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中医院泓口医院 江苏溧阳 213300
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5年6月50例阑尾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术II组采取的手术方式为小切口切除术,术I组采取的手术方式为常规切除术,对比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切口长度、VAS评分、术中失血量和感染率、疤痕遗留率。结果:术II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切口长度、VAS评分、术中失血量均优于术I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经t检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II组术后感染率、疤痕遗留率均明显低于术I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经X2检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的特点,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感染率,促进病人尽早康复,且疤痕遗留率低,美观度好,病人接受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切除术;阑尾炎;临床效果
阑尾炎在临床为多发疾病,误诊率高,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阑尾穿孔和化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病人死亡,因此,及早确诊并采取合适治疗措施尤为关键。阑尾炎治疗基本原则为手术切除。传统大切口手术切除阑尾有一定效果,但带来的创伤较大,且术后遗留瘢痕,美观度低[1-2]。目前,小切口手术在临床上很多领域应用广泛,其具有很多优势,如操作简单、微创性、安全性、恢复快等特点。本研究探讨了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2月-2015年6月50例阑尾炎病人为研究对象,术前经检查排除心肝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合并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者。
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人存在便秘、下腹疼痛、呕吐、食欲减退、低热等临床症状。
随机分为两组,术II组25例病人中男女病人各为17例和8例。年龄在32-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41±6.09岁。其中,急性化脓性例数1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例数13例。
术I组25例病人中男女病人各为16例和9例。年龄在33-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8±6.09岁。其中,急性化脓性例数11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例数14例。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阑尾炎具体类型等可比性高P>0.05.
1.2方法
术I组采取的手术方式为常规切除术,术前对病人进行硬膜外麻醉,在右下腹作切口,长度6-7厘米长,将阑尾切除后用4号缝合线对伤口进行缝合。
术II组采取的手术方式为小切口切除术,病人取仰卧位,对病人进行硬膜外麻醉,根据病人临床症状个体化选择切口位置和类型,本研究17例病人选择麦氏切口,8例病人选择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切口长度大概3厘米,对腹壁进行剥离,直到腹腔内,并用拉钩进行切口拉伸处理,扩大手术视野,若病人有局部渗脓症状,需用无菌纱布将脓液吸净,避免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免出现炎性反应。将阑尾用阑尾钳夹夹住并顺行切除,对残留组织和脓液进行清除,避免脓液进入腹腔而导致感染。腹腔关闭时应用7号线进行缝合。对创口用生理盐水进行处理,并行止血处理[3]。
所有病人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病人伤口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并选择合适的时机拆线。
1.3观察指标
对比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切口长度、VAS评分、术中失血量和感染率、疤痕遗留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感染率、疤痕遗留率属于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切口长度、VAS评分、术中失血量属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2结果
2.1切口长度、肛门首次排气时间、VAS评分、术中失血量比较
术II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切口长度、VAS评分、术中失血量均优于术I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经t检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病人术后感染率、疤痕遗留率比较
术II组术后感染率、疤痕遗留率均明显低于术I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经X2检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阑尾炎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以往多通过大切口手术将其切除,操作较为简单,手术效果尚可,但是传统切口口径长,带来的创伤大,可导致病人术中出现大出血等风险,且术后可遗留瘢痕,影响美观度[4]。但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腹腔镜的诸多优势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广泛推崇和病人的青睐,腹腔镜具有创伤小、美容效果良好等特点,但是因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成本比较高,且对医生操作技术要求高,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存在一定的局限[5-6]。
而小切口手术则可避免腹腔镜手术的高成本限制,跟传统大切口手术对比也有明显优势,小切口切除术的优势体现在:(1)手术切口小。小切口手术手术切口小,一般为3厘米左右,创伤小,对腹腔脏器损伤小,可减少术中出血,病人疼痛度轻,且术后愈合快[7],可降低术后腹腔粘连和肠梗阻发生率;(2)美观度高。手术无明显瘢痕或无疤痕,在缝合时采用的缝合线为可吸收线,术后疤痕不明显,美观度高,病人接受度高;(3)费用低。因小切口手术术后感染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可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住院费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8]。
本研究术II组采取的手术方式为小切口切除术,术I组采取的手术方式为常规切除术,结果显示,术II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切口长度、VAS评分、术中失血量均优于术I组,术II组术后感染率、疤痕遗留率均明显低于术I组,提示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的特点,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感染率,促进病人尽早康复,且疤痕遗留率低,美观度好,病人接受度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碧新.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98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8):16-17.
[2]欧盛文.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1):82.
[3]张荣华.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3):13-14.
[4]杨小东.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9):44-44.
[5]张学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31(27):165-165.
[6]刘建军.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3(4):1964-1964.
[7]肖先成.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药前沿,2013,12(22):203-204.
[8]崔润.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78.
论文作者:许林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阑尾炎论文; 切口论文; 切除术论文; 病人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小切口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