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覃松 邹凯 刘骏
(长江航运总医院骨科 湖北 武汉 430010)
【摘要】 目的:探讨腓骨钩钢板治疗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4年4月,对30例腓骨远端闭合性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4-74岁,平均36岁;按Danis-Weber分类,A型11例,B型19例。手术均采用切开复位腓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等。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4-6周X线片均可见骨折线模糊;术后12-24周均达到临床愈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踝关节不稳。AOFAS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为45-94分,平均87.1分,其中优16例,良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3.3%。结论:对于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腓骨钩钢板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复位好,固定牢固,术后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腓骨钩钢板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077-02
踝部骨折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8%-10%[1]。由于踝关节为最主要的负重关节之一,踝部骨折的治疗较其他部位要求更高,而外踝骨折的处理在踝部骨折治疗中起关键作用。我科自2012年2月~2014年4月对30例腓骨远端闭合性粉碎性骨折使用腓骨钩钢板手术治疗,本文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探讨腓骨钩钢板治疗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经验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2014年4月,对30例腓骨远端闭合性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所有病例均得到完整随访,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4~74岁,平均36岁;按Danis-Weber分型[2],A型11例,B型19例;致伤原因:扭伤10例,车祸20例;单纯外踝骨折9例,双踝骨折15例,三踝骨折6例。受伤至接受手术时间平均10.2d(6h~18d)。
1.2 治疗方法
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大腿近端绑止血带。手术顺序为外踝、后踝、内踝,外踝行小腿外侧入路,注意勿损伤腓浅神经,粗略复位骨折后,选择合适腓骨钩钢板,将钢板远端尖钩插入外踝尖骨质,固定滑动孔,保持腓骨干与外踝轴线相交成向外10~15°,同时复位腓骨的短缩移位、侧方移位及旋转移位,固定钢板,后踝骨折超过胫距关节面25%的须给予复位内固定,固定方式采用由前向后拉力螺钉固定或后侧钢板固定,较完整的内踝骨折采用可吸收螺钉或拉力螺钉固定,三角韧带予以修复或重建,有下胫腓联合分离者予以复位并拉力螺钉固定,术后短腿石膏托固定2周,术后1天即行踝关节被动屈伸锻炼,主动屈伸锻炼于术后3天开始,8周扶双拐部分负重行走,12周后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良好后完全负重行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评价
根据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踝关节AOFAS评分系统[3]评价踝关节功能,包括疼痛(40分)、功能(50分,包括活动受限、步行距离、行走地面、步态异常、矢面运动、后足运动、踝与后足稳定性)及对线(10分)。其中90-100分为优,75-89分为良,50-74为可,低于50分为差。
2.结果
本组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月(12-36个月)。术后28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2例患者伤口轻度红肿,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愈合。术后24周内均达临床愈合。无一例内固定物断裂、骨折术后再移位。本组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为45-94分,平均87.1分,其中优16例,良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3.3%。
3.讨论
腓骨钩钢板具有以下特点:⑴腓骨钩钢板远端具有2个锋利尖钩,使用时予以插入或锤入外踝尖骨质,使之与外踝尖骨块或骨质形成整体,进一步加强了抗侧方应力、轴线应力,尤其是旋转应力的能力。⑵外踝正常外翻角为10-15°,平均13°,腓骨钩钢板外翻角为13°,保证了踝穴的正常解剖角度及位置。⑶腓骨钩钢板远端膨大,与外踝尖端膨大处相对应,解剖形态相似,使用时不用矫形,操作方便,复位简单,同时减少了组织损伤,减少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有利于患者早期的锻炼及康复。⑷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减少了感染的风险。
综上,腓骨钩钢板治疗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能更好的恢复外踝的外翻角、长度及踝穴的解剖结构,可对外踝部骨折提供有效的抗压、抗旋转能力,在内固定术后可更早期、更大范围地活动踝关节,从而减少踝关节粘连,肌肉、肌健、关节囊的瘢痕形成,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倪明, 历国定, 胡晓亮, 等.生物可吸收材料在踝足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2, 9 (1): 45-47.
[2]姚太顺,孟宪杰.踝关节外科[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85-88.
[3]Kitaoka HB,Alexander IJ,Adelaar RS.Clinical rating systems for the ankle-hindfoot,midfoot,hallux, and lesser toes. Foot Ankle Int,1994,15:349-393.
[4]Thordarson DB, Motamed S, Hedman T, et al.The effect of fibular malreduction on contact pressures in an ankle fracture malunion model. J Bone Joint Surg(Am), 1997, 79(12): 1809-1815.
[5]孙涛,王丹,周智勇,等.外踝解剖型钩状钢板在Weber A型踝部骨折固定中的生物力学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7):824-827
[6]陈雁西,俞光荣.踝关节骨折的治疗策略与数字化临床路径[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3):275-284
[7]姜保国,傅中国,张殿英,等.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研究[J]. 中华创伤杂志,2003,19(7):398-400.
论文作者:王鹏,覃松,邹凯,刘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0
标签:腓骨论文; 钢板论文; 术后论文; 踝关节论文; 踝骨论文; 远端论文; 手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