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放射科 重庆万州 404000
【摘 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在临床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HFS)患者病症诊断中的应用以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1例HFS患者行MRTA检查,分析其MRTA表现,并将其检查结果同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41例患者共82侧面部神经神,症状侧均发现压迫或接触,而无症状侧显示4侧存在可疑接触,患者症状同是否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同手术结果相比,MRTA诊断符合率为93.18%。结论 MRTA可较清晰显示出HFS病患者面神经同相邻血管间的关系,对准确诊断患者面神经血管压迫/接触情况,有着重要意义,可为该类患者手术治疗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MRTA;HFS;诊断价值
在临床上,面肌痉挛(HFS)又被成为“半侧颜面痉挛”或“面肌抽搐”,属于一种阵发性的半侧面肌不自主抽搐现象,多发现在一侧面部,双侧面部较少,且无神经系统其它阳性体征。近些年来,伴随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与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术的广泛应用,普遍认为血管压迫面神经为该病症发病的主要因素。故文章抽选我院收治的41了HF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具体探讨核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在病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41例HF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13例,女28例,年龄均在20~72岁间,平均年龄为(48.4±3.2)岁;病程均1~31年间,平均病程为(7.3±1.5)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血管压迫性HFS,且均为单侧面肌痉挛,右侧21例,左侧20例。所有患者经经MRTA检查,并接受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
1.2检查方法
使用GE 3.0T signa HDxt MRI仪对所有患者行常规头颅MRI平扫与3D-TOF序列检查。其中,扫面范围为患者延髓到背侧丘脑共90~120层,并使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与多平面重建技术(MPR)行薄层横断位、冠状位与斜矢状位图像重建处理。所有图像均由2名高年资MR诊断师采用双盲发在ADW 4.5工作站上从各角度连续观察患者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走行情况,观察患者面神经同邻近血管空间的关系,详细记录患者有症状侧与无症状侧的责任血管名称、数量与面神经同血管接触压迫关系、是否存在血管袢情况以及神经血管接触/压迫位置,并在有争议的时候协商解决[1]。
1.3神经同血管关系的判定指标
患者神经同血管关系共分成四种情况,即:(1)压迫:神经同相邻血管接触点的局部神经存在显著压迹或受压移位情况;(2)明显接触:神经同相邻血管接触点的神经和血管虽未出现显著间隙,但神经走向正常;(3)可疑接触:神经同相邻血管可疑接触点的神经同血管间存在微小间隙,但小于该血管直径;(4)无接触:神经同相邻血管间的最短距离超过该血管直径或神经邻近无血管显示[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采用( )代表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MRTA表现分析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41例患者共82侧面部神经神,症状侧均发现压迫或接触,而无症状侧显示4侧存在可疑接触,患者症状同是否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目前,临床关于HFS病症的治疗多采用的是血管减压术,且多根据患者本身临床症状对病症加以诊断,没有可同时显示患者血管与神经的有效检查方法,从而使得手术治疗缺乏一定的客观依据。即便是常规序列扫描,也无法清晰显示出患者桥小脑角池小血管同颅神经关系,但是3D-TOF-MRA序列的应用,则凭借着薄层连续扫描形式,清晰地显示出了两者间的结构关系。首先,因流入增强效应,在原始图像上,血管呈现出高信号,而脑神经则为等信号,脑脊液显示低信号,这样一来,面神经同血管形成就会出现一个较鲜明的对比[3];其次,因序列层厚比较薄,使之有着较高动脉分辨率,可清晰显示出直径为0.8mm的小血管;而且采用MPR多方位重建形式,可多角度、多方位显示出患者面神经同血管间的关系与面神经出现压迫、位移的情况,即从斜冠状面与矢状面来查看患者单侧面神经情况,而冠状面则用于查看患者两侧面神经与REZ段的对比观察,并同横断面检查结果相互补充,从而更加全面地评价出患者血管同面神经的关系[4]。特别是可借助MIP技术来实现对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成像,从而更全面了解患者血管来源与具体的空间走向,而这正是其它任何一种影响检查方法无可比拟的[5]。为此,该检查方面在HFS患者病症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经MRTA检查均被确诊,同手术结果诊断符合率达93.18%,且证明患者症状同是否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存在显著相关性。由此可知,MRTA技术作为一种无创且安全的实验室检查办法,对清晰显示HFS患者面神经同邻近血管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诊断中可能出现一些假阴性或假阳性情况,但仍是当前脑神经疾病,特别是存在动脉压迫与接触的脑神经疾病的一种较理想的检查办法,对确诊HFS病症并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柳青,张磊,张冬,等.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的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12):1272-1276.
[2]陈利军,陈士新,马宁,等.3.0T磁共振成像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4,30(02):219-223.
[3]梅莉,郑建刚,刘良卿,等.3D-TOF-MRA成像对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09):1341-1343,1378.
[4]李晓会,孙泓泓,申富坤,等.3.0T磁共振3D-FIESTA序列联合3D-TOF在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2,24(08):1616-1617,1621.
[5]黎江.T2-3D-DRIVE与T1W-3D-FFE联合在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5):63-65.
作者简介:
温云(1979/11),男,重庆云阳,本科,主管技师
通讯作者:刘兴华,男,主治医师。
基金项目:重庆市万州区科研项目(201403003)
论文作者:温,云,刘兴华 曾文兵,汪明全,汪俊彦,陈胜利,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血管论文; 患者论文; 面神经论文; 神经论文; 症状论文; 病症论文; 面肌痉挛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