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穗芳工程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下,要想是建筑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是紧密相扣的,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从而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只有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创新管理模式,促进技术不断进步,对于保证建筑项目施工质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企业为了在市场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实力。就必须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所以,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的建筑施工标准,从质量的角度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督和管理。从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实际出发,利用有效的措施解决实际施工技术中的问题,从根本上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的提高。
1案例概述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建筑施工企业事故率居高不下。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5年以来,我国每年发生在建筑行业的事故死亡人数依然超过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百亿元。根据近几年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型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事故类别主要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和触电,这五大伤害占事故死亡总人数的90.27%,其中以高处坠落事故最为典型,事故死亡率占到事故总人数的50%之多因此,在分析高处坠落事故原因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建筑施工企业技术质量对降低建筑工程事故概率及提高建筑项目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2.1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技术质量的提高可以满足人们的质量安全要求,这是由于施工技术应用效果会对建筑项目整体质量产生影响。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企业和工程部门的相关人员都应该重视建设项目施工技术的控制,为工程项目的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2.2 提高企业竞争力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建筑企业要加强对建筑项目施工技术的重视,因为建筑项目施工技术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通过对建筑项目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保证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建筑工人的水平不高
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施工工人参与其中,因此施工工人的施工技术水平也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整体质量安全,但是就我国现阶段项目施工来说,建筑工程师的素质水平普遍存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一般不高的情况。建筑施工人员作为建筑工程的主体,需要具有专业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施工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这是因为我国参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和项目建造施工主体人员为农民工,他们大多数没有接受过较高水平的文化教育,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不能保证施工技术的质量,甚至有许多违规行为和不按科学施工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缺乏对质量控制的认识
质量控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缺乏质量和安全控制的意识和重要性,在实际管理中,我们通常只管理项目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关键环节管理不到位,例如,不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技术人员不熟悉设计图纸,这些问题导致工程质量存在安全隐患,造成严重后果。例如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筑项目一般都需要多学科技术的相互配合,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复杂,而建筑施工企业却不能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加强和完善施工技术的管理,因此施工技术难以起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作用,甚至会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其次在施工过程中,不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也会产生一些误解和矛盾,如果不能有效处理,轻则会影响到项目的施工进度,严重的会导致项目质量安全,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3.3 施工材料管理存在漏洞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是基本构件。主体的质量和性能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影响建筑项目的的使用舒适性,所以提高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要采取必要措施,必须不断加强对材料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材料监管漏洞现象存在。然而,目前,在中国的一些建筑承包商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往往导致材料存在劣质不合格使用现象。施工技术质量是否合格也与建筑工程材料有关系,施工企业为了眼前利益,使用劣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4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4.1强化建筑工程项目的各方协调管理工作
现阶段,建筑工程中的分包现象,就是施工单位对各阶段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进行最优化的衔接,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分包方对自身工作范围,使施工开始从施工材料方面、施工工序方面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得到合理的协调管理工作。使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可以科学合理的进行。并且,严密科学的工程协调管理程序是施工方必须重点构建的,以此才能让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客观合理的分析以及科学的控制,降低施工工作中个人能力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施工方要强调组织和程序的严谨、有序和合理,防止因为出现人为的误差造成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降低的现象。
4.2加强施工资料管理
在所有建筑工程中施工中,严格把控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施工方必须面对的问题。对建筑材料市场信息的灵敏度以及合适的市场调查是相关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并且对材料价格范围以及不同品牌材料质量的现状进行了解是采购人员应基本了解的情况。因此,现阶段对采购人员的技能水平必须得到提高,即要求采购人员可以在建筑材料市场中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这样才能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建筑资料的采购成本。并且除了在采购环节对其进行质量的检测外,还需要优化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工作。保证材料进场前得到严格的检查与验收,确保施工使用的材料符合要求,对此可对材料进行取样以及性能测试来保证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而在材料到达施工现场之后,材料的贮存管理工作也应得到相应的优化,避免造成材料的损坏,并且不能随意堆放施工材料。
4.3重视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当建筑工程项目竣工之后,严格的验收工作必不可少,是项目投入使用之前的关键环节。在整个工程验收过程中,应注意发挥监理工程师的积极作用,加强组织与协调作用。作为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完成施工过程,合理确定施工范围与质量标准,同时整理好相关资料,做好施工全过程记录与隐蔽工程记录工作;并将竣工报告提交到监理单位,监理单位结合材料进行具体验收与检查。如果发现工程实体存在质量缺陷,需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责令返工、处理。同时,建设单位应组织各个主题参与到工程验收中,核实工程档案资料、质量验收资料等,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同时对施工管理、工程质量、施工资料等进行客观评价,以备后期使用,确保工程质量的提高。
结语
因此,通过上文研究发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建筑行业也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建筑项目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这种情况给建筑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技术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各方面的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操作、施工管理等,这些都将导致施工技术质量存在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来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以此来保障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仝雷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现场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5,41(23):127-128
论文作者:张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项目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