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发展中的新实践美学_美学论文

继承与发展中的新实践美学_美学论文

继承和发展中的新实践美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年以来,章辉博士先后发表了《论实践美学的九个缺陷》、[1]《实践美学:一段问题史》、[2]《对当前实践美学论争中几个问题的思考》[3]等文章(以下分别简称《缺陷》、《问题史》和《思考》),对实践美学尤其是新实践美学予以批判,得出了实践美学的“终结”论。在认真研读之后发现,其中多有混乱和不实之处,有必要予以纠正,还新实践美学的真实面貌。

一、实践——本体及逻辑起点

对于任何一种学说,都有一定的理论根源,对于其的认识也应该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这对实践美学也不例外。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它源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实践则是实践美学的逻辑起点。社会的人的存在和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践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的实践,实践不仅沟通了人和自然,实践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联系和中介,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的本原和存在的方式,研究人及其社会关系不能不从实践开始。实践美学即是以实践作为本体及逻辑起点的美学,认为探讨美的本质和其他美学问题都应该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所以,实践美学总是从人的角度谈论美,总是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角度,从实践出发来认识美,实践美学是关于人及人生价值的美学;虽然实践并不就等于美,实践活动也并不全是审美活动,但美和审美活动却只能在实践中产生。

实践作为实践美学的逻辑起点,这已经是美学界众所周知的,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不管如何“超越”,都是建立在对此的认识上的。在《缺陷》和《问题史》中,章辉称实践美学由于“从起源处把握本质”,所以是“起源本质论”。章辉因此说“实践美学总是以审美发生学代替美的本质,以为从起源处可以说明本质”,[1]事实上,他只是针对李泽厚早期的实践美学的观点来谈的,不能以历史与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实践美学及新实践美学在这一点上的发展。九十年代以来的新实践美学认为,实践是实践美学的逻辑起点,不能简单说是起源,二者看似一致,其实是不同的。起源即是起点的意思,暗含着事物开始的某一个点的意识,具有终极性和唯一性特点;而实践作为逻辑起点,强调的是实践体现的是不断的行为和过程,所以二者是不同的。因为把实践看成是不变的源头,所以他进而依此开始讨论达尔文的起源本质论,并以马克思的后溯法来驳斥之,得出了“马克思不是从事物的起源处研究其本质,是从事物的发展了的完备形态出发去理解过去的形态”[1]的结论。此结论光从对两人的比较看并不错,但却是先把实践美学归入起源本质论,进而讨论与达尔文的起源本质观相提并论,并不是建立在对实践作为逻辑起点的正确理解基础上的。这里,实践相对于起源来说是变化的,是不断对过去进行超越的,换句话说,我们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感受美及探讨美的本质,章辉把“起源本质论”的结论加之于实践美学身上,可见其对实践美学的实践本体没有搞清楚。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早有过讨论,[4][5]其中的道理也早就辨析清楚了,章辉应该先作些了解才对。

应该从何处去寻找美的本质呢?他说,“美学学科建设应该在现代的审美活动中寻找美的本质”,看来还是要在实践活动中来寻找美的本质。但他却又说,“在现代性的视域中,审美活动不是劳动的产物,而是维护个体自由、反对异化、建构生命意义的活动”,[1]却又让人匪夷所思,审美活动不是实践活动的一种?那么,什么是“审美活动”呢?他的“审美活动”与一般大家说的“实践活动”有什么区别呢?他没有解释。如果看看他后面对实践概念的狭隘理解,就会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了。

二、实践美学对实践内涵的把握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主客观相统一的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论对实践的基本定义。但是,怎么来理解实践呢?作为人类及其社会存在的方式,实践具体包含哪些方面呢?实践美学对于实践概念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体现了实践美学与时俱进的品质。最早李泽厚、刘纲纪等人把实践解释为纯粹的物质生产劳动;蒋孔阳进一步认为,人类的感性、情感、情欲和理智等一切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都属于实践的范畴。新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张玉能则在此基础上,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阅读中,归纳出实践的三个方面,即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话语实践,他认为,“物质生产主要是以物质的手段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解决人们的实际生存的问题(吃、喝、住等);精神生产主要是以意识(精神)的手段处理人与社会和自我的关系,以解决人们的生存发展的问题(家庭、国家、道德、科学、艺术等);话语实践则是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基础上,主要以语言为手段处理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与之相关的现实生存和生存发展的问题,也可以说话语实践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中介性实践活动,它不仅调节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调节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间的关系。因此,话语实践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具有实践本体论意义的活动。”[6]章辉对发展了的实践美学及实践的理解视而不见,在《缺陷》一文中,他抓住实践美学早期代表人物对实践理解的不完善就对实践作简单化处理,说“因为实践面对的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困境,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对立,它无力关注人的精神和生命意义等问题。在当代西方社会生活日益外在化、物质化的时候,精神贫困化仿佛日益加剧,实践美学所幻想的靠劳动的发展而出现的美的王国遥遥无期”,因为不能从发展了的观点看待实践美学对实践的认识,作出错误结论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不仅如此,他还把物质生产实践极端化,理解为一种破坏力,这样,实践也就变成一种只有破坏性的力量而不具有建设性了。他就此将视线转向西方当代社会的困境,并要求中国的实践美学对此作出回答,其思维显得过于跳跃,让人难以认同。

章辉的理论基点在于现代以来的西方各种非理性主义的思想,站在感性的、个体的立场来分析阐述问题。无疑,自西方启蒙主义以来,在理性主义的思想下,过于强调了人类理性的威力,而忽视了作为个体的人的内在要求,使得人类的精神危机出现了,而科学主义导致的工具理性则使得人类的生存状态恶化,从而人们开始思考理性本身,并从而关注个体的感受和体验,这无疑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如果不考虑自己所处的语境,不能对实践美学的基本观点作真正的了解,只是对实践的本体地位和美的本质进行为我所用的误解和歪曲,势必造成其对实践美学中的各个具体认识和论述的误解和歪曲。

三、“人的自然化”和“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自从维特根斯坦的反本质主义观点流行以来,对于事物本质的否定成为人们反思历史和自身的重要方式,尤其对反对强权,体现个体自身的存在有着巨大的意义。但人类对本质的追问却从来没有停止过,相信也不会停止。事实上,人们并不是不谈本质,而是换了一种方式谈,不把对象的本质看成是唯一的,绝对不变的,这也就是西方后现代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意义所在,这也就是当代世界和中国多元对话的文化研究出现的原因所在。实践美学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考察实践的本质的多层次性,对美的本质的多层累性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的观点得出了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创造了美,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人类的感觉和感觉的人类性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等对实践和人的本质的规定,这些观点成为当代中国的实践美学理论的重要基础,同时,新实践美学不仅看到实践是“自然的人化”,而且还进一步总结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实践双向对象化过程的认识,重申了实践也是“人的自然化”的观点。[7]“自然的人化”强调了人类的实践使得“自在的自然”变为与人密切相关的人化的自然,从而体现和确证了人的本质力量。“人的自然化”则是人在实践中把握自然物种的规律和尺度,并内化为自己的尺度,从而尊重自然,按照自然的规律来对待和利用自然的过程,改变了人和自然的对立状态。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一特点进而把美和人的创造的自由联系了起来,从而看到人在自由的实践中,可以达到圆融无碍的自由状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美和美感就生成于期间。新实践美学“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命题是相互呼应的,体现了实践在主体和客体化和客体的主体化的双向对象化的特性,二者辩证地统一在一起。“人的自然化”的观点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实践美学体系的开放性和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生命力,而不是章辉所说的只是古典的美学体系及终结云云。

相对于李泽厚等人强调“自然的人化”的观点,蒋孔阳则更常用“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提法。“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实践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这里,首先是对人的本质力量要有全面的理解,它不仅在于人征服自然的理性智慧,还包括人的感性、情感、情欲、激情等方面。事实上,马克思对此早有论述,指出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人的感性、情感、情欲、激情也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人在物质生产,即劳动之中所获得的愉快,是人直观自己的本质的愉快。“对象化”指的是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对象表现出来的过程,人的本质力量作用在对象上并不仅仅是一种征服,更不能简单理解为破坏,如果理解为对自然的征服力量,并走向极端,自然会对此扣上一个危及人类生存的帽子,事实上,由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性,它也就包括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能力和趋向的一面,人的理性智慧也要求人能够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作出思考。在《问题史》一文中,章辉因为认为科技力量已经成为控制人的异己力量,因此就断言“如果美学还在呼唤、肯定人改造现实的本质力量,把美赋予这种已经造成危机的活动,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就是美学人文精神的失落”,[2]由于不能辩证地理解这个命题,所以得出了片面的结论。

四、实践的超越性和自由

实践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实践都是在当下的境况中展开的,都为当下的境况所束缚和限制,人类的实践首先是人们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处理与外在自然社会和自我关系的活动,实践活动中充满了各种对立和矛盾,包括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个体与社会、功利与非功利等,有着不自由的特点。同时,与动物的活动不同,实践又是人的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由自觉的特性使得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超越当下的界限,即不仅超越以往的现实和实践,还创造出了以往未有过的现实和实践,从而达到一定的自由,因而人类的实践带有克服矛盾和对立,自我超越的因子,这也就是实践美学所讲的实践本身具有超越性的原因。人类的实践是历时的、不断的过程,所以,超越和自由也体现为相对和不断进行的特性。

与机械唯物主义不同,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把克服矛盾和对立简单地以一方来消灭另一方,而是强调在对立中的统一。在实践唯物主义看来,实践的超越性“并不是要单纯地超出和越过现实的方面或向度,而是要全面地超出和越过物质和精神、现实和理想、个体和社会、功利和非功利的对立而达到物质和精神、个体和社会、功利和非功利、现实和理想的对立统一”。[6]只有在对立面的统一中,人类的实践才达到了真正的自由。进一步,从审美的角度看,人类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就在自由的实践中产生,美和美感都应该是自由实践的产物,审美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维度,艺术就是实践自由的形象显现,是对自由的价值的肯定,人类的审美活动体现了实践的超越性和自由,这就是实践美学对实践和审美活动的关系的认识。

实践美学从人类的社会实践来理解自由,认为审美活动的超越性应该是建立在此基础的,是物质与精神、个体与群体、现实与理想的对立统一基础上的升华,审美的超越性应该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的超越,离开了实践活动和实践的自由的完全精神的、自由的、终极的、不证自明的超越是不可想象的。虽然在从实践到具体的审美活动及艺术这些环节上实践美学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在实践的对立统一中寻求审美的超越性和自由,其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在《思考》中,章辉从后实践美学的观点出发,把现实性和超越性对立起来,不谈审美活动的实践基础,不承认人类精神的超越性正是从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升华出来的,认为审美超越就是指对人存在的终极目标的追求和生命的超验性意义的纯粹的心灵的建构,而把审美活动的自由看成是纯粹精神性的、个体的、非现实性的,是“形而上性”和“超验性”的,显然是唯心主义的。现当代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即便是中国禅宗的顿悟,也是建立在长期的对实践生活的积累上的,李泽厚提出“积淀说”,就在阐明这一点。

思想界应该对社会抱有批评性,这是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给我们的启示和财富,这无疑是对的,但却不能绝对化。把审美活动解释为“对于现实的评判性,否定性和间离性”,并因此得出“这就是现代性审美活动的特性”则有点让人不容易理解,仿佛现代性之下的审美活动全然是审丑、审怪诞,难怪他会认为实践美学是乐观主义的历史进步观。事实上,新实践美学不仅研究美的各种具体形态,也研究崇高、研究丑的各种形态,不仅强调对肯定性的美学范畴的研究,也对否定性的美学范畴有着全面的论述,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审美范畴体系。[8]关注审美活动的评判性、否定性、个体性,无疑是西方现代后现代以来的文化特点,与西方具体的社会境况相关,西方哲学美学的具体语境和在此语境下的思考可以让我们关注审美的异化情况及对此可能的对策,但这并不表明“审美活动与现实的关系不再是肯定性的,而是否定性的”了。简单套用于中国,处处以西方的情境和标准要求和理解问题,以否定性来否定肯定性的美的存在,不仅是一种偏颇,更是一种随意的误导。我相信,在面对一个美的女子、一只美的陶罐的时候,任何人都不会否定其作为美的现象的存在和特性,都会作出肯定性的回应。

学术讨论应本着对话交流的原则,让真理在对话交流中得到敞亮,不必进行非对话性的攻击,给人发帽子。在《思考》中,他说,“在今天,一种附和着肯定着人类实践活动的美学将是一种恐怖美学”。[3]由于对美的肯定性价值的坚守,实践美学就被他看成了“恐怖美学”,不知这种武断根据何在?

总之,实践是人类及其社会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特性决定了实践美学不是固步自封的。实践美学理论自身也还有不足的地方,它期待着在不断的论争中得到发展,实践美学将随着人类的实践而不断发展完善,不断超越已有的视域,从而体现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收稿日期:2006-10-12

标签:;  ;  ;  ;  ;  

继承与发展中的新实践美学_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