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应用论文_李建平

(湖南省永州市中医医院影像科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 探究诊断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时应用MRI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抽签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年明确诊断的87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例数分别为44例的观察组及43例的对照组。观察组应用MRI进行诊断,对照组应用CT进行诊断,比较两组的影像清晰程度、成像的准确程度及漏诊率。结果 观察组的确诊率高于且漏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中,应用MRI可准确地对骨折及损伤情况,降低漏诊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骶骨骨折;骶神经损伤;MRI检查;临床诊断

MRI diagnosi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acral fracture combined with sacral nerve injur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clinical value of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sacral fracture combined with sacral nerve injury. Methods A total of 87 cases of sacral fractures with sacral nerve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observation group (n = 44)and control group (n = 43),respectively,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diagnosed by MRI. The control group was diagnosed by CT. The degree of image clarity,the accuracy of imaging and the rate of missed diagnosi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iagnosi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In the diagnosis of sacral fracture combined with sacral nerve injury,the application of MRI can accurately fracture and injury,reduce the rate of missed diagnosis,has great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Sacral fracture;Sacral nerve injury;MRI examination;Clinical diagnosis

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及交通工具的广泛普及,骨折的发生率呈增长趋势,其中骶骨作为盆骨后方稳定性的一部分,极易发生骨折。骶骨骨折一般合并不同程度的骶神经损伤,而后常伴有运动功能损伤、肢体感觉损伤及膀胱或直肠功能损伤等。骶骨骨折通常与其它部位损伤复合出现,因此极易出现骶神经损伤被忽略的情况,这对该病治疗及预后均有较大的影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是临床传统的骨折诊断技术,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于医学检测[1],依靠其检测的精确性,现应用广泛。为探究诊断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时应用MRI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对我院87例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研究,现就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7例患者均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明确诊断为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均对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均参考美国国立脊髓损伤协会的1990年版脊髓神经损伤标准[2]。利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

观察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32~63岁,平均(46.58±5.73)岁;根据Denis分区分型可分为Ⅰ区2例,Ⅱ区17例,Ⅲ区2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33~62岁,平均(47.12±5.79)岁;根据Denis分区分型可分为Ⅰ区1例,Ⅱ区19例,Ⅲ区23例。

两组年龄、性别、Denis分区分型等资料间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观察组:本组患者应用MRI进行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诊断,诊断设备为philips achieva 1.5T,扫描部位包括骶骨冠状、斜冠状及矢冠状位。将S3和S4作为中心,应用体线圈于脊柱的矢状正中位层面并垂直于骶骨长轴坐轴位像,再结合股骨头及梨状肌的中心连线测得骶骨的斜冠状位像。

对照组:本组患者应用CT进行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诊断,诊断设备为Philips brilliance64排128层螺旋CT机,扫描部位有损伤椎体的上一椎体、下一椎体及椎间隙,将电压调至120KV,电流300mA,层厚为0.625mm,间隔0.625mm,对软组织及骨窗位进行图像摄取,应用计算机重建图像。

1.3 观察指标

两组通过不同诊断方法的确诊率及漏诊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本研究的各项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平均年龄等计数资料用(±s)表示,对其差异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对其比较差异行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观察组中,确诊35例,漏诊2例,确诊率及漏诊率分别为79.55%、4.55%,对照组中,确诊26例,漏诊11例,确诊率及漏诊率分别为60.47%、25.58%,观察组确诊率较高且漏诊率较低,差异均较为明显(P<0.05),如表1。

3 讨论

骶骨骨折常伴随着盆骨损伤同时发生,这种情况约占1/2[3],而骶骨骨折单独发生较为少见。直接或者间接暴力是导致骶骨骨折的主要原因。由于腰骶部位的神经根径路较长,极易卡压于间孔、侧隐窝、椎弓根下沟等部位,腰骶神经根虽在椎间孔中较为固定,但在一定条件下亦会出现张力增大并受损。有资料显示,当神经根伸长幅度为8%时,会有静脉淤积的情况出现,而当这一数值为15%时,神经中的血液循环完全受阻[4],因此腰骶根神经容易受血液供给不足的影响而出现缺血损伤。然而,骶骨骨折常伴随着较为严重的其他部位如盘骨、四肢损伤等,且由于骨折症状非常明显,因此治疗过程中极易忽略神经症状,导致漏诊。

由于氢原子核质子(1H)广泛存在于人体各部位组织,且反馈信号较强,因此其是MRI检查中是最为常用的核[5]。MRI临床诊断时具有普适性,其中骨骼、关节、盆腔、软组织、心血管、颅脑等部位的成像及检查效果最好。MRI在诊断中可提供CT、X线诊断中无法体现的信息,具有明显的潜在优越性,且可直接得出冠状面、矢状面等体层图像。此外,无伪影,不需要使用造影剂、无辐射等也是MRI所具有的优势。

相较于X线,CT检查的影像更为清晰,特别是骨折线及移位情况更加直观,但在软组织检查方面,MRI则更为清晰、精确。MRI在不需要重建的情况下就能够获取检查部位的原生三维断面及不同方位的图像,因此对于膀胱、软组织、神经等的检查效果好于CT。而在本研究之中,观察组使用MRI的确诊率达79.55%,高于使用CT检查的对照组的60.47%,差异明显(P<0.05)。显示出在诊断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时应用MRI的高效性、准确性。在长期的放射性检验工作中我们发现,CT及X线对简单的骨折进行诊断时效果较好,确诊率及误诊率均处于较理想的范围,但受限于骶骨位置及结构的复杂性,CT检查所得出的图像往往是横断面及骨折线,对于神经有无损伤及具体程度无法高效判断[6]。而MRI除了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出骨折的细节、严重程度、移位情况及形态改变之外,还可对神经受损情况进行辨认。

综上,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中,应用MRI可准确地对骨折及损伤情况,降低漏诊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石伟辉,贾洪顺,张伟恒等.MRI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9):64-65.

[2]孙建军,许楠健,陈启旺等.骶管减压腰髂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疗效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4):529-531.

[3]杨鹏,叶添文,张帆等.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骶骨骨折伴骶丛神经损伤[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1):13-17.

[4]杨光,陈伟,李旭等.骶骨Ⅱ区骨折侧方、前后、旋转移位特点及其与骶神经损伤关系[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3):191-194.

[5]周海清.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21例临床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6):511-513.

[6]陈勇华.骨折的X线、CT和MRI诊断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0(3):5-7.

论文作者:李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3

标签:;  ;  ;  ;  ;  ;  ;  ;  

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应用论文_李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