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_苟宝玉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_苟宝玉

(四川省旺苍县高阳小学)

为了保证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基础,学校和教师一定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很多弊端,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效率低下。针对这样的现象,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不断进行革新,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实践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有效教学。现就小学数学课的“教”与“学”,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1、前提条件—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个悬念,营造一个情境,给学生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激起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将学生自然引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各方面素质,其中学习兴趣尤其重要。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要较好的为学生创设条件,培养和激发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设计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A、B、C三个信封:A信封装一个直角三角形、露出一个直角形;B信封装一个钝角三角形、露出一个钝角形;C信封装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一个,这三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相等的,并重叠在一起,且露出重叠在一起的角。在进行猜三角形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呈现带有悬念性并富有幽默的语气,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猜完以后,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带入新知的探究中:“一个三个角形有没有可能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直角或钝角呢?”接着让学生来猜一猜,给自己设下悬念,并由自己通过探究来验证猜测。在轻松有趣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快乐,何乐而不为呢?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精神,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对他们学好数学有积极的意义。如学“求平均数”,在教完后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个身高为138厘米的小朋友过桥,假如不小心失足掉进一条平均水深为135厘米的河里,你说这位小朋友会淹死吗?为什么?教师给学生出了一个关于生活中鲜活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来选择答案,并说明理由,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乐趣无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备好每一节课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要构建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教师如果没有备好课就上讲台,就如同一个没带武器上战场的士兵一样心慌。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工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有序地设计教学活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因此追求高效课堂不仅要认真备好教案,更要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数学高效课堂的“精讲多练”也为数学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另外,对于新课标教材,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一册教材即使以前教过,再教一遍又能挖掘出不同的东西,得到不同的体会,获得新的收获。因此,数学教师要想把“高效课堂”这艘船开好,就必须扬好“备课”这片帆。

3、教师巧妙的语言导入,可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一位哲人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要被点燃的火把。”要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独具匠心,巧妙地运用导入语言,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首先利用实物投影给学生展示“美丽的蝴蝶、五角星”等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些图片的美,然后话锋一转,“你知道这些图片为什么这么美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直觉产生的美感加上教师启发式的语言导入,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其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学习的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4.1行为习惯养成。包括读、写、说、听等各种习惯养成,要求教师在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只要会听讲、会学习了,也就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4.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数学课堂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会思维,因而思维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掌握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教学中,特别是大班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嫌麻烦,而只是照本宣科,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总之,成功的课堂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修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努力学习教学理论,不断总结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向着“教得精彩,学得生动,教学相长,共同提高。”这一目标迈进。做一名出色的“指挥家”,“指挥”出一大批优秀的“演奏家”!共同演奏优美、动听的歌曲。

论文作者:苟宝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论文_苟宝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