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_科技革命论文

现代科学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_科技革命论文

现代科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科技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01]02-0005-04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19世纪中叶创立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它一直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指导我们正确地把握时代,准确地分析历史的矛盾运动和认识社会发展的动力,恰当地确定自己的任务。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僵化的教条,正如恩格斯所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既是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机遇,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严峻挑战。

一、关于可连接性的核心命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第一次真正有意义地把现代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的命运连接起来,是在结束文革十年动乱后不久。当时积重难返、百废待兴,怎么办?邓小平意义深邃地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8页。)他根据当代科学技术为生产开辟道路、给世界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带来巨大变化的事实,深刻地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6页。)邓小平在一系列的讲话,特别是《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对当时一系列颠倒了的历史功过与理论是非进行了拨乱反正,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科技人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两个关键问题,为我国新时期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在社会上确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奠定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1988年,正当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阶段之际,邓小平及时告诫大家:“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接着,他深谋远虑地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275页。)邓小平还特别讲到解决好少数高级知识分子待遇的问题,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此后,邓小平多次重申这一科学论断,强调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在1992年初,他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解决经济建设问题的根本出路。

为什么要在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论断中加上“第一”这个修饰词?这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处于一切生产力形式、过程和因素的首位,现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相对独立的要素,是生产力诸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因素。现代科技不仅渗透在传统生产力诸要素中,而且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比劳动者自身、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更为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决定着生产中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与劳动方式,它不单使生产力在量上增加,而且使生产力在质上发生飞跃,导引着未来的生产方向。所以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已上升到主导的地位,在资本、劳动、科技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中,科技已经愈来愈显得重要,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不能只靠劳动力和资本,更要靠科学技术。

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诠释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在这里,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聚焦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个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在当代科技革命条件下,社会主义面临着生产力迅速而巨大增长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最严重的问题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落后、人民贫穷。因此,邓小平在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又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层次加以强调,把它们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的焦点。这是对当代社会历史发展,包括国际共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资本主义几方面的实践所作的精辟的理论总结。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丁伯根曾说:“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人们最初使用的,是它的非常简单的定义:那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注:《生产、收入与福利》,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02页。)这反映了很长一个阶段的实际情况。苏联所提出的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便是离开生产力,只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角度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并且把苏联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的特殊模式界定为标准的社会主义。虽然这种理论明显背离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最终决定整个社会发展的原理,却在国内外凭借某种误解和权力而广泛流传。邓小平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一再突出强调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首要地位,一再批判“贫穷社会主义”的反马克思主义实质,一再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阐明新时期坚持社会主义就得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理,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根本性推进。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生产力标准理论才能从哲学层次上论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应该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正确的政治领导的结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表现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生产力标准,归根结底是衡量和判断一切社会的性质和一切社会现象是否优越合理的最重要标准,其中包括衡量和判断:一切生产关系,一切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一切观念形态和价值取向,一切政党或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要表现自己的优越性,只能以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作为根本依据。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大失误,是先验地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特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具有自己的特定模式和内在标准,可以不受生产力标准的裁定。正是在这种传统理论的框架内,社会主义优越性成了一个脱离生产力的抽象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范畴。相反,坚定地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首先看作一个生产力范畴,就是认定社会主义之所以优越,首先在于它能使生产力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持续发展,能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过得更好,也就是明确地把生产力发展状况看成衡量和判断一切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合理的基本尺度。

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跃迁。生产力标准理论不但恢复和推进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的根本原理,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超越生产关系的层次而深入到生产力层次,而且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理论的前提下,从历史观和认识论的统一上把实践标准具体化为生产力标准,使实践标准理论面对当代中国实际进一步获得了可操作性和鲜明的针对性,从而实现了从实践标准理论向生产力标准理论的跃迁。在这里,作为检验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实践结果,不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的东西,而首先是社会生产力状况,这样,真理标准就更具体更实在了。

生产力标准理论不仅在理论上深刻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且在实践上有力地推进了改革开放事业。关于市场经济,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页。)显然,用生产力标准来观察市场经济,是邓小平同志得以超越前人的理论根据。唯物史观善于辩证地处理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这两个方面,正是在这里,指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但是,价值标准是被放在生产力标准之后的,是从属于根本任务的价值目标。

三、关于依靠科技来引导社会文明的进步

文明是人类脱离野蛮状态而发展到更高阶段的社会产物,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成熟和发展起来的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各项成就的总和。文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产生了新质,并从此不断发展和进步。

社会文明包括两个部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科学技术则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是文明中间一切精致的东西。现代科技革命造成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则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创造,为物质文明增添新的内容;二则转化为社会智能,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促进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变革,推动精神文明的进步。下面着重谈谈科学技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的社会功能。

思维方式的变革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牛顿力学的创立,造就了一种从自然科学到哲学、社会科学以至人们日常生活普遍接受的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宗教神学的陈腐观念的胜利无疑是人类精神文明史上的一个进步;20世纪,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产生和发展,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被淘汰,形成了辩证思维方式;现代思维方式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向着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方面发展。

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人类精神生活,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念,提出了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在生产科学领域、生态科学领域,人类对自身、对自然的价值和责任问题成为理论思考和实践应对的热点。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本质认识,从而扩大了人们的道德视野,促进了道德观念的变革;许多科技成果的运用,有力地冲击着传统道德观念,为新的道德规范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科学技术对教育事业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直接应用于教育实践,从而引起教育系统结构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决定教育改革的趋向和教育内容的更新。技能教育、通才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这些适应科学—技术—生产—体化趋向的教育实践,大大改变了传统教育的面貌。

科技进步促进了人类的文化进步。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科学技术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东方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中国、印度、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埃及,到近现代西方文明之源的古希腊,科学技术的历史地位几乎众人皆知。近、现代文明的发展,更是以科学的参与作为重要的标志。不难发现,科学技术决定了人类思想观念的许多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可以把文化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外层的物质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最内层的观念文化。这三个层次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文化结构。科学技术从文化结构的最外层逐步渗透到最内层,有力影响了社会文化活动的内在机制。科学意味着永无止境的探索未知、追求真理,这种求实、进取精神,有助于确立一种批判性的理性传统。

一般来说,知识形态的科学本身并不构成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但是,历史上一切进步的、革命的阶级和群体,总是依靠当时的先进科学成果来建立自己的意识形态,并以自己的社会意识形态为指导去发展和利用科学成果。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科学技术与社会文明进步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密切。文明的第一次浪潮使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建立了农业社会,科学技术萌芽、发育;文明的第二次浪潮发展了文明,建立了传统的工业社会,它依赖于科学技术;文明的第三次浪潮将导致新的文明的跃进,建立信息社会,它决定于科学技术。

四、关于科技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当代新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巨变。现代资本主义与过去相比,虽然本性未改,但已面目全非。资本主义的三大矛盾依然存在,但矛盾存在的形式及解决的方法,由于科技革命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及其带来的新的可能性,有了深刻的变化。资产阶级可以用比较缓和的方式解决国内矛盾,例如实行政府调节经济、社会福利政策和相互制衡的权力结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不再用世界大战的方式解决,这一方面与现代高科技武器的毁灭性有关,另一方面是通过经济战、科技战更符合它们国家根本的利益;北南之间、富国与穷国之间的斗争仍很尖锐,但现代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即发展中国家,一般不再用政治统治、军事征服的方式对待,而利用高科技优势“和平地”掠夺资源,获取利润。

上个世纪取得了伟大胜利的社会主义制度,当前也面临着新科技革命的严重挑战。新科技革命暴露了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对科技、教育、人才等重视不够,运作机制不健全,平均主义和分配不公交相困扰等等,当然,最突出的一点还是暴露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的改革和开放,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对新科技革命挑战的回应。通过十多年的实践,人们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实质的理解,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根本任务和价值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人类历史是在劳动的基础上发展和展开的,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发展着的有机体,可以用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审视和划分。如果以所有制关系为主要尺度来进行研究,社会发展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将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但如果以生产力或简单说以社会技术体系为尺度来分析社会历史发展,则可以恰当地把它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三个阶段。三阶段论以社会技术形态为社会发展阶段的分类标准,与五阶段论以社会经济形态为标准一样,都是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它们是互相补充的。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社会技术形态是比社会经济形态更为基本的概念,三阶段论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五阶段论则是历史发展的这种普遍规律的具体表现,它揭示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两种划分间的联系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态势。某些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可以超越某一社会经济形态而进入更高一级的社会经济形态,但不能认为它们一切方面都可以同时超越。

五、关于现代科技是面向人类未来的双刃剑

科技革命与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不仅导致生产方式的变革、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且促进社会制度的转换。但是,当代科技革命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威胁人类前景的全球问题——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粮食危机、环境污染等等,这些问题还日渐突出,困扰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因而,当我们审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时,就应当有一种全面的眼光,注意并发挥它的正面作用,正视并抑制它的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用科技革命照亮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而不致于在科技的负面后果面前束手无策,把科技革命与人类的前途对立起来。

全球性问题,确实是在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由它引起的产业革命之后才出现的。世界人口数量的剧增,部分是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技术发展的结果;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与此相联的整个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也与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迅速推进相关。然而,全球问题的产生和尖锐化,决不能简单归咎于现代科技革命,事实上,正如人口问题主要是出在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全球问题勿宁说主要是科技革命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面对全球问题,不同的学者对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对人类的未来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欢呼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认为科技决定一切,科技发展使人类社会进步,也能够克服由于科技进步而造成的问题。有的则相反,他们认为科技的发展所造成的严重问题是人类自身所无法克服的,从而对人类未来的处境发出悲鸣。

但是,这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的错误。前者认为科技发展必然造成许多无法克服的问题;后者则强调科技的发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正确的态度是,相信科技的力量,相信人类依靠科技能够战胜各种困难,摆脱困境,求取发展的能力是无穷的;但是,科技力量的发挥和发展是要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行进的,它要受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影响和制约。

应该清醒地看到科学技术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两面性。科技活动对于人类来说,既是作为正面作用的“生产力”,又是作为负面作用的“破坏力”。如果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向自然索取”的规模和速度调整到适当的程度,就能较好地发挥科学技术的正向功能,在实践中自觉走“绿色道路”,使“向自然索取速度”与“自然界恢复速度”相平衡。这种产业化路线注意主动地有计划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反,受资本边际利润率的驱使所走的往往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路线。从社会关系方面来考察科学技术的两面性,问题集中表现在谁使用这种生产力(或破坏力),去做对谁有利的事情。例如,同是一种核威力,既可以被战争贩子用作侵略和杀人的工具,又可以被和平利用,造福人类。科学技术究竟扮演什么角色?这不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取决于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下的人。

标签:;  ;  ;  ;  ;  ;  ;  ;  ;  ;  ;  ;  ;  ;  

现代科学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_科技革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