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成为国内电网运行管理的主要工具,极大的提升了电网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提高供电质量、保障电能的正常供应等方面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一旦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调度出现故障将会严重影响到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为此本文通过案例对电力自动化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为切入点,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故障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解决作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事故;分析
1 电力调度自动化概念和作用
1.1 概念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指直接为电网运行服务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包括在此系统运行的应用软件。是在线为各级电力调度机构生产运行人员提供电力系统运行信息、分析决策工具和控制手段的数据处理系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保证电网安全和经济可靠运行的重要支柱手段之一。随着电网不断的发展,电网的运行和管理需求在不断地变化,要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有序进行,作为重要支柱的调度自动化系统要适应电网需求的发展。
1.2 意义
(1)有利于提升电网的稳定性。现代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在电力事业上的一次较大突破,并且如果现代电力调度自动化在电网运行方面广泛投入使用将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并在电力输送中解决很多 难以预测的问题。其中,调度主站是现代电力调度自动化的根 本所在,它是电力调度系统是否能够稳定运行的关键。它是从 宏观上来调节自动化的监管和控制的,通过它可以清楚地了解 到电网运行的是否正常,并且在电力调度下自动化正常运行过 程中,如果某台服务器发生故障,那么它所承担的任务将自动 转接给其他的服务器,从而提高了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了电力的正常输送。
(2)有助于电力系统的整体优化。现代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具有非常广泛的功能,其中数据 采集的功能是指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并且收集的效率和质量都有很大的保障。而信息处理功能则是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信息处理后的结果会对电 网运行的状况了解的更加充分。报警功能就是当出现故障或者 出现某些不可预料的问题时,系统会自动报警使有关的部门和 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给予处理解决。而事故追忆功能对于电力 调度自动化的检修和维护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对于其使用 寿命来说得到了极大的保障。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将这些 重要的功能予以协调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电力运行的效 率并促进电力系统的整体优化。
2电力自动化系统故障案例分析
2.1案例一
故障现象:某日监控人员汇报某220kV变电站3K4电容器开关无法遥控,厂站自动化人员到现场发现3K4电容器操作回路控制回路断线,导致开关无法遥控操作。
原因及处理过程:随即检查发现,3K4开关控制回路断线后,当地后台监控系统和调度端OPEN-3000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均在复归状态,检查保护装置装置液晶面板上报“控制回路断线”,但装置内部遥信开入显示为“0”。为判断保护装置是否死机,对其它遥信开入进行试验,KK把手位置、压板投切等遥信信号均能正确上送,后对装置进行掉电处理,掉电重启后“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又正常上送了。
至此遥控操作失败的原因已经找到,由于开关控制回路断线造成,控制回路断线若不及时处理,当开关、机构或线路发生故障,将造成开关拒动,保护越级跳闸,扩大事故范围,必需引起重视,根据现场实际已经排除了保护装置死机原因,必需查找到 “控制回路断线”遥信信号为何与实际位置不一致的原因。
经过仔细检查分析发现在信号返回前监控人员对此变电站做了全站总复归操作(一般发生35kV及以下线路跳闸重合成功后,规程允许进行远方复归保护动作信号),信号随即返回了,为此怀疑是否装置接收到遥控总复归命令后并不判断外部实际开入状态而人为的都把信号进行置“0”处理,从而导致告警存在而遥信已经按复归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再次进行现场模拟试验,发现在保护信号码表测试复归的情况下,当进行全站遥控总复归操作后,遥信被复归现象再一次出现,并且还有其它保护动作遥信也被复归掉了,初步判断是厂家的遥控复归处理程序存在考虑不周,我把分析报告提交给了设备厂家,并要求对线路保护装置和分段保护装置进行实际模拟,经过设备厂家研发人员确认,此版本所有保护装置均存在程序设计漏洞,在远方遥控复归或本地手动复归时,并没有判断此时相应信号是否返回而人为的进行了标志位清除,从而导致了上述故障的发生,厂家将书面结果返回给了我,并对所有线路、分段和电容器保护装置程序进行了升级处理,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
结论:通过这一起遥控操作失败的处理,我们发现有时候一个很小的异常或缺陷,通过深入分析往往会发现其实可能存在着非常重大的安全隐患,如果你忽略了或者轻信他人的分析,那么就有可能与真相失之交臂,给电网运行留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作为二次系统的运维人员,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不要轻易的相信别人的结果,对一些设备厂家那怕是一些全国著名的设备厂家,我们要敢于怀疑、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我曾经对一个很著名的厂家保护装置的分、合闸闭锁回路提出了改进意见而被采纳),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多去分析一些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小问题,不失为一种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和经验的好方法。
2.2案例二
案例2:
故障缺陷现象:自动化人员在巡视地调主站WEB服务器时,发现前一天的历史数据丢失。
原因及处理过程:检查后发现原因是WEB服务器中数据库的存储空间不足,在对数据存储进行扩容优化后,暂时解决了问题,但依然无法空出较大空间对新数据进行存储。通过在WEB服务器增加一块新硬盘,把数据库备份文件引导至新硬盘。从而解决了磁盘空间不足的问题。
结论:自动化运维人员应加强对服务器的CPU、磁盘、进程等信息的监视,最好能接入值班报警系统,以确保日后及时发现问题;我们应更加关注服务器的日常运行情况,及时与厂家技术人员沟通。加强自动化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和巡视检查工作力度,要求地调及县调的自动化人员按照制定的标准化巡视维护卡每天对主站系统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使自动化系统所有运行指标均满足实用化验收细则要求。积极参加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审查和设备选型工作,保证自动化系统的设备质量和主要设备的冗余配置,提高系统运行率和可用率。
2.3 案例三
故障缺陷现象:某县调调度自动化系统改造工作完成,由山东积成iES500系统更换为东方电子DF8900系统。进行遥控核对试验时,110kV变电站等遥控返校超时;而站端后台及原调度自动化系统均能正常遥控。
原因分析及处理过程:通过对变电站收码进行分析,判断规约正常,但发现遥控预置命令与遥控执行命令下发间隔时间较长,均超过10秒。故判断为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遥控逻辑问题。由于该主站系统遥控逻辑为遥控预置→遥控返校成功→主站监护机输入密码对操作进行复核,批准遥控→下发遥控执行命令,导致遥控预置与最终遥控执行的时间间隔过长,变电站站端测控装置将其判断为遥控超时,从而拒绝遥控出口。更改调度自动化系统遥控逻辑程序,将遥控预置命令下发步骤调整到监护机复核之后,遥控恢复正常。
结论:个别厂商提供的系统可靠性较差,建议安排进行系统功能升级和完善,个别厂商提供的系统整体性能和可靠性差,运行中误发信号,系统死机等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可能遥控无法远方操作,设备故障后现场服务也缺少保障,很难及时处理缺陷。不利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紧急情况下处理电网事故构成威胁。建议结合系统运行实际情况,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安排进行系统功能升级和完善。
3 结论
电网调度自动化专业是一个紧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快速发展的专业,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科技含量都在快速的更新,这对调度自动化运行维护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要不断学习的要求。
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地县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及自动化程度的加深,我们自动化人员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耐心和细心。通过查找分析事故原因的过程中,找到自身存在的差距,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周翮.浅谈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调度故障的分析与处理[J].科 技资讯,2012(01):133.
[2]张兴,郑建,张涛.浅谈电力自动化系统故障分析方法及标 准[J].江苏科技信息,2013(24):63+70.
[3]程利杰,王昭伟.电力自动化系统故障分析方法和标准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12):113+118.
论文作者:曹泽锡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30
标签:电力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回路论文; 系统论文; 人员论文; 断线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