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沈岩

【摘要】目的:分析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仅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康复有效率94.29%,对照组80.00%,且P<0.05;观察组的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后偏瘫失语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升其康复效果,并改善语言和肢体运动能力。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失语;早期康复护理

脑埂死是近年来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脑卒中疾病,其致病原因在于脑内供血量不足,对于广大中老年人的健康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此类患者疾病发作后的治疗和康复效果相对缓慢,同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患者脑组织由于缺氧而形成组织坏死,并诱发失语和偏瘫等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发现[1]在给予科学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早期科学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及康复效果,本文将着重探究针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康复效果。

1资料、方法

1.1线性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70例脑梗死偏瘫失语病例,以其就诊顺序为标准分组,观察组(35例):性别比,男∶女=19∶16;就诊时年龄57~83岁,均值(70.2±0.5)岁。对照组(35例):性别比,男∶女=18∶17;就诊时年龄55~86岁,均值(71.3±0.3)岁。2组线性资料在比较中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开展常规护理,即加强日常用药指导,给予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病情监测等;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由于脑梗死患者的起病突然且病情严重,患病后出现了偏瘫和失语情况,突然性的打击患者容易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及压力,并表现出焦虑、恐惧和抑郁等心理状态。对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开展具有针对性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加强同患者间的有效沟通,同时保持亲切和蔼的交流态度,尽快获取其信任和支持,对于失语患者可通过面部表情以及肢体动作等进行交流,同时密切观察其心理状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并保持和蔼的态度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脑梗死的相关知识,特别是需要列举近期的成功康复病例来帮助其树立信心,确保患者能够改善依从性,并积极主动的配合相关医护工作。向患者讲解积极主动配合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同时纠正其思想方面的错误认知;(2)早期康复训练指导:患者经治疗待其病情恢复平稳后可及早协助其开展坐立和行走等方面的早期康复练习,逐步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首先可协助其通过摆放良肢位来降低肢体畸形等并发症风险,逐步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良好恢复,指导其床上正确的翻身技巧,并对其四肢和足部等适当按摩来促进机体血液循环,防止出现肌肉萎缩情况之后,逐步过渡到坐位练习、站立练习和行走练习等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防止运动量太大以及运动时间过长而使患者产生疲劳感;(3)语言训练:首先可通过指导患者牙齿咬合来完成语言训练,之后逐步过渡到咀嚼吞咽训练和发声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其进行伸缩舌头之后过渡到单音节发音以及简单的语言。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增加患者的训练难度,并过渡到长句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的总体原则是由舌头伸缩发展至发音,以及由简单的词汇过渡到句子。

1.3评估指标

(1)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痊愈:即患者的病残程度达到0级,各项神经功能均完全或者基本恢复;显效:即患者的病残程度达到1~3级,各项神经功能较干预前恢复70~90%;有效:即患者的病残程度>3级,各项神经功能较干预前恢复50~69%;无效:即患者的病残程度、神经功能均未能改善。(2)应用脑卒中病人功能康复量表对两组语言功能、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得分与各项能力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以SPSS17.0分析,标准差以(±s)描述,行t、χ2检验,P<0.05为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康复有效率94.29%,对照组80.00%,且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脑梗死临床患病率呈现显著的攀升趋势。偏瘫以及失语均是此类患者的后遗症,对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着严重影响,此类患者的发病急促,虽然近年来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得此类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降低,然而其康复效果仍然较差,临床研究发现[2]脑梗死患者在其发病后早期开展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其肢体功能以及语言功能的改善和恢复。早期康复护理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患者提供早期的科学护理干预来改善其心理状态、肢体功能以及语言功能[3]~[4]。本次研究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后观察组的总体康复效果好于对照组,特别是语言功能、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这提示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升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干预价值,并更有效地促进其康复。

综上所述,对于脑梗死后偏瘫失语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提升其康复效果,并改善语言和肢体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姣珍,林瑞芳.对脑梗死后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5):247-248.

[2]杨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早期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2(4):178-179.

[3]戚俊.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进行早期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230-232.

[4]谭颖.循证护理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8,(4):37-38.

论文作者:沈岩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  ;  ;  ;  ;  ;  ;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沈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