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悟县刘集镇中心初级中学,湖北 孝感 432817)
摘要: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开展物理课程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于教材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需要关注对学生进行物理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后续的学科知识学习以及学生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针对该种状况,教师应当转变自己的教学态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给予学生更多思维拓展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的自主思维意识从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在物理知识的广阔空间中自由翱翔,探究物理知识的奥秘以及物理知识应用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升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认识,进而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教师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重视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
虽然教学改革工作已经推进数十年,在初中教育阶段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由于物理学科知识难度较大,且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而很多初中学校的物理学科教学,教师仍然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都受到制约。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依然以考试为主要衡量标准,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种过于片面的教学方式也没有改变应试教育对于物理学科的禁锢和束缚。教师为实现学生物理学习思维的解放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转化自身的教学思路,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将更多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环节中,使学生能够对物理课程学习有全新的认知和体验。
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运用多样化的形式向学生提出疑问,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例如,在进行运用伏安法测电阻这一实验的过程中,运用电流表以及福特表所检测出来的电流、电压能够对待测电阻的阻值进行测算。那么,可否只使用一个电压表或者电流表对电阻阻值进行测量呢?假如可以的话,那么需要什么样的辅助器材呢?具体的测量过程是什么呢?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在纸上将电路图画出来。这种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学习兴致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此外,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创新,鼓励学生勇于猜疑,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勇于探索的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求新求变,不能过分依赖教材上的内容,应当善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对待初中物理知识应当做到活学活用。
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这门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联系生活实际,这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理论联系实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进行“连通器”这部分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船闸”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使学生明白“管涌”产生的原因,并且对其解决方法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对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对生活常见问题进行解决,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成就感,使学生充满学习物理的热情。
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很多学生认为初中物理具有极大的难度,主要原因是并未掌握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并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强。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将物理知识作为切入点。例如,在对“影响电阻大小的原因”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导体材料、横截面积、长度与电阻大小的关系进行自主探究,并且鼓励学生仔细的分析,了解这些原因都是导体内部的因素。接下来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向学生提出问题:外部因素温度、电流与电压对导体的电阻有没有影响呢?
五、进行合理的教学情境创设,培养学生掌握多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标准便是学生是否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物理学科的知识学习不仅是为解决试卷中的物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将教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生活问题,体现物理知识学习的实践意义。教师进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需要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内容,通过教师的教育培养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应用创新思维解决物理问题。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培养多重思考问题的角度,进而探究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物理实验是辅助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教学内容。实验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深化其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实验教学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很多物理实验内容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因而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教师可以充分应用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密度》一课的教学时,需要进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物理实验,教师可以应用相同的木块、不同的体积放在水中,观察其在水中的下沉情况,能够得出相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磁铁等其他物质看看这一推论是否绝对成立,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实验方式,取同样质量、体积的木块和铁块一同放入水中,观察其在水中的下沉情况,进而能够得出下沉速度越快其密度越大的结论。教师还可以将这一论点的生活应用向学生进行介绍,通过物理实验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实践的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现阶段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通过笔者的实践教学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给广大的初中物理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鲁.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81-82.
[2]窦红平.关于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103.
论文作者:郭均武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物理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初中论文; 知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