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中国旅游经济学文献分析--“旅游科学与经济学”十大期刊上的旅游经济学论文研究_旅游经济论文

近30年中国旅游经济学文献分析——十种旅游学和经济学主要期刊发表的旅游经济类论文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旅游论文,十种论文,年中论文,经济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旅游经济学在我国起步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逐渐进入学者们研究的视线。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旅游经济学已经取得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按照南京大学陈肖静在其研究成果《我国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中表述,我国的旅游经济学研究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旅游经济学的认知性研究阶段(1980~1990年);旅游经济学的全面探索阶段(1991~1997年);旅游经济学的深入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我国学术界、教育界和政府有关部门对旅游经济问题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第三阶段。

(一)经济类期刊论文

由于经济类期刊种类繁多,期刊排名参差不齐,本文决定选取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与武汉大学结合各自优势合作研发的,于2010年对我国学术期刊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与评价排行榜——《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排行榜》作为研究对象。该排行榜遴选出440种经济类期刊,由高到低,对各期刊依次排序。取前5%的期刊(共22种)为“权威期刊”,用“A+”表示;取前5%~25%的期刊(共66种)为“核心期刊”,用“A”表示;其他为一般期刊。为便于研究,本文选取排行榜经济类期刊前22名整理如下(见表1)。同时,结合“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学术数据库统计了发表在如下表中经济类权威核心期刊中关于旅游有关的学术论文数量(搜索标准:标题中包含“旅游经济”或“旅行社经济”或“景区经济”等关键词,摘要中包含“旅游”和“经济”关键词,时间范围为1981~2011年,搜索方式为模糊搜索)。

从表1中可以看出,虽然旅游经济学近年来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但除核心期刊《旅游学刊》外,只有《财贸经济》、《经济问题》、《经济地理》等发表了旅游经济类的文献,总共47篇,数量极少。

为扩大研究范围,消除研究中的偶发性,本文选取了另外三种未上榜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南开经济研究》、《商业研究》、《生产力研究》。在两个数据库中分别检索,结果是:1/3,9/17,9/14(“/”前面数字为万方数据库中论文统计数量,“/”后面数字为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论文统计数量)。综合分析后,本文决定选取《经济地理》、《经济问题》、《商业研究》、《生产力研究》、《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等6类共70篇旅游经济类论文作为经济学期刊研究对象。各期刊论文数量具体为:《经济地理》期刊中发表了26篇旅游经济类文章,是6种期刊中文献数量分布最多的期刊。相对而言,《财贸经济》和《南开经济研究》两种学术期刊是发表该类论文数量最少的期刊,各为3篇。《经济问题》中有7篇文献。《商业研究》中共有17篇论文。《生产力研究》发表了14篇该类文章。

(二)旅游类期刊论文

旅游类学术期刊较经济类学术期刊来说种类较少。除了《旅游学刊》入选排行榜外,其余如《旅游科学》、《旅游论坛》、《旅游研究》等的影响力均不大。这与当前旅游学科地位不高,但在旅游学术界影响广泛有关。因此,作者选取上述四种期刊中的论文作为旅游类期刊论文研究素材。按照同样的标准,以“旅游经济”、“旅行社经济”、“景区经济”为关键词分别在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模糊搜索,年限为1981~2011年,搜索结果具体为:《旅游学刊》(28/75)、《旅游科学》(7/17)、《旅游论坛》(13/19)、《旅游研究》(4/8)(“/”前面数字为万方数据库中论文统计数量,“/”后面数字为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论文统计数量)。从搜索结果中可以看出,《旅游学刊》作为旅游学术界影响力最大的期刊,发表了大量有关旅游经济类的文章,占四种期刊总数的63%。

二、各种期刊的文献比较分析

进而,作者对上述六类经济类期刊共70篇论文以及四类旅游类期刊共119篇论文分别从载文时间分布、载文作者地域分布、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加以深入探索。

(一)期刊论文载文数量的时间分布

载文数量是指在指定时期内期刊载文的绝对数量,是从信息输出角度评价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2]。从表2中可以看出,时间分布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性很强。1990年以前的论文数很少,总共22篇。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5年以后,旅游业呈快速发展趋势,1995年国家决定把旅游业列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业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日益凸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旅游业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大量发表,旅游经济学也不例外。10种期刊发表的旅游经济学文献在1997年以后呈直线上升状态,尤其是最近3年,发表论文63篇,占总数的1/3。

(二)载文第一作者的地域分布

从表4中可以看出:国内共有26个省市区的作者。其中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湖南、山西、陕西、天津八省市共发文116篇,占论文总数的61.38%,成为10种期刊发文的核心地区。同时也可以看出论文作者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东部沿海省市发文量最多;中部省市地区除山西、陕西、湖南外,其他省市发文量较少;西部地区以云南、广西为代表,西北五省只发表了3篇论文。反映了中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学研究力量相对薄弱,学科建设和研究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论文第一作者单位的统计分析

对作者单位分布的研究,可以掌握有关专业人才的聚集及所在机构的状况。1981~2011年10种期刊第一载文作者共有175人(作者不重复计数),分别属于117个不同的单位。这些作者主要来自于高等院校,比例达到了81.14%,科研单位和其他单位比例较小,分别占9.14%和11.42%。可见,高等院校汇集了我国旅游经济研究的绝大多数人才,是我国从事旅游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基地,也是旅游经济学论文的高产机构。

除了对论文作者单位分布进行研究外,作者还统计了发表旅游经济类文献最多的单位机构。统计发现,发表论文数居前七位的机构全部为高等院校。分别是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和北京旅游学院。这七所高等院校共发文41篇,占所有该类论文数量的21.7%,另外这41篇论文中的第一作者数为36名,占所有该类论文第一作者数的20.6%。

(四)研究内容比较

表4表明,旅游经济学专家学者在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模式、区域旅游、研究理论与方法等4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企业管理以及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受到重视。近些年由于旅游地不适当的开发引发了旅游环境问题,侧重点偏向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涉及旅游经济学研究成果的研究综述只有4篇,所占比例较小,这也是本文写作目的之一。

10种期刊在研究内容方面侧重点不同。《财贸经济》涉及研究综述、发展战略与模式和产品与旅游资源开发三个方面;《经济地理》关于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与模式、研究理论与方法、产品与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研究较多;《经济问题》关于发展战略与模式、产品与资源开发、区域旅游、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等较多;《南开经济研究》研究理论与方法和旅游企业管理等较多;《商业研究》则更多地涉及到产品与资源开发、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与模式等;《生产力研究》主要侧重点在发展战略与模式和区域旅游方面;《旅游科学》发表的关于区域旅游、研究理论与方法、产品与资源开发等文献较多;《旅游论坛》关于发展战略与模式、产品与资源开发、研究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研究较多;《旅游学刊》反映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理论与方法、发展战略与模式和区域旅游等;《旅游研究》则更多侧重于发展战略与模式以及旅游环境与生态方面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比较

论文研究方法可以分为描述性、概念性、构造模型和数理统计4类[3]。据统计,10种期刊主要以概念性、构造模型和数理统计为主,描述性方法只起到辅助作用,所占比重较少。

从图1可以看出,总体上,10种期刊所采用的构造模型、数理统计,以及两者兼有的研究方法所占比重为53.44%,远远高于概念性研究方法,概念性研究方法只占7.4%。这反映了10种期刊比较注重运用统计方法、数学模型、空间模型以及经济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与推理,科学性比较强。10种期刊各自侧重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财贸经济》中的3篇论文分别采用了描述性、概念性、构造模型三种方法;《南开经济研究》中的3篇论文分别采用了描述性、概念性、构造模型和数理统计的方法;《经济地理》和《旅游科学》采用的研究方法中,概念性、构造模型和数理统计两种方法较多,而单独的构造模型、数理统计方法较少,没有采用描述性方法;《旅游学刊》和《旅游研究》采用的概念性方法较多;《旅游论坛》主要采用构造模型和数理统计两者兼有的方法;《生产力研究》主要运用了描述性和概念性的研究方法。

图1 10种期刊运用研究方法比较

三、研究领域进展研究

(一)综述研究

10种期刊关于旅游经济方面的研究综述非常少,总共只有4篇。其中孙尚清等(1989)概述了日本的旅游经济体制,并对中国的旅游经济体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4]。1992年是中国旅游业发展较快的一年。徐菊凤(1993)对1992年国内旅游经济研究进行了概括[5]。周文丽(2011)深入综述了国内外旅游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行展望[6]。陈静等(2009)对78篇旅游经济论文做了分析并回顾了1998~2008年的旅游经济影响[7]。

(二)发展战略与模式研究

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一直以来都是专家、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在对不同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与模式的研究当中,我们往往可以找到他们之间共通的方面。比如,单就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来说,张正明(2000)、韩和平(1993)、杨云龙(2002)、安瑞生(2003)、梁修存等(2004)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山西省目前旅游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发展战略与模式,但更多的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强调政府应该起到的作用[8]。此外,很多专家学者对我国边远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战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李庆雷(2009)建议云南省西双版纳应该采取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9];饶光明(2002)则对云贵川藏桂渝六省市做了分析,认为大西南六省市应该实施西南旅游经济发展圈的战略[10];韩春鲜(2009)从资源优势的角度出发认为新疆的旅游发展模式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11];单伟东等(2004)、李恩菊等(2005)、石正方(2000)、邓晨晖(2011)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提出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12]。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相关专家和学者也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思考和探索。王宏等(2003)提出了黑龙江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13],盘红华(2008)注重新形势下信息化战略模式研究[14],吴成基等(2007)、张捷等(1998)、陈怡宁等(2010)着重知识经济环境下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15]。在新的经济环境条件下,全球化与区域合作成为一种常态,相关学者也紧跟这一潮流。黄振达(2011)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模式[16],陆敏等(2008)以重庆为例依据大都市圈整合理论提出了“一小时经济圈”发展模式[17],石美玉(2009)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边境旅游发展模式必须采用联合营销[18],魏力等(2008)从区域合作视角下探讨了山西省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19],刘少和(2009)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社会转型与旅游经济模式转型之间的关系[20]。由于时代的发展,原来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在此契机下,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与传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的新模式并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梁增贤等(2011)、庄志民(1995)、张脉贤(1992)均对传统模式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和策略[21],魏小安(1997)、颜醒华(1998)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22]。众所周知,许多城市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当地的旅游业,因此旅游经济驱动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同样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注意。汪升华等(2005)、武传霞(2008)分别以不同城市为例分析了这一问题[23]。与旅游经济驱动型城市类似,还有一些城市虽没有强势的旅游产业,但拥有优势旅游资源也使得他们倾向于旅游产业的发展。陈礼等(1998)、王志凯(1999)、管婧婧(2008)、邢明(1990)、田贵军(1988)、仇和(2009)分别以不同旅游优区为例探讨了如何发挥旅游优势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24],徐嘉蕾等(2010)比较了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之间旅游经济模式的不同[25]。除了提出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之外,一些专家学者还对其中的旅游经济文化现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张晓萍等(2009)对民族文化商品化提出了意见,陈英(2010)在旅游规划方面提出了创意文化经济模式,宁泽群(1993)对旅游小费这一特殊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朱立新(2004)对上海龙华旅游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26]。在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研究的内容。孙九霞等(2010)从社会交换理论出发探讨了茶叶经济主导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原梅生等(2002)探讨了休闲产业的结构调整,罗盛锋等(2009)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7]。除此之外,李跃军(2008)对旅游经济园区的建设及空间模式做了探讨,贺小海(2000)对旅游名牌产品正外部性做了经济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张凌云(2000)讨论了有关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产业政策,宋丁(2008)对传统的门票经济模式进行了反思,王艳平(2009)则以辽宁弓长岭温泉为例提出了温泉旅游经济效益四圈层结构[28]。

(三)旅游环境与生态研究

新世纪新的经济环境下,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问题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尤其旅游业作为无烟产业,在环境与生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上更应该走在各产业的前列。李庆雷(2009)、朱菲等(2009)、明庆忠等(2008~2009)、杨美霞等(2009)、罗盛锋等(2009)等人从循环经济理论出发,并通过实证研究,以各旅游地为例提出了关于旅游业的生态环境发展模式[29];张丽华(2001)、于晓霞(2011)、张燕等(2008)、朱丽东(1999)、王引兰(2003)、许峰等(2011)等人则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这一问题做了探讨[30];张耀武等(2011)、尹奇凤(2011)等人以低碳旅游为出发点,分别探讨了茶文化旅游与体坛旅游的发展模式[31];刘长生等(2010)基于中国四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探讨了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32]。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除旅游发展战略与模式外,旅游经济研究理论与方法也是旅游经济学中的一大研究热点。专家与学者们除了从宏观角度反思了旅游经济体制外,还探讨了高校教育中旅游经济理论的改革。其他学者或借助经济学方法与模型分析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相互影响,或以地域为基准研究了不同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并做出了相关预测。比如陈百强(2002)、张辉等(2004)、申葆嘉(1998~2008)、段强(1999)、傅京燕(1999)、彭德成(1997)、陆镜生(1999)、张辉(1995)等人对我国旅游经济体制进行了反思,找到了问题所在并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经济的宏观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旅游经济规律做了几点分析与定位[33];浦秀贤(1996)、李京颐(2003)、马林(2004)、董观志(1998)、戴斌等(1998~2001)、张树夫等(2000)、彭一万(1991)等人更注重旅游经济理论在高校中的教育和学科体系建设问题[34];刘迎辉等(2010)、宋涛等(2008)、宋松等(2009)、李红波等(2011)、黎洁等(2009)、王如东等(2009)、卿前龙(2010)等人探讨了旅游经济研究中数量模型的应用问题,运用不同的经济学方法以不同旅游地为例分析了旅游经济不同的影响因子对旅游业经济的影响[35];邴振华等(2011)、生延超等(2009)、杨霞(2011)等人研究了区域旅游及其规模与旅游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与协调度[36]。除了从政府和旅游管理者的角度来研究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还有不少专家学者从消费者以及社区的角度进行探讨,张凌云(1999)、卢天玲(2008)从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来分析其对旅游经济的影响[37];孙九霞(2010)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讨论了茶叶经济主导下的社区参与模式[38]。旅游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一直是研究热点,张晓萍等(2009)、钟士恩等(2008)、郭鲁芳(2004)、刘晓欣等(2011)等人研究了经济大环境对旅游业包括制度、文化商品、出游力的影响[39];张辉等(2005)、章杰宽(2011)、蒋满元(2008)、宋慧林(2011)等人研究了旅游业的经济收入对宏观经济及政策产生的影响[40];李军等(2011)、刘同起等(2002)、王云才(2002)、陈刚强(2011)等人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机制[41]。旅游经济效益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许多专家也对此作了具体的分析与预测,比如张信东等(2008)、彭新育等(2000)、陆林(1991)、王云才(1997)等人运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评价了不同旅游目的地在不同管理模式下的经济效益问题[42];王磐岩等(2000)、许虹(2000)等人研究了旅游经济中的预测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研究[43];除此之外,张凌云(1988)对旅游地的交通经济做了定量分析[44]。

(五)产品与资源开发研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开发模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龚友国(2009)、刘晓霞等(2008)、吴文智等(2003)、李晓琴等(2007)等人探讨了在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创新问题以及旅游场所的建设问题[45];郑向敏等(2007)研究了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问题[46]。新时代下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成为一大特征,孙九霞等(2010)、张耀武(2011)将茶文化旅游作为研究对象,吴艳秋(2001)、倪卫红等(2007)、李淼焱等(2009)分别以冰雪旅游、红色旅游、会展旅游作为研究对象,陶卓民等(2001)、齐子鹏等(2001)以假日旅游作为研究对象并深入分析了其内涵与特征,谭伟等(2011)、邓淇中等(2011)以入境旅游为研究对象并分析了地区差异,郭红芳(2009)、张轶璐(2007)、于静(2008)、陈志永等(2011)、罗盛锋等(2009)、许峰等(2011)等人则以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乡村旅游对于现代旅游的意义,周长军等(1997)将边境旅游作为研究对象[47];曹国新(2009)、刘俊等(2005)则另辟蹊径,分别研究了大型节事和博物馆旅游产品[48];除了对产品和资源的开发做研究之外,还有些学者对一些旅游产品的属性问题做了阐释,郭淳凡等(2007~2009)对景区类产品的属性做了细致研究[49]。除此之外,张薇等(1999)对当前我国旅游景区投资体制与有效需求不足做了经济分析,杨晓国(1996)研究了旅游经济活动中的旅游地理因素与旅游线路组织的关系,黄向(2007)以广东恩平旅游经济为例探讨了区域带状极核型主题旅游产业集群[50]。

(六)区域旅游研究

区域旅游的研究一般是与旅游发展战略与模式紧密联系的,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更加注重以地域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区域一般划分为全国范围、省级范围、地州市范围,其中以省为单位的研究居多。张正明(2000)、韩和平(1993)、杨云龙(2002)、安瑞生(2003)、梁修存等(2004)等人分析了山西省的旅游经济发展问题[8];张包镐(1988)、程俐骢(2000)、朱立新(2004)、田纪鹏等(2011)等人分析了上海及某些地市的旅游经济发展[51];陈智博等(2008)、王志凯(1999)、宣国富等(2011)、姜海宁等(2009)分析了江苏省的旅游经济发展问题[52];张洪等(2011)、张脉贤(1992)探讨了安徽省的旅游经济[53];吴艳秋(2001)、李红波等(2011)、王宏等(2003)、陈晓等(2009)、李淼焱等(2009)、温艳玲(2002)等人以东北省市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旅游经济发展问题[54];文瑚霞等(2007)、毛端谦(2007)则以江西为例研究了江西省旅游的空间特征以及入境旅游对旅游经济的贡献率问题[55];周军等(2011)、刘承良等(2009)、薛惠锋等(1989)以湖北为例探讨了经济的空间溢出问题和经济价值评估问题[56];郝俊卿等(2009)、宫浩兴(1989)探究了陕西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的问题[57];黄振达(2011)、王雪芳(2008)、李凡等(2008)、颜醒华(1998)等人分析了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经济效益及竞合关系[58];韩春鲜(2009)、张广海等(2008)、沈华玉(2011)、王昕(2010)等人分别以新疆、山东、河南、重庆为例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这些地区旅游经济的时空分异问题[59];唐晓云等(2010)、汪德根(2001)从大的范围内探讨了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60]。

(七)旅游影响因素研究

当旅游学与经济学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许多经济学家都善于运用经济学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旅游现象,并试图找到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雷平等(2008)、翁瑾(2008)、刘桂玉(2008)等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对出入境旅游的影响及产品差异化与中国入境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动[61];李晋宏(2003)、罗建华等(2007)分别研究了显著性文化与非显著性文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62];刘住等(2001)、龚玉明(1994)分析了线性规划及旅游信息对经济决策的作用[63];何佳梅(1999)具体分析了影响旅游经济的外力因素,宁士敏(2000)对内外部社会经济因素都做了研究[64];此外,赵磊(2011)、全华(2011)分别研究了网络以及旅游消费对旅游经济的影响作用;蒋庚华等(2011)、陆林等(2005)对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做了分析[65]。

(八)旅游企业管理研究

旅游企业的运行与管理对区域的旅游经济产生重要作用。许多专家学者选择从旅游企业的角度来分析旅游经济。研究内容分为酒店、旅行社、交通与景区开发商等方面。高斌(1994)、王健(1986)、孙丽坤(2002)等人分别从体制、管理模式对旅游饭店的影响的角度作了分析[66];陶卓民等(2001)、王大悟等(1988)研究了新经济形势下旅行社的营销管理问题[67];刘纬华等(2000)、黄玲(2002)探讨了新经济形势下旅游企业管理创新问题[68];王彩萍等(2008)对旅游企业的经济后果作了分析[69];石培华等(2003)以非典为例探讨了旅游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70];除此之外,王洪滨等(1986)对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做了调查和研究;邱继勤等(2011)以阳朔西街为案例研究了小企业与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刘立秋等(2007)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我国旅游上市企业的经济效益[71]。

四、结语

总之,10种期刊在旅游经济学研究方面成绩突出,所发表的文献始终把握住我国旅游开发和发展的经济模式这一主题,充分发挥旅游经济学的应用性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旅游经济学的地位,促进了旅游经济学的发展。展望未来,6种经济学期刊和4种旅游学期刊将会为我国旅游经济学研究和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  ;  ;  ;  ;  ;  ;  ;  ;  ;  ;  

近30年中国旅游经济学文献分析--“旅游科学与经济学”十大期刊上的旅游经济学论文研究_旅游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