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杜鹃花获得奥运会订单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杜鹃花论文,奥运会论文,启示论文,订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前不久,江西省兴国县一举拿下了绿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200多万盆比利时杜鹃花订单。明年的8月,鲜艳夺目的兴国杜鹃花将盛开在奥运会场。都说“商场如战场”,兴国县杜鹃花产业的成功发展之路,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找商机选产业
2003年以前,兴国县还没有人种植杜鹃花。但当时,在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的花卉市场上,杜鹃花的销售却异常火暴。少数几个跑生意的兴国人敏锐地捕捉列了这一商机,产生了回家种植杜鹃花的念头。2003年3月,他们投资20多万元租地22亩建起了全县第一个比利时杜鹃花基地。杜鹃花一上市便销售一空,供不应求。
这件事引起了兴国县高兴镇党委、镇政府的重视,他们组织几十个农民到全国最大的杜鹃花生产基地——福建省龙岩市考察。通过与当地种花大户深入交流,大家怦然心动:杜鹃花生产周期短、循环快,一次投资长期受益,亩投入不到1万元,两年后可实现亩纯收入2万元。福建之行擂响了兴国县种植杜鹃花的战鼓。
在该镇科技能人的示范带动和政府的大力引导下,一批农民争相搭建大棚、引进花苗,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种起了杜鹃花。短短数年,兴国县杜鹃花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转变。
以规模闯市场
为发挥花农的规模优势,高兴镇政府成立了花卉协会,将全镇分散的花农组织起来,实行统一组织协调、统一收购销售、统一技术指导,形成了“协会+农户”的联合体,避免花农的恶性竞争。协会的成立使花农实现了订单种植,花农与协会签订合同,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均按合同价收购,给花农吃了“定心丸”,大大激发了他们种植杜鹃花的积极性,杜鹃花的质量迅速提高。该镇涌现出1800户农民从事杜鹃花种植,杜鹃花数量由2003年的3000盆发展到现在的940万盆,成为江西省最大的杜鹃花生产基地。
在市场竞争中,花农渐渐明白:“各自为战是不行的,必须联合起来,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开拓市场。”花卉协会的成立,改分散经营为统一经营,将农户拧成一股绳,拓宽了市场销售渠道。如今这支农民销售队伍正活跃在各大花卉市场,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兴国杜鹃花的市场竞争力,兴国杜鹃花的外销市场也从最初的福建拓展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
树品牌赢信誉
花卉协会专门聘请能人和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对花农进行培训,帮助花农解决栽培中的技术难题,致力于提高杜鹃花的质量。
为了提升杜鹃花的知名度,建立良好的产品形象。花卉协会在网上建立了专门的花卉网站,图文并茂地介绍杜鹃花,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通过网络订购。同时,花卉协会还经常组织花农前往南昌、上海、杭州、广州、厦门、福州等地,参加各种形式的花卉博览会,并在会场设立展台,向全国各地客商宣传和推销兴国杜鹃花。2006年,在江西省第二届花卉博览会上,兴国杜鹃花荣获银奖,被评为“省花”。
联系电话:0371-69333565
标签:杜鹃论文; 花论文;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