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手术室中普外科手术的切口感染预防效果分析论文_郑,霜,李彩霞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手术室 102200)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手术室中普外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胃肠道手术患者1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3%,明显高于照组7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70%,明显低于对照组8.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手术室;切口;感染

普外科胃肠道患者手术后的各种并发症中,最多见的即为切口感染,切口感染不仅影响了手术效果,而且降低医疗质量,给患者带来负担的同时也导致造成了医疗纠纷的高发[1][2]。因此,探讨如何护理干预能降低切口感染的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普外科胃肠道手术患者行综合性护理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28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74例,具体如下: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各为39、35例,年龄为26-74 岁,年龄平均值(45.4±8.65)岁,其中33例阑尾炎患者,10例急性腹膜炎患者,18例直肠癌患者及13例胃癌患者。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各为38、36 例;年龄为24-76岁,年龄平均值(46.3±8.94)岁,其中包括30例阑尾炎患者,13例急性腹膜炎患者,20例直肠癌患者及14例胃癌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病种构成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常规手术室护理,主要包括对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术前各种指标监测,对手术指征进行核对,维持静脉通道,维持氧气通道,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护理配合,术后防止压疮及坠床等护理,并保持术中患者电解质及酸碱度的平衡[3][4]。

1.2.2观察组方法 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术前对患者存在的手术问题进行解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接受手术治疗的必要性、重要性,并且提前告知患者胃肠道手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使患者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2)术前清理:术前有效清理患者的胃肠道,进行针对性的禁食水护理,对手术区域严格备皮及消毒。(3)手术室护理:加强手术室管理,强化无菌意识,督促无菌操作,将手术器械准备就绪,手术时间严格消毒,对于合并特殊感染者需予以含氯消毒液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措施。(4)切口护理:对于患者的术野区域进行严格消毒,切口较大可能污染切口,于切口区使用皮肤保护膜进行处理,腹腔切开后,采取保护器对器具进行保护,避免感染,并采取保护垫对胃肠道切口进行保护,将腹膜缝合后采取碘伏、生理盐水进行仔细清洗,术后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行抗生素预防抗感染措施,以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5] [6]。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相应护理方案干预后的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满意度情况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评定,总分为(0-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的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胃肠道做为人体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主要系统,内部易滋生细菌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并且胃肠道手术切口多为II、III 类,因此术后切口感染率比较高,相关研究表明,手术后切口感染做为胃肠道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切口感染可导致伤口愈合时间延长,并可导致全身反应,影响机体康复进程,严重者直接导致身体各器官功能衰竭,故加强手术室管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尤为重要[7]。

胃肠道手术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因素非常之多,与手术室的工作环境、胃肠道患本身以及使用的相关器械设备等有密切关系[8]。为了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需要加强手术室的综合管理以及器械设备的消毒处理。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干预模式,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手术室的综合管理、切口护理以及规范无菌操作。在术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不仅建立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信心,还为后期护理措施的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亦避免患者由于个人不良情绪的增加,降低其机体免疫能力。于术前对皮肤进行严格消毒、清洁,可减少胃肠道、皮肤的细菌。于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手术室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并依据切口情况行针对性的消毒、鼓励护理措施,及时更换敷料,并于术后行针对性的抗感染措施,以此降低感染率,对于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具有积极意义,亦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胃肠道手术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8.11%,P<0.05,且护理满意度为97.3%,高于对照组的79.7%,P<0.05。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干预中采取综合护理的模式比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治疗效果更理想,能够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彩芸,吕媛,李耘,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分型与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5):3102-3105.

[2]张红伟.手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86-87.

[3]刘晓芬.手术室整体护理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6):76-78.

[4]罗国琼.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胃肠道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16,37(1):64-66.

[5]王小静.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17,35(1):102-103.

[6]徐华,王翠平,徐鹏.手术室综合护理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2):288-290.

[7]宋彩红.探讨胃肠道手术后胃瘫病人的治疗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2(44):228-228.

[8]吴海英,全日红,蔡亚娜,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3):563-564.

论文作者:郑,霜,李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5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手术室中普外科手术的切口感染预防效果分析论文_郑,霜,李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