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价值内涵_忧患意识论文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价值内涵_忧患意识论文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忧党意识的价值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产党人论文,当代中国论文,内涵论文,意识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730(2010)01-0058-0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① 这一重要论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忧党意识的集中展现,标志着我们党对忧党与兴党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步入了新的境界,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这对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永葆青春活力,肩负执政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忧党意识蕴涵着治党治国的政治智慧

忧党意识,是忧患意识在政党建设中的体现,是一个政党以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主导,在研判各种矛盾、困难、风险和挑战的基础上,着眼于政党治理与发展,由危机警觉、前瞻思维和进取志向等融汇生成的理性精神。这是一个政党走向成熟的智慧显现,也是一个政党保持生机的强大动力。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忧党意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根本指导,以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为根本支撑,以居安思危为本质属性,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直接目的,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归宿。它融古今中外经验教训于一体,集自身建设丰富智慧为精华,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历炼提升,是治党治国的重要政治智慧。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忧党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厚重忧患意识的科学继承。忧患在胸,居安思危,历来是中华民族安邦治国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在其五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绵延不绝、深厚浓重的忧患意识,并将其深深溶入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之中,成为光鉴千古的巨大精神资源。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忧”字便出现了多次,如“心亦忧止”、“心之忧矣”等。“忧患”一词最早见于战国中期的《易传》、《孟子》等典籍。如《孟子·告子下》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中国古代形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辩证思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的政治警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经验总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始终给予我们党以深刻的思想启迪。任何政治都是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发展延续,任何智慧都是在传承借鉴基础上的创造结晶。中国共产党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积极传承中国古代忧患意识,并着眼于新的时代、新的使命、新的挑战,不断领悟其思想内涵。2002年胡锦涛同志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伊始,在去西柏坡考察学习的讲话中,引用了许多警世名言,包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用以启示全党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激励全党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忧党意识,是对世界政党兴衰经验教训的自觉吸取。我们党的忧党意识,不仅来源于深邃的历史眼光,也来源于宽广的世界眼光。当今世界,一些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最终走向衰败。苏共执政74年,曾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但由于执政后期思想趋向僵化,党内腐败蔓延,对外过度扩张等原因,1991年垮台。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执政71年,执政初期墨西哥的经济以年均6%的速度持续增长,政局稳定,当时被世人称为“墨西哥奇迹”、“墨西哥稳定之谜”,但执政后期由于党内腐败蔓延,执政方略失当,导致国内政局动荡不安,社会动乱此起彼伏,随着1990年代金融危机的爆发,最终导致2000年下台。这些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一个政党,如果缺乏忧党意识,对面临的风险挑战视而不见,对党内出现的问题整治不力,党就有可能被人民所抛弃,党的执政地位就有可能会丧失,甚至党自身也可能会走向衰颓消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认真探究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崛起或式微的缘由,特别是深刻吸取一些老党、大党兴盛又落败的经验教训,始终警钟长鸣、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防微杜渐。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忧党意识,是对自身建设丰富实践经验的理性升华。毛泽东的忧党意识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忧党意识的直接理论渊源。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面对即将掌握全国政权的形势,为防止中国共产党人重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胜而败亡的覆辙,毛泽东同志就深刻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② 并号召全党以史为鉴,牢记“两个务必”。在议定《国歌》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同志明确表示: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可以使我们“居安思危”。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忧党意识实现了三次提升。第一次是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忧党”的命题。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要忧国、忧民、忧党啊!”③ “忧党”命题的提出,表明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忧患不仅来自于党的事业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不仅来自于党所处的历史环境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党的自身建设状况。“忧党”强调的是,要结合党的建设自身因素看忧患,认为内部出现问题更危险。第二次是江泽民同志明确把“忧党”作为忧患意识之首。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面对国际上发生一系列政权更迭、政党衰亡的重大事件,面对我国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面对党长期执政的严峻考验,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央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忧患意识,要忧党忧国忧民。首先要忧党。如果不这样认识和提出问题,如果听任各种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恶化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那就难免出现杜牧所说的‘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局面。”④ 这一重要论断表明,在忧患意识的忧党忧国忧民三大要素中,忧党最为重要和关键,最大的忧患来自于党的自身建设,解决国家忧患、民族忧患首先要解决党内忧患。第三次是胡锦涛同志从政治智慧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忧患意识的科学价值,揭示了“忧党”与“兴党”之间辩证统一的内在规律。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跨入了“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全党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在成绩面前,在喝彩声和赞歌声中,千万骄傲不得,千万头脑发热不得。胡锦涛同志还指出:“这是重要的治党治国的政治经验和政治智慧。”⑤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总结建党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经验的基础上,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的重大论断,揭示了兴党必先忧党、忧党才能兴党的政党建设规律。

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忧党意识凸显着居安思危的政治清醒

忧患意识,就其产生的历史环境而言,历来有困境之忧与承平之忧,或者说有逆境之忧与顺境之忧。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从“文革”之后的困境之忧转向富裕安康的承平之忧,从危难丛生的逆境之忧转向快速发展的顺境之忧。当前,我们党强调的忧患意识,产生于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前所未有的挑战同生共存之中,产生于辉煌成就与矛盾凸显叠加交织之中,其特质是居安思危。这里的“危”,主要指我们党在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面对的问题、矛盾、困难、风险和挑战。这种“危”是客观的、现实的、严峻的,还有相当一些是潜在的、难以预料的,正所谓“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

忧党意识,表明我们党对任重道远的执政使命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007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位,进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三,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中国速度”,走出了“中国道路”,积累了“中国经验”,展现了“中国方式”。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感到自豪。但是,面对辉煌成就,一些同志滋生了“盛世心态”,并陶醉于其中,盲目乐观,心浮气躁,头脑发热。实践证明,从国家、政党到军队,危局中容易清醒,顺境中容易盲目,而危险恰恰容易在顺境时滋生。历史表明,中国人不怕大风大浪,不怕艰难险阻,就怕头脑发热,就怕忘乎所以。“盛世心态”实际上是一种“自满心态”、“浮躁心态”、“懈怠心态”。我们党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常怀忧党之心”,无疑是一副治疗“盛世心态”的“清醒剂”。我们当前面临的情况是“一变两没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举世公认的巨大变化,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⑥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⑦ 应当说,我们离真正的盛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艰难跋涉。即使“真正盛世”来临,社会也不会止步,风险也不会消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就是要求全党同志认清中华复兴之路还很长,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一定要居安思危,不骄不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忧党意识,表明我们党对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在执政考验上,长期执政的最大危险是容易使党的肌体受到权力侵蚀,容易脱离人民群众,容易滋生不思进取的惰性。如果对这些危险麻木不仁、置若罔闻,就会为时代和人民所抛弃。在改革开放考验上,我们已经进入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个阶段,是各种矛盾相互叠加和充分暴露的阶段,更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有效化解各种风险,妥善处置各种矛盾。在市场经济考验上,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干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如何既领导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调节经济运行,避免出现两极分化,又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防止市场交换原则侵蚀我们党,是一道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在外部环境考验上,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互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直接。如何以宽广的世界眼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牢牢掌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既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又有效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考验。

忧党意识,表明我们党对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自身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取得巨大成就。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从理想信念、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六个方面对党内存在的问题作了归纳,全面深刻、让人警醒。现实中,我们也确实看到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员干部和领导班子推动科学发展、应对复杂局面、化解矛盾风险的能力不强,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作风不正,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大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甚至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等。这些问题虽然不是党的队伍的主流,但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并强调了“四个不等于”的重大政治论断,即: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胡锦涛同志说过:“我们说忧党,首先要严肃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而且一定要想清楚、想明白”⑧。这是我们党政治上清醒的鲜明体现。

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忧党意识熔铸着兴党图强的政治责任

深刻理解忧党意识所承载的历史重任,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命责任引发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激发使命责任,增强忧患意识的目的在于担当重任。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党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中流砥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当前,我们党肩负着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我国的现代化是在一个超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的,是后发性、赶超型的,面临的任务极其艰巨,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推动。要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党;要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在党;要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关键在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也在党。为此,必须把“忧党”与“兴党”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领导各族人民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深刻理解忧党意识所承载的宗旨观念,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忧党意识中最大的忧患所指,就是深切忧患我们党存在着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一个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政党,离开了忧国忧民,忧党就失去了先进性内涵。增强忧患意识,最重要的是时刻防止脱离群众,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当前的情况看,一些党员干部忘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脱离人民群众、损害群众利益。某些地方的党群关系已经产生了裂缝甚至鸿沟。个别党员干部甚至说出了“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群众说话”这样严重背离党的宗旨的奇谈怪论。这些,值得我们高度警觉。我们一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实施一切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作决策、定政策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我们党和国家政权的生命之根永远深扎在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

深刻理解忧党意识所承载的危机警觉,努力提高化解各种风险的能力。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忧党意识,使我们党始终在从承平中预见危机、从机遇中看到挑战、从有利中发现不利、从成绩中看到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强烈的忧患意识,着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从容应对了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了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无论是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国内严重政治风波,还是面对西化、分化图谋和所谓的“制裁”,无论是面对历史罕见的洪涝、雨雪冰冻、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非典等重大疫病,还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党都处变不惊,化危为机,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智慧。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呈现出新旧矛盾相互交织、长期性矛盾和阶段性矛盾相互交织、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胡锦涛同志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列举了当前面临的风险,比如:发生非典疫情那样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发生影响全局的严重自然灾害,发生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发生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严重金融风波,发生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发生影响我国的局部军事冲突,发生国际反华势力纠集起来对我国施压的情况,发生重大“台独”事变,发生藏独、东突独等分裂势力、恐怖势力的严重破坏活动,等等。实践证明,发生这样那样问题甚至较大风险的可能性不仅是存在的,而且是很现实的。只有把风险、困难估计得足一些,把对策、措施想得细一些,才能在风险挑战和突发事件面前沉着应对,妥善处置。

注释:

①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年9月28日。

②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8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2页。

④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24页。

⑤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19页。

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9~380页。

⑦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年9月28日。

⑧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12页。

标签:;  ;  ;  ;  ;  ;  ;  ;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价值内涵_忧患意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