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苹果产业调研与思考论文

日本苹果产业调研与思考

秦嗣军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辽宁沈阳 110866)

摘 要: 经对日本苹果产业育种研究单位、生产和营销机构的多次访问、交流和调研,总结分析了日本的苹果品种选用、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建立及经营策略等,以期为中国苹果生产从数量效益型转向质量效益型,顺利实现产业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日本;苹果;品种;栽培技术

日本最早于1875年将大苹果引到青森县进行栽培,1897年后为了应对病虫害危害迅速普及套袋栽培,20世纪60年代后因果品市场达到饱合而转入由数量效益向质量效益生产阶段,1980年起又开始推广免袋技术和矮化栽培。日本苹果主产县依次为青森、长野、山形、岩手及福岛,总面积和产量自20世纪80年代后即呈缓慢下降趋势。目前,全国栽培面积约为4万hm2(60万亩),产量80万t,其中青森地区的面积及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一半。总体上看,日本苹果以高干开心形的老果园居多,新建果园少且多采用细长纺锤形。日本苹果多以家庭农场方式经营,面积一般2~4hm2,生产规模较小,果园普及机械化,小型果园机械种类多、适用性强,以精细化管理、生产高品质果品为主,营销策略成熟。笔者自1996年以来先后8次赴日本,对从事苹果育种与栽培、加工与流通等方面研究的大学、试验场等科研机构进行访问交流,参观了果园机械生产公司、选果厂、加工厂及农协组织机构等,并到从事苹果生产、苗木繁育及观光农园的农家实地调研。现就日本的苹果品种选用、栽培管理技术体系建立和经营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为中国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升级、拓宽经营模式、完善营销策略,实现由数量效益型生产向质量效益型高效生产转变提供借鉴。

1 苹果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1.1日本苹果生产定位

日本当前对苹果生产定位在嗜好品、高级品的技术集成型产业模式,十分注重本土品种的应用,地域品牌意识强。1980年以后,富士(ふじ,1962)系、津轻(つがる,1975年)及千秋(千秋,1980年)等日本育成品种迅速普及,生产中很少栽培国外品种。2013

在与人接触时,人们往往不自觉根据对方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将其归入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定势的某类,给对方下结论。我们通常会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北方人豪爽,南方人秀气,给文理科的学生贴上各自的标签等等之类的事情。我们有时习惯用“静止”或狭隘的眼光来评价教育对象,上课比较调皮的学生就是不尊重老师,平时交代事情不按时完成的学生就是不认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有时会把教育对象归为其中的某一类,运用其思维定式对其进行评价。

年对青森县栽培苹果品种调查发现,90%以上是日本国内育成品种。日本果农不像中国的果农、生产企业及研究单位热衷于不断推出新品种,他们更关注使现有品种发挥地域特色,保持高品质。当前日本苹果生产品种仍以富士系、津轻等为主,近年来也少量发展了群马名月(ぐんま名月,1991年)、信浓甜(シナノスイート,1996年)、恋空(恋空,2004年)、大红荣(*大紅栄,2005年)、千雪(千雪,2008年)等品种,但总体上新品种栽培面积不多。

1.2日本苹果育种历程及其新品种应用

日本在推进苹果新品种选育与储备方面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2.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其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理”、五中全会提出推进“治理的精细化”,连续三次全会都聚焦到社会治理。这表明党和政府对于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这对进一步抓好社区治理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重庆市出台了系列文件加强社区治理,如不断为社区减负增效,优化社区平台环境等。南岸区区委区政府办公室也出台了至少15项相关政策文件,区民政局出台了17项政策文件,旨在做好社会治理工作。

果园主要采用壁蜂授粉,模拟创造壁蜂的自然生活条件,设置半永久式蜂箱,蜂箱上遮盖物、蜂巢管等忌用塑料材料。利用壁蜂授粉,果园要配置授粉品种,目前部分大冠稀植树高接授粉海棠、矮化栽植行两端栽植海棠授粉树等较为常见。疏花疏果,开花时有空闲就疏花,只保留中心花,之后按预期目标严格疏果。因为实行不套袋栽培,所以生长季凡是发现不周正、较小、过多、有伤的果均疏除,调研中发现部分果园8月后疏掉的较大的果不进行处理任其就地腐烂。为了更好的促进着色、生产高品质苹果,普遍在树下铺设反光膜, 相对于普通反光膜,新型反光膜成本稍高,但可反射有利于促进着色的光谱,着色效果好,日灼情况少。另外,即使劳动力成本更高的日本为了生产优质苹果,当前仍然采取人工方式进行摘叶、转果等操作环节。

大冠稀植果园的树形基本为高干开心形,为保持树势稳定、平衡,每年在树冠上部留有部分强旺一年生营养枝,通过这些营养枝调控养分、水分等向其余侧枝的基部分配、促进潜伏芽萌发,形成下垂的结果枝组。树冠上部用于长放的营养枝,一般在3年左右进行回缩或疏除。

当前日本苹果育种已进入第3阶段,目前及未来的育种目标主要锁定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保持第二阶段品种高品质特征的同时,改良其缺点。如选育不用喷防落果剂的津轻替代品种,改善果形不周正及发育不良的品种,选育带糖心作为年节等礼品用的高端品种。选育更加耐病及省力化的品种,如选育将农药喷布由13次减到3次左右的高耐黑星病、斑点落叶病的品种。选育能够降低疏果、摘叶等用工成本,实现省力化生产的高品质品种。选育比富士具有更好贮藏性的晚熟品种,如面向免袋栽培能在翌年4月后还能保持优良品质上市销售的深红色晚熟品种(无袋体系下生产的富士很难确保贮藏到4月)。选育能够扩大消费渠道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品种,如选育不面向大量流通而仅作为壁龛供品等多样化需求的品种、抗褐变的红肉品种、高维生素C含量的功能性品种以及香气浓郁的品种。选育像富士一样能代表日本育种水平,面向海外市场的俱乐部品种。进一步选育高品质与优良栽培性能的早熟、中早熟品种,恰当应用俱乐部品种的知识产权权益,通过会员制生产,防止大量生产导致的价格暴跌。

2 苹果栽培技术体系建立与应用

苹果育种单位和民间育种者针对地域自然资源特点及品种特性进行配套栽培技术研发,民间也成立了生产技术改良、普及团队或技术协会等组织,特别是倾向于以整形修剪为中心开展的栽培技术指导培训协会,如长野地区的永田会、黑石市浅漱石地区的黑石修剪会、弘前市相马汤口地区的Y集团等。长期以来,通过广泛的开展涉及矮化栽培、病虫害、农药、土壤、肥料、品种生产等多科目技术培训,以及包括流通、销售、经营、农协、农政、经济、苹果史、法规及气象等多层次指导活动,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力推动了日本苹果高品质生产,现阶段日本苹果生产主要技术环节基本情况如下。

人口出生率低、老龄化是日本苹果产业面临的另一挑战。据从事苹果产业经济研究的弘前大学成田拓未副教授报告,随着年龄增加人们购买苹果意愿增高,但出生率低导致整体需求量日益降低,尤其是年轻阶层购买苹果比率迅速降低,从1980年到2010年间29岁以下群体购买苹果数量从29.9个降至8.7个,果酒和饮料销售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苹果与其他水果间存在竞争关系,价格难以提升,据日本弘前地区原农协营业指导部长中田信雄氏讲,农家维持再生产意愿的苹果价格应保持每箱20kg的果平均售价应在3500日元以上,折合人民币230元左右。近年来随着消费税增加、劳动者和退休人员实际可支配的金额减少等问题的出现,也动摇了消费者先前形成的“日本生产的农产品安全、品质优良,即使价格高也买日本产”的消费意识。另外高龄化导致劳动力不足,即使日本果园普及了弥雾机、割草机及高空作业车等小型机械,但疏花、疏果、摘叶、转果、收获等仍需人工完成。如何激起年轻人群体或部分特定群体对鲜食苹果及其加工品的消费欲望、培养苹果生产继任者等均是日本关注的研究内容。用于加工果汁和果酒的苹果原料每千克价格50~100日元,加工成的果汁750mL售价1296~2484日元,附加值成倍增加。为此日本放宽了对加工果酒生产规模的限制,2014年弘前市生产苹果和葡萄酒的最低限定生产规模从6000L降至2000L,扩大了小型加工企业进入市场的机会。

2.1苗木质量与繁育

重视对土壤条件的改良,强调建园前进行深翻、大量施入有机质,干旱地块配备灌溉设施。不论何种地形与树形的果园全部实行生草制,杂草种类类同于中国北方果园,部分果园人工播种白三叶草、黑麦草、高羊茅等草种后与杂草自然混生。生草后一般不耕翻,每年机械刈割5~6次。部分大冠稀植的树盘或矮化树行下铺防草地布或覆盖稻草把。

繁育的苗木主要有M9为中间砧、圆叶海棠为基砧的矮化中间砧苗及JM7、M9为砧木的矮化自根砧苗。在土壤条件较好的平地果园较多应用M9自根苗木,容易产生大量细枝,利于细长纺锤形整形;而在山坡地等不良土壤条件上建园时仍以圆叶海棠为基砧、M9为中间砧苗较多,能够维持强旺树势,利于长期稳定生产。嫁接主要利用具有单芽的枝段,采取春季切接方式嫁接或冬季在室内进行二重嫁接,1000m2育苗4000~5000株。日本繁育高质量苗木的关键是嫁接所用基砧粗、土壤营养条件好和单株营养面积大。近年来,部分育苗企业和协会也开始培育类似欧美国家的Knip苗(带分枝大苗),但基砧为扦插的圆叶海棠、中间砧多为M9,全年经5~6次6~苄基腺嘌呤(6~BA)处理,出圃苗木高度达1.8m以上、分枝数量可达37个。

2.2建园方式与基础设施

青森及长野地区30年以上大冠稀植的果园占有很大比例,70年左右树龄仍能正常生产的果园也很常见,但树冠多延迟开心,2~4个大主枝。新建果园基本采用宽行密植栽培模式,树形以细长纺锤形为主,通风透光好且便于行间机械作业,株行距1~2m×3.5~4m。在青森县果树试验场及长野县永田山岳农场等地也有带有试验性质的2m行距栽植实例,但因需要相对高超的管理技术而不建议一般果农应用。

老园或新建园的土地均很平整、道路硬化、灌水设施及排水渠设置齐备,利于各类小型机械作业。一般认为普通旱地建的苹果园土壤条件最好,以旧果园更新建果园时要避开原树穴栽植,或休耕一段时间再栽植,同时大量施用腐熟堆肥和微生物土壤改良剂。也常见水田与果园并行分布的情况,由于排水设施完善,所以能有效消除湿涝对树体的伤害,使植株生长发育正常。

矮化栽培采用镀锌管与钢线构成格子架的垂直支撑系统,每株树由支柱扶持。青森等沿海地区果园多设防风网,高约5m,上下设6道拉线,一般间隔5m设一个粗约15cm的镀锌管立柱。一般在进入9月后台风季打开防风网,平时收起,防风网成本折算成人民币约为900~1000元/延长米,可申请政府补贴。长野地区多为山地果园,多设置防霜扇,可根据温度节点设置为自动启动与关闭,方便实用。

仙草中含有熊果酸、齐墩果酸等多种三萜类化合物[26]。熊果酸、齐墩果酸都是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为同分异构体,仅在E环上的一个甲基的位置不同[27]。

石警官笑了一下,笑容里丝毫不带奸猾的意思,这使得刘雁衡的心,往更深的暗井坠下去。一般地说,容易被激怒的人,往往比较容易对付。

2.3土肥水管理

在日本果园面积缓慢下降、更新建园及新址建园数量少的形势下,苗木需求量少而稳定,但质量高。以位于长野县须坂市的植木农园为例,该企业育成的苗木曾十余次获得农林水产大臣奖,年繁育苹果苗木约5万株,在日本属于育苗大户。主要繁育长野县育成的品种,苗木质量高,成品苗木粗度基本在1.5cm以上,高度2m以上,整齐度高。每株苗木均用环签标识接穗品种、砧木来源及类型等信息。育成的苗木每株的含税定价1600~270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05~165元,长野县育成的品种面向长野县域销售和栽培时需支付50日元,向县域外出售需支付200日元给长野县原种中心,带有PVP(Plant Varietety Protection)标识的品种苗木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未经育种者同意不得扩繁、转让、输出等。

果园施肥以堆肥、商品有机肥为主,辅施微生物土壤改良剂,日本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高于3%、土壤供肥能力。农研机构及农家果园一般均配有树枝粉碎机械,将修剪的各类枝条粉碎成木屑,连同就近获得的各类作物秸秆、稻壳、蔬菜残叶、食用菌生产后的基质废料、牲畜粪肥等一起堆肥,堆沤时间至少1年,然后地表机械撒施,666.7m2年用量约1~1.5t。在化学肥料方面,会根据树势适时少量施用硫酸铵、硝酸钙等单一肥料。部分果园已转为有机或半有机生产,多年连续生草施用有机肥、完全不再施化学肥料或隔两年施用少量化学肥料,仍保持较好的果园生产能力。一般是秋季施入各种肥料用量的60%,剩下在早春或夏季施用。日本降雨较多,土壤湿度较大,灌溉次数少,各类化学肥料、菌肥在生草果园一般根据降雨采用撒施方式,如果无雨撒施后洒水。

2.4整形修剪

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苹果育种进入了第2阶段,这期间选用了更多性状优良的亲本,育成的品种以高品质甜味品种居多,富士是这个阶段育成的品种,代表着日本苹果育种的最高水平。还有早熟品种恋空、第一夫人(ファーストレディ,2009年)、尾濑之红(おぜの紅,2009年)、信浓随想(シナノプッチ,2010年);中熟品种增多,如信浓甜、秋星(秋星,2005年)、绯之东(緋のあずま,2006年)、秋阳(秋陽,2008年)、千雪、红岩手(紅いわて,2009)、初恋情人(*はつ恋ぐりん,2013);晚熟品种有爱之香(あいかの香り,2001年)、大红荣、弘大岬(弘大みさき,2011年)、春明21(春明21,2008)、大梦(大夢,2013年)及信浓颊(シナノホッペ,2013年)。此阶段还育成了部分中熟黄色品种如黄太郎(キタロウ,2000年)、土歧、森之辉(もりのかがやき,2011年);晚熟带蜜(国内称为糖心苹果)的黄色品种有群马名月及贮藏性好的信浓金(シナノゴルード,1999年)和遥(はるか,2002,国内称为维纳斯黄金)。育成的红肉品种有红之梦(紅の夢,2010年)、红宝石甜(ルビースイート,2015年)、蜜胭脂(ハニールージュ)及红珍珠(レッドパール)等。日本也有类似俱乐部品种的会员制苹果,例如弘果弘前中央青果株式会社取得大红荣等民间育成的6个品种的专用权,采取会员制生产,如大红荣品种主要面向中国高端消费市场。青里24(あおり24,2013年)品种也被研究会注册了“初恋情人(はつ恋ぐりん)”等商标,不仅局限于鲜食,以其制作的水果点心及饮料同样享有商标专用权。最近还规定各县育成的品种优先限定在本县域内栽培,注重培育地域品牌,然后再向县外区域普及。

新建果园大多采用细长纺锤形为代表的矮化栽培管理技术体系。长野县的苹果栽培实践家永田正夫先生在日本较早的进行了矮化栽培实践,其果园多年连续创造666.7m2产量8t的高产记录,优质果率达85%以上,其强调的矮化栽培理念为“通过管理调控适宜的树势,在单位空间里获得大量的顶芽或花芽,实现优质丰产”,强调优质果生产的核心是树势要强,结果枝要健壮,花芽要充实饱满,修剪是关键。为此也成立了以交流和培训修剪技术为中心活动的永田会,会员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定期举办修剪评比活动,果园每年接收大量的国内外技术人员研修、参观学习。具体整形修剪主要是通过反复短截、回缩和剪梢的方式,突出中心干的绝对优势,中心干上不培养或少培养永久性粗大主枝,多在枝条年际交接处回缩,利用弱芽或瘪芽促发更多柔软的枝条直接培养成结果枝组,充分利用近主干处空间结果,同时也配合应用拉枝、开角、刻芽等技术措施,结果枝组基本上3年实行回缩更新,下部最大冠幅缩小到直径2.5m左右。

2.5花果管理

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前后开始试验苹果不套袋生产,目前95%的果园实现了免袋栽培,宣传强调生产接受阳光照耀的高品质“阳光富士”。

第1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前,以国光、红玉、金冠等海外品种及印度(日本最早育成的品种)为亲本杂交育种阶段,育成的代表品种有陆奥(陸奥,1949)、惠(恵,1951)、王林(王玲,1951)及东光(東光,1962)等。爱媛县农业试验场最早于1923年开展面向温暖地区的苹果品种育种工作,随后陆续开展苹果育种的政府公立机关有青森县农业试验场(1928年)、农林水产省园艺试验场东北分场(1939年,位于青森县藤崎町,现迁至岩手县盛冈市的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果树试验所苹果研究组),长野县果树试验场(1941年),群马县农业综合试验场(1962年),秋田县果树试验场(1966年),北海道立中央农业试验场(1968年),福岛县果树试验场(1979年),宫城县园艺试验场(1981年),岩手县农业研究中心(1983),山形县园艺试验场(1984年),石川县农业综合研究中心(1986年)。弘前大学、岩手大学及信州大学等高校也进行新品种选育工作。另外,民间育成的新品种也在不断增加,如长野县的中熟品种秋映(秋映,1993年)、极早熟品种夏明(夏明,2008年),青森县极早熟品种红夏(*紅夏,2003年)、中熟黄色品种土歧(トキ,2004年)和晚熟品种大红荣,岩手县极早熟品种红浪漫(紅ロマン,2009年)等。

2.6病虫害防控

日本生草制果园栽培技术体系已实现将农药的喷施次数从过去每年12次普遍降到6次左右,长野县须坂市的永田山岳农场果园喷药次数降到3~4次。病虫害防控的重点是斑点落叶病、螨类的危害。国内发病较重的腐烂病、干腐病及粗皮病在日本很少见,部分老龄果园偶见主干腐烂病,多用药剂处理后包土保湿以保护树干。重视波尔多液的应用,一般在6月初和7月初喷施两遍,通过添加粘着剂等提高药效维持时间。虽然波尔多液与许多农药不能混用,且调制麻烦,但其既能很好地控制病害,减少喷药次数,还会形成厚实的小型成龄叶片,叶色浓厚,增强同化能力;喷布波尔多液形成的白色被膜可能对蛾类害虫有忌避效果。注意落花后药剂喷洒时避免使用乳化剂及刺激性强的农药,以免果实出现皲裂等药害现象。

日本已经普及了一人即可操作的高速弥雾机,昭信株式会社生产的弥雾机在日本销量最大、信誉最好,不同型号的弥雾机每台价格折合人民币约15~25万元,有大型农机补贴政策。弥雾机喷洒农药弥散效果好,实现了省时、省力、省药,部分弥雾机装备带空调操作间,即使在夏季高温时节喷药也可以安心、舒服地操作,避免了药液沾身的安全风险问题。因此在日本喷撒农药已不是困扰果园管理的艰难工作。

日本80%左右的果农加入农协,以农协负责销售为主。农协在全国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服务网络,建有配套的大型选果厂、冷库等,果农送来的果品经选果流水线后会根据每个果实的外观及内在品质等多种参数分成4个等次7个级别,即28个类别,然后进入冷链贮藏、销售系统,不达标准的果用于加工果汁等。农协按照不同类别果品销售价格与果农结算,实现了产品质量可追溯。部分果农不加入农协组织,通过经营观光果园,对点直销、网上贩卖及自行或委托加工果酒、果汁等方式,以获得高于通过农协销售的利益。

3 采后处理及销售策略

3.1高品质苹果生产文化与竞争意识

日本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培育文化意识,通过建设主题公园、展览馆、果品评奖等活动宣传吸引参观人员,了解当地苹果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方向。如建立日本弘前市苹果公园、弘前市板柳镇故乡活动中心。津轻市最老的苹果树红绞(Fameuse,由美国引入)、祝(American Summer Pearmain,由美国引入)及青森县苹果试验场等地保存的上百年苹果老树,作为苹果发展的历史见证可供人参观。相关展馆中收藏了有关苹果栽培历史的书籍、最古老机械打药机等实物及现代苹果加工制品,内容十分丰富且非常系统。

日本将苹果定位于奢侈品和高级品,追求高品质型生产,目前国内消费群体更倾向于本土品种及产品。研究人员及果农均有很强的忧患竞争意识,担心随“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进一步开放,南半球的智利、新西兰等国生产的苹果会进入日本冲击本土品种及生产。而其他国家、地区苹果产业发展快,规模和水平提升后会对日本高端苹果出口造成冲击。

3.2销售方式及消费需求变化

如果通信电缆沟中布设的人孔井数量较少,在实际作业期间,可以在原观测点处,完成相应的埋设,也可以通过现浇的方式,制作独立水泥观测墩,通过对其进行应用,完成相应的观测工作[6]。

根据本项目的使用要求及沿线的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和交通量、材料等特点,结合新疆当地特色,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基本原则,进行路面结构方案的综合比选。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对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PLT、HCT、Hb和RBC)水平进行分析。

4 家庭农场式经营及节本增效管理

4.1家庭农场式经营方式

为了优化管理、实现循环经济,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日本许多果农采取以苹果为主,其他多种经营为辅的方式,例如苹果园+葡萄园、苹果园+水稻、苹果园+磨菇工厂、果园+养殖+有机肥厂等模式。一些面积较小的果园以园主自营管理为主,采摘等用工紧张环节会寻求打短工人员完成,用工群体不固定,有中国、越南等在日研修人员、无固定职业人员及学生等,面积稍大的复合经营家庭农场实为小型企业,除零散用工外有固定从业人员,企业需要为固定员工上多种保险,据了解雇用8人以上的农业企业可申请政府补助。调研中还发现日本果园园主文化水平一般较高,老龄人员受教育程度多为高中毕业,部分年轻人在大学或硕士毕业后选择从事果树生产,但一般是先到经营好的果园研修1~2年,学习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经验,然后再回去接手家庭农场,或租他人果园或新建果园经营。

航标是引导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设施,是我国海事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航标可靠的导助航效能是船舶安全通航的保障。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标科技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航标维护管理工作肯定会比现在更加的科学、安全和可靠。

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即使在家庭农场从事农业生产,员工也表现出较高的工作素质与责任心。像永田山岳农场的果园分布零散,员工上班后基本是永田荣一先生交待好当天工作任务后,员工自行驾驶公司的各种作业车到不同地点作业,没有直接的监督也能按时、按流程做好相应工作。作为园主除了亲自参加果园生产等各种事情外,在复合经营模式及品种搭配问题上也有所考虑。例如长野县须坂市的山岸茂夫氏经营苹果+葡萄园,错季安排工作,即使是阳光玫瑰葡萄利润更高,但其并未转为单一栽植阳光玫瑰,仍然栽植一些效益稍低的巨峰葡萄和苹果,目的是做好统筹规划,保证员工年中均有工作可做。

4.2果园机械化与节本增效生产

日本果园打药机、割草机、高空作业车、轻便果梯等均已普及应用,机械适用性强,经久耐用,部分价格较高的弥雾机也可以申请政府补贴,对照整体收入水平农机投入成本并不高,这是实现果园节本增效生产的前提保障。例如骑乘式割草机日本零售价格为80多万日元,相当于果园临时用工人员4个月的报酬,2.5t苹果零售价格,一经购置可用十多年,果农完全能够承担的起。类似的机械进口到中国销售价格在6~8万元,同比中国综合收入水平,一般中小型果园难以接受。如果按相同临时用工人员报酬或苹果折算该割草机的销售单价在中国内需降至1万元左右,虽然国内1万元以下的割草机型号、种类也较多,但整体质量水平、工效及耐用程度等尚无法比拟。再有,丸源锯工厂生产的大地品牌修剪锯被日本永田会评价为日本最高效的修剪锯,其销售价格为3500日元,一经购置后期只需更换锯片,每个锯片价格1200日元左右,约为日本果园临时用工人员的1.5小时报酬,而一个锯片可以完成约1.33hm2(20亩)的修剪用锯任务。然而类似修剪工具引进国内价格在260元左右,更换锯片需90元,相当于临时用工的1日工资,同比按果园临时用工折算,该高效锯片价格应降低至15~20元。因为普及了便于操作的小卡车、高空作业车及割草机等机械,永田正夫先生(85岁)等高龄人员仍能在果园进行管理作业。无论如何计算,在购置果园小型机械及省力化工具方面,中国果农需付出较日本果农高5~6倍的成本,这也是导致中国高质量农机普及较慢、果园作业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5 借鉴

尽管日本在苹果育种与优质栽培上取得很大成效,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也面临巨大压力与挑战。贸易自由化后销售价格仅为日本一半的国外苹果势必严重冲击日本苹果产业,疏花疏果、摘叶、收获等劳动力用工成本居高不下,低出生率及老龄化加剧了劳动力不足,加之消费税增加,削弱日本民众对高价苹果的消费意识,进一步导致整体消费水平下降,日元升值也会波及作为高端果品的苹果出口产业,最终可能导致果农收益受挫、行业竞争力弱化。基于此日本正从强化国际认证体系、加大品种开发潜力、俱乐部制生产与销售、培育地域品牌、产地文化财产保护与观光旅游等多方面加以应对。

日本苹果产业几十年前应对的技术问题、社会问题等可能也是中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目前来看,中国苹果育种目标、育成品种的影响力等与日本还有一定差距。家庭栽培规模及采用的管理技术模式与日本相似,即小规模精细化管理,但中国大多果园基础设施水平差,果园适用机械应用比率较低,仍以人工操作为主。在当前产能过剩情势下,通过市场淘汰一些高耗、低效生产技术与不规范生产的果园,如逐步由套袋栽培转为无袋生产,培育优质品牌,加大精密适用农机研发及补贴力度,是实现果园节本、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俩性格完全不一样,他慢,我快,他绕圈子,我直接。原来我很是受不了他这个慢劲儿,试图改造他。但有一回我们一起听了一堂课,叫作《人本管理》,我彻底明白了,我们俩打根儿上就不一样。

品种、技术及机械化装备水平等预期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会得到强化,但从业人员教育水平及业务素质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直接限制了进一步实现产业技术升级。特别是当前尚未能普及小型机械,果园大部分工作仍需人工操作,工效及质量决定于具体操作人员,用工成本激增抵消了果园的大部分收益。限于中国大部分果农受教育程度低,对现代果园管理知识及生产技能掌握不足、生产目标不明确、销售渠道不畅,而表现为跟风生产且抗风险能力差。生产用工制度性缺失及道德素质滑坡也是国内苹果生产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方面需要雇工的果园或小型农场限于整体收入水平低而不愿与雇佣人员签署劳务合同,即外雇人员缺乏像正规企业一样的福利保障,因而归属感不强,责任心弱,难以进行高品质果品高效生产。另一方面,近年来许多临时用工人员道德素质滑坡,无关工作质量与效率以少出力甚至不出力而能多拿到钱为荣,例如套袋时如果按果袋数计费时有发生雇用人员扔、藏、埋果袋等情况,如果按日工计费,果园面积大园主不能亲自带领从事操作的情形下怠工现象严重。因此,在加速品种及配套技术、机械化应用方面研发与投入的同时,更应把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作为长期系统工程来做,以缩小差距,实现产业技术升级。

注:文中涉及到的品种带*的是会员制品种,括号内为日文名称及登录年限。

中图分类号: S6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910(2019)06-0005-06

收稿日期: 2019-11-07

基金项目: 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CARS-27);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LSNFW201905);沈阳市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RC170201)。

作者简介: 秦嗣军(1975-),男,吉林白山人,教授,从事果树栽培与生理生态方面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E-mail:qinsijun1975@163.com

标签:;  ;  ;  ;  ;  

日本苹果产业调研与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