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 福建南平 353000
【摘 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构建心血管内科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患者出院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活质量评定表(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价记录,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且实验组患者的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3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构建心血管内科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医患关系
目前由于医疗环境的变化,患者及家属认识存在偏差及对疾病治疗期望值的增高,医患沟通欠充分、相互不理解,医患关系在现在社会的状态不尽人意。健康教育通过与患者进行经常性的充分沟通,给予患者多方面的关怀和护理,使患者获得更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使患者病情更快恢复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成为增进医患关系和谐的重要举措。本院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接诊的先后顺序18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0例,其中男46例,女44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4.5±4.1)岁。基础疾病:其中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1例,心律失常的患20例,高血压患者23例,心肌病患者19例,冠心病患者17例。对照组90例,其中男47例,女43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54.6±4.2)岁。基础疾病:其中心律失常患者2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0例,心肌病患者18例,冠心病患者17例,高血压患者21例,退行性瓣膜病患者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基础疾病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实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
在无突发情况下,护理人员只对对照组组人员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即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病情监控和治疗过程中的用药、输液等方面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体的实施办法为:①入院时应进行健康教育:本院护理人员在患者刚入院时便要热情接待,为患者做好环境介绍,指明病床还有卫生间的位置,嘱咐患者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将作息时间与饮食的注意事项告诉患者,让患者慢慢养成健康良好的习惯。②治疗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在治疗的过程中,医师与患者交流,告诉他们这个循环内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与发病机制,以及如果不注意治疗而引发的并发症。③饮食方面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的搭配,并告知患者在用食过程中谨遵医嘱,以利于患者的治疗。④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运动锻炼计划,并教授一些有助于恢复的康复锻炼方法。帮助患者在治疗后尽快实现自身体能的恢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⑤增加对患者的关注[2],并对具体用药的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不得自行更改用药剂量和停药,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⑥出院时进行的健康教育:出院时告知患者出院后最重要的是心情要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然后注意多参加锻炼,睡眠时间要保持7 h。最后一定要定期去医院测量心率、血压等。
1.3 观察指标[3]
用 WHOQOL-BREF 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价记录,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满意度 =(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采用 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的4项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且实验组患者的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3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析 ( )
组别(n=90)时间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实验组干预前66.30±9.2660.86±8.1355.63±8.2653.24±9.13
干预后68.55±9.50#66.93±8.06#67.16±9.53#68.33±10.13#
对照组干预前66.55±8.5059.53±9.1354.55±8.5355.55±10.50
干预后68.11±9.54#61.15±8.50#57.59±10.52#56.55±10.50#
注:*表示与对照组P<0.05,#表示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7.72,P=0.0002)。见表 2。
表2 两组满意度分析 ( )
组别(n=90)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
实验组775882#
对照组6115476
注:#表示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目前,随着医疗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舆论媒体导向的偏差,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成为解决医患沟通问题,提高治疗过程中医患之间信任的重要措施。临床研究显示,大量医患矛盾的发生都由于患者对病情状况不了解,医生没有及时的沟通和指导所造成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常伴有各类心血管的基础疾病,病情常迁延,疗周期长,在治疗期间,患者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健康教育和有效的医患沟通成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状况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相关的宣传报道、讲座、座谈会以及口头交流的方式,帮助患者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状况以及患者自身病情的发展和具体的治疗措施。给患者详细地介绍当下最普遍的一些治疗方法、过程以及每个过程的意义。通知治疗期间要提醒患者多去参加运动,不可以大鱼大肉,多饮水,少喝饮料,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对消化比较有利,比如大白菜、淮山、青豆等等,且注意戒烟戒酒,少辛辣。同时心要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适当的疏导,帮助患者消除疑虑建立康复的信心。结果显示采用健康教育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健康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护理方法。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构建心血管内科和谐医疗关系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不仅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还可提高满意度,有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临床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莫娟.多角度健康教育与临床工作的有效结合[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9):3649-3650,3656.
[2]顾建春.健康教育在构建循环内科和谐医患关系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73-74.
[3]张芷媚,李赟,谢玮,等.加强门诊健康教育提高医患沟通能力[J].中外健康文摘,2012(42):374-375.
论文作者:陈昶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患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实验组论文; 医患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