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地区三线建设述论
王利中
(内蒙古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 要] 1964年开始,在中央的安排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筹划开展小三线建设。1965年4月,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第二通用机械厂、第三通用机械厂等12个小三线项目相继落户今乌海地区的海勃湾。经过多年建设,乌海地区的小三线建设不仅对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当地医疗、职业教育事业提供了支持,而且推动了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同时,这些三线企业无论在初创时期还是在军转民时期,它们的建设与发展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关键词] 三线建设; 乌海; 海勃湾; 军转民
20世纪60、70年代,中央出于国防战备的需要,开始在西北、西南广大地区进行大规模的三线建设。这些建设项目对于改善中国的工业布局,促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有的研究均已对西南的云、贵、川等地以及西北的陕甘等地的三线建设进行了详细探讨。而作为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自治区在当时虽然没有被划入大三线地区,但也在现今乌海的部分地区进行了小三线建设。对此,学界关注不多,至今尚无专论,只是在一些地方志和地方党史中略有提及。有鉴于此,本文将对乌海地区三线建设背景、过程及其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学术界同仁。
一、 内蒙古地区三线建设的背景及规划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日益恶化。由于中苏论战,两国关系紧张。美国加紧孤立中国,干涉越南内政,悍然轰炸越南北方,威胁中国南部边界安全。如何应对未来可能爆发的反侵略战争,成为中国领导人所要思考的问题。1964年开始,中央所制定的国民经济“三五”计划逐渐由解决人民群众吃、穿、用为主转向了以战备为主。1965年9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最终拟定出《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草稿)》(简称《汇报提纲》)。《汇报提纲》中所说的方针任务主要有:“第三个五年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提出“计划安排五年基本建设投资850亿元,留50亿元机动。……基本建设投资的重点是国防工业和重工业,项目的分布大部分在西南、西北三线。”[1]1209,1210实际上这是一个战备计划,主要以三线建设为主。10月,中央工作会议批准了此《汇报提纲》,之后十多年国民经济建设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一计划执行的。三线建设分为大三线和小三线。大三线是指西南云、贵、川三省和西北的陕、甘、宁、青四省区,后又扩大到湘西、豫西、鄂西、晋南等地。由中央投资建设一大批兵器工业、钢铁、有色金属、煤炭、机械、化学工业项目以及交通、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小三线则是相对于大三线而言,是指中部及沿海省、市、自治区的后方腹地。
水利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以下简称“编规”)可以区分工种或技术等级制定人工预算单价标准,但不应按工程类别制定。不能说电排站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比枢纽工程进水闸的低,也不能说堤防工程的施工机械操作人员技能比枢纽工程的低。实际支付时承包人也不会因为是枢纽工程多支付工资、堤防工程少支付工资。
作为一、二线的沿海和中部省区如何安排自己的小三线建设。早在1964年10月18日,中共广东省委向党中央和中南局提交了《关于国防工业和三线备战工作的请示报告》。报告中就提出广东地区小三线建设的设想。主要是:“加速地方军事工业建设,从广州等前沿城市中迁建部分民用工业到三线去,加强国防公路和国防通讯网的建设,加强后方农业和山区经济的发展……”[2]133毛泽东在看了此报告后,批示给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广东省是动起来了,……是否可以将此报告转发第一线和第二线各省,叫他们也讨论一下自己的第三线问题,并向中央提出一个合乎他们具体情况的报告。”[3]196
根据毛泽东的批示,10月25日,周恩来与主管国防工业的罗瑞卿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讨论了广东省委的报告和毛泽东对这一报告的批示。10月29日,周恩来、罗瑞卿联名起草了《关于一、二两线各省、市、区建设自己后方和备战工作的报告》。《报告》提出:“一二两线的后方建设和备战工作,大体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 建设一批地方军工厂,包括枪支、子弹、地雷、手榴弹和炸药等轻武器制造厂。2. 为了配合地方军工厂的建设和保证战时供应,要从大城市搬迁一些必要的配套工厂到省区自己的后方,并在后方相应地建设一些小煤矿、小电站和必要的修配工厂。……4. 修建一批储备粮库、原盐、汽油等战略物资的仓库。5. 加强一、二线后方地区的农业建设,特别是山区建设。6. 迁建或者新建一些必需的医院和学校。”[4]3611月3日,毛泽东批准了这一报告。小三线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20世纪70年代,由于三线建设项目已在海勃湾市全面建成,“六五四”工程指挥部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1971年5月,中央批准在海勃湾市建设一座梯恩梯炸药厂,原“六五四”工程指挥部的建制转入筹备建厂工作,成立“七一五”工程指挥部。炸药厂代号五四四五厂,第二厂名黄河化工厂。1979年6月,该工程因国家压缩基建项目而下马。8月,为了培养军工企业接班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黄河化工厂原址上筹建了内蒙古国防工业技工学校,主要招收呼和浩特、包头和乌海等地军工企业单位子弟,为全区军工企业培养技术工人和轮训在职职工。1983年,为适应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需要,内蒙古军事工业局(原国防工业办公室)经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国防工业技工学校基础上设立内蒙古国防工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开设了机械制造、企业管理、水泥工艺、冶金机械4个专业,学生除了来自内蒙古地区的军工单位外,还有乌海市各厂矿企业的职工子弟。1985年,乌海市原三线企业划归乌海市经济委员会管理。1986年6月,乌海市人民政府在国防工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基础上成立了乌海市工业中等学校。它也是乌海市第一所工科普通中专学校,生源主要来自乌海当地。专业已从原有的比较单一的机械专业过渡到工业与民用建筑、无机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专业,从为军工企业培养人才过渡到为当地各行各业培养技术人才。
1964年10月底,第五机械工业部派3名副总工程师帮助内蒙古自治区筹建小三线军工厂。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研究决定,选择区内较好的企业作为地方军工厂的基础厂进行包建,即商业厅五金厂筹备半自动步枪厂,呼和浩特拖修厂筹备子弹厂,包头工业局抽调人员筹备地雷、手榴弹厂。12月,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召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有关部委参加的小三线建设会议,传达贯彻落实中央的批示精神和地方军工的建设项目和投资计划。会议由国防工办主任赵尔陆同志主持,内蒙古自治区参加会议的有:人民委员会三线办公室主任王孟樵、重工业厅副厅长王振邦、商业厅五金厂厂长芦克勤、呼和浩特拖修厂厂长靳文龙。会议确定在内蒙古地区建设的小三线项目有枪厂、子弹厂、地雷和手榴弹厂以及各配套厂。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得到汇报后,正式确定三线项目中的军工厂为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枪厂)、内蒙古第二通用机械厂(生产子弹)、内蒙古第三通用机械厂(生产地雷、手榴弹),配套厂有工具厂、机床大修厂、木件生产厂、锻铸厂、电厂等。项目的筹建工作由内蒙古自治区计委副主任阿木古郎以及王孟樵和王振邦等人全面负责。内蒙古地区的小三线建设全面展开。
另外施工企业还应对施工安全加强管理,组织专门人员参与到安全检查工作当中去,及时找出施工隐患,并根据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以此来降低施工隐患的发生,为人们的居住提供安全保障。据此相关人员在对建筑施工进行管理时还应对工作机制进行制定,同时对各岗位职责一一明确,并对原本管理制度加以改善,将安全管理纳入其中,对管理经验进行总结,确保工程施工的有效实施。
二、 海勃湾市三线建设情况
中央关于三线建设选址的原则一般是靠山、隐蔽、分散,不占良田,先生产后生活。对于内蒙古地区小三线建设的厂址选择,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进行了仔细研究,乌达至丰镇一线以南的地区,符合中央要求的地点有清水河县、海勃湾市(今乌海市海勃湾区和海南区)等地。乌兰夫主席亲自拍板,把小三线建设放在海勃湾,并指定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李质带队赴海勃湾市选择厂址[6]585。除了海勃湾市之外,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还决定在清水河县建立一个生产雷管的化工厂和一个电厂①。海勃湾与乌达隔黄河相望,市区东部、南部均为山区,主要有千里山、桌子山、甘德尔山,经过李质等人的调研,三线建设的厂址最终确定在两处,一个是市区南约30公里处的拉僧仲庙,这里远离市区,十分荒凉,因四面环山,中间是一片开阔地而成为枪厂和子弹厂的所在地。一个是在市区南部6公里处,建地雷和手榴弹厂。并决定成立工程指挥部。因为确定军工企业厂址的时间是1965年4月,于是相继开工的8家军工企业的建设工程统称为“六五四工程”[7]79。
随着乌海地区城市化的发展,为更好地开发当地资源,协调发展,乌达、海勃湾两地统一管理的要求凸显出来。1971年5月13—18日,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乌达矿务局党委书记石生荣提出了两市合并设立乌海市的建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也分别在1972年3月、1973年7月和1975年8月向国务院提交了相关报告。1975年8月30日,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内蒙古自治区乌达市与海勃湾市合并成立乌海市的批复》。11月,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召开组建乌海市的工作会议,决定将乌海市的党政机关设在海勃湾(今海勃湾区新华街道办事处,属于原海勃湾城市人民公社一部分)。因为:“当时海勃湾的工矿业比较齐备,地势平坦开阔,街道也比较宽展整齐,铁路从市区经过,又是小三线建设的前沿,所以它成为了乌海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7]142由于当时乌海市还不够设区的条件,只能设3个县级办事处。原乌达市设立乌达办事处,原海勃湾市设立了海勃湾办事处和拉僧庙办事处。1976年1月10日,乌海市正式成立。之后,由于乌海市人口超过了20万,设立市辖区的条件已经成熟。1979年12月13日,经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1980年元月,乌海市3个办事处改设为区,即乌达区、海勃湾区和海南区。其中,乌达区党政机构驻巴音赛(今巴音赛街道办事处),海勃湾区党政机构驻海勃湾(今凤凰岭街道办事处,属于原海勃湾城市人民公社一部分),海南区党政机构驻新桥(今拉仲僧庙街道办事处)。这一年,乌海市人口已达226 044人(见表2)。
表 1乌海地区三线军工企业情况表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乌海市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乌海市海勃湾矿务局印刷厂1988年12月第一版。
三、 乌海地区三线建设的成就及其影响
涂层的界面结合强度决定了它的使用寿命,未来应该深入研究涂层厚度对界面结合强度和吸波性能的综合影响。另外,孔隙率对涂层吸波性能影响的机制尚不清晰,应深入研究吸收剂含量对涂层孔隙率的影响,以及孔隙率对涂层吸波性能的影响。
首先,小三线建设无论对内蒙古地区的国防事业,还是对乌海地区经济发展而言,都做出了贡献。1965年4月,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破土动工。1966年5月,工厂的4个产品加工车间全部竣工。全厂职工在基建工程尚未全部完工的情况下,一边建设,一边试制,经过3个月的试制,终于在1966年9月,枪支试制成功。在1969年底共试制出成品枪450支,1970年试产定型,1971年投入大批量生产,当年产量达15 038支,超过设计生产能力,结束了内蒙古自治区不能生产轻武器的历史。第二通用机械厂在建厂一周年前夕生产出了7.62毫米普通枪弹17 000余发,试制取得了圆满成功,填补了自治区枪弹生产的空白,为正式生产打下了基础[6]404,589。
这些军工企业除了军品生产任务外,还承担着一些地方民品生产任务,改变了原先乌海地区机械工业局限于机械修理的局面。如内蒙古第二铸锻厂1977年上制氧项目,1978年5月,顺利生产出纯度为99.2%以上的合格氧气。不仅满足了本厂生产需要,还供应了本市兄弟工矿企事业单位。1973年3月,内蒙古胜利机修厂筹备汽车大修车间,开始为乌海本地汽车提供修理服务。1975年5月,该厂又为地区农牧业服务,开始试制生产深井泵,仅用半年时间,生产出的深井泵受到自治区机械工业局的好评。1974年,内蒙古工具厂开始生产民用品——高度划线卡尺,之后还陆续生产了标准通用立铣刀、三面刃铣刀、切肉机、绞肉机等,满足了地方民用产品的需求。1966年至1984年,7个军工厂(除电厂外)累计建成厂房10.1万平方米,拥有各类设备1 296台,金属切削、铸造、热处理、电镀等加工手段比较齐全[8]261。更主要的是,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企业管理干部和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为乌海市经济发展准备了一批人才。
第一,为了支援乌海地区的三线建设,中央和地方政府组织各地、各部门为这些企业提供各种帮助,加快了工程项目的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主要表现有:技术和人员支持。中央第五机械工业部从有关部属企业抽调来了专业技术干部和关键工序生产的技术工人,重庆296厂和北安626厂对口支援枪厂。沈阳321厂支援子弹厂。北京506厂支援地雷手榴弹厂。内蒙古各地方企业如海拉尔牧业机械厂、呼和浩特机床厂、内蒙古铸锻厂、包头拖拉机配件厂、包头303厂支援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特别是内蒙古军区后勤部第7325工厂,抽调80多人,由厂长王富荣同志带队,从呼和浩特赶到海勃湾,积极参加地方军工企业的建设,成为三线企业的主要力量。工程土建。内蒙古经济委员会要求内蒙古第一、第二、第三通用机械厂在1965年4月5日前做好全部准备工作,6月1日开工,当年8月底完成土建工程。工程由包头华建八公司负责,海勃湾市提供工程所需建筑材料。计有片石2万方、卵石3 000立方米、沙子17 000立方米、白灰1 000吨,而砖瓦则先由自治区物资局从包头市调拨一批,以后由海勃湾市生产。为了解决建设运输问题,自治区还提供了50辆汽车和100辆马车③。在各方努力下,工厂的建设速度很快,当年3个通用机械厂生产所需的土建工程就全部完工。后勤支持。对于三线建设项目落户海勃湾,当地的各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施工队伍一到现场,邮电局当天就把电话通往施工工地,市人民医院在施工现场开设了医务室。商业服务部门分别将理发馆、饭馆设到工地。市物资局全力以赴,及时组织供应各种物资。同时,大批建设人员和工厂技术人员、职工家属汇聚到海勃湾地区,他们的住宿和饮食保障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海勃湾市专门将原海勃湾矿务局办公大楼、食堂腾出,供“六五四”工程指挥部和各厂筹备使用。将原海勃湾机械厂的厂房设备人员全部交给枪厂试用。市粮食局专门组织供应大米,照顾从南方调来的职工的饮食习惯。市公安局解决了100多名由对口厂调入职工的家属的农村户口问题。
其次,小三线建设促进了乌海地区城市化的发展。解放前夕,乌海境内仅在老石旦和乌达有几家私人小煤窑和零星分布的几家农户和牧民,基本处于待开发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河西岸的乌达地区先后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旗和巴彦淖尔盟。黄河东岸的海勃湾地区隶属于伊克昭盟的鄂克托旗。1954年冬,海勃湾地区成立了桌子山矿区办事处。1958年开始,乌海地区进入了第一次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为了响应中央大炼钢铁号召,乌达和桌子山两大矿区组织人力开展了“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同时,西卓子山水泥厂、卡布其石灰石矿、甘德尔铅矿、乌达发电厂等企业相继建设起来。大批人口涌入乌海地区。1960年,乌海地区人口猛增到125 243人。其中,海勃湾地区67 831人,乌达地区57 412人,具备了成立两个县级市的基本条件。1961年7月9日,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1次会议决定,批准设立内蒙古自治区海勃湾市和乌达市[7]66。两地分别由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管辖。后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该地区也开始精简职工,压缩城市人口。1963年,乌达和海勃湾两市累计精简职工24 046人,压缩城市人口47 765人,使两市人口减至7.5万人[10]21。
这家大概主要靠门市外卖,只装着寥寥几个卡位,虽然阴暗,情调毫无。靠里有个冷气玻璃柜台装着各色西点,后面一个狭小的甬道灯点得雪亮,照出里面的墙壁下半截漆成咖啡色,亮晶晶的凸凹不平;一只小冰箱旁边挂着白号衣,上面近房顶成排挂着西崽脱换下来的线呢长夹袍,估衣铺一般。
1965年,以小三线建设为主的第二次大开发在乌海地区展开。内蒙古第一和第二通用机械厂厂址设在了离海勃湾市区以南约30多公里的拉僧仲庙地区。“六五四”工程指挥部也设在这里。后内蒙古跃进火力发电厂也设在这一区域。为适应地方军事工业的发展,海勃湾市在这一地区设立“六五四”街道办事处(1976年改名为新桥城市人民公社)。内蒙古第三通用机械厂建在了海勃湾市区南6公里处凤凰山脚下,后第二铸锻厂、木器厂、胜利机修厂等企业也在其周围建立,形成了另一个三线企业聚集区。这两个区域后来分别成为乌海市海南区和海勃湾区的核心区;当时除了三线建设项目外,当地还建设了千里山钢铁厂、砖瓦厂、建筑陶瓷厂,以及301工程(生产油脂)、302冷库(储存肉类)等冶金、建材、轻工项目,以配合三线建设。大量的建设人员及其家属来到乌海地区,当地人口再度增长。据统计,1965年,乌达市人口为54 439人,海勃湾市为40 279人,两地人口合计94 718人。1970年,海勃湾市人口已达71 687人,比1965年增长44%,乌达市人口66 101人,比1965年增长18%,两地人口合计137 788人(见表2)。
表 2主要年份乌海地区人口统计表 单位:人
资料来源:《乌海市志》编纂委员会编《乌海市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1965年4月开始,全国各地支援乌海地区三线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技术工人纷纷汇聚到海勃湾市,相继建成了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内蒙古第二通用机械厂、内蒙古第三通用机械厂、内蒙古工具厂、内蒙古胜利机修厂、内蒙古第二铸锻厂、内蒙古木器厂、内蒙古跃进电厂等军工项目,以及六五四医院、六五四供应站、内蒙古军事工业局招待所、国防工业技工学校等后勤基础配套项目。到1984年,7个军工企业(跃进电厂除外)累计投资4 335.5万元,拥有工程技术人员279人。这些三线工厂在从事军工生产15年中(1964—1979年),共完成工业产值2.0188亿元,实现利税1 837.56万元[8]180,261,相继生产了56式半自动步枪、子弹、地雷、手榴弹、炸药等军工产品(见表1)。
第三,三线建设为当地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当时为了解决三线企业职工就医和子女入学问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海勃湾建立了“六五四医院”,在几个家属聚集区分别由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第三通用机械厂、胜利机修厂和内蒙古黄河化工厂建起4所中小学。1970年,六五四医院建立伊始,服务对象主要是三线企业和周围厂矿牧区的患者。因其技术力量强,设备比较齐全,医疗质量高而受到患者的好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从1973年开始,该医院多次获得自治区工交系统、军工系统以及乌海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987年,该医院与海南区人民医院合并,继续为当地人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内蒙古地区在国家三线建设布局中不属于大三线地区,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在1964年已经开始筹划自治区三线建设布局问题。1964年9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建设“三线”布局的初步设想》,提出了关于发展“小而全”的地方工业的问题。“依靠沿海老工业基地支援,是发展自治区工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在执行中要从全局出发,使内迁的工厂既有利于‘三线建设’和自治区现有工业协作配套,又有利于沿海工业调整和压缩城市人口。根据中央战略方针,内迁工厂布局,设想东部以乌兰浩特、赤峰、通辽三个点为主,西部以丰镇至乌达一条线为着眼点。这三个点和一条线是东北、华北经济后方的战略布局。”[5]443根据这一设想,内蒙古地区将成为东北、华北等一线地区的战略后方。通辽、乌兰浩特、赤峰3个城市以及丰镇(今内蒙古丰镇市)至乌达(今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一线作为三线建设区域。特别是丰镇至乌达一线以南的清水河县、准格尔旗、鄂克托旗、乌达等地紧邻晋北、陕北以及宁夏等地,远离中蒙边境,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三线建设布局的地域。
四、 乌海地区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
对于内蒙古乌海地区三线建设而言,虽没有云、贵、川、陕、甘等地规模大,影响大。但是它凝结着建设者们宝贵的心血,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些经验。对于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有着借鉴意义。
4.2.2 政府出资对边远山区的学生和教师集中进行游泳知识技能培训,编写《学生安全生存自救与救助手册》,解决学生安全教育知识不足的问题。
20世纪60、70年代,内蒙古乌海地区进行的小三线建设,对地区经济和城市建设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乌海地区的三线企业军转民后,境遇各不相同②。一些企业脱颖而出。如第一通用机械厂生产摩托车前叉减振器,后又兼并了内蒙古胜利机修厂、内蒙古工具厂。1998年,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内蒙古一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摩托车减振器生产厂家之一。第二通用机械厂在1986年转型为化工企业,开始生产聚氯乙烯和纺织布水泥包装袋,先后兼并了乌海地区的乌达化学工业总公司、长青包装材料厂、代兰塔拉铅矿后,组建了内蒙古黄河化工集团公司。1996年,该公司拥有资本4亿元,职工3 300人,年创产值2亿元,利税2 500万元,成为内蒙古最大的氯碱化工企业[6]412。2004年,黄河化工集团改制为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并于2012年成功上市。内蒙古第三通用机械厂军转民后生产民用工业导火索,在此基础上逐步转化为化工企业。2003年,企业改制为内蒙古北方保安民爆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主打增雨防雹火箭等项目。2004年,公司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均超过2 000万元。2008年,公司的人工影响天气系列产品占到公司工业总产值80%的份额,人均创利税超过2万元,已达到高科技企业标准[9]122。
第二,三线建设中所体现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当时三线建设的负责人之一靳文龙同志回忆:“六五四工程开始建设时,就把艰苦创业放在首位。在生产方面,一切设施要工艺先进,保证产品质量,而在生活方面则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家属房盖的是‘干打垒’,而且干部职工一视同仁,党员干部带头将家属迁移到厂区。”[6]591第三通用机械厂在设备进场时,没有搬运工,全凭干部职工手拉肩扛,硬是把设备安装到位。在短暂的一年内,建成了两条生产装配线,使工厂初具规模。大多数军工企业当时都是在基建工程尚未完工的情况下,一边建设,一边试制,争取早日完成国家的三线建设任务。正是靠着这种实干苦干的精神,三线建设项目才能如期顺利地完成。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发展,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除了生产之外,在后勤供应问题上,广大职工也没有等、靠、要,而是自力更生,自己解决。乌海地区地处荒漠,当地的农业开发是在1958年“大跃进”的形势下起步的。但是由于工矿业的发展,当地人口增长很快,一些蔬菜副食品供应不足,一些厂矿企业纷纷建立农场,满足本企业职工家属的需要。三线企业进驻海勃湾后,各厂分别动员家属开荒种菜。干部、工人都抽出工余时间参加垦荒运动,见到了成效。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第二通用机械厂、跃进电厂在建厂投产后,组建了“五七”生产队,打井开荒,在厂区和家属区附近开垦出各自的农副业生产基地种植蔬菜,种植面积达15公顷。同时,内蒙古第一、第二通用机械厂建立了各自的农场,开发了水浇地约13.33公顷。内蒙古工具厂和内蒙古第二铸锻厂联合开办了友谊农场,开发了水浇地26.67公顷[11]153,154。这些农场、生产基地种菜、种树、饲养牲畜,既保证了职工的夏菜供应和冬菜、肉食部分自给,又解决了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的农副业生产部门还被评为国防工业战线的先进集体[12]7。
第三,西部地区三线企业的军转民工作,一方面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针对企业面临的客观具体困难,政府部门需要给予大力的支持与帮助。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国家从国防战备的角度谋划三线建设,忽视了经济效益。大多数三线企业主要生产军工产品,对外保密,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军工生产体系,完全按照计划经济的机制在运行。改革开放后,这些三线企业转产民品,需要自己去开拓市场,骤然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难免会面临种种困难。首要的问题就是开发民品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乌海地区的三线企业从1979年军转民以来,到1984年,5年期间累计亏损1 132.45万元[5]220。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工资发放靠上级拨款和银行贷款,企业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针对这些问题,1985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决定给予乌海市三线企业8项特殊优惠政策。主要有:“军工停产后的专用工装(毛坯、半成品)造成的积压由军工局负责解决;各军工企业向军工局借的农副业款免收;军工企业下放乌海市后,自治区财政自1985年开始每年补贴180万元,到1989年共补贴900万元。根据财政部《关于对三线调整单位减免税的通知》精神,乌海市原地方军工企业享受减免税的优惠,从1986年到1995年前后共减免税257.92万元。此外,自治区和乌海市有关经济管理部门和金融部门支持军转民的项目开发,他们投入的技改资金连同企业自筹的总计达到4亿8千多万元。”[13]518,520除了财政资金的支持外,乌海市政府还积极为三线企业牵线搭桥,与区外企业进行生产联合。第一通用机械厂的摩托车前叉减振器项目,就是乌海市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与经委的领导亲赴重庆嘉陵机器厂联系而促成的。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有力地促进了三线企业军转民工作的开展。
注意到,与文献[24]中的3WLS算法相比,本文式(21)中增加了对θ1中x、y估计值的利用,因此,本文算法的定位精度更高.式(21)的加权最小二乘解为
第四,“军转民”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要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研发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如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1985年开始,组织了180多人次,对26个产品进行了调研,写出了10多份可行性研究报告。最后确定为重庆嘉陵机器厂配套生产JH70摩托车前叉减振器。1988年,年产量达到121 082支,扭转了连续8年的亏损局面,实现利润10万元。1994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万支。产品品种已发展到17个车型25个规格,覆盖了丰田、川崎、铃木、雅马哈4个系列摩托车减振器市场。为重庆嘉陵集团、济南轻骑集团等国家定点摩托车厂家配套,国内市场份额已占到12%左右[13]522。进入21世纪后,由于国内摩托车市场的饱和,产品连续大幅度降价,该企业亏损严重,资不抵债,又未能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2004年12月,国家正式批准其破产[9]39。内蒙古第二通用机械厂军转民后相继生产过钢钉、镀锌铁丝、太阳能热水器、汽枪弹以及“天马牌”洗衣机等产品。1986年,企业放弃机械加工行业,转型氯碱化工。依托当地资源,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系列化工产品。纺织布水泥包装袋引进项目、电石、烧碱和聚氯乙烯树脂的技术改造项目相继获得自治区批准立项。1988年开始,新项目相继投产,后又不断的技术改造,使电石、烧碱、聚氯乙烯树脂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规模。该企业通过多次技术改造以及企业兼并,已从过去单一的机械加工发展为以化工生产为主,轻工、机械加工为辅的综合性大型化工集团[9]147。内蒙古第三通用机械厂军转民后,相继开发了元明粉、岩棉、警用催泪弹等项目,但屡屡失败。1997年,该厂被列入乌海市第一批破产企业名单。1998年,企业调整了发展战略,以开发民爆产品作为发展方向。当年建成了一条年产500万米的导爆索生产线,填补了自治区的空白。2000年,企业与乌海市气象局合作,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开发出了人工影响天气产品——增雨防雹火箭,当年企业扭亏为盈。后不断开展技术研发,公司的“机载碘化银末端燃烧器”技术成果通过国家级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RYI—6300型增雨防雹火箭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008年,该企业成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消减雨作业装备唯一供应单位[9]120,122。
综上,三线建设尽管存在一定问题,但它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是毋庸置疑的。虽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原三线企业早已改行,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三线企业的建设者们为国防事业所做的贡献。他们秉持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新时代需要传承下去。国有企业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攻坚克难、屹立潮头,就需要先辈们的这种精神,成功实现军转民的企业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也是今天“西部大开发”所要珍惜的宝贵财富。
注 释:
① 1966年10月,由国家投资300万元,在清水河县城关人民公社瓦窑沟动工兴建以生产雷管为主的中型地方军工企业,名称为“国营内蒙古红旗化工厂”。1968年,内蒙古国防工业办公室在清水河县小庙子人民公社贾家湾村兴建先锋火力发电厂,总投资320万元。先锋火力发电厂归内蒙古国防工业办公室管理,主要为所属红旗化工厂军工生产供电,兼顾县城及附近农村用电。参见万凤翔主编《清水河县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335页和第355页。
② 六五四物资供应站1985年划归乌海市经济委员会领导,成立经委供销公司。跃进火力发电厂下放乌海市领导后,因机组设备老化,人员全部划归海勃湾发电厂。内蒙古第二铸锻厂和内蒙古木器厂均已宣布破产。参见《乌海的改革与开放》第523页。
③ 参见《关于内蒙在海勃湾市建立第一、第二、第三通用机械厂的情况汇报》,乌海市档案馆档案:1—1—180。
一般来讲,长文档目录只要到三级就可以了,在“显示级别”数值选择框中,设定目录所包含的标题级别为“3级”。如果你定义的样式中没有大纲级别是生成不了目录的。
[ 参 考 文 献 ]
[1] 薄一波.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下卷 [M]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
[2] 陈东林. 三线建设: 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 [M]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
[3]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第11册 [M] .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4] 周恩来, 罗瑞卿. 关于一、二两线各省、市、区建设自己后方和备战工作的报告 [J] . 党的文献, 1995 (3).
[5]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 编. 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 内蒙古卷 [M] .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1.
[6] 郭启俊, 王成, 主编. 乌海的开发与建设 [M]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9.
[7] 《中共乌海历史》编辑部. 中国共产党乌海历史 [M] .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9.
[8] 《乌海市志》编纂委员会, 编. 乌海市志 [M]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6.
[9] 乌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 改革纪事——乌海市政协文史资料: 第十二辑 [M] . 宁夏润丰源印业有限公司, 2015.
[10] 马万里, 主编. 中国共产党乌海市党史大事记 (1949—2000) [M]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
[11] 《海南区志》编委会, 编. 海南区志 [M]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
[1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 乌海市文史资料选辑: 第四辑 [M] . 乌海市海勃湾矿务局印刷厂, 1988.
[13] 王成, 主编. 乌海的改革与开放 [M]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1.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Lines in Wuhai Area of Inner Mongolia
WANG Lizhong
(History and Culture College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China 010022)
Abstract : In 1964, unde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the Party committee of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lanned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ird line. In April 1965, Inner Mongolia's first general machinery plant, the second general machinery plant, the third general machinery plant, and other twelve third line projects have settled in Haibowan in the present Wuhai area. After years of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hird line in Wuhai not only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ial economy, but also provides support for local med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Moreover, it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the region. At the same time, also left some Precious historical experience.
Key words : three line construction; Wuhai; Haibowan; transfer of military technology to civil use
[中图分类号] :K 2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623(2019)03-0042-08
DOI: 10.3969/j.issn.1001-7623.2019.03.006
[收稿日期] 2019-03-11
[基金项目] 内蒙古党委党史研究室党史研究课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内蒙古地区工业变迁研究”(NS2014001)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王利中,男,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责任编辑 阿茹汉】
标签:三线建设论文; 乌海论文; 海勃湾论文; 军转民论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