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平[1]2002年在《沈佺期诗集与诗歌研究》文中提出沈佺期是生活于武则天和唐中宗时期的宫廷诗人。其人生理想是做一名像东方朔一样的文学侍从。热衷功名,渴望建功立业、报效人主、歌功颂圣、润色鸿业,是他一生的追求。与张易之、张昌宗的交往无疑是其人生的败笔。系狱流放岭南给他的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并没有改变他的人生理想,赦后回朝,仍充任文学侍从。他在初唐诗坛上显露了突出的创作才能,拓展了诗歌表现领域,丰富了诗歌艺术技巧,并为律诗的定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学史上和同时代的宋之问并称“沈宋”。前人的沈佺期研究多为诗歌评点,有少数涉及到生平、思想以及诗歌艺术成就,但深入全面者不多,富有创意者更少。如应制诗的成就、沈佺期诗集的文献学研究都是较为薄弱的环节。本文在前人和今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沈佺期其人其诗进行全面探讨,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沈佺期的生平和思想。结合诗歌及史传资料,勾勒其人生轨迹。探究诗歌中表现出的各种思想,为其做准确的人生定位,并为他的行为作出合理解释。二、诗集研究。用文献学的方法,梳理版本源流,将其分为五卷本和十卷本两个系统,为诗歌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对目前出现的《沈佺期诗集校注》和《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优劣得失,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叁、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将其诗歌划分为咏怀自述诗、别离诗、闺怨边塞诗、山水诗和唱和应制诗 ,探讨其在诗歌题材的开拓、意境的创造、语言的提炼方面的成就。四、沈佺期对初唐诗坛的贡献。论述其在初唐诗歌艺术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对诗体诗律的贡献。
刘明华[2]1993年在《沈佺期研究的新收获——读《沈佺期诗集校注》》文中提出沈佺期诗集的整理出版,在唐代文学研究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沈佺期是中国诗歌史上律诗体制定型的代表诗人,不仅于此,他还是初唐诗坛宗师,这二点,早为学界公认。沈佺期既是推动初唐诗风向盛唐诗风转变的重要诗人,也是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的诗人。沈宋近体诗,史称“沈宋体”,其影响直至明清。他在诗歌形式的探索上的杰出成就正是由这部诗集的160余首诗篇体现的。不过,沈佺期的人品历来不如他的诗艺受到肯定。根据中国诗论中人品即文品的评价标准,人们对沈诗的评价多
参考文献:
[1]. 沈佺期诗集与诗歌研究[D]. 刘正平. 西北师范大学. 2002
[2]. 沈佺期研究的新收获——读《沈佺期诗集校注》[J]. 刘明华.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