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交通邮电生产走势——访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马力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副局长论文,邮电论文,经济运行论文,国家经贸委论文,走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运行、适度增长,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产销衔接状况逐步改善,经济效益有所回升,国民经济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那么,多年来困扰我们的交通邮电行业的形势如何?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马力强同志。
记者: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是多年来我国的“瓶颈”行业,今年的生产情况怎么样?
马力强:今年,客货运输生产平稳,邮电发展势头不减。1—10 月,全国铁路货运量累计完成13.46亿吨,同比下降0.3%,主要是煤炭运量下降,完成5.81亿吨,同比下降2.9%,晋煤外运同比下降1.1%;旅客发送量完成7.76亿人次,同比下降2%。 交通部直属水运货运量累计完成2.9亿吨,同比增长3.7%;港口吞吐量完成8.3亿吨,同比增长4.8%,其中外贸吞吐量增长14.4%。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7.8 %,旅客运量同比增长1.8%。邮电业务总量同比增长33.4%。 外贸运输情况总体进展良好。全国主要港口外贸进出口货运量累计完成2.6 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其中国际集装箱进出境量增长21.1%。
记者:铁路货运量下降主要是煤炭运量下降,什么原因呢?
马力强:煤炭运量下降,是导致全路运量首次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1—10月,铁路货运量比去年同期少运362.1万吨,其中煤炭就少运了1729.2万吨。煤炭运量下降的原因,首先是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技术含量高及附加值高的产品增多;二是耗煤大户用量下降,特别是冶金、化工、铁路机车等耗煤大户用量下降幅度较大;三是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加大力度,增加投入,煤炭综合消耗明显下降,应该说这是件好事;四是公路分流,近年来公路发展迅速。特别是短途运输趋向公路运输。此外,非金属矿石、磷矿石、水泥、盐等物资的运量也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记者:煤炭运量减少影响了铁路运输,其它运输方式还是增长,必定是货物运输结构发生了变化,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马力强:是的。交通部直属水运货运量1—10月份累计增长3.7%,从主要货种看,煤炭运量下降6.6%,原油运量增长1.5%;从主要船公司看,除上海海运集团运量下降外,中远、广海、大海、长航集团等运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由于进口铁矿石、油品和出口非矿、粮食等大幅度增加,前10个月全国主要港口外贸吞吐量增长13%,从而带动主要港口吞吐量1—10月份累计增长3.9%。
集装箱运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前三个季度,沿海主要港口国际箱吞吐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6.2%,高出同期外贸进出口货物吞吐量增幅20多个百分点。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国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今年由连云港经阿拉山口过境的大陆桥集装箱运输,至7 月底已突破2万标箱,约为去年同期的6倍。
记者:铁路、航空和水运客运情况如何?邮电通信的发展如何?
马力强:铁路和直属水运客运量仍呈下降趋势。尽管铁路客运今年推出了一系列强化营销、改善服务的措施,4月1日又实施新的运行图,提高部分客车运行速度,开行夕发朝至快速列车,在吸引长途客流、争取客运市场份额、遏制客运量下降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面临公路和航空运输的强劲竞争,1—10月客运量仍然下降2%。据铁道部分析,行程在200公里以内的客运量下降幅度最大,200—2000公里行程的直通客流增加,旅客平均行程同比延长29.3公里,客运周转量同比增长6.05%,说明铁路客运量减少的主要是短途旅客。
交通部直属水运客运量继续下滑,除了其他运输方式和地方水运竞争的因素外,船舶老化、舒适度差、速度太慢,也是客运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导致部分航线萎缩。针对这些问题,交通部门正在调整水上客运发展战略,水上客运向高速化、旅游化发展的势头已经出现。
航空运输增长幅度有所回落。今年民航国际及内地至香港航线的运输量继续增长,特别是在香港回归期间增长比较明显。1—10 月国际航线旅客运量完成424万人,货邮运量完成24万吨,分别增长15.9%和20.6%,是1993年以来最快的时期。国内航线旅客运量、货运量分别完成4342万人和78万吨,虽保持了0.4%和4.3%的增长速度,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有较大回落。国内航线的正班客座率和货运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邮电通信持续高速发展势头不减。1—10月份, 全国电话(含移动电话)累计放号1824.8万户,已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计划。长途和市话通话次数分别增长22.7%和12%。 集邮和邮政储蓄等业务分别增长71.3%和19.7%。而邮政传统业务中的函件、包件、邮政快件、汇票等则 继续呈下降趋势,同比分别下降12.4%、37.2%、24.0%和2.2%。
记者:交通邮电生产形势发生变化,以及近几年运输方式多样化发展,是否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马力强:除了邮电企业效益继续看好之外,交通运输企业效益仍不乐观。从上半年情况看,尽管铁路旅客和货物周转量均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运营仍然出现亏损状况。水上航运企业由于货源减少,运力闲置,运价下跌,燃油上升等因素,其主营业务大部分出现亏损,港口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民航企业由于成本增长较快,客货运量增幅下降,上半年直属企业盈利同比有所减少,随着7 月份以后业务量的回升和价格并轨,民航效益下降局面开始扭转。电信及邮政新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邮电业务收入1—10月份完成139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8%,经济效益状况继续看好。
记者:看来,交通邮电行业,有的正在失去过去的一些优势,经济效益也受到影响。面对这种形势,今年各部门都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遏止运量减少和效益下滑?
马力强:铁路部门针对客流下降、有效货源减少的局面,加强营销意识,转变思想观念,改进运输组织,注重服务质量,在保证重点物资运输的同时,主动出击,寻揽货源,基本满足了社会各方面的需求。交通部门围绕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认真组织运输生产,优先保证了化肥、农药、粮食、石油、煤炭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民航部门继续坚持“一严二抓”的方针,主要抓了五项工作:一是狠抓飞行和空防安全;二是努力开拓市场;三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四是以国办的名义颁发了《关于加强进口民用飞机管理的通知》,并从7月1日起执行国内航班票价并轨;五是企业改革力度加大,组建了航空企业集团(联盟)。邮电部门继续坚持量质并重,加快网络发展,扩大网络规模,优化网络结构,提高技术层次,努力增强国家公用网的综合通信能力。各地经贸委(经委、计经委、交委、交办)按照国家总体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加强运输、通信生产综合协调,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记者:国家经贸委对此一定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办法,帮助这些部门和企业克服困难,继续发展。今冬明春都有些什么打算?
马力强:是的。国家经贸委对交通邮电业的发展一直十分关心并予以大力支持。今冬和明春拟重点抓好下面几项工作:1.认真组织四季度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生产,为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任务而努力。2.切实做好今冬明春工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准备工作。3.继续协调国家储备粮调运和出口粮食集港工作。4.努力扭转运输安全的被动局面。5.对国务院39号文关于协调解决联通公司有关问题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6.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世行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必须在年内完成。7.提前做好1998年全国春运的准备工作。8.认真学习贯彻十五大文件,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加快推进交通邮电行业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