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中国工业发展后续研究年度报告_增长速度论文

2000年中国工业发展后续研究年度报告_增长速度论文

2000年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年度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度报告论文,年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0年,在国家扩大内需,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等一系列措施的积极作用下,国民经济发展出现重要转机,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加快,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工业各行业中,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产销增速稳居各行业前列;石油化工行业和钢铁行业在国内外市场价格回升、供求形势好转的带动下,生产和效益状况出现近年来少见的快速增长局面,成为全年的热点行业。其他行业中,医药制造业、纺织服装业、邮电通讯业、建材工业、电力工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等在需求带动下,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效益回升迅速,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其他行业多处于平稳运行状态,煤炭行业生产和效益的持续下降势头有所降低。从发展趋势看,今后一段时期消费需求增速回升的可持续性不强,出口增速进一步上升的空间较小,微观层次内在活力不足的问题上仍比较突出,所以,2001年国民经济的全面回升仍有一定难度。

各行业生产情况

2000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在1999年止跌趋稳基础上,出现稳步回升势头。据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增速比1999年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业增速依次为2.4%、9.6%和7.8%,增速分别提高-0.4、1.7和0.3个百分点。除农业外,第二和第三产业均扭转连续几年的增速下降势头,出现较明显的回升。其中,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增速加快是GDP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

根据各行业2000年全年工业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和重要产品产量等指标增长状况的综合分析和横向对比,可将重点行业的生产增长情况划分为四类。

快速增长行业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邮电通讯业、石油化学工

业、医药制造业、旅游业、纺织服装行业

较快增长行业

家用电器行业、汽车行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建材行

业、钢铁行业、房地产业、电力行业、铁路运输行业、

交通运输行业

低速增长行业

烟草行业、建筑业

负增长行业

 煤炭行业

同1999年相比,2000年绝大多数行业的生产增长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各行业生产增长速度的变化情况,可将重点研究行业划分为三类:

增速加快的行业 石油化工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电力行业、钢铁行

 业、建材行业、纺织服装业、医药制造业、铁路运输业

增速平稳的行业 建筑业、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邮电通讯业、家用

 电器行业、汽车行业、烟草行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

 输业

增速降势减小 煤炭行业

从主要行业的情况看,石油和化学工业是2000年最引人注目的快速增长行业之一。据统计,2000年该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967亿元,比上年增长30%,增长速度提高近一倍以上,比年度增长7%的目标高出23个百分点;销售收入达到13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全行业预计实现利润1080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出现重大转机,主要得益于国家一系列宏观政策措施逐步到位,有效地拉动了消费、投资和出口增长;其次,石油、石化两大集团重组、改制的优势开始显现,特别是两大集团相继在国际市场成功上市,有力地推进了企业运营模式的转变。同时也必须看到,国际油价上扬,带动国内石油和部分石化产品价格提高,对整个行业生产的快速增长和效益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00年,该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0%,增速比上年略有提高。三大类电子产品中,通讯类和投资类产品产销两旺,是拉动该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手机产销量增长率达到140%左右,计算机及软件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0.9%,彩玻、电子元件和集成电路增长速度均超过40%。除国内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等原因外,出口恢复性的快速增长是该行业快速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据统计,2000年在国家出口退税等政策推动下,电子产品全年出口额约552亿美元,同比增长42%,有力地带动了该行业的快速增长。

2000年,医药行业继续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据统计,医药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0%,增速比上年提高近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居全部工业行业的第三位。

2000年,汽车工业整体发展形势良好,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据统计,全国汽车累计生产总量为206.9万辆,与1999年比增长13.1%,是1994年以来增长率最高的一年。其中,载货车累计产量76.4万辆,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客车累计产量70万辆,比上年增长37.8%,是主要的带动力量。轿车累计产量60.5万辆,比上年增加7%。分车型看,载货汽车中,重型载货车继续保持领头地位,增长幅度达到74%,轻型载货车与微型载货车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中型载货车产量则比上年减少16.8%。客车中,中、轻、微型客车均有很大幅度增长,微型客车产量增长幅度最大,产量比上年增长42.2%,轻型客车次之,产量增长34.8%,是带动客车产量增长的主要力量。

钢铁工业是2000年生产波动较大的行业之一。上半年,特别是进入二季度后,钢铁产品普遍热销,部分品种价格甚至出现过度波动。在此带动下,钢铁生产增速出现一定反弹,钢铁产品产量增幅加大。进入三季度以后,随着市场和价格逐步趋稳,冶金行业生产高速增长的势头趋向平稳。四季度,我国钢铁生产总量再次呈现较大增长势头。据统计,全国钢铁工业主要产品,钢、铁、成品钢材的产量分别达到3439万吨、3431万吨和3562万吨;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4%、8.8%和13.4%。从全年情况看,扣除增加出口和以产顶进的产量后,基本实现了把钢产量控制在1.1亿吨的总量控制目标。值得肯定的是,钢铁工业在生产快速增加的同时,产品结构在不断改善,全行业板带比达到34.8%,同比提高了2.3个百分点;板管比达到42%,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钢材产品中,长线产品如小型材、线材等得到抑制,增幅远低于钢材平均增幅,而国内市场短缺的产品如大型材增长39.9%,中型材增长17.2%,均显著高于钢材平均增长幅度。

建材行业是下半年在房地产投资增长等需求因素的带动下,进入快速增长状态的。据统计,建材工业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39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完成工业增加值83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8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主要建材产品中,水泥全年累计产量5.8亿吨,较上年同期增长3.9%;平板玻璃累计产量1.8亿重量箱,比1999年同期增长2.9%。

2000年,建筑业基本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完成总产值11759.2亿元,比上年增长5.4%,增幅比1999年提高1.8%个百分点,但相对前10多年平均增幅,仍属低速增长。房地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是支持建筑业的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同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增长速度最快。据统计,2000年,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的建筑业总产值增加了17.1%,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值得肯定的是,在建筑业市场回升速度较慢,竞争日益激烈和国家政策等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建筑业企业两极分化日益突出。一些大型骨干企业和专业特色鲜明,符合市场需要的建筑企业在收入、利润水平、税收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方面都有明显提高,是带动建筑业生产和效益提高的主要力量。

2000年上半年以来,电力工业受经济形势全面好转拉动,出现快速增长势头。预计全年全国发电量完成13500亿千瓦时,比1999年增长9.5%。其中:水电、火电和核电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2.7%、8.7%、8.2%。与此同时,全社会电力需求迅速回升,用电量增速在上半年超过10%的基础上,下半年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3260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9.7%,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局面;工业企业尤其是一些高耗电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用电的快速增长是全社会用电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据统计,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的72%,1-9月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70%。另外,减免用电贴费,清理农村电价,农村到户电价下降以及油料价格大幅上涨,也刺激了电力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

工业各行业中,烟草行业增长速度略有回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煤炭行业继续在困境中前进,但出现了一些好的发展趋势。通过关井压产,强化安全监察,一大批破坏浪费资源、安全没有保障的小煤矿被关闭取缔。一批资源濒临枯竭、扭亏无望或者生产高灰高硫煤的国有煤矿相继退出煤炭生产领域,使我国煤炭生产总量大幅度回落,煤炭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得到有效缓解。据统计,2000年全国煤炭总量为9.5亿吨,比1999年下降8.9%,与关井压产前1997年的13.3亿吨相比,下降幅度约28%。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同比增长3.2%,地方煤矿同比降低7.2%,乡镇煤矿同比下降36.4%,煤炭生产结构在不断改善。

同工业各行业相比,第三产业增长速度略低一些,但主要行业仍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下半年以来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态势引人关注。据统计,200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901.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9.5%,增幅提高8.5个百分点。其中,商品房建设投资同比增长22%,增幅提高12.3个百分点;土地开发投资378.5亿元,比上年增加28.3%,增幅提高24.2个百分点。2000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完成投资(不包括城乡集体和个人投资)的20.2%,比上年增长了2.3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1.7%,中部地区同比增长19.3%,低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西部地区同比增长28.8%。房地产的快速增长主要源于个人购买商品房的比重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1-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0.1%,销售额同比增长38.4%,其中,对个人销售额占商品房销售额的比重为84.9%,是带动房地产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2000年,邮电通讯业保持了基本平衡的发展态势。据统计,通信业务收入完成3498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电信业务收入完成3074亿元,增长26.4%,邮政业务收入完成424亿元,增长14.7%。到2000年底,全国电话用户新增6317万户,达到2.15亿户。本地电话增长32.8%,移动电话增长97%,移动电话在电信业务收入中的比重也已经达到42%,成为推动我国通信消费增长的支柱业务。目前,我国电话普及率达到20.1%,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39%,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6.7%,我国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从全年邮电通讯收入增长的变化看,第一、二、四季度增长比较平稳,而第三季度的增长却非常大,全年通信业务收入中有超过1/3来自于第三季度的增长。这说明我国电信业垄断的打破,引入竞争,以及资费的调整对电信的需求有较大刺激效应。

2000年,交通行业的公路客货运输量依然保持了稳步增长的势头,并创历史最好水平。据统计,2000年,公路客运量达到133.5亿人,比上年增长5.2%;旅客周转量达到6600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6.5%;公路货运量比上年增加3.1%,货物周转量比上年增加4.3%。铁路行业的运输收入在连续几年稳步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完成运输收入1097.5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客票收入完成369.3亿元,同比增长10.9%;货运收入完成566.7亿元,同比增长8.5%;行包收入完成38亿元,同比增长26%。铁路运输收入的增长除调价的因素外,与铁路企业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加强市场调查和营销,改善服务,积极争取货源等努力是分不开的。另外,铁路部门停开效益差的列车,增加效益好的旅游车,收入指标考核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各行业进出口情况

1999年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保持了平衡快速的良好增长态势。进入2000年以后,外贸进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并呈现出“大进大出”的特点。据海关统计,200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7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5%,增幅提高近20个百分点。出口总额达2492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其中,一般贸易增长32.9%,加工贸易增长24.1%,对全球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均呈大幅度增长之势。出口需求的高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作用十分突出。据初步测算,2000年我国出口增长的贡献率约占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四分之一左右,拉动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我国出口高增长的原因首先得力于国内经济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为鼓励出口,将平均出口退税率提高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金融部门对出口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一些地方政府也采取了一些出口补贴措施,对刺激出口增长起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分产业看,钢铁、石化、电子、煤炭、纺织服装等行业出口增长均明显回升,特别是2000年上半年,部分行业的出口增长创历史最高水平。

2000年,钢铁行业在世界钢材市场需求增长、贸易活跃和国内控制总量、鼓励出口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出口大幅增长。从2000年上半年开始,世界钢材市场需求出现快速增长和短时期供应紧张,市场价格稳步上涨,世界钢材贸易活跃。与此同时,我国为鼓励钢铁出口,采取了出口增长数量不记入总量控制目标之内,两次提高钢材(坯)出口退税率等内在措施,使全年钢材(坯)出口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据统计,全年共计出口钢材(坯)113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8.1%。其中:出口钢材同比增长67.8%;出口钢坯同比增幅达194%。不过,从出口产品结构看,板管类钢材占全年出口钢材总量的70%以上,同比增幅略低于出口钢材总量的增幅;而低附加值的角型材等增幅却远远大于总量增幅,另外,同世界钢材市场价格普遍高于上年形成比照,我国钢材出口金额增幅要小于出口数量增幅10.3个百分点,出口钢材平均单价降低了20多美元,表明出口产品结构有向低值化方向发展的苗头。特别是进入四季度以后,钢坯出口量大幅度超越钢材出口量,使我国钢材(坯)产品出口结构发生逆转,加重了我国钢铁出口产品结构向低附加值产品倾斜的趋势。

电子产品是2000年带动我国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行业之一。据统计,1-11月份,电子产品出口额已达499亿美元,同比增长43.6%,预计全年出口额将接近550亿美元,远远超过“九五”规划目标。世界通用元器件生产大国日本的减产和通信业的大发展,造成全球元器件资源紧张,为我国元器件生产企业出口带来了机遇,目前出口量已占生产企业销售额的一半。主要出口产品中,微机、手持电话、激光视盘机、程控交换机增长率均超近100%,个别产品出口量甚至超过了行业内企业当年的产量(如显示器、激光视盘机、集成电路及组件),彩电出口量增长也十分突出,预计今年将超过1000万台;出口渠道在巩固原有香港、美国、日本、西欧传统市场外,已扩大到南美、南非、俄罗斯及东欧国家与地区;出口方式也由单纯的产品出口向在境外设厂,带料加工,建立开发中心,参加国际招投标,进行系统工程承包方面发展。

煤炭行业全年累计出口5884万吨,比上年增长49.8%。秉承1999年煤炭出口量上升的势头,前两个季度出口增势强劲。一季度出口量1147万吨,增幅33.2%;二季度1541万吨,增幅47.2%。进入下半年后,出口势头放缓,三季度1613万吨,仅比二季度增长4.6%;四季度为1583万吨,比三季度略有下降。说明我国煤炭出口这一轮的增长已基本结束。在全年出口量中,中煤进出口集团公司为3920万吨,占总份额66.62%,继续保持了我国煤炭出口的“主渠道”地位。山西煤炭进出口公司1047万吨,约占18%;神华集团公司807万吨,约占13.72%;五矿公司109万吨,约占1.85%。神华集团和五矿公司年出口增长幅度,都超过200%,表明我国煤炭出口已初步形成多元化经营的格局。煤炭出口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一是国家鼓励扩大煤炭出口政策作用。二季度末国家决定调整煤炭出口退税率,降低铁路运费、港杂费和商检费,使煤炭企业出口有利可图;二是亚洲经济复苏,日本、韩国等煤炭进口国需求增加;三是煤炭出口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质量信誉,增强了竞争力。

医药行业出口增长平稳,但进口增速明显提高,逆差有所扩大。据统计,2000年医药商品进出口增幅提高,全年进出口总额64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16.4%。其中,出口总额38亿美元,同比增长13.8%,进口总额26亿美元,同比增长18.7%。进出口相抵,出口大于进口12亿美元。进口高幅增长。医药商品全年累计进口总额为26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18.7%。从分类情况分析,累计增幅最大的是医疗器械,为36.6%,中成药、中药材和西药制剂、原料药的增幅分别为20.1%、16.1%、24.4%和12.5%;卫生材料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3.8%。医疗器械、中成药、西药制剂进出口逆差扩大,逆差最大的医疗器械达到5.15亿美元,仅12月份当月逆差就达5000万美元;西药制剂的逆差为2.06亿美元;中成药的逆差为2.77亿美元。出口增幅有所回升。全年累计出口总额38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13.8%。从分类情况分析,除化学药品制剂出口额下降(21.3%)外,其他各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幅最大的是医疗器械,比1999年增长48.1%,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和卫生材料的增幅分别为29.6%、9.8%、10.3%。

2000年,石化行业在开拓市场、扩大出口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石油化工产品中,汽煤柴油出口同比增长14%,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创出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化肥出口250.5万吨,同比增长47.5%,其中尿素出口96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磷铵完成331万吨,完成以产顶进任务的82.6%,复合肥完成717万吨,完成以产顶进任务的143.4%。

2000年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的进出口总额均持续保持了大幅度增长。其中:进口金额与1999年相比增长60.2%,出口金额增长49.3%。分产品类别看,汽车和汽车底盘进口金额较上年增长47.1%,其中小轿车(包括整套散件)进口金额比上年增长49.0%。按进口数量统计,2000年全国商品汽车和汽车底盘的进口总数为42371辆,与上年相比有较大幅度增加,增加幅度为21.4%。其中小轿车(包括整套散件)全年累计进口21614辆,比上年增加8.3%。从出口情况看,2000年累计出口汽车及汽车底盘22779辆,比上年增加182.6%,合计金额1.94亿美元,较上年增加89.1%。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在上年基础上又有大幅度增加。汽车零部件累计进口金额达21.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8.7%。汽车零部件累计出口金额112345.9万美元,增长44.0%。

2000年,建材行业出口增长也出现快速增长局面。据统计,全年建材产品出口额达28.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7%。出口额增长较快的主要有玻璃纤维纱、玻璃纤维织物、初加工玻璃、墙地砖、卫生陶瓷等。其中玻璃纤维纱和玻璃纤维织物分别比上年增长73%、124%,初加工玻璃比上年增长65%,墙地砖和卫生陶瓷分别比上年增长52%、45%。

2001年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2001年,国民经济增长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存。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内需自发扩张的良性循环机制正在形成,影响企业和居民投资、消费预期的不利因素正在向积极方面转化,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在逐步增强。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内需持续扩张的基础尚不稳固,农村市场在夏粮减产、主要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和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的情况下,持续稳定增长的难度较大;城市中低收入群体进一步提高收入的难度加大;假日经济开始降温,利息税、实名制等政策效应已基本释放;国债发行空间逐渐缩小,政府直接投资增长的难度加大。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油价大幅上涨并持续在高位运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并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基于以上分析,多数专家对2001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持谨慎乐观态度,预测增长速度将略低于或基本与2000年持平,保持在7.5%左右的水平,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将达到8%左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将达到9%左右,实际增长率将为8%左右,略低于2000年的水平。进口商品总额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如果国际经济环境特别是东亚经济复苏势头不出现逆转,我国出口商品总额可以争取达到10%左右的增长,但外贸顺差将可能进一步减少至100亿美元左右。

从各行业情况看,2001年多数行业生产和效益变化的趋势将基本延续2000年以来的稳步快速增长势头。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邮电通讯业将继续高位稳定增长,纺织服装业、机械设备制造业、旅游业、家电行业和建材行业等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其他多数行业将平稳运行,钢铁行业的生产和效益的增长趋势将出现一定程度逆转,煤炭行业短期内解决困难的难度仍然较大。

医药行业。2001年我国医药市场总体需求仍将保持平衡增长。人口、医疗、疾病、健康需求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其次,药品需求结构将呈现多层次的变化趋势,特别是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开始贯彻实施,一些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国产普药及新药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再次,随着我国加入WTO日程的不断临近,我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化学原料药和中药的国际市场有可能进一步拓宽。与此同时,进口药品会大量增加,并加快国内医药行业的分化过程,企业两极分化、优胜劣汰的进程会大大加快。当然,2001年医药经济运行也存在不少不确定性因素。首先,农村市场尚未根本启动,直接影响国内市场需要进一步扩大。农村市场购买力偏低,消费环境差一直制约农村市场的开拓。2000年,全国六大类医药商品销售中对农村销售额为77.6亿元,仅占全国销售额的5%,农村消费的滞后,必然会导致国内市场需求不旺。其次,经济效益提高基础还不稳固。2000年医药企业经济效益有了很大提高,但一些国有企业机制转换滞后,创新能力和盈力能力较弱,不少企业仍然亏损,潜亏问题也比较突出。目前,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石油价格居高不下,而药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其价格难以同步上升。目前,多数医药企业已步入微利时期,利润空间十分有限。再次,为配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制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药品价格管理将进一步改革。其中,缩小现行流通差率总水平,降低批发企业、零售单位加价率,对市场供过于求的药品按先进成本定价等措施,将使药品市场整体物价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最后,重复建设有可能抬头。特别是生物制药这一高技术产业中,创新严重短缺,仿制重复过多,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例如干扰素α-2a生产厂家有5家,白细胞介素-2有生产企业10家,G-CSF有7家,EPO有近20家。而在国外一种生物制品几乎只在1-2家公司生产就能满足全世界需求。过多厂家生产同一品种造成市场恶性竞争,使各企业的利润下降,还使企业开工不足成本增加,无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总的来看,医药行业仍旧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势头,预计2001年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将比上年增长15%;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增长13%;商业销售额比上年增长10%;商业企业利润比上年增长15%;产品出口比上年增长20%。

石化行业。2001年,石化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但由于受国际原油价格不稳定性和我国加入WTO后对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影响,预计2001年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将不会高于去年。其中,石油工业的发展重点是“油气并举”,在加快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和利用的同时,通过合作开发等方式积极利用国外油气资源;石化工业的重点是提升炼油、发展乙烯,推动产业升级。化学工业的发展重点是稳定和优化支农产品,加快发展精细化工和为支柱产业配套的产品,控制和调整市场已饱和的产品,加强环保、节能,确保可持续发展。根据2000年的运行情况,预计2001年国内市场成品油的需求总量预计为1.16-1.2亿吨左右,比2000年增加700-1100万吨,增幅为6.1%-9.8%,国内原油产量预计为1.63亿吨左右,比2000年略增。原油加工量约2.15亿吨左右,比2000年增长6.4%。

2001年国内化肥生产预计为3200万吨,其中,高浓度化肥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国产化肥满足率达86%以上,分品种来讲,氮肥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且有富余,磷肥中只是高浓度磷复肥有少量缺口,钾肥缺口较大。

汽车行业。2001年,汽车行业保持持续稳定发展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首先,汽车消费政策与消费环境趋于宽松,有利于刺激私人购车市场。目前,汽车消费和轿车进入家庭已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国家清理整顿私人购车等方面的抑制性消费政策在不断加快,市场消费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从而刺激私人购车市场的迅速扩大。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私人汽车已开始进入启动阶段,积极的政策与良好的环境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我国汽车行业竞争加剧,企业实力提高,产品、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一批新车型如上海通用的“赛欧”、天汽集团的“夏利2000”、重庆长安的“羚羊·世纪星”、金客的“中华”、昌河的“北斗星”、金杯通用的“开拓者”、成都的丰田考斯特等新品种的相继问世,将刺激汽车市场进一步活跃。再次,进一步严厉打击走私将会促进国产汽车市场的扩大。国家近年来打击走私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国内市场上走私汽车的数量明显下降,对国产车的销售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1年,国家打击汽车走私的行动将会进一步加强,必定有效促进国产汽车市场的扩大。最后,消费信贷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符合国际标准的汽车销售服务体系、二手车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将会对汽车需求增长产生更为积极的作用。不过,为了尽快与加入WTO的要求相适应,从2001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进口汽车关税进行历次调整中幅度最大的一次调整,降税税目涉及汽车的有152个,其中涉及整车的有79个税目,平均税率从51.4%降至44.2%。虽然由于进口车数量仍然受到进口配额的限制,进口汽车整体的影响有限,但这次调整关税税率对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将带来很大的影响,进而对汽车市场会造成一定的压力。综合以上各方面有利和不利因素,预计2001年汽车市场增长将与2000年接近,增长率在12.5%左右,汽车生产总量将为233万辆左右。其中,轿车需求增长率保持在10%-11%是合理的预期,需求量为67万辆左右;载货车中,重型载货汽车增速将进一步加快,但由于它在载货车总量中所占比例很小,对载货车总体市场的带动作用有限,而中型载货车市场近年来在轻型载货车的冲击下不断萎缩,处于负增长的状况,因此预计2001年载货车需求增长率可达3%左右,需求量为79万辆左右。客车中,微型客车是近年来带动汽车产销增长的最主要力量。经过挫折与调整,微型客车企业适应市场、适应环境的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微型客车产品结构得到基本调整,新产品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质量、性能上显著提高,部分城市对微型客车的限制政策有所松动,生产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更为重要的是微型客车在技术、价格上已基本具备了抗击外部冲击的能力。大、中型客车市场总容量有限,对客车市场的影响也有限。因此,2001年客车需求增长仍然能够保持较高水平,但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预计客车需求增长率为24%左右,需求量为87万辆左右。

建材行业。2001年运行前景看好。从宏观上来看,国家将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技术改造,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努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从建材工业本身看,2001年将加大总量调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一些政策措施将逐步到位。预计2001年建材工业经济运行将继续保持2000年整体增长的态势。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会有较大发展。其原因一是随着人民生活居住水平提高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全社会对建设工程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国内市场对优质高标号水泥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二是2001年将在完成上年淘汰1亿吨小水泥任务的基础上再淘汰近2000万吨小水泥,为新型干法水泥腾出市场空间。三是2001年4月1日将强制执行ISO水泥新标准,现行的湿法和立窑水泥的实物质量将平均降低1个标号,新标准的实施将导致一大批生产325号水泥的立窑企业被淘汰出局,水泥总量将因此而减少,也为新型干法水泥增长留出空间。平板玻璃市场将进一步看好,2001年除住宅建设、房地产开发和汽车的发展增加对玻璃的需求外,各类玻璃加工制品、特种玻璃的增长也将对玻璃原片产生较大需求。此外,基础设施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将继续维持对建材产品的较大需求,因而全年建材工业经济运行前景看好。

钢铁行业。2001年国内钢铁市场的走势不容乐观。从国内需求看,钢材消费将继续维持适度增长,预计2001年国内钢材消费增长幅度大约在5%-6%的水平上,总体市场供求形势取决于钢材资源增长控制的程度。由于2000年四季度国内钢及钢材增产较大,进口增长较多,使资源供应增长明显大于需求增长幅度,如没有措施控制这种资源增长过大的趋势,2001年初的市场需求走势将趋向疲软,钢铁工业经济效益将大幅下滑。从国际市场看,2001年,受全球经济增长可能回落的影响,全球粗钢消费增长率将明显下降。据国际钢铁协会预测,全球粗钢消费增幅将由2000年的5.8%降为2.3%。其中,亚洲地区消费增幅由6.9%降为4.0%,欧盟由4.5%降为0.4%,美国可能由3.8%降为-0.1%,出现负增长。从供给面来看,虽然日本、韩国、欧盟等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已相继实施减产计划,但生产强劲增长所造成的世界钢材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估计仍将延续到2001年下半年才能缓解,因此,至少2001年上半年我国钢材出口的形势不容乐观。

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2000年,我国电子即通讯产品制造业将继续保持“九五”以来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从推动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看:第一,国家已经将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未来5-10年的中心任务之一,这将为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和动力;第二,国民收入的提高将进一步活跃城乡电子市场,满足各层次需求的新产品不断推出将带动电子消费类产品市场进一步扩大;第三,国家对电子产品实行基本完全退税的政策将推动电子产品出口进一步扩大;第四,电子信息领域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进步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带来大量发展机遇。当然,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也面临一系列挑战,第一,今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将放慢,另一方面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将进一步回升,在出口方面将对我国传统出口市场形成一定挤压,我国出口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第二,我国即将加入WTO,由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业层次处于中下层,而国内消费又具有一定超前性,因此势必会对我国高新技术电子产品市场造成一定冲击。原有的企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加入WTO后,国内电子企业更将面临新的考验。第三,城乡消费不旺的问题在近期难以根本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市场难有大幅度拓展,这些都会对今年电子信息产业的健康高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预计2001年电子工业将实现总产值13000亿元,同比增长25%;销售收入6800亿元,同比增长21%;工业增加值1600亿元,同比增长23%;出口创汇630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主要产品产销量达到:彩电4000万台、微机800万台、程控交换机6000万线、数字移动通信手机6000万部、彩管5000万只、集成电路70亿只。

烟草行业。2001年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卷烟和烟叶的生产和需求总量将保持总体稳定,对外贸易量持续增长,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卷烟品牌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市场价格水平大体平稳,工商税利继续有所增长。如果把已经明确的政策措施执行到位,烟草行业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仍将保持总体趋好的发展态势。预计2001年,卷烟生产、销售总量将大体维持上年水平,出口创汇3.2亿美元,比上年略有增长,全行业实现利税将比上年继续有所增长。

电力行业。2001年我国电力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势头。2001年上半年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是在1999年6.5%较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增长,虽有一定的恢复性质,但随经济形势好转而持续稳步增长的成份更大。2000年以后,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加上我国人均电力消费水平较低的内在发展潜力和动力的作用,预计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快速增长,增长速度达到6.5%左右。其次,随着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全国联网的推进和区域之间电力调剂能力不断增强,以及电源解决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不断增强,预计今后几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将实现基本平衡,局部地区可能会因为一些不可预见或特殊因素出现暂时的供不应求情况。再次,电价、电力与其它能源的比价以及国内外高耗电产品价格对电力供需形势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尤其影响高耗电行业的用电状况。目前全国电价水平不平衡,总体是东高西低,东部综合到户平均电价大体是0.5-0.6元/kWh,西部地区大体在0.4-0.5元/kWh。2001年电价较大幅度变化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影响电力供需形势的将主要是电力与其它能源的比价和国内外高耗电产品的价格。最后,随着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的增加,2001年各地区仍将呈现最大负荷增长速度超过用电量增长速度的趋势,个别地区有可能出现用电量增速可能出现高于最大负荷增速的情况。根据上述分析判断,预计2001年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可保较快速度增长,增长速度大致在6%-7%。

(“中国产业发展跟踪研究”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持进行。参与的有国务院各部委的有关部门、单位和若干行业协会)

标签:;  ;  ;  ;  ;  ;  ;  

2000年中国工业发展后续研究年度报告_增长速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