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嬗变与重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科书论文,重构论文,哲学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7-2826(2003)08-0014-06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很自然就会想到“哲学原理教科书”
亦即所谓的“教科书体系”,似乎只要熟悉和理解了其中的内容,也就基本上掌握了马
克思主义哲学。即使在今天,这种认识仍然很普遍。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
域,人们都很清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科书体系”也在不断变化,出现了不同
版本的“教科书”;而且,在“教科书”之外,出现了对马克思哲学的另外一些解读方
式,出现了不同于“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
一、嬗变
1959年,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委托一些省市编写教科书,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六种, 即中国人民大学本、北京大学本、上海本、吉林本、湖北本、广东本。在此基础上,艾 思奇主编了全国性的统一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下简称“艾思奇本”) ,于1961年1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次年8月修订再版。“文革”后,该书于1978年4月 修改,重印再版。
1982年4月,受教育部政治理论教育司和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委托编写的高校文科共同 课哲学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以下简称“第1版”)出版。后来, 又分别于1984年6月、1990年3月、1995年5月出版了该书的第2版、第3版、第4版。
以上五个版本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等的阐述。在“艾思奇本”中,似乎没有关于马 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的阐述,只是强调“它使哲学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革命的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用来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为改造旧世界和建立社 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而斗争的精神武器”。第1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第2版和第3版也都这样理解。第4版则提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其基 本内容是“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得出的”;并且提出, 相对于一切旧哲学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
第二,关于哲学功能的阐述。从“艾思奇本”到第3版,都只是一般地强调,马克思主 义哲学给我们的一切实际工作指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为一切科学研究提供了正确的 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但第3版已开始注意哲学特有的培养思维方式的功能。例如,在 “实践和认识”一章中单列一节,题为“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阐述了思维方式的本 质和功能、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等。第4版则单列一章,题为“认识与思维方法、思维 方式”,探讨了认识活动的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作为认识论 的思维方式。另外,第4版在“绪论”中把以前版本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 方法”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最主要的是具有反思、概括、批判和预测的功能。
第三,关于实践范畴的阐述。“艾思奇本”、第1版和第2版中,都只是在“认识和实 践”一章中才出现实践范畴,也就是说,实践只是作为认识论的范畴。到第3版,在第 一章“世界的物质性”中把“自然界、社会、人类”单列为一节,强调自然界、社会、 人类是物质世界的基础,实践是自在世界向人化世界转化的基础。第4版中,第1章“世 界的物质统一性”之后,安排“实践与世界”作为第2章,阐述了实践的本质、基本特 征和运行机制,以及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自在世 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世界的世界观意义。第3章为“社会及其基本结构”。这 样,既突出强调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核心,又改变了以前各版本先辩证唯物主义后历史唯物主义两大 块的解释体系,突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的思想,力求使二者相互 贯通、相互包含、融为一体,以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彼此分离的“两个主义”,而 是如同“一块整钢”的“一个主义”,即以实践为本质特征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第四,关于人的阐述。“艾思奇本”只是在最后一章阐述了“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 上的作用”。第1版承袭了“艾思奇本”的体例结构,只是增加了“社会进步和人的解 放”作为最后一章,并特别指出,有的人指责历史唯物主义只讲“物”不讲“人”,这 是没有根据的;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科学地说明了人的本质,说明了人的历史,指明了 全人类达到最后解放的正确道路。另外,在“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一章 中阐述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第2版承袭第1版,没有什么变化。第3版 在认识论和历史观中集中讲述了主体和客体及其辩证关系。在对唯物史观的叙述中,强 调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并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一节中增写了“ 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等内容。在对 社会进步过程的考察中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增写了“人的价值”、“人的发展的社会 化和个性化”、“个人的全面发展”等内容。第4版的最后一章“人的本质、自由和全 面发展”中,阐述了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远 景。
第五,关于现代科学的观点和材料的阐述。在“艾思奇本”和第1版、第2版中,几乎 没有注意现代科学的新进展。第3版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时,则尽可能地用科 学发展所提供的新事实、新材料来加以说明。例如,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3版结 合现代科学的发展,阐述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世界是 多种多样联系的统一;关于意识的本质、结构和作用,概括了现代思维科学、脑科学、 心理学的成果,具体分析了作为知、情、意三者统一的人类意识的复杂系统;关于辩证 法的总特征和三大规律,吸收现代系统论,以及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突变论等新知 识,对联系和发展、量变和质变、矛盾发展等问题作了新的阐述。关于反映论,引进信 息和建构的观点,等等。
第六,对具体政策的比附。在“艾思奇本”中,在阐述基本原理的同时,往往和当时 具体的政策措施联系起来。例如,在论述社会形态时,穿插着社会主义总路线;在论述 阶级和国家问题时,不忘宣扬1957年的“莫斯科会议宣言”,大力批判修正主义,特别 是在不同地方批判“现代修正主义者南斯拉夫铁托集团”。第4版在阐述基本理论时, 不再有任何关于当时具体政策的附会。
第七,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态度。在“艾思奇本”的“绪论”中写道,现代资产阶级哲 学的各个流派虽然有某些形式上的区别,但它们毫无例外都是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 学是通过对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斗争,通过对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修正 主义的斗争而发展起来的,并且以后还要不断地在这样的斗争中继续向前发展。第1版 中认为,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和各种机会主义理论,也都利用新的科学成就伪装自己,并 以各种新的手法来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中,也包含 有一定的有价值的思想。第2版也是这样阐述的。到第3版,“绪论”中认为,现代西方 资产阶级哲学虽然在其具体形式上千变万化,但仍然没有改变其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 本质,它们在总体倾向上是错误的,但在局部问题上有时也包含有合理的因素;在有些 问题上它们的结论是不正确的,但问题本身的提出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4版延续 了第3版的观点,“绪论”中提出,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 唯心主义不应简单地予以否定,而应对其进行具体分析,采取科学批判的态度,在否定 它的思想体系的同时,并不拒斥其中所包含的某些合理因素和合理思想。
通常所说的“教科书体系”的模式,就是指“艾思奇本”的基本理论结构。可以看出 ,从“艾思奇本”到第4版,“教科书体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有些是内容上的深入 和扩展,有些是微妙的细节变化,有的则是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变化的背后,主要涉 及的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形态的不同看法。特殊意义上的“教科书体系” 就是指这种形态,有时也称作“斯大林体系”或者“斯大林模式”。但在这个问题上, 至今仍有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形态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哲学教科书 体系基本上以恩格斯和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为依据,同时又受到斯大林的影响。《联共 (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的标题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该节中 写道:之所以叫做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对自然界现象的看法,它研究自然界现象的 方法,它认识这些现象的方法,是辩证的,而它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它对自然界现象 的了解,它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推广去研究 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 会历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就是依据这种理解来论述的。批评 者认为,作为马克思总体逻辑的颠倒,教科书模式在形式上表现为从实践唯物主义向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化,在内涵上则是实践唯物主义向自然唯物主义的转化 。在批评者看来,“两个主义”是映现西方文化的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与俄罗斯传统文化 的变形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种扭曲的形态,其要害在于否定人的主体地位,否定 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否定现代社会需要现代的思维方式而用哲学来干预一切,把希望寄 托在由二择一的直线式思维上。这里,哲学从一种人类深层的智慧运动变成了类似“圣 经”式的训诫。[1]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艾思奇本”不是斯大林的体系,而基本上是苏联20世纪30年 代的教材体系,但增加了一些中国的特色;斯大林体系流行时间不长,主要在1930-195 6年间。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作“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斯大林的创造 ,而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通称。不仅如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都是原有的,苏联哲学界的创新仅仅在于把二者并列地连结起来。板块结构的指责不 符合实际,说它是直观唯物主义更不可取。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名称中,辩证 唯物主义是最确切的,为了突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地位,把二者并列起来,也是可以 的。[2]
相比较而言,对“教科书体系”模式的批评几乎成为人云亦云的共识。与此同时,学 术界试图找出一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来,并为此做了各种各样的努力。
肖前主编、黄楠森和陈晏清副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4年1月由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前言”中写道:“哲学教科书体系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 解释系统。作为一种解释系统,它既要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本’,又要反映这 一哲学在现代条件下发展的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是大家 都非常熟悉的观点,尽管在不同时期,有时突出坚持,有时又强调发展。认识到“哲学 教科书体系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解释系统”,则是值得赞赏的。的确,马克思主 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只不过是对马克思文本的一种阐释,除此之外,还可以有、应当有其 他不同的解释。
以前,我们喜欢说,这是某某人的著作;现在,我们更习惯说,这是一种文本。从著 作到文本,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变化,即:著作的意义是由作者规定的,文本的意义则是 由读者诠释的。这并不意味着读者可以随意发挥,事实上,从来也不可能有什么随意发 挥。发挥总是在特定语境中的发挥。再则,把文本阐释的主动性给予读者,并不比把意 义的源泉赋予作者,更能肯定读者的地位。事实上,作品的意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读者 来阐释和发挥的。过去强调作者对自己文本的绝对权威,实际上却是某个个人成为诠释 的权威,现在强调读者的地位,只不过是希望不同读者之间互相交流,避免对经典著作 的独断的解释。
既然允许有不同的阐释模式同时存在,那么,我们就不能完全彻底地否认“教科书体 系”。作为一种阐释模式,它是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似乎现在看得越来越清楚了,诸 如旧唯物主义的味道太浓,等等。但坦率地说,它是自成体系的。就体系化方面而言, 后来出现的种种思路都还没有构成完整的体系。“教科书模式”的最大的问题,是在相 当长的时间里,自觉不自觉地凭借政治力量把自己视作惟一的阐释模式,甚至把自己当 做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这样,它的问题就在于僵化了人们的思考,禁止人们有其他的 思考。
事实上,那些反对教科书模式的学者,也并非从根本上否认其中阐述的思想内容,而 是承认在这一体系中,也有许多正确的观点和方法。一般唯物主义是必要的,它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前提,但不能把它看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核心;一般辩证法 同样是必要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都是正确的,但是不能由此忽略主客 体辩证法。
二、重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传统教科书体系的批评,哲学界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想。诸 如:
——认识论唯物主义。持这一观点的论者认为,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应坚持世 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三者的统一,坚持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坚持哲学和实践的统一, 突出实践的地位。
——本体论唯物主义。持这一观点的论者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宇宙及其一般规律,由 此决定了哲学的内容应包括世界的一般范畴、人类历史的一般范畴和认识的一般范畴三 个部分。
——“一总三分”的唯物主义。持这一观点的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设一个总 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三个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
——“一体化”的唯物主义。它包括辩证唯物主义一体化、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实 践唯物主义一体化、以人为中心的一体化等不同方案,力图打破教科书模式的板块结构 。
首先提出建构哲学新体系具体原则的是高清海和黄楠森。高清海认为,建构马克思主 义哲学体系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是立足于科学分化的现实,不能再搞包罗万象或变相取 代科学内容的哲学体系;二是充分体现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三者统一的性质,始终 坚持从哲学基本问题出发去处理哲学的一切内容;三是要在理论观点上贯彻列宁提出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块整钢”的原则,体现出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唯 物论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新体系的基本结构是: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认识的基本矛盾 ;客体——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主体——人的本质及其主体能力的内在根据;主体 和客体的统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及其规律。[3]
黄楠森认为,应按照列宁提出的构成辩证法体系的原则改造现行哲学体系。第一,唯 物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是同一个东西,由此可以引申出:哲学首先是世界观,即关 于宇宙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个世界观就是唯物辩证法,它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由唯 物主义和辩证法两个部分组成的;这个体系的范畴安排大体符合认识史,反映人类认识 的规律。第二,最高的概念是存在,存在是这个体系的开端。第三,体系范畴的安排顺 序不是概念的自我发展过程,而是对人类实践和认识进行总结和概括的结果。第四,体 系的核心不是否定之否定,而是对立统一规律。黄先生提出的方案包括:整体范畴,即 从“存在”和“无”讲起,进而过渡到实体和属性、关系者和关系;并存范畴,包括时 间和空间、中断和联系等五对范畴;层次范畴,包括外与内、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 等七对范畴;过程范畴,包括基质和运动、原因和结果、同一和差别等七对范畴;社会 范畴,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五对范畴;认识范畴,包括客体和 主体、实践和认识、感性和理性、必然和自由等十对范畴。[4]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关于哲学体系的构想进一步细化了:
——辩证唯物主义。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 旗帜不能丢,辩证唯物主义是一门科学,其基本观点诸如唯物主义、辩证法、实践观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群众观点、反映论,等等,是 不会被推翻的,也不可能推翻,而只能发展,且必须发展。[5]
——历史唯物主义。论者认为,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体系把马克思哲学二元化了,把自 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范畴都抽象化了,磨平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一般唯物主 义的差异,它蕴含的“推广论”是难以自圆其说的。马克思并非先研究自然,创立辩证 唯物主义,然后再研究历史,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马克思哲学观的重心始终落 在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强调,彻底的唯物主义是不应该脱离历史的,并不存在从一般 唯物主义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桥梁。因此,马克思的哲学是以社会存在为基础的一元论 哲学,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6]
——实践唯物主义。论者认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并不 是否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重要特征,但值得注意的 是,重要特征是从本质特征中引申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唯物主义,其研究 对象是人类实践活动,其首要任务正是揭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从而以哲学思维 的形式从总体上、动态中再现人类实践活动及其过程。因此,实践唯物主义不仅仅是一 种实践观,更重要的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方法论。[7]
——实践人道主义。论者认为,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的特征是将人周围的感性现实世 界抽象为对立的两极世界——自然界和观念界,进而用超感性和非实在的“异己”的存 在物即自然和精神来规定现实世界的本原和本体,马克思则抛弃了凌驾于自然和人之上 的“异己存在物”即自在自然和超验理念,用人的感性劳动实践取代了自然本体和理念 本体,并由此扬弃了哲学史上的一切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 质是将属人世界当做人的实践来理解并对这一实践进行人道评价和批判,最终实现人类 的自由和解放,所以应称之为“实践的人道主义”。但这里的人道主义既不是单纯道德 意义上的,也不是抽象本体论意义上的,而指的是现实的人通过劳动实践将其本质力量 对象化为现实世界同时确证和改造自身的哲学学说。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 义哲学和唯物史观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观念和终 极关怀,是对现实的劳动实践的人道批判并由此走向“人之解放”的目标。[8]
——类哲学。论者认为,按照马克思揭示的人或社会的三种基本形态,即从群体本位 、个体本位走向类本位,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向。当今时代是个体本位主导的时代,这 种以普遍个人为主体的格局在显示其强大的力量和优越性的同时,也暴露出大量的矛盾 、弊端。这预示着,人类今天面临的已是在充分发挥个人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如何从个 体本位向类本位转变,即向更高的第三形态自觉“类主体本位”方向发展的问题。虽然 我国现实中还处于个人主体的生成和发展阶段,但仍需要类哲学去引导、规范人的发展 方向。走向类化已不再是理论理想的问题,它已经变成了生活现实的客观追求。[9]
——人类学范式。论者认为,旧的教科书体系按照本体论思维范式的精神,将马克思 主义哲学解释为一种实体性哲学,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原本精神的正确表达,而是 一种基于与现实实践方式相匹配的需要而进行的再解释或改造。这种改造虽然有其现实 的合理性,但毕竟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认识论解释或主体性解释,从与实践方式相匹配的必要和对实体化解释的改造的 需要上看,亦是有其现实合理性的。当然,在理论上,它亦非正确的表达。考诸西方哲 学史,马克思建立起来的是一种人类学范式,其独特性在于强调物质生产在人类生活中 的基础性地位,强调对近代主体性哲学及其扬弃。在市场经济已在中国大地上磅礴发展 的今天,回归于人类学范式,是作为中国哲学之主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惟一合理的选 择。[10]
此外,还有生存论哲学、生活哲学等关于体系的构想。
毫无疑问,建立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 和教学中,无疑是极其重要的。[11]论者都不否认这一点,但有论者进一步指出,从研 究的角度,从建设和发展指导当代中国历史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坚持马克思主 义哲学是“科学的指南,而不是现成的教条”无疑更为重要,后者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冲破了体系哲学的牢笼,使哲 学走向实践,成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南”。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基 于旧哲学传统的体系思维与新哲学的方法要求屡屡发生冲突,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本的理解误差。实践证明,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是当代马克思 主义哲学建设的最重要的任务。[12]
也有论者提出,要区分体系的两个层面:一是思想体系,二是叙述体系。就思想体系 而言,应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是在人类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和革命 的思想系统,它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是某些抽象的、一成不变的公式和教条的 集合,而只能通过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应用得到贯彻和展开,并受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丰富 和发展。因此,它的叙述体系必然具有历史的、具体多样化的形式。叙述体系随着时代 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并不等于背离或抛弃原有的思想体系,相反,它正是思想体 系生命力的展开和实现。[13]
概括地说,20世纪90年代关于体系的思考有三个特点:
一是立足于当代哲学的思想平台思考问题,有一种“大哲学”的视域。比较而言,20 世纪80年代围绕体系的思考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内的思考,充其量借鉴了西方马 克思主义的某些东西。90年代关于体系的思考,则试图立足当代哲学的思想平台,从科 学主义世界观转向生活世界观,围绕现实的生存境遇演绎理论。
二是个性化思考。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思考中出现了不同的阵营,不同的社群,那 么,在90年代的思考中,则出现了不同的个人,稍加注意,就可以看到,不同的理论构 想是和某个特定学者联系在一起的。
三是彼此的距离进一步拉大。20世纪80年代的体系思考,无非是在物质、实践、人道 主义之间摇摆,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徘徊。现在,主题、重心、话语模式都截然 不同了。在90年代中后期的思考中,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不再是问题的重心,无 论是否意识到,无论是否自觉,摆脱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元对立的趋势逐渐明显了。 而且,90年代关于体系的思考,不再是为体系而体系,或者说,关注的重心不再是体系 ,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特征。这对于继续坚持体系重要性的人来说,是把问题
深化了,他们意识到体系只是“表象”,重要的是首先要对“实质”有准确的把握。对 于对体系不太关心的人来说,则是把体系仅仅视作一种暂时的、某个社群的“共识”。
为了教学的需要,为了宣传的需要,体系肯定是需要的;但是,不能把体系绝对化、 神圣化,不能把体系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而只能认为,马克思只有一个,但马 克思的解释系统可以有很多个。时代不同,处境不同,角色不同,对马克思的体认也就 会有所不同。这样,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这些体系之间不是对抗性 的关系,相反,是补充性的关系,相互间应当进行有效的对话。[14]
收稿日期:2003-03-22
标签:哲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论文; 哲学基本问题论文;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现代主义论文; 思考方法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艾思奇论文; 科学论文; 世界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