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难以实施的原因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为目的的教育。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想讨论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已是众口一词。创新也被确定为是21世纪的主题。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真正实施了创新教育,并且成效显著的典型并不多,大多数学校的创新教育仍停在浅层次、平庸化、形式化层面。有些学校虽然开展了一些创新教育的尝试但很少能坚持下去。创新教育为何举步蹒跚,进展缓慢呢?它的深层原因究竟在哪里呢?笔者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应当引起关注。
教育民主的缺乏是创新教育实施难的原因之一
民主,简单的说,是人们对自己的事务当家作主。日本学者岩崎等人在《人的尊严、价值及自我实现》一书中说:“必须把民主广泛地理解为各种各样的生活领域中自由平等的关系的原理。”(注:转引自张兴杰主编:《跨世纪的忧患》,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443。)他还认为:“人格的相互承认是民主主义的支柱,并构成民主的真正内容。”按照这一说法,教育民主就是对教育活动中主体、客体各方的自由和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它具体表现在: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表现在对学校(法人)、教师、学生的人格和权利的尊重。教育民主的实现依赖于教育活动中主客体双方的民主信念、民主品质、民主作风。教育民主和创新教育密不可分,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创新思维的形式,有赖于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的长期的陶冶和熏染。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和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会有创新潜能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主的精神氛围,不仅是创新教育的必要背景条件,而且其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创新教育。
应该说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已经极大地推动着教育民主的发展进步。但无庸讳言,中国文化传统的根深蒂固,现行教育观念的落后使得教育民主在教育领域中还处于劣势。沿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师道尊严”思想等还不时蔓延于学校教育的各个角落。虽然这些传统对于规范的落实,制度的运行有着一定的作用,但对创新的压抑和摧残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学校生活中,它表现为对民主的轻视淡漠,对人格的权利的肆意践踏;表现为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只讲严格、不讲宽容,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关系多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教育气氛多呈紧张、沉闷压抑状,学生的思想行为大都纳入了严格的管束,时间空间的大部分被半强制的学习所占领;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失去了自主思考、学习和自由做事、游戏的余地,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激情也被窒息,只能表现出依赖性、奴性、愈来愈笨拙和迟钝,这怎么可能有创新呢?我们相信,只有当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民主宽松的教育环境之时,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会在其中流淌,才会有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
教育自身对功利性的过度追求是创新教育实施难的原因之二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带来人们对功利和实用的执着追求。这种追求延伸到教育中对创新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双面的。一方面,功利性的追求可以刺激创新,促进创新;另一方面,它也会压抑创新。当人们迷失在功利的海洋中时,便会失去自我,失去创新的原动力——好奇和求知欲,而成为功利的附庸。创新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引导和激励学生不断超越和前进的教育,它需要人们的精神和心灵的纯粹,它需要人们对功利的超越,过度的功利追求只会成为创新教育的桎梏。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运行在一种以强调政府作用为基础的行政约束环境之中,学校成了政府和社会的“工具”,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以完成计划,便于管理为目的,一切按计划进行(招生计划、教学计划……),一切以完成计划为终极目标,学校仿佛是一个“人才工厂”:将不同资质的人输进去,按同样标准,同样程序,同样的时间予以“铸造”,造出了千万个没有个性的“顺民”。同时,学校为获得必不可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不得不服从于教育部门制定的规则,应付各种评比、检查,甚至把学生的安全也列为优选目标。学校于是不求创新,也害怕创新,他们害怕创新带来的波动会影响学校的既得利益,即使搞一些创新也是做做样子,走走形式。
从教育教学过程看,中国教育至今仍延续着一千多年来的“苦读加考试”的传统方式,几乎所有的教育与训练都失去了原本的性质而成了升学和获取文凭的工具,教师完全按学校教育编排好的指令进行,教学中整齐划一、教学环节完善无缺,“灵魂工程师”成了没有灵魂的教学机器。课堂上是满堂灌,教师是考的就讲,不考的就不讲,学生是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以至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过扔笔记”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自由精神与个性发展的缺失。这种功利性的教学对创新的阻滞非常明显,具体表现在:一是导致了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的弱化,影响创新人格形成,二是一味的注入,强化了学生的吸纳接受能力,而创新所需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却因没有开发而萎缩;三是标准化的考试只要背框框条条,恪守固定格式,束缚学生的思想,由此无可避免地引发枯燥感、单调感和厌倦感,销蚀追求创新的热情。因此,可以这样说,急功近利不会带来创新,追求时尚也不会带来创新,只有当教育真正以个人自由发展和个性的弘扬为目的的时候,创新教育才会来临。
创新教育目标的缺失是创新教育实施难的原因之三
目标是人们以自身活动预定的设想和安排。目标的明确可以使人们在各项工作中有明确的方向,它也使检查、督促、评价等工作的开展有了依据。同样有了创新教育目标,实施创新教育也就有了行动指南,有了操作执行的依据。一个没有目标的创新教育是很难深入下去的,当今很多学校的创新教育流于形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创新教育的目标体系。
创新教育目标的确立源于人们对创新教育价值的确认,源于人们对创新教育内涵的准确把握。对创新教育目标的确认,在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中都可见到,如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的终结报告强调要培养具有“宽广的胸怀,强健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公共的精神,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注:参见钟文芳:《创造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上海教育科研》增刊,1999年第1期P7-11。)美国科学促进会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推行的《2061计划》中提出了科学教育的六大标准,其中有一条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是科学家”(Every Child a sc-ientist)实际上也就是要每个孩子都具有科学家素质。(注:参见冯之:《知识经济与中国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P156。)
然而审视我们以往的教育目标,不难发现,我们对创新教育的目标几乎没有规定,创新所必需的素质如独特个性和对多样化的尊重等也少有涉及,在课程体系中也难见创新目标的踪影。在评价考试体系中创新的教育目标要求也不多见。在具体的培养目标上,我们向来要求的是知识——能力——情感的培养顺序,也造成了过分重视知识技能而忽视创新的状况。在创新教育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应该“情感领先、能力跟进、知识殿后”,不要担心矫枉过正,宁可牺牲一点知识也要把激发创新目标树立起来。包括教材压缩一些,难度降低一些,学生多动一些,课程丰富一些等等,要以一系列实际措施强化创新的地位,要以创新教育的目标来统帅、调整学校的各项工作。
教师缺乏创新教育素质是创新教育实施难的原因之四
众所周知,即使在传统教育盛行的今天,也仍然潜藏着许多创新教育的契机,绝大多数学校也仍有进行创新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但为何创新难以展开?我们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当一部份教师不具备进行创新教育的基本素养。“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实施创新教育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只有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将“创新”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才能陶冶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尊重学生人格、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强烈的创新意向和独立的批判精神,要有发现学生创新潜力的水平,要有创新的教育技能。但扪心自问,在今天的中国,有多少教师具有这些素质?仅是尊重学生人格最起码的这一项,许多教师也并不具备。1996年,柳斌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指出:“现在滥用惩罚手段事例很多,在其他学生的投诉中,体罚、变相休罚的比例达15个”。(注:转引自郭文安:《试论创新教育及其特点》,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1期。)有些教师上课时对学生的疑问,不但不给解答,反而视为“捣乱”加以讽刺、挖苦,也有许多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毫无生气等等,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要求。造成教师创新素质薄弱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师范院校的教学对创新教育重视不够,力度不强。
实施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推进创新教育不能操之过急,而应该以一种理智的心态积极探索,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我们的创新教育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