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会涉及到模板施工,对于模板施工而言,最重要的施工技术是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做好建筑模板工程中的主体模板施工技术质量的控制,能够提高整体模板工程的质量。本文在分析建筑模板工程中的主体模板施工技术时,主要介绍了当前我国的建筑模板工程的施工体系现状,并探讨了建筑主体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以及对主体模板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施工;主体模板;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较为密切,当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之下时,建筑工程行业也会得到高速的发展,而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又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关注建筑工程中的相关技术对于提高工程质量意义重大,尤其是建筑主体模板施工技术。主体模板作为模板工程中的基础工程和支撑性工程,必须严格控制其施工技术,以提高建筑模板工程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1 建筑施工中模板施工体系现状
1.1 单层模板支架为主
以我国当前的建筑模板工程体系来看,常用的模板施工支架仍然主要是单层模板支架,这种支架之所以能够被广泛应用在模板工程中,是因为其具有简单的受力情况,而且整个施工过程很容易控制,不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等。但是,在当前的建筑体系中,高层建筑和各种复杂的建筑结构逐渐增多,单层模板支架已经很难支撑结构复杂的建筑体系的模板工程要求,由此出现了多层模板支架。在应用多层模板支架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关注其复杂的受力情况,而且多层模板支架施工对施工技术的人员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我国当前的模板工程建筑体系中,多层模板支架的应用的普及度较低,我国的建筑模板的施工体系仍然有待完善和提高。
1.2 受力情况越来越复杂
随着多层模板支架体系的发展,建筑模板工程结构整体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受力情况,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加大了施工难度。而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则需要在开展施工之前对模板工程进行科学的设计,但是在大部分工程中,都会出现模板刚度不达标等现象,导致主体模板工程整体稳定性差。
1.3 管理工作缺乏力度
在对建筑工程主体模板进行施工时,要做好对主体模板施工的管理,尤其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但是在实际的主体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都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导致建筑工程主体模板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管理工作缺乏力度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队伍自身缺乏安全施工意识和质量控制意识,其次施工管理人员不能严格贯彻落实管理职能,不能对施工过程进行密切监控,导致无法治理好出现的施工违章行为。在管理过程中,不注重对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的管理,导致施工技术人员不能把握住施工技术要点,使建筑主体模板工程达不到应有的质量标准。
2 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在进行主体模板施工时,要严格按照主体模板的施工要求选择和应用主体模板施工技术。要严格进行主体模板施工技术的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和建设单位都能够了解施工技术的应用标准和应用要点。在进行主体模板施工时,要考虑到后期的模板养护工作,尽量简化工作流程,确保模板工程质量。
2.1 模板配制技术
在主体模板施工时,使用的模板是需要提前配制的,此时就涉及到模板配置技术。模板的配置人员要了解建筑模板工程的具体情况,并根据施工图纸对主体模板进行配制。主体模板的配置人员可以根据自己丰富的工程经验来提高配制成的模板与建筑工程的实际适配性。在主体模板施工时,会使用到不同的模板构件,有的模板工程构件的配制过程比较简单,但大部分主体模板的配制工作都比较复杂,需要合理的留置模板、横档断面之间的间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配制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并且在确定模板尺寸时,要勘探施工场地,并对施工现场进行精准的测量,在充足的准备工作的前提下,才能够使配制出来的主体模板尺寸符合工程要求。
2.2 模板墙体加固技术
主体模板施工过程中还涉及到模板墙体加固技术,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模板工程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模板墙体加固技术的具体操作为要使用刚度较强的加固钢管,要确保拉紧拉通钢管,尤其要做好对门窗洞口等特殊位置的加固处理。对细节位置进行加固能够进一步提高主墙体的稳固性。此外,在主墙体的加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之后,要进一步做好加固巩固,此时,施工人员要对钢筋进行焊接,对墙体界面尺寸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显著提升主体模板墙体的牢固程度。
3 主体模板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
建筑工程主体模板的施工必须要遵循标准的施工流程和施工工序,在对建筑主体模板进行施工时,需要重点做好以下施工环节的施工技术的控制。
(1)垫层模板施工技术
在进行垫层模板施工时,要关注到垫层模板本身的特征,一把垫层模板都有较大的体积,这就要求垫层模板的施工人员对垫层模板的安装位置的标高和中心线等进行测定。在安装垫层模板时,要按照划定好的边线和轴线进行安装。并在安装时对安装位置进行及时的校正,垫层模板安装施工完成之后,要做好模板的固定和安装现场的清理工作,并对安装高度和位置等进行复核。
(2)基础梁模板施工技术
对基础梁模板进行施工,首先要对水泥浆材料进行配合比的控制,要调制出符合基础梁模板工程要求的模板施工材料。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选用砖砌胎膜,进行浇筑时,选用的浇筑材料为砼。如果建筑工程中基础梁的宽度较小,可以直接安装拼接外侧模板。在基础梁模板安装完成之后,要按照标高的高度对垫层模板边线进行处理,并确保基础梁模板支护牢靠。
(3)柱模板施工技术
柱模板的施工主要应该注意的是严格控制柱模板的尺寸,避免出现超过标高的现象。在柱模板施工之前,需要将交叉纵横线提前设置好。一般情况下,要采取组合定型模板的柱模板安装形式。柱模板施工时要控制好施工接缝,并密实处理,确保不出现漏浆现象。
(4)墙体模板施工技术
墙体模板的施工在主体模板施工过程中是一项重要的工序,对墙体模板进行施工需要处理好两侧的模板,由此出现了两侧模板拼接工艺。在对两侧模板进行施工时,需要设定好基础线和模板斜线,要确保得出科学的、精确的标高和垂直度等数据参数。在所有的数据参数校验完成且无误之后,即可开展墙体模板的固定支撑施工。要想保障墙体模板的施工质量,必须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及时的施工养护,并且定期的开展养护工作,要慎重的选用养护剂,以发挥其对混凝土的养护效益,降低养护剂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要做好冬季施工工程的养护,并详细的评定养护剂和添加剂性能,确保不出现养护工作失误。在所有的工序完成以后,要对墙体模板工程进行质量检验,要详细的验证工程中涉及到的垂直度、高几何尺寸与轴线位置等,要检查好施工缝处理是否到位,以保障工程质量。
结语
建筑行业是一个常青行业,能够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而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做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其中做好主体模板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是工程整体质量控制的重要构成。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提高对主体模板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意识和安全施工意识,要尽量的使建筑工程的主体模板施工处于较高的安全系数内。结合我国当前的建筑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可知,其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负责人必须加强对建筑主体模板施工技术的研究,并推广先进的建筑主体模板施工技术,提高建筑模板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唐荣业.建筑主体施工中混凝土模板工程技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7(35).
[2]何绍新.建筑模板工程中主体模板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23).
[3]赵文龙.主体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模板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7(01).
论文作者:何海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3
标签:模板论文; 主体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墙体论文; 支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