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通信行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其管理系统的应用。电力系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其规模也在逐渐壮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电力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还是存在着许多的不完善,这就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文章从系统的设计与具体实现分析入手,首先讨论了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应该具备的功能及其结构,随后从设计和建设两方面着手讨论,涉及到了设计和建设中的具体流程和应该注意的一些方面。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
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力通信行业更多的依靠着高新设备的引进来支撑其更高效和更智能化的需求。无论是从配置的更新,还是从功能的丰富和应用的复杂来看,传统的简单的管理方式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今电力通信的运行。就目前而言,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化、通信技术等已经为电力通信管理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建立一个安全、高效、快捷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具备条件。
1.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1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
首先是网络化的管理系统。从长远来看,电力通信将来的发展趋势必然要整合不同的体系结构,所以提出统一的管理标准是目前而言可执行的最佳办法,实现网络化的管理,达到不同体系通过统一接口互联的目的。
其次是综合接入性。其基本要求是对不同规格的设备和各种制式的产品有着良好的兼容性。该部分的任务就是通过综合性的接入口,实现对各种通信设备的统一转换,再由网络管理系统的高层次进行处理。综合的接入能力对于降低投入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再次是完备的功能和开放性的应用接口。应用功能的制定首先要做好用户需求分析,以此为基础来设计完善的、丰富的网络管理系统。但是这还不足以对设备的更新、应用程序的发展做出系统性的改进,所以在设计中要求有良好的开发性,有接口能联接应用程序,不断满足新的用户需求、推出新的功能和用户界面。
最后是系统的标准化及其独立性。网络管理系统的统一化首先从设计角度入手,采用统一的设计程序和界面风格、术语应用、以及统一的管理操作等,以标准化的设计应对不同的设备、系统的控制与操作。同时管理系统的独立性也十分重要。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应该不受设备的限制,独立性对于系统本身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1.2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分析
根据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总体技术要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且结合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管理系统将采用基于J2EE体系架构进行设计、开发。Java语言的优势以及有众多国内外大型厂商参与制定的J2EE标准规范,使Java技术成为目前大中型企业级应用的首选,可以提供更好的处理能力和稳定性支持。Java语言及J2EE应用服务器为Web应用开发提供了大量开放性、标准性、可复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可维护性和跨平台性等功能特性,使你能够开发出“一次开发,多次运行”的好系统。J2EE中间接提供了先进的、十分强大的三层及多层架构支持。
2.电力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2.1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2.1.1 设计前的分析
在对电力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之前,首先就要掌握用户的需求。另外,在进行电力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肯定会涉及到大量的图文、图表的处理,所以既要选择一个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的软件与程序,一般都是用Oracle。
2.1.2 数据模型的建立
在对电力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之前,为了使得那些抽象的数据形象化,避免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所以就要建立一个数据模型,它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通过DBMS的利用来分析几率电路走势;二是对于线路的具体位置的记录掌握对象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 建立数据库
在对电力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建立之前,要对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大量数据进行收集。除此之外,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图文之间的清晰度的把握,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好电力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工作。
2.2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一般来说,网络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两种:
2.2.1 主从式的结构
具体而言就是运用后台来实现对所有的设备的电路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对操作管理的要求是极高的,必须做到高度集中,即使是这样,也难免会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一旦后台的运行出了问题,那么整个系统就会面临失去控制中心的风险。
2.2.2 分布式结构
这种结构较主从式的结构是存在一定的优势的,因为他本省就具有优秀的管理配置模式,这样的优秀的设备作为后台运作的核心,才可以使得各个系统之间的和谐的运行,才可以为后台的运行工作提供了保障。
3.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建设分析
3.1 系统建设目标
随着设备的更新升级、运行方式的演变,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全面覆盖成为必然,对于管理的空白区要加大覆盖力度,管理能力也要同时提升。采用管理系统,淘汰原有的人工作业的方式,由系统自动记录、传送信息。减少网络运营成本。对于基础设施,诸如配线设备、电源设备等零散设备的管理也要设置途径进行管理覆盖。原有的一些监控设施等可能老旧,新建的系统要统一替换。对于原有的系统设施漏洞与不足的地方,新系统提供后台管理,打破原有的监控的结构,达到极大改善其互通性能、运行效率的目的。
3.2 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析
一般的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有主从式和分布式。主从式的结构由后台统一调配设备和电路,操作管理相对高度集中,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信息资源的分布就显得拙劣,因为这种集中式的管理会加重处理的难度;在实时监测方面,由于后台的集中处理,网络数据容易积塞,当链路和节点较多,那么监测就会效率低下、丧失意义;如果后台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系统将会全部失去控制中心,风险较大;同时还有升级性能不佳、服务类型不全的劣势。
分布式有着更好的管理配置模式,以中央平台为中心,同时将数据的控制功能剥离开来,配置到设备中,与各层管理级别通过协议相互联系,包括代理、信息库、管理站等,构成一个系统。其中代理可以实现自己对应的电力通信的电路和设备的数据的处理;管理站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来设计,其实质是介于操作者与系统之间的界面;信息库用以信息数据的存储;最后管理协议起到连接管理者与代理的功能,同时协定了众多内容,包括信息数据存储方式、通信方式、处理方法等。
4.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的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并且都会在不同的程度上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技术上的创新。电力通信作为国名经济的基础,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也要做到与时俱进,所以就要对电力通信网络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其信息化的管理,只有这样才会逐渐完善使得电力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才会使得电力通信网络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才会促进我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科.试论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过程中的通信技术升级[J].知音励志,2016(12):217.
[2]李默.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3]方婵.电力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6):58.
[4]田生祥.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厦门大学,2014.
[5]袁志.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论文作者:王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电力通信论文; 网络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功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