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雯(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中心小学 浙江 金华 321000)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应注重概念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体系的构建模式。但当前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概念体系建构现状并不理想,忽视了概念主体的建构过程,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针对小学科学课程中概念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指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整合;发展;小学科学;概念体系;建构;学习进阶
中图分类号:G6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9)10-213-01
1.根据大概念建构概念体系
在小学科学课程学习阶段,教师应通过大概念整合学科知识,深入探索重要原理,全面渗透科学本质教育。大概念被广泛应用至各个领域,具备丰富的含义。随着科学教育的跨领域交流,学者对大概念开始赋予不同的新内涵,认为大概念属于可以将众多科学知识联合为整体科学学习的核心。总体而言,大概念主要包括核心概念与共通概念,其中共通概念侧重组织跨学科内容,而核心概念则侧重整合某一学科内的知识。
2.基于学习进阶设计连贯发展小学生科学素养
在教育领域中,学习进阶主要被用于设计测评工作中,随着学生认知体系的完善,其已经逐渐成为学生学习期望的主要表达形式。在小学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遵循整合概念,实现探究学习,从而在改变广而浅现状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进阶属于提出-试验验证-修改的全过程,学生基于概念学习进行综述论证,之后研究验证数据的有效性,测试访谈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两方面分析学习进阶的有效性,期间学生应基于学习进阶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核心概念,分析科学素养的形成路径。当前我国学习进阶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依然亟待解决,教师应通过学习进阶为学生构建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桥梁,在掌握正确测评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在证据进阶研究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小学生科学课程的学习进阶过程,修订课程标准,为此后小学科学课程的评价与设计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1]。
3.小学科学课程中概念体系的建构途径
3.1关注前概念,构建科学概念
在概念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没有接受系统知识前,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此阶段形成的概念一般被称为前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的提出可以促进科学概念的提出,且其广泛存在于每个人的思维中。对此,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育学生了解前概念,掌握基本的形成过程,为此后科学概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方面应揭示分析学生的前概念,在科学概念讲解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情况,保证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比如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前,教师可以深入学生进行全面调查,通过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前概念的额掌握情况,做好相关记录,在梳理分类的基础上,保证科学课程学习的有效性。在课堂开始前,教师还应指导学生了解全面的科学内容,通过谈话与问卷的形式提前预测。二是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设置概念的冲突情境,并举出更多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前概念,并以此建构新的科学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设计探究活动,构建科学概念
科学探究的本质在于寻找事物的发展规律,探索未知的领域,当前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探究主要指的是学生探索未知的领域,通过类似的探究活动建构知识、了解未知的领域,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概念的主体在于建构对象,其主要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且科学探究是实习先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与科学概念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学生主要通过科学的探究方法形成系统的概念,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采用科学的探究方法,使小学生可以在科学探究期间不断修正前概念,在感受概念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科学概念。期间教师应避免采用传统的讲解操作方式,应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保证多样化选择建构材料,使得小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与点拨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探究水平,获得预期的学习进阶效果。比如在学习《流动的空气》时,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让试验箱中的小风扇转动,之后利用点燃的蜡烛让小风车转动,要求学生根据现有的现象猜想相关概念,并设置相关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所有学生都想知道试验箱内空气是怎样流动的,但空气没有颜色,于是教师可以利用蚊香要求学生观察其流动路径,最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完成知识学习。
3.3重视合作学习,构建科学概念
不同学生具备不同的教育背景,且掌握的经验也各不相同,不同学生对问题存在不同的理解方式,这种差异性也属于一种学习资源。学生在听取他人观点的过程中,积极与其他人进行沟通,更好的分析与审视自身理解思维的构建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同伴之间对立的观点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深化自身认识。此种质疑与争议可以帮助学生激发自身的灵感,在构建建设问题的基础上,深层次理解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做好合作时机的选择工作,可以采用同组辩论或者不同观点同组实验的方法进行。
3.4提高元认知水平,构建科学概念
为了促使学生成为概念的有效建构者,教师应不断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可以在监视自身知识理解程度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概念体系,在采取各种思考与理解策略的情境下,准确判断自身进展与实际目标存在的差距,并在概念体系的构建期间采用增进理解的策略。同时,学生还应在学习中不断反思自身的经验体系,结合他人理解的合理性,判断是否与自身的经验体系保持一致,遵循是否符合经验事实的原则上,准确推断逻辑的正确性。结束探究活动中,为了帮助小学生进一步分析探究活动的效果与收获,教师还应增加反思环节,要求学生利用教学数据进行有效反思,分析成败得失,在掌握更多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锻炼自身的发展能力[2]。
结束语
当前小学基础科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便是整合与发展,其主要围绕概念组织内容建构概念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合理的学习进阶,以切实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本文据此分析了科学概念内涵,一次指出了小学科学课程中概念体系的建构方法,以期为此后科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妮.小学科学课程的探究与生成:PBS课程驱动问题设计[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29):37-39.
[2]李稳.小学科学概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观察(上旬刊). 2013(02):35-37.
论文作者:姜雯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概念论文; 科学论文; 进阶论文; 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基础上论文; 小学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