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 100853)
【摘要】目的:观察“工”形胶布在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经口留置胃管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法固定胃管,观察组采用“工”形胶布固定法,比较两组留置胃管有效率及胃管脱管率。结果:观察组留置胃管有效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胃管脱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形胶布更能有效增加经口留置胃管牢固性,优于传统的胃管固定法。
【关键词】新生儿;留置胃管;固定
新生儿由于疾病、早产等原因导致吸吮力弱、腹胀、呕吐等临床表现,需留置胃管以供洗胃、胃肠减压、管饲喂养等治疗需要。新生儿留置胃管有两种固定方法,鼻胃管容易固定,但会增加呼吸道阻力,降低每分钟通气量[1]。因此临床主张选择经口留置胃管。经口置管最突出的缺点是固定困难。国外报道[2]每百个导管日可出现0.1%~3.6%次的非计划性拔管。国内相关报道在发生非计划拔管的管道中,胃管居首位[3]。许翠花[4]的研究中新生儿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发生率为18.6%,显著高于国内成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2.1%~17.7%)[5]。因此为了保证留置胃管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正确的位置,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本研究探讨了“工”形胶布在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中的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 1研究对象 选取自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科收治的80例经口留置胃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儿年龄≤28d;②患儿住院期间经口留置胃管时间≥3d;③入选患儿无唇腭裂、消化道畸形、患皮肤易破溃疾病者;④家长同意参与调查。排除标准:对胶布过敏者。随机将80例患儿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胎龄(36.34±4.14)周,出生体重(2.55±0.90)kg,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胎龄(35.36±4.14)周,出生体重(2.39±0.98)kg。2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疾病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医用橡皮膏、胃管、塑料尺、剪刀
1.3 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固定法 制作方法:置管成功后用一条胶布交叉缠绕在胃管上,固定于患儿一侧口角,再用一条胶布固定在同侧脸颊。
1.3.2观察组采用“工”形胶布固定法 制作方法:取长约4.5cm×2cm医用橡皮胶布,分别从两端宽约1cm处剪开,左右端各剪至约2cm处,从其中一端剪下约1cm×1cm方形弃去即可。使用方法:置管成功后将胃管置于口腔中部,①“工”字第一笔贴于鼻唇间;②将中间未剪断部分对准胃管纵向粘贴;③第三笔短端向内垂直紧贴于胃管外壁一周,多余部分剪去;④长端向下吻合包绕短端2周,多余部分减去即可。在临床使用中,胶布依据患儿体重及胃管大小酌情依比例增减。
1.4评价方法 比较2组患儿留置胃管有效及胃管脱出率,新生儿留置胃管时间较成人不同,一般每3d更换1次[6],本实验以留置胃管时间能够达到3d为有效。以胃管置入的原始有效刻度为标准,胃管脱出3-5cm判定为胃管脱出[7]。
1.4.1观察方法:置管成功后准确记录置管长度,刻度上缘对准胶布内侧边缘,研究前对科室工作人员统一培训正确观察和记录置管深度的方法。
1.4.2记录方法:每位患儿留置胃管时间能够达到3d记为1次有效。每位经口留置胃管患儿脱管记为1次,发生脱管后的患儿不再重复计算。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检验水准a=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中足月儿留置胃管有效及脱管率比较,观察组留置胃管有效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胃管脱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患儿中足月儿留置胃管有效及脱管率比较 例(%)
组别 例数留置有效 胃管脱出
对照组18 7(38.9) 11(61.1)
观察组23 20(87.0)3(13.0)
注:两组比较,χ? =10.375,P<0.05
2.2两组患儿中早产儿留置胃管有效及脱管率比较,观察组留置胃管有效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胃管脱管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中早产儿留置胃管有效及脱管率比较 例(%)
组别 例数留置有效 胃管脱出
对照组22 12(54.5)10(45.5)
观察组17 16(94.1)1(5.9)
注:两组比较,χ? =7.416,P<0.05
3 讨论
3.1本研究对足月儿和早产儿的数据分开进行统计分析,避免了患儿自身吸吮、吞咽等动作产生的牵引力大小对本研究的影响。
3.2留置胃管是基础护理中最常见的技术之一,传统的操作方法已被熟练掌握,但临床上胃管滑脱或患儿自行拔除胃管的现象仍屡见不鲜。传统方法胃管两侧的胶布被胃管支起,与皮肤之间有空隙,降低了导管的牢固性[8]。且将胃管固定在一侧口角,胃管与会厌及食管呈一条斜线,当患儿烦躁、哭闹、恶心、呕吐、腹腔压力增高、胃管易脱落,而且早产儿吞咽反射弱,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容易溢奶、唾液奶液从口角流出,胶布湿润也易导致胃管脱落[9]。
3.3“工”形胶布的优点
3.3.1 固定性好。胃管固定主要目的是防止脱管、移位,“工”形胶布第一、三两笔与胃管均呈垂直固定,用法第三步使胶布最大可能的近距离与胃管无缝隙粘贴,胶布受力面均衡,增加了胃管移位的阻力,可有效抵抗外界吸痰、更换体位以及患儿吞咽及吸吮动作产生的牵拉力,固定效果较传统方法可靠。
3.3.2 研究中“工”字形胶布将胃管固定于口腔上唇与鼻孔之间的皮肤上不易打湿。其次,口腔内胃管与会厌及食管呈一条直线,可增加胃管脱出阻力,腹腔压力增高时有效防止胃管从口腔另一侧脱出,胃管贴近硬腭,舌头的卷动不会影响胃管[10]。
3.3.3 使用“工”字形胶布可减少更换胶布次数,降低脱管机率,避免患儿由于重置胃管而发生呼吸暂停现象,减少对患儿食道、胃黏膜的刺激损伤,增加患儿的舒适度,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留置胃管成功率。
3.3.4“工”字形胶布使用时外观较传统型美观、整洁。
3.4 研究中采用胶布为医用橡皮膏,其粘性易受温度、湿度及面部油脂的影响[11]且在皮肤上及胃管上易留下痕迹,且弹性较差。陈雪红[12]的研究中介绍3M弹力胶布薄软、透气好、粘性强,与胃管及皮肤接触面大,使胃管固定牢固。但是在临床使用中发现,3M弹力胶布操作时由于摩擦易卷边,且新生儿使用面积少,易导致导管松脱。所以,在胶布的选择问题这一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卫平,毛萌,李延玉,等,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9-122.
[2]Da Sjlva P S, Fonseca M C. Unplanned endotracheal extubatjon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systematic review,critical appraisal,and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J]. Anesth Analg,2012,114(5):1003-1004.
[3]徐燕荣,潘开菊.重症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和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12,27:168-170.
[4]许翠花,张玉侠,顾莺,张艳红.新生儿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除的现况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41-243.
[5]于冬芳,章玉英,李疆.胃癌术后非计划性拔出胃肠减压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进修杂志,2009,24(18):1710-1712.
[6]广东省卫生厅.2009年广东省新生儿/NICU护理安全质量目标[S].粤卫函[2009]号.
[7]陆玉蓉.改良式超薄水胶体敷料胃管固定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J].吉林医学,2014,35(33):7441-7442.
[8]卫群.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138.
[9]邓桂珍,黄朝梅.改良经口留置胃管固定方法在早产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7):436.
[10]熊健,何慧芬,黄芳,等.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3种固定方法的比较[J].当代护士,2010,4:121.
[11]李莲英,李冬梅,周晓萍.医用3M胶带与医用橡皮膏胶带在临床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3):117-118.
[12]陈雪红.不同粘贴法对胃管固定牢固性的比较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3,35(1):176-177.
论文作者:丛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杂志》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
标签:胶布论文; 患儿论文; 新生儿论文; 方法论文; 对照组论文; 计划性论文; 两组论文; 《中医杂志》2016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