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五华区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31)
【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6例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择56例同期于我院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3.27±2.71)mmol/L、(10.82±1.79)%,较对照组的(3.52±0.43)mmol/L和(3.87±0.28)%均明显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研究发现,研究对象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随空腹血糖值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性。结论:空腹血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是临床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空腹血糖值更稳定,可很好地反映出研究对象一定时间内的血糖水平,具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086-02
当前糖化血红蛋白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已成医学卫生界的关注焦点,美国ADA糖尿病协会于2010年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检测的“金标准”,并确定将糖尿化血红蛋白超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为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本案各选取了56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员,比较了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6例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与1999年WTO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相符,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并发症及血液系统疾病等患者。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32~75岁,平均(55.3±7.2)岁。另择72例同期于我院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33~78岁,平均(55.6±6.9)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采血前一晚8点以后禁食,于第二日清晨采集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4mL,分为两份,每份2mL,一份快速离心后待行空腹血糖检测;另一份加入EDTA-K2抗凝管中待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以己糖激酶法检测两组人员空腹血糖,仪器:雅培C8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SEKISUI MEDICAL CO,LTD. Tokyo. JAPAN提供;以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人员糖化血红蛋白,仪器: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华士信公司提供。严格依相关操作说明书实施操作。
1.3 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其中空腹血糖值处3.4~6.3mmol/L为正常,高于6.3mmol/L表示血糖异常;糖化血红蛋白处3%-6%为正常,高于6%为异常。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并利用和进行检验,若P<0.05,表明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研究发现,空腹血糖异常者糖化血红蛋白也处异常范围;空腹血糖正常者糖化血红蛋白也处正常范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随空腹血糖值升高而长高,两者呈正相关性。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代谢疾病,主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为持续高血糖,随着病程的延长,若患者血糖水平未得到有效控制,则极易引发各类并发症,尤其是对患者心脏、肾、眼、神经系统的损害更为显著。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膜病变、糖尿病足等,都是由糖尿病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据统计报道,现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达2%~3%,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1]。而糖尿病的防治关键在于加强对糖尿病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为此,提高临床诊断糖尿病的水平尤其重要。
临床诊断糖尿病通常以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为指标,空腹血糖超6.3mmol/L或餐后2h血糖超7.8mmol/L即判定为患有糖尿病。但此两项指标易受患者进食及饮食结构影响,只能反映患者短时间内血糖水平,波动性较大,临床若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则需再次进行检测方可确诊,若无此症状则需经多次确认血糖异常方可确诊,且在早期诊断当中,若仅参照此标准还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现象,致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出现漏诊、误诊现象[2]。
糖化血红蛋白是机体血糖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相互结合的产物,其与检测对象的血糖浓度呈正比,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可维持120d,可反映患者120d内血糖水平,稳定性非常高。为此,相比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在对糖尿病进行诊断时,利用糖化血红蛋白的准确性也更高。也正是基于此,美国ADA糖尿病协会于2010年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检测的“金标准”,并得到了国际医学卫生界的广泛认可。
本案比较了56例糖尿病患者及56例健康人员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健康人员均明显更高(P<0.05),且据研究发现,空腹血糖值较高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比较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随空腹血糖值的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性。但相关学者指出,此二者相关性仅限于2型糖尿病,无法用其诊断糖尿病,但其可作为评价血糖控制效果标准。
综上所述,相比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的诊断当中具更强稳定性,可反映患者一段时间内血糖水平,具更高临床应用价值,可于临床糖尿病诊断当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建军.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OL].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7):124+126.
[2]马杰.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4):16-17.
论文作者:张敏,冯丽霞(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血红蛋白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论文; 水平论文; 患者论文; 血糖值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