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化成长中的短波与长波相互交织的规律实现工业生态的发展_科技论文

把握文化成长短波与长波交织规律,实现产业生态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波论文,短波论文,规律论文,生态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95(2009)05-0065-08

文化产业成长的生命周期性波动规律呈现出以下三大特征:一是以显在和隐在两种形态存在;二是短化和长化波动同步;三是鼎盛的短波与余绪的长波交织。文化产业在科技的推动下,何以呈现出这样的规律?我们如何更科学地把握文化产业成长的鼎盛的短波与基础的长波交织的生命周期性波动规律?本文试图围绕这两个问题,探寻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文化产业的生命周期由鼎盛的短波与余绪的长波交织构成

与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成长周期短化与长化同步规律相应的,是文化产业的生命周期由鼎盛的短波与余绪的长波共同构成。

科技成长与文化产业发展,如同经济运行存在波浪式前行规律,又有其内在的生命周期。科技的基础性创新以长波的方式呈现,而改进性创新以短波的方式展开;科技波动的曲线与产业周期是由长短曲线交织构成的,基础性创新长波统摄下的是改进性创新所由产生的短波,以各种形态交替呈现。往往是长波中交织着短波,在工业革命时代,短波交替的时间相隔往往是15年-30年,与托马斯·库恩所说的范式转换时间相当。在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里,尤其是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的创新里,基于新兴产业向市场开放“窗口”的时间日渐缩短,处于鼎盛期的产业以日益缩短且花样翻新的周期交替,且短波的生命周期形态不全然是曲线的。

科学技术推动产业革命需要经历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科学驱动技术突破的力度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文化产业技术装备及产品的速度。而科技的力量要完全释放,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生产力,其间非常重要的是营造与科技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偏向①相适应的文化生态。

从以往发展的历史着眼,与科技相适应的文化生态的出现,期间大概需要经历二百年的时间。15世纪谷登堡印刷术的出现,大概就经历了这样长的时间,到17世纪一种全新的信息环境才出现。同样,西方经历这两个世纪的信息爆炸,走上了技术统治的道路。用波斯曼的话说,“17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任何重要的技术发明都没有出现,足以改变信息形式、数量或速度的技术一个也没有出现。过了二百年,西方文化才适应印刷机造就的信息环境。”[1]38其实,社会又再次进入营造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生态的历史。期间又经历了二百年时间。

其实,无论是文化作为变革的力量发生作用,还是发展至今的文化产业成长周期,都是以长波的形态存在。只是文化产业的长波周期相对于文化生态的长波周期要短很多,但也至少经历了60年。之前,经济波动发展带动文化产业波动的研究结果:1845年-1892年经济波长与1877年-1940年文化产业发展长波周期相互对应;1892年-1946年经济长波与1940年-2005年文化产业发展波长周期互相对应,经济起伏波动之后紧接着文化产业的起伏波动。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文化产业运动的两个长波生命周期依然“都约为一个康德拉季耶夫周期”[2],而且几乎精确到63年-64年!

基于以往研究对文化产业所作的两个周期的划分,发现一个与当前经验及研究相悖的结论:文化产业演化周期所显现的长波并没缩短,即并没有出现文化产业周期短化的规律。依据“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演化的历史轨迹”[3]制成的曲线图可以更直观地印证本观点。无论是最早的谷登堡印刷业,还是历时较短却有着明显的美好前景的移动通讯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它持续的历史往往是很悠久的。起于15世纪的印刷出版于今年才出现衰退迹象,美国几大纸质媒体纷纷爆出破产消息;电影相较印刷出版,历史虽然短暂,只有一百多年历史,但是专家对它的前景非常看好。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王志敏教授指出,从电影作为交流工具的发展前景着眼,与语言类比,目前它还处在仓颉造字期。而保罗·莱文森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更是向人类描绘了手机持久广阔的前景。

图1 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演化的历史轨迹

科技发展的波动周期到底是延长还是缩短了呢?它与文化产业的关联与差异何在?科技创新进步理论的研究中,有一种S曲线理论,表明科技创新的波动与文化产业周期的波动存在相似之处,也呈现出有规律的间隔。它的曲线更替在当时往往为15年-30年之间,而且使科技创新与产业生长波动呈S曲线的形态。因而,我们认为,说科技创新的周期缩短,这样的表述既过于笼统,也是对“科技”一词使用的不严谨所致。科学作为基础性的理论创新,它的生命周期较技术创新周期所持续的时间更长;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成长周期,它的持续时间也相对要长一些。以印刷为技术依托的文化出版业,刚呈现出衰退迹象并不久,但是期间的印刷技术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代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的提升,改善性创新的周期较工业革命时期有明显的缩短,由技术转化带动的行业与产品生产的周期更替变化将更快。

总的说来,科技成长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生命周期,体现为基础性创新长波统摄下的改进性创新短波。其中,文化生态周期较科技周期长,也较产业周期长;文化产业周期较技术创新周期长;科技的框架性发展战略周期较文化生产关键技术突破的周期长。

文化产业周期短化主要体现在行业与产品生产中。从互联网产业的周期变动着眼,我们一方面依然可以感觉S曲线理论所主宰的产业特色;另一方面又可以感受到创新波动曲线的新变。互联网继2001年遭遇第二次寒流,至今,产业又再次遭遇发展的寒流。从技术生长转换的规律着眼,这也恰恰是产业出现拐点,产业内部正在孕育并涌动新的发展机遇的时刻,由技术进化的S曲线描述,是曲线下端正萌生新的技术与新的产业。第二次互联网冬天的来临同时意味着第三次互联网热潮正在被酝酿,即使我们身处冬天,一些新的迹象已经开始显露: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和Web2.0等正处于第三次浪潮前的热身阶段。当然,与科技波动相关的文化行业与文化产品成长周期明显缩短。2000年互联网成为冰点后,中国知识经济领域的产业热点并没有停息。2001年是数码热,2002年则是手机热,2003年是短信和网络游戏热,2004年是即时通讯热;同时,围绕产业热点展开的是不同产品新形式与新功能的横向拓展。2009年的热点是广电、通讯与互联网三网融合。纷呈期间的是各种新产品的更替,也就是产品更替的周期较行业的周期更短。

文化产品的短期更替,它的有效性一般说来,既与技术的更新创造相关,也与新兴产品的功能开拓相连,还与人们对新兴产品的消费需求及审美态度相伴。当代以种种形态交替并呈现的产品改进性周期,随着创新空间的纵横拓展,由时间轴向空间轴转变,相应的是人们的时尚趣味的快速变更,活跃于文化产业长波中的更替性行业与产品的周期较以往任何时候都短,已为人们所把握的摩尔定律,指的就是电子产品更替时间往往只有18个月,而三网融合又一次刷新周期的这一时间纪录,向更短的方向发展。

这些环绕产业S曲线沿时间轴纵向伸展,同时又不断沿空间轴横向拓展的行业与产品的创新,它们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呢?它们的生命周期曲线不全呈S型,而且还形成多种与它们各自特有的生命周期相应的曲线形态,可以被概括为风格型产品生命周期、时尚型产品生命周期、热潮型产品生命周期、扇贝形产品生命周期。正是环绕产业S曲线而活跃期间的以产品为核心涌现的更替,构成了形态各异的生命周期短波,充分体现了文化产业的生命周期的特殊性。

风格型产品的生命周期曲线呈间断性。间断的起止与人们对它的兴趣的生灭起伏一致,在循环再循环的模式中展开,峰谷与峰谷间是不连贯的。这类产品的一时衰退并不表示无法再生,在被岁月淹没的某一时刻,由于人们的关注,它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再度复兴,如唐装。它的波动曲线是由间断的抛物线构成。时尚(fashion)和热潮(fad)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以一次的峰谷方式完成使命,伴随时尚与热潮的衰退便退出历史的舞台。它们之间的曲线差异,时尚的峰谷线较热潮的要更延展平缓,而热潮的生命曲线更陡峭。较风格型产品,在产业的曲线规律图上,它们以一个个形势陡峭的孤独的符号呈现。因为时尚和热潮产品更多地只是满足人类一时的或者说是一次性的好奇心或需求。扇贝型产品生命周期主要指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地横向地延伸再延伸,这往往是因为产品的新用途的不断开拓。如果说风格型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在时间轴上展开的,那么,扇贝型产品的生命轴线则是在空间中拓展。文化产品生命轴线的空间拓展也增添产品周期短波的多样性。

此外,从图1“科技创新与演化的文化产业历史轨迹”比较印刷业与电视业的曲线,我们可以发现,文化产业的每一个行业在创生之初,完善改进性技术的密集以及新市场的开拓,曲线的峰值特征明显;之后,每次新技术引进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是,总体走势开始渐趋平缓。这也意味着文化产业的长周期曲线是由簇围在科技创新S曲线周围的长长短短的曲线交织构成,与这些活跃的短周期波动相关的是产品的短周期更替,与产品短周期更替相应的则是产品形态与功能的空间拓展,行业与产业依然生存并生长。

周期短期化对文化产业生长产生怎样的影响,带来怎样的变化?一方面,技术更新和产业功能的开拓,意味着对周期性规律探索为人们有效地把握产业生产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另一方面,人们的消费需求与审美态度的变化,既充分体现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又一定程度影响技术的更新速度与产业功能开拓的方向。一味地追求创新与发展,迎合时尚的节拍满足技术的求新变异,势必造成短命的企业,同时导致资源的浪费。BP机、VCD和DVD快速更替的历史离我们还并不遥远。

二、把握短波与长波的交织规律,合着时尚节拍,兼营冷热产品

之前所言的架构性或者说基础性的创新,无论是科技的还是文化的,它们都将是改变世界、社会文化和人们思维的创造性发明,科技的引入,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偏向引发的是与原有世界的决裂,需要并创造与它的发展相适应的新文化生态。文化的发展,潜在规约并引导科技发展的方向,也同时催生与新科技发展相匹配的文化自己的未来,并对社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对文化产业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基础性创新往往是理论创新或观念创新。越是在人类历史发展早期,这种理论的现实转化越艰难。尽管相关的理论观念早就出现,只是技术转化成现实的条件不具备,一再被推延。众所周知的达芬奇笔记中的奇思妙想,相隔了几个世纪才逐步转变成现实;早在1925年关于电子彩色电视原理就为人们所知,但是,彩色电视机直到1953年才推出。

新兴文化产业的理念生成到产品转换,经历的周期相对比较长,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形态系统、生态系统和文化存在的网络系统建立之前。从1884年电视原理的被发现到1936年英国第一次正式电视系统的公开广播,经历52年,即使是距1925年的黑白电视产生也相距41年。但是,文化产业的同一行业的科技创新更替的时隔,在工业时代往往在15年-30年左右,反映在图1,即不同行业科技创新几经起落的峰尖之间相距的距离几乎很平均:第一部无声电影(1895)到第一部有声电影(1927)相距32年;第一次正式电视系统的公开广播(1936)距离1962年的电视卫星的产生,期间经历26年;而黑白电视(1925)与彩色电视(1953)之间也相距28年;晶体管(1946)的出现较1913年真空管的产生相距33年;数字手机(1995)与手机(1973)之间相距22年,手机距手机电视(2000)相距27年;电视卫星(1962)与数字电视(1990)间相隔28年,第一个微处理器(1971)到第一款笔记本(1985)相距14年;第一部移动通讯电话(1946)到第一部手机(1973)之间相距27年;也就是基于电和电子的基础设施的创造和应用,所催生的文化产业形态的变更,在初始的时候所需要的时间,与托马斯·库恩对社会科学范式转换所概括的周期惊人地一致:15年-30年。科技的发展速度逐步与生命的黄金时期合拍。

网络信息技术具有的内在偏向,是将人类的文化引向娱乐。技术与文化的边界在技术的商业运用中与文化合一,技术与文化的边界的模糊,技术的周期与文化产业更确切地说是娱乐文化产业的周期合而为一了。也就是技术的现实适应性转化能力日益增强,市场营销观念也参与到特定产品生命周期的构成中,社会的文化生产与生活生态的形成,为科技与人们变化的时尚口味速度日益贴切,一旦科技的商用实现,波动曲线的振幅在短时间内将达到驼峰,等到下一轮的完善性创新出现。期间经历的时间或者周期也在不断缩短。因为改进性创新是以产品功能的完善为目标,替代性特征更加明显,因而产品波长较短,波动曲线的更替性特征明显。

产品生命周期概念必须限定在本行业范畴中,并认真审查产品不同阶段的正常演进和各个阶段的平均持续时间。不同范畴产品的生命周期,持续长短是不一样的。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产品具有最长的生命周期,因为它们往往是人们物质或精神生活所必须的,像报纸、咖啡、电影、传真机、无线电话等;而与这类产品相关的种类变更,更准确地体现产业的生命周期,只因产品的应手性,与人类日常生活紧密的关系,人们往往忽略了产品更替的生命周期。以打字机的发展着眼,尽管被冠以“打字机”的名称,但是,打字机已经经历了手动打字机、电动打字机与电子打字机等不同阶段,而且,每种打字机又都经历了产品生命周期的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只是在相同名称的掩盖下,人们忽略了电动打字机被取代的历史,这一现象正在电子打字机的演变历史中重演。这种相近功能的可替代性产品的更替,一方面,周期短更新快,容易为人们所忽略,另一方面却是产业产出价值和创造利润的主要方式。

文化产业的生命周期由鼎盛的短波与基础的长波构成特征,其间经历的变化特征,要求文化产业的发展决策和规划,既要为明天发展而立足于贴近生活的基础性产业的生产,又要为今天的建设,追逐时尚的更替性产业的创新,在充分发挥创意主体的创造性同时有选择地适当发展。现代技术的现实转化速度加快,创造能力的不断提升,创新空间的极大拓展,文化产业发展周期的多形态交替呈现,需要人类克制发展。无论创新和克制发展,都依然需要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传统的产业领域,产品的利润生产遵循帕累托的经济原理,即利润产生于20%的产品中,其余的80%的利润可以忽略不计。借助互联网,曾经冷销的80%的没有利润生长空间的产品生产,它的市场可以被拓展到全世界,这样,每一项产品不只是它们各自微薄利润的集聚,还可以与此同期的20%的热销产品平分市场利润,更为重要的是在延长每一项产品的生命周期同时,让具有不同需求的人得到更多样的选择和更丰富的满足。每项冷销产品的利润空间或许依然无法与热销产品相比较,可它持续长久的生命周期和全球的市场空间,同样会给它带来可观的利润,毫不逊色于热销产品在热销期间所获取的利润。热销产品的利润波动幅度大,在短时期内相较冷销产品的利润,自然要可观得多,也就是它的利润空间将在特定的时段得到集中反映。热销产品的经济波长较冷销产品要短,但是,它的波峰与波谷间的跨度较冷销产品要大得多,也标示着热销产品的利润空间在短时间里是极大的。但是,随着产品由热趋冷,可能产生两种情形,一是伸展波长突然中断,热销产品从市场中完全销声匿迹;也可能出现热销产品波长的振幅下降,长度却被不断拉长。产品的波长由短波向长波转变,曾经的时尚热销产品,经由市场的理性消费,逐渐成为生产或生活的基础性产品,相对时尚产品的热短期生命周期,逐步向长期发展。这类产品充分体现了文化产品累积性的特征。不是技术的替代性更替,而是文化的显隐性转换②。

基于热销产品的冷热转换所显现出的特征,因而提议在追逐时尚的更替性产业创新同时,要克制发展。克制发展,主要是克制生产利润可观却短时期特别容易被替换的产品的生产。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这类热销的产品,或许正是吻合帕累托经济原理产出主要利润的20%的产品之一。热销产品的市场与历史命运——消失抑或转化成基础性产品——规律性不好把握,克制发展的方向应该循着向文化显隐性转换的产品迈进。

三、平衡文化的维权与分享兼顾当前与未来的发展

实现产业的生态发展,不仅要把握产业短波与长波的交织规律,合着时尚节拍,兼营冷热产品,还必须处理好版权文化与共享文化间的平衡关系,并兼顾产业当前与未来发展的均衡。

在一般的观念中,专利是激励发明创造和确保工业进步的重要手段。事实上专利法规的建立也是19世纪某个时候的事情,而且即使在那个时候,荷兰与瑞士两国长期不设专利,最后,是迫于工业国大家庭的道义压力和政治压力,分别于1912年与1907年设立专利制[4]。

知识是人类共同创造的,只是在物质贫乏的时代,知识创造的早期,知识生产是少数人的事,而知识的现实转化在工业时代产生了人们难以想象的乘数效应,因而,知识保护对知识产生国积累并增强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知识产权保护创建国家,尽管是以激励创新为理由提出保护,它的根本目的是以知识谋取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在全球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基于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国家的政治格局,网络技术的跨疆越界的现实,必须处理好版权文化与共享文化间的平衡关系。知识的保护与分享的平衡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主要的文化生态。

工业复制时代,产业产出与国家实力的增强依靠的是知识产权保护,而数字虚拟时代的创造及经济增长依靠的是企业联盟与知识分享。这实际上表明文化产业的生存生态发生了改变,对这一不符合原有文化生产生态的现象,重要的不是以原有的价值标准加以指责——这仅仅是无益的理论错位;重要的是创造出适应这种改变的文化对策,也就是创造适应技术创新变化的新文化。面对自制技术带来的非法生产和非法经营文化产品的现象,一方面,技术创新催生的问题还需要技术来解决;另一方面,更为根本的应该是由文化来解决,这也是文化存在的价值与魅力所在。

苹果就是运用技术创制了通过数字版权保护销售音乐的模式。自2003年4月开始,苹果公司推出了iTunes网上音乐商店,在线销售数字版权保护(DRM)音乐,苹果公司此举成功开创了在线音乐的赢利模式,并在数字音乐零售市场获取了垄断地位。作为公司当时唯一控制唱片业获利的法宝,当然不肯轻易放弃给公司带来真金白银的版权保护,但是,这一解决问题的方式依然是对传统营销模式的延续。自2008年开始,全球四大唱片公司——环球、索尼BMG、华纳和百代都频频主动与网络公司接洽,达成销售不采用DRM(数字版权保护)音乐的协议。到2008年年初,iTunes一半以上的歌曲会提供非DRM版本。为什么唱片公司主动消除下载音乐销售的一个主要障碍?用华纳唱片公司CEO埃德加·布隆夫曼的话说:“销售没有数字版权保护措施的下载音乐,将有助于促进新形态的在线音乐应用”,这也就是说,技术的问题仅靠技术的方式是不足以解决的。新技术的产生也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文化的创造;而新文化的创建又将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数字音乐领域赢利模式的改变,就是在音乐销售领域创造一种与产业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市场营销文化。而新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开放、对话与共享。

科学技术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既要兼顾今天的建设和明天的发展,又要贴近生活并与时尚同行,还要立足基础性生产与更替性创新的并重,充分发挥主体的创造力同时,有选择地克制发展即寻求现在和未来的和谐均衡发展。

和谐均衡体现在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中,首先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传统产业进行科技与文化的改造,改造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以物质资料消耗的最低化,生产出更多的满足更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也是和谐由于历史发展而产生的文明更替,即由时间轴汇聚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在当代得到共同发展。舍弃农业文明或工业文明,而专注信息文明发展的社会,它所由建构的产业结构必然是单一的,而缺乏抵抗风险能力,也不利于均衡发展。而且,时间轴上越靠近前期的文明形态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关系更加贴近,相关产品的生产更具日常性与普遍性,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也是基础性理论与创新始终关注的领域;替代性产品更迭但根本性功能满足不变的产业,往往是关于生存、生活的最基础的创新领域,这些基础性生产领域,始终应该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

其次是创建一种反思文化,既与快速更替和变化发展相应,又贴近生命的最基本需求。由于科技发展到今天,产业关联间的立体交叉的网络系统的出现,如图1,蜂聚时间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与80年代中期,以及进入21世纪的最初5年,波动的曲线呈现出由早期的线条明晰的曲线向立体交叉的网络化发展;一方面,技术转换与产业生长之间的时隔不似之前那么有规律,另一方面是转换与生长的空间极大拓展。以多媒体技术和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文化科技革命,正在把人类数千年创造的和正在创造的文化成果,进行重新整合并转化,不只优惠利用科技创新,批量生产并广为传播文化产品;同时,还催生了层出不穷的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原本在时间轴上顺感官的视听展开的创新,今天以满足感官的各种官能需求,围绕产业三百六十度全方位同时展开,产业门类呈现为蓬松发散的尾巴形状伸展。

长尾理论的形象启示,表明产业形态在技术成熟的驼峰过去后,产业的演化与技术进化相类,级数增长的累积井喷,致使演化开始呈现枝叶横生的树冠形态或类似松鼠的尾巴形态。技术进化与产业演化都不仅仅是如树冠状结构那样呈发散性的线性状,它的不同层次树节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的。这一过程,既显现了技术创新伸展的多种可能性与空间,又满足了文化产品需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更加快了技术更新的速度与多元化。在这个时候,放慢发展速度显现出特别重要的意义。散射与汇聚致使新产品层出不穷,消耗能源的能力与技术都增加了。克制发展,即技术的改进性创新,并不需要将每个创新都投入批量生产;鼓励创新的全方位枝叶横生,但不提倡每种创新都成为产业,也不提倡线性发展模式,而应以贴近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的高远飞翔为标准,规划发展的未来。

信息时代文化出现反哺现象,新的文化产品为更年轻的一代所掌握,可替代的文化产品由于技术的快速满足而产生“蜂聚”与瞬时“更替”,产品的社会消费呈现出功能的多样满足并存与文化产品推陈出新步伐的加快。基于产业产品使用者生理的限制,尤其是科技含量成分增加的产品使用,需要创造一个信息时代的接受生态。北欧一些国家开始实行每周一天的“小手牵大手”活动,这种“反哺”教育就是让年长的一代能快捷适应快速更替创新的产品而进行的使用技术培训;此外,再就业培训与终身教育,是在工作领域对个体的成长进行不断地再培训,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生产发展的变化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都是信息时代文化生态的体现。北欧一些国家开始实行每周一天的“小手牵大手”活动,这种“反哺”教育就是让年长的一代能快捷适应快速更替创新的产品而进行的使用技术培训;此外再就业培训与终身教育是在工作领域对个体的成长进行不断地再培训,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生产发展的变化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都是信息时代文化生态的体现。文化消费领域,展开并提供为年长一代人使用新产品的生活服务;正如生产分工复杂与专业,增加了生产服务一样,文化生活消费产品的多样与多功能,需要社会提供生活服务。这既是创造公共市场,也是为创造节约能源,在为产品的代际更替及未来产业的方向投石问路的过程中,克制科技的现实转化,鼓励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文化的创意与建设。

注释:

①尼尔·波斯漫,《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和《娱乐至死》的作者认为,技术不仅仅是技术,每一种技术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内在的文化偏向,即所谓的意识形态性,这种文化偏向也体现在技术发展的方向性选择上。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现实已经充分显示,网络信息技术的内在偏向是将人类的文化引向娱乐。

②笔者认为,文化发展的生命周期呈现为显在与隐在两种形态。

标签:;  ;  ;  ;  ;  

把握文化成长中的短波与长波相互交织的规律实现工业生态的发展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