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美育:背景与形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育论文,中国论文,形态论文,背景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0)08—0042—04
一、中西美育思想的世纪参照和统摄
回顾20世纪美育,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一般说来,最令我们神往的还是那些精致的美育思想,这也是吸引我们对其进行思想史考察的关键所在。问题是,美育是不是与美学一样,给我们留下的遗产就是那些丰富的思想呢?事实上,许多人就是这么认为的,在历史研究中,也是这么做的。但在我们看来,从不同的角度看,贯穿百年美育的线索迥然各异。除了理论的层面外,美育还存在实践的层面、制度的层面,所以美育史不仅仅是理论史,同时也是方法史、制度史。实践层面的考察主要是指一种方法论,制度层面的考察主要是指一种中界论,后两者往往不被写史的人所重视。同时美育与美学、教育学、艺术学都有姻缘关系,因此单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美育的发展是很不全面的。依我们看,对百年美育的反思需要进行整体的观照,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种思路、一个方向上面。当我们坚持这样一种立场时,美育史将不仅仅是一般的美育思想史,也是一部美育制度发展史与一部美育实践史。这样,美育史才会真正显露它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即为当下美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个起点与路标。
20世纪中国美育,就其学术背景来讲,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中西综合的路子。世纪前半叶,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朱光潜等人对学术、教育与文化的自觉追求,主动选择、接受与吸取西方的思想来化合中国的美育传统。从历史上看,美育倡导者基本上沿着中国近代追求科学与民主的道路前行;当时中国教育观念已经与世界教育同步,具有一种世界性的眼光与视野。美育倡言者坚持教育两条腿走路,教育成为真正的通识教育。这正表现了那一代人的远见卓识与通达智慧,一方面,他们坚持西方的科学理性精神,以此来推进国家、民族的振兴,所以他们充分肯定了科学教育、知识教育在中国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他们立足现实,继承中国传统中的“人文教育”传统,把西方近代人文主义精神融入到中国的人文传统中,铸造成美育中的新人文主义精神,对美育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正是在这一点上,美学、美育找准了自己的学科定位。这就使得美学、美育学科在中国一开始就富有现代人文意识和人文价值。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思想界、艺术界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师徒制的艺术教育,借鉴了西方艺术教育体制,在中国推行学院艺术教育。在原则上,既有以西润中,又有中西合璧,还有独立自主。在方法上,既有重视现实主义的徐悲鸿绘画体系、大众化的音乐教育、文学教育,也有追求表现主义、个性主义的艺术教育。尽管这些教育模式或多或少残存着德式、法式教育的影子,但是艺术教育的多元发展拓展了美育的视域。在理念上,吸收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继承传统教育思想,浇铸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理念。
同时,解放区的艺术教育运动推动了中国美育的发展,这值得肯定。但在文化立场上,它采取马克思主义文化一元化的立场,排斥其它有价值的所谓的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在知识学背景下,尤其坚持运用从苏联传来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在某种程度上被曲解了,同时也被实用化、工具化了。在解放区,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建国后这种功能观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发展。建国后的教育正本清源,一方面,切断了世纪初期以来所开创的教育传统,即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知识教育并重的教育观念,教育走向了重视知识教育、政治教育的片面发展道路,尽管在教育方针上还提教育全面发展,实际上,实践结果与教育理想相去甚远;另一方面,划清了社会主义教育与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界限,这样教育的发展失去了参照的“文本”,教育所走的道路基本上是一条自我封闭和自我发展的道路。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到处盛行,学校美育的地位岌岌可危,最终在教育方针中美育被扫地出门。比起世纪前半叶世界性的教育视野,这时的教育已是一孔之见了。在教育观念上,中国教育已经开始落伍于世界教育的发展潮流。
这一现状直到文革后才慢慢改变。在八十年代的美学—文化热潮下,美学研究的深入必然促使人们去思考和追寻美学的“栖息之地”:美育。在学理上,值得肯定的是,学术界开始系统地诠释中国传统的美育思想,另一方面,从哲学人类学、现代西方心理学、解释学、文化哲学等角度诠释美育,在理解的维度上,这为我们切近美育提供了多个视角。同时学术界有意识地注意西方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这样中国美育的发展重新有了一个世界性的坐标。一个多世纪的中西文化融汇过程,既为我们提供了教训,也为我们积累了经验,因此对百年美育反省也就有了未来的意义。
从美育在20世纪的地位上讲,美育一直处于教育的边缘,从来没有成为教育的中心,即使在蔡元培倡导美育的时代也是如此,因此在教育系统中,美育地位是相当低下的。在国家制度中,美育的命运也始终多舛,因此在教育制度方面也不存在延续性。在方法上,由于经济、社会、历史的原因,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美育方法。这也就是百年美育的历史局限。
二、美育的自治和他治
以一个形象符号来象征20世纪美育发展的曲折历史,我们想,字母U最适合、最贴切。美育在世纪前半叶确立、兴盛, 然后在世纪中期衰落、消隐,最后到世纪末复兴、勃兴。这段曲折的道路不能不说是历经沧桑,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折射出中华民族整个世纪的心灵与情感的嬗变史。
从形态上看,百年美育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种美育形态,在世纪转折时期,美育以启蒙形态的面目出现,这一美育形态的代表人物是王国维、梁启超等人。虽然王国维与梁启超存在不同的启蒙取向,但从中国现代美育的建立上看,他们的开创性贡献在于,为美育的最终确立播下了种子。后来,鲁迅等人认同与发挥了梁启超的美育启蒙思路。启蒙形态的美育与人的关系,以简化的形式表示,即美育——人——抽象的人(国民)。与此同时,王国维也开人文形态美育之先河,蔡元培以教育方针的形式奠定了人文形态美育之基础,蔡元培的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蔡元培在封建功利教育之外确立了美育的位置,也正是在这一范围,体现出美育在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即美育在陶冶情感,辅助道德中的重大功能。朱光潜拓展了蔡元培的美感教育思路,他肯定了美育超脱现实界而进入理想界的价值,强调美育解放人性的巨大力量,这样美育最终落实到人生艺术化之上,即,怡情养性。刘海粟、丰子恺、林风眠等人在艺术教育中践行了这种美育。在人文形态美育下面,美育与人的关系,即为美育——个体的人(情感、人性的解放),可见,在这一美育形态下,美育很具有人文主义教育的底蕴。
与启蒙形态美育相伴而行的,是作为救亡形态的美育。这一美育思考回应了社会现实与历史使命的召唤,自觉地把美育与民族解放统一起来。因此,尽管倡导者也强调美育在情感领域中的作用,但人的教养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而只是一个中介环节。确切地说,美育与人只是一种手段,他们倡导美育的终极指向在于民族解放,所以美育的社会功能才是它的归宿。这种美育以某种形式表示,即为美育——人——社会救亡与民族解放。这一美育途径的现实感与历史感最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最具感召力。陶行知、徐悲鸿倡言和实践了这样的审美教育。作为这一形态美育的放大,就是在解放区所开创的具有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的艺术教育,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范了这种美育的方向、目的。建国后,除了受到苏联的教育体制影响外,美育基本上沿着《讲话》的方向前行,教育功利化与教育政治化逐渐发展到极端,其结果取消了美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育以一种知识论形态的面目重新回到教育生活当中,尽管人们呼唤在教育中张扬人性、人情、人道主义,但在美育中却难以寻找到它们的踪影。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美育的理论阐释呈现丰富多彩的面貌,但美育作为一门认识论学科却得到了强化,这也表明了美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通览、比较近20年来出版的美学教科书和美育教科书,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二者并不存在显著区别,美育教科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变相的美学教科书。各种美育教科书大都缺乏创见。普遍存在大同小异的情况,同时其所论述的命题与原则与活生生的美育相距甚远,也就是说,美育教科书与真正的美育毫不相干。这样,作为知识性学科的美育实际上抹杀了美育在情感、想象、创造等领域的独特作用,美育的知性思维遮蔽了美育作为人文学科的地位和价值。因此,纠正这种美育偏向成为当下美育领域的严峻课题,只有站在人文学科的立场审视美育,我们才能真正进入美育的堂奥。
造成目前这些问题的原因,推究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认识论美学的观念限制以及美学教科书的无形影响。在美学观念上,往往把美育狭隘地、先入之见地等同于美学知识教育,这就导致美育不关乎艺术与人生。这种美育功能观实际是一种智育功能观,这就从根本上将美育与智育等同起来,以致于在学科定位上把美育视为智育的一种。二是与作者的知识结构有关,许多研究者有较强的美学、哲学理论素养,但是缺乏一种人文艺术的素养,因此即使有突破原有的美育理论框架的想法,但操作起来也不可能真正有所创新。这恐怕是大量美育教科书雷同的症结所在。三是对美育的认识缺少一种历史的向度和世界性的视野。许多研究者忽略了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育资源,而仅仅在一个当下的圈子里思考美育问题,所以美育的理解亦异常的狭隘;而且我们对美育的认识还停留在中国的范围,而没有注意到世界美育发展的趋势。实际上,当下美育思想状况落后于整个思想文化界对全球性、现代性的理解。
面对这样的美育理论困境,我们该如何理解美育,寻求美育的理论突破呢?在我们看来,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艺术界、美学界、教育界的沟通,让艺术家、美学家、教育家共同思考、探讨美育问题,并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解决美育所存在的问题。
第二,重申感性和情感在美育中的特殊地位,反对将美育视为知性方式和概念式的逻辑推演的做法;在美育中,重建艺术与人生的联系,并将其作为美育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美育也必须参与当下正在进行的现代化,美育的现代性也只有在时代处境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自身独特的作用。同时在美育的人文学科的定位中,深入探讨美育所具有的人文内涵和价值,从情感的角度恢复美育的感性之维。
第三,美育方法论必须与美育实践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必须打破理论/实践的二元模式,将二者在统一的视阈中进行深入的、整体性的考察。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美育方法,而不是寻求一统天下的美育原则与方法。其中,世纪前半叶对美育方法的探讨值得我们认真参照与借鉴。
第四,美育回归以艺术教育为主的教育,这里的艺术不仅限于古典艺术、精英艺术,也包括现代艺术、大众艺术。对广义艺术的导入,也就是消除人们在艺术教育中的对大众艺术、现代艺术的偏见。尤其在审美文化的背景下,在理解大众艺术、现代艺术作为社会化生存方式的文化,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有利于人真正进入社会之中,也有助于建立时代精神存在的位置。
第五,重新塑造教育的历史眼光与教育的全球性视野。参照、借鉴中国美育思想与西方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以一种世界性的眼光审视中国美育的现状,开创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美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