了施工单位的竞争压力。因此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赢取更多利益,会盲目的抢占工期,将工作重点放在追求工程进度方面,却忽视了工程质量管理。此外由于缺乏可行的管理制度,普遍存在着包转挂靠、违规作业、不按图纸施工、操作工艺控制不严等情况。而无人管理、管理不善等都会造成项目工程建设达不到预期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措施
3.1要完善建筑市场,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建筑施工企业如果处在于一个不对称的环境中,就无法正常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要全面完善建筑市场,把无形的市场变成有形市场,把无序的市场变成有序的市场,一步步的规范建筑市场,使竞争有序、行为规范,从而建立起一个稳定健康的建筑市场体系。
3.2施工单位内部对工程质量的管理
1)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其质量的好坏与施工单位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要全面保证施工的质量,施工单位就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颁布和执行施工规范,明确施工的责任和义务。按照资质等级来承担相应的工程任务,不能够超越施工资质的等级和业务范围,不能够转包工程,施工单位一旦开始接受工程,就必须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负责,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加强计量、检测等基础工作,广泛采用新技术和适用技术。
2)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及建筑设备的管理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所使用的原材料、建筑设备等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不合格的坚决不能使用到工程中去。在施工开始之前,必须对建筑材料的合格证进行全面的检查,还要连同监理方对材料进行试验检查,对一些钢筋的强度、塑性等指标也要抽样检测。建筑设备必须有使用说明书、质量认证编号和许可证编号。
3)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人”,想要全面加强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就必须先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包括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和安全知识,让施工人员能够熟悉操作中的要点和难点,从而有效的控制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质量问题。
3.3全面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施工质量意识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属行政和技术的监督执法。因此,监督队伍素质的高低,执法能力的强弱是搞好工程质量监督的基础。要振兴建筑业,必须提高监督队伍的质量意识。监督机构是工程质量认证的专门部门,它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人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在新的形势下,培养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建立监督机构的内部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监督站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提高整个建筑业质量意识,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
3.4进一步规范施工流程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规范的施工流程是提高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效率、质量的基础,也是解决国内建筑行业现阶段管理问题的主要途径。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流程的制定中要满足工程项目的基本技术和工艺要求,而且要保证操作中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目前,在国内房屋建筑工程现行的施工流程中,普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弊端性,即无法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难以达到综合管理的效果和目标。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施工单位在施工流程的制定和实施中,一定要坚持规范性的原则,并且加强对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全面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效果。
3.5加强施工的全过程监理
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协调中,监理单位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具有重要的推进意义。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监理单位作为独立于建筑方、设计方、施工方的单位,其具有对于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职责。在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监理时,监理单位首先要综合和归纳较为常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问题,并且从专业管理的角度对其引发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建筑行业项目管理的现状,逐步实现施工监理中对于质量与安全的全面监督和管理。
4.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持续发展,有效的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尤其是要做好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在确保工程安全施工的同时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晓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09:292.
[2]木本杰.基于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4,09:292-293.
论文作者:廖熙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房屋建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