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迅速的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持续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自身的健康问题也是越来越重视,同时对市场中的农产品如肉类、蛋类也是日益关注起来,为此畜禽疾病的防治工作已成为现如今最重要的一个焦点话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文章主要深入分析了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一些相关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基层兽医;畜禽疾病;误区;对策
前言:现如今,我国畜禽养殖业主要的养殖主体为农村基层地区,而这些群体在养殖能力、观念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更不用说畜禽疾病防治工作了。而在畜禽疾病防治工作中,基层兽医肩负着最关键的使命,如果农户养殖的畜禽出现疾病,一般都会寻求基层兽医。但是基层兽医的工作在现实的畜禽疾病防治中仍存在一定的误区,造成疾病防治效率十分低下,这严重降低了农户畜禽养殖的经济效益。
1在畜禽疾病防治工作中,基层兽医存在的误区
1.1用药方式或操作技能不恰当
口服、静脉注射,以及肌内注射是动物用药的方式。具体的药物要选取具体的用药方式,治疗和预防效果直接受到用药方式的影响。用药方式不恰当会造成动物药量不够,防治效果达不到或者药量过度而药物中毒。比如采用饮水方式给药,倘若在水中药物溶解程度低,那么动物喝到上面水的药量不够,而喝到底层水的药量会引起中毒。再比如通常采用口服的方式来给消化道疾病的动物用药,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来给患畜用药,采用饮水或者拌料的方式给家禽用药,再比如猪的味觉及嗅觉比较灵敏,则采用口服的方式来给猪用刺激性味或苦味大的药,则猪不愿意吃下。其他药物本身不应被消化道吸收(如某些抗生素)不能采用口服,某些刺激性液体药物不应用于肌内注射等。家禽防疫疫苗依据特定疾病以及免疫程序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饮水、肌内注射,以及滴鼻点眼等。在防疫工作中,倘若操作技能不合适,疫苗应有的作用就不能发挥出来。例如,在对鸡进行点眼免疫的过程中,如果滴眼液后立即放置鸡,疫苗可能会很快从鸡的眼睛里被抛出;在对疫苗进行注射时,漏液或注射位置不准确,脂肪注射或者打飞针等,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2药物使用剂量及疗程不了解
在使用剂量上,大多数兽药法定标准均是根据每kg体重进行测算的,但是上限量基本上没有被标出,这样一来在临床使用时就埋下了药物中毒的隐患。部分基层兽医不懂得用药量的计算,不能对用药量进行合理的掌握,打下一针的时候效果不明显,打下第二针的时候效果也不明显,而打第三针的时候则加倍用量到三倍用量,这样极容易加重动物的病情,甚至导致患病动物死亡。倘若用药量不够,则治疗效果也不明显,还会产生病原微生物抗药性,不能实现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无效。药物治疗的整个过程就是疗程,也就是不同的疾病发生在不同动物的身上,应当使用多少剂量,治疗几次/天,应持续治疗几天,才能确保发生疾病的动物完全康复。不根据疗程用药的现象在基层经常存在。在疾病流行期,部分基层兽医经常顾此失彼,不能有效保障所有养殖户患畜的疗程;或者掌握不准具体疾病的应有疗程,这些都可能造成治疗实效,最终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1.3不明确药物的适应证
关于畜禽动物患病机理、病原微生物特征,以及兽药药物机理等专业理论知识,部分基层兽医非常不了解。所以,在对患畜进行用药的过程中,因为不明确药物的适应症,只会根据药物标签说明来描述病症,并且还只会凭借经验对药物剂量进行随意增减,最终造成患畜药物中毒。例如,在治疗病毒性疾病时,部分基层兽医会采用抗菌药物,在治疗阴性菌时,会采用抗阳性菌的药物,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部分基层兽医通常会根据自身的经验采用“安乃近+青霉素+地塞米仙”的药物组合,但是如果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则会随意用药,进而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解决畜禽疾病防治工作中基层兽医存在误区的对策
2.1加强基层兽医和养殖人员防控疾病的意识
为了有效提升基层畜禽疾病防治工作效果,必须要对基层兽医以及养殖人员防控动物疾病的意识进行有效提升。但是,大多数的养殖人员的防控动物疾病的意识不强,因此首先要加强基层兽医防控动物疾病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基层兽医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作用,进而向养殖人员宣传有效防控动物疾病的重要作用,有效提升养殖人员的自身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全面进行配合。另外,有关的政府部门也应向养殖人员宣传效防控动物疾病的重要作用,以及防控动物疾病的知识,利用讲授基础知识的方式,来教会养殖人员在平常的养殖中应注意的事项,从而减少动物疾病出现的概率,缓解基层兽医的工作压力。
2.2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有效提升
在面对畜禽疾病时,基层兽医要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保证,针对畜禽疾病的不同,应根据病理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与此同时,在治疗正是开始之前还应对必要的药物做好敏感测试。在实际的治疗中,不但要做好必要饲料管理的工作,以便持续加强动物的抵抗力,还要做好患畜的护理工作,采用各种手段对致病因子进行共同消除,从而达到最佳效果。除此之外,还应按照药物的不同选择合理的用药方式,对药物用量的合理性进行保障,禁止随意增减用药的剂量。更应注意的是,还应与不同疾病的用药规定相结合,在治疗后期还应连续给药1-2次,保障病情彻底根除。显而易见,只有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提升,才能实现患畜的有效治疗。
2.3对基层兽医的临床治疗水平进行提升
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基层兽医经常会因为临床治疗水平低下而导致诸多不必要的问题产生。所以,作为基层兽医要拿捏好心态,要积极投身于政府相关部门定期开展的培训工作大会中,通过经验交流,以及对大量文献进行阅读的方式对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不断丰富,从而在具体的防治工作中,有效提升自己的临床治疗水平。另外,在工作闲暇之余基层兽医还可以利用网络来获取新的知识,借鉴国外先进的治疗技术和理念来充实自己。这样一来,可以在全面提升自身治疗水平以及激发自身积极的工作态度的前提下,显著提升基层第五畜禽疾病防治工作的效率。
2.4对基层兽医的专业知识进行不断丰富
为了规避防治工作中存在的误区,有必要对基层兽医的专业知识进行不断丰富。根据现如今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大多数基层地区的兽医团队均属于非专业出身,自身的文化水平非常低,不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再加上从未接受过岗前培训,只是凭借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便投身于畜禽疾病防治的工作中。基于此,政府有关部门必须进行高度重视,对基层兽医团队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定期培训,并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士进行技术指导,通过与专业人士的研究和探讨来对基层兽医的专业知识进行丰富,从而使基层兽医对更多、更新的专业技巧进行了解和掌握,以便为未来畜禽疾病防治的合理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畜禽疾病防治工作中,基层兽医之所以会存在诸多的误区,其主要的原因在于用药方式或操作技能不恰当、药物使用剂量及疗程不了解,以及不明确药物的适应证等,所以,要加强基层兽医和养殖人员防控疾病的意识、对基层兽医的临床治疗水平进行提升,以及丰富基层兽医的专业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解帅,单海波,孟然.农村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误区及对策[J].今日畜牧兽医,2017,(7):27.
[2]相杰芳.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7,(4):58.
[3]边秀东,王艳.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6,(9):137.
[4]杨兴安.试论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中兽医学杂志,2015,7(3):101.
[5]陈德权.基层兽医在畜禽疫病防治中的常见误区与应对思考[J].当代畜牧,2015,17(8):5-6.
论文作者:李印华1,胡海艳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兽医论文; 基层论文; 畜禽论文; 药物论文; 疾病论文; 疾病防治论文; 动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