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虽然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探讨早已开始,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正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却是近两年的事。相对其它学科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新学科。如何建设好这个新学科,并充分发挥这一学科的功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本文仅就该学科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社会功能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定义、研究对象已经作出了原则性的阐述。文件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这个学科的研究和建设,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密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深入研究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规律[1]。这一论述是我们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属性、研究对象以及该学科社会功能的基础。
第一,关于学科属性。所谓属性,指的是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等。从大的方面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这是没有疑义的,但具体地说,还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构成中的地位。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基础,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要重点研究的部分。这并不是说其它几个二级学科不重要,而是因为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是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应当承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丰富和发展的研究。二是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性质和特点。首先是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是以它的科学性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过了漫长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规律值得总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当然是科学,同时还要求研究者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客观实际出发,保证研究内容真实、可信。其次是政治性。所谓政治性,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党性、革命性和阶级性,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为党的事业服务的,研究者必须站在党的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与政治紧密联系,并接受现实政治的制约。这里不用革命性和阶级性,是因为在剥削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的社会主义社会,用政治性来概括更为准确,更便于为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再次是理论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一个学科本身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必须解决,如“化”,怎么“化”?其规律是什么?这些都是理论性很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即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进行研究,这些成果本身就是一个理论体系,有很强的理论性。最后是现实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现实社会有紧密的关系。研究的问题有些就是现实问题,研究的目的也主要为现实工作服务,所以现实性强是这个学科非常突出的特点。
第二,关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学科的研究对象反映的是这门学科最本质的东西,是高度概括后的一种抽象,这种抽象性的表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根据这样的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对象是不是可以表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与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结合,在正确“结合”的基础上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样的表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突出了对理论成果的研究。一般说来,以“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属于历史学的范畴。虽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可以有“史”的视角,也应该以“史”的研究为重要依托,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总体上属于理论学科,因此这里的“过程”主要是一种文字表述上的需要。
研究内容是与研究对象紧密相关而又有区别的一个概念。前者是一种抽象,是一般,后者是具体;前者相对稳定,后者是相对变动的。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至于具体的表述可以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但是最基本的我们认为有三点不可忽略: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的研究等。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础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化”首先是在“过程”中实现的,其理论成果是在“过程”中产生的。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和规律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难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虽然经历了一个较长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要上升到规律的高度加以提炼和概括目前仍有一定的困难。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等。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重点。因为我们直接需要的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这其中又要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我们正从事的事业特别需要这个理论的指导。
第三,关于社会功能。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其学术功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现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作为一个学科,其首要而基本的特性是学术性。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一学科所包含的内容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充分展示其学术性,努力发挥其学术功能。二是其政治功能,包括意识形态功能、政治宣传功能、为社会现实服务功能等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政治功能在其所发挥的功能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是其主要的功能之一。从领导者的角度讲,可能重点强调的是其政治功能;作为学者,可能主要重视其学术功能。正确的理解和做法应该是同时重视这两个方面的功能,如果不重视它的学术功能,研究不容易深入,成果也往往缺乏长久的保留价值,还会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同时如果看不到这一学科所具有的突出的政治功能,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说,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严重的会动摇学科存在的基础。总之,学术功能与政治功能、学术价值与政治价值、学术标准与政治标准的统一,亦即学术性与政治性、科学性与党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本质要求和理想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政治性、党性,是以其学术性、科学性为基础和前提的,而其学术性和科学性,是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政治性、党性体现出来的。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时,不可能离开政治性、党性抽象地谈它的学术性、科学性。同样,没有学术性、科学性为基础和前提条件,也就谈不上这一学科体系的政治性和党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性和科学性与政治性和党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支撑学科
这一问题的分析应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纬度考虑。从横向分析,它首先涉及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其它四个二级学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其它四个二级学科联系紧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只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才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经验、规律和理论成果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的特殊规律,特别是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发展的规律。它侧重思想史和学说史的角度,包括思想来源、理论形成以及其后的发展和传播。研究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的历史。因此,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历史之“源”,同时在某些内容上是交叉和互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其基本思想进行研究的学科。开展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旨在吸收和借鉴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科学分析各种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学说和思潮,并在比较中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实践性。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也会反过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概括地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其它四个二级学科都有密切的关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离不开它们的支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还直接涉及到与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两个二级学科的关系。人们常说,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确实如此。这足以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中共党史学科的密切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共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是党的指导理论;同时,中共历史的健康发展也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不断产生出新的成果。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理论和实践的产生、发展,总结其经验,探寻其规律的学科。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之“源”、实践之“源”,而且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运动本身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这个学科,会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当初在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时,关于这两个学科的归属问题就有过不同意见。一种意见是将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和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两个学科从政治学一级学科转移到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以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另一种意见担心这样做,会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中的指导作用和学科交流,因此主张这两个学科继续保留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之中。这种意见更多地是从政治指导的层面考虑的,而第一种意见则是注意到了以上所分析的几个学科之间的学术关联、我们以为,要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个二级学科,上述两个学科在适当的时间最好转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一级学科之中。
从纵向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发展需要以下学科的直接支撑。第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最基本的支撑学科,是最深层、最稳定、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中开设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就是类似这样的学科。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或者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纵向展开是其必不可少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历史基础。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础理论。这个学科主要解决的是怎么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术史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如果没有这一基础理论学科作支撑,其学科水平不可能上层次。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横向分析中所提到的几个学科,实际上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关系密切的几个平行学科,而不是它的子学科。严格意义上的支撑学科是纵向分析中所列的三个学科(也可能是四个、五个学科)。它们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子学科。学科的划分是以研究对象的不同为标准,而子学科的划分则是在同一研究对象的前提下以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的不同为依据的,同一学科内部的子学科之间只存在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的差别,而不存在研究对象的不同。上述三个子学科就是按照这样的理解考虑的。正是这些子学科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坚持两个原则,处理好两对关系
关于必须坚持的正确原则,学者们谈的最多的是整体性问题。不过,所谈的内容主要是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个二级学科建设是不是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大家讲的并不多。我们以为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
有学者指出,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义和精神实质,是通过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来的。或者说,只有从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角度出发,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要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受到的伤害、马克思主义发展遭受的曲折,原因一般都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遭受了破坏。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历来是整体的马克思主义问题[2] 28。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来说,以上关于“整体性”的论述也同样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所经受的挫折,或多或少也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遭受破坏有关。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究竟如何贯彻整体性原则呢?具体地说,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注重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成果、经验和规律。这里首先是要用整体性的观点,从整体性的角度去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从整体上去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要用宽广的眼光、视角去探讨和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关系、与中国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关系等,从而获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总体认识。其次是要特别注重从整体上去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于中国共产党实践主题的转换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相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标志性的成果。从整体上去把握这些成果,一要看到这些在不同阶段形成的思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它们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整体。二要看到这些在不同阶段形成的理论成果本身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整体和科学体系。最后是立足整体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和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遭受过挫折,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有一些规律值得探讨。如果不从总体上去分析,所总结的经验和规律,可能就不是经验和规律,或者说只是局部的经验和规律。
二是从整体上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经验和规律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一个学科,涵盖着丰富的研究内容。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和规律的研究等,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这些内容既要作专题式的研究,更要作整体性研究。因为,这些内容之间本来就是一个有着密切联系的整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也就是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的。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不会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也就失去了实质性的意义。同样,经验的总结和规律的探讨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时,对经验的总结和规律的探讨,必然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必须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根据,紧紧围绕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来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经验、理论和规律,体现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中。离开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研究来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就会脱离马克思主义,脱离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著作,也包括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著作,还包括党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文献。这些著作和文献集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深刻揭示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实践中推进和发展的,其理论成果既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特点,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必须面向实践、服务实践,以我国社会发展的实践为基础。同时,科学研究的目的和要求是从重大的现实问题出发,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促进发展。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科学方法论。看我们是否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键看是否能运用它来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推进党的事业发展。解决的问题越多,就运用得越好。”“坚持马克思主义,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中来落实,要用实践的效果来检验。”[3] 339如果说经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基本经验,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应该坚持的一个经验、一条原则。
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还需要正确处理两对关系。
第一,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四个二级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中共党史党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学科有着紧密的关系。除了要关注它们的联系之外,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差异和各自的边界。只关注联系,忽视差异,甚至将本学科与上述学科中的某一学科简单等同,不注意研究本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所特有的范畴、科学体系、话语系统等,将会严重影响本学科的发展。
第二,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关系。学科一般有两种释义:一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二是“教学科目”的简称。课程与学科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这主要表现为某些子学科的方向就是以课程来表现的。课程名称与学科方向有一致,也有不一致。但是,学科与课程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学科包含着研究方向和课程。离开了课程,学科往往失去了依托;而没有了学科,课程则很难提高[4] 27。学科与课程的关系正如中宣部教育部在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的那样:“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5] 具体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与“05方案”中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关系也是如此。没有《概论》课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就没有了依托,不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概论》课程就会失去强有力的学科支撑。不过,上述分析主要偏重二者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它们之间也有区别。虽然《概论》课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某一个子学科相同或者相近,但它毕竟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全部内容。以这门课程的建设来取代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是万万不可以的。
以上所探讨的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有些想法并不是很成熟,大多是粗线条地提出了问题。之所以把它说出来,是因为我们觉得对于一个新学科来说,一开始就把诸如学科的属性、特点、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学科构成等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会有益于本学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