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论文_黃关会

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论文_黃关会

四川省西昌市礼州镇中心医院 615000

【摘要】目的:对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52例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护理后治疗情况分析。结果:患者平均治疗时间(30.5±2.6)d,均痊愈出院,无不良反应、并发症情况。结论: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提高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应注意临床护理中做好全面护理工作,包括一般护理、药物护理、静脉穿刺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以此达到护理目标。

【关键词】宫颈癌术;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多以下肢疼痛、麻木、肿胀为临床表现,下肢静脉中血液难以正常凝结,多见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若未能及时控制治疗,很可能致残。临床实践研究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给予全面护理措施,对治疗效果的提高可发挥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将就此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52例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46~62岁,平均(55.4±2.6)岁,体质量49~69kg,平均(53.5±2.5)kg。入院后,所有患者均给予盆腔CT、心电图、血生化、凝血功能、血常规、泌尿系静脉造影以及盆腔超生检查。经过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于左下肢、右下肢各36例、16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溶栓治疗、抗凝治疗,并辅以全面护理措施,具体如下几方面。

1.2.1基础护理

护理内容包括:①体位控制,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下,应避免给予理疗、热敷、按摩等方法,确保做好体位控制工作。护理中要求患者在2周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不稳定引起肺栓塞等,休息中可将床头、床位抬高至15°~20°,确保血流得以控制,降低下肢肿胀出现的可能性。同时,应注意控制咳嗽,选择宽松舒适衣物,避免在腹压、静脉压升高下对下肢静脉回流造成影响。直至疼痛、肿胀缓解,下床活动;②病情观察,如患者患肢温度、肤色都需作为观察内容,适时询问患者是否有异常症状如疼痛、肿胀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若患者症状表现以烦躁、胸闷、咯血、咳嗽等为主,应注意判断是否为肺栓塞;③饮食护理,如高蛋白、低脂、低盐类易消化食物应作为最佳选择,确保大便通畅,降低因用力大便而导致血栓脱落的可能性;④皮肤护理,患者长时间卧床下易出现褥疮,要求护理中做好病床卫生保持,进行床头翻身卡的构建等[1]。

1.2.2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心理压力极大,加上下肢深静脉血栓带来的影响,更易造成患者负性情绪加重。护理中,护理人员需以亲和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进行疏导,如将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疾病知识、治疗以及护理知识向患者阐明,或直接选取成功治疗案例进行介绍,帮助患者强化治疗信心,主动配合整个治疗与护理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药物护理

患者治疗中由于需给予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护理人员需将用药相关事项充分掌握,如药物用量、用药时间等,且对患者治疗中症状表现进行观察,如患者牙龈、皮肤黏膜是否有出血情况,或是否有其他穿刺部位出血、注射部位血肿等症状,同时应对颅内出血情况观察,若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处理[2]。

1.2.4静脉穿刺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中,考虑静脉瓣防逆流、小腿肌肉收缩、胸腔负压等问题,要求行上肢静脉穿刺方式,若需进行下肢静脉穿刺,要求在止血带应用时间上进行控制。护理中护理人员需在穿刺水平上不断强化,对患者血管进行保护,且注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输液速度、输液量的控制,避免有机械性损伤情况出现[3]。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2结果

5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溶栓、抗凝治疗时间(30.5±2.6)d,均痊愈出院,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并发症问题。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多见于左下肢,产生的原因归结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流速度缓慢且有血管壁损伤问题。尤其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更高,其手术创伤、麻醉影响都成为静脉血栓的主要原因,加上患者术后运动量较少,有恶性肿瘤因子刺激,加速血栓形成。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表现看,以肢体肿胀、局部疼痛等为主,轻者多有沉重感。若未能及时控制治疗,将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肺栓塞发生的可能性极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临床表现并不明显,所以可能有漏诊可能性,要求在临床诊断中引入造影X线片、静脉造影、血管无损伤性检查法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为主。而在治疗中,可采取的方法包括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等[4]。

本次研究中发现,52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未出现不良反应、并发症等问题,充分说明临床治疗的同时辅以全面护理措施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实际开展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注意对宫颈癌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充分掌握,结合患者症状表现,给予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以及静脉穿刺护理等护理措施,做到密切观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此外,为提高护理效果,也可在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方式,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以此达到护理服务水平提高的目标。

综上所述,全面护理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护理中,对帮助改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可起到突出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大齐,林乐娟. 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2,10(01):205-206.

[2]阿依帕夏·扎克尔,李兰. 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措施探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A5):301-302.

[3]周静,王琼,苏瑜,贾仙群. 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1(02):10-12.

[4]曹漪. 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2(07):83-84.

论文作者:黃关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  ;  ;  ;  ;  ;  ;  ;  

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论文_黃关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