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有效方法分析论文_苗齐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有效方法分析论文_苗齐

潍坊宏大园林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4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越来越多城市愈发重视园林绿化施工建设。在园林绿化中,对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有新的要求,在园林绿化施工中要加强重视养护管理工作,将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有助于为人们构建和谐、舒适的家园,进而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推动我国园林绿化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养护管理;方法

1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意义

园林绿化施工是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具有深远意义,与此同时,园林绿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园林绿化施工不同于其他施工建设,园林绿化施工主要运用的施工材料以绿色植物为主,绿色植物是具有生命价值的,因此无论在园林施工绿化过程中还是后期维护工作中,都需要对植物开展养护管理,才能够有效地维持植物的生命力在正常范围之内,有助于净化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互,保护生态平衡。

2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现状

对于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建设而言,其所涉及到的领域较为广泛,施工程序较为繁琐,所以第一要注意的就是在进行施工之前要做好相关及充足的准备,这是顺利进行施工的前提和有力的保障。但是就目前而言,许多施工单位在进行园林施工建设之前并没有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往往在没有制定出施工计划时便开展施工建设的工作,导致施工人员对整体施工没有准确的概念。再加上相关技术与质量标准的缺乏,人员与材料分配不及时或不合理,使得在施工的时候出现各样的问题,若在此时各工程间不能及时的沟通解决,不仅会使施工的效率大大降低,还极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使建造成本大大提高。其实这些情况是完全可以放小或者避免的,可见在施工之前根据建设要求制定一套合理的方案多么重要。另一方面,在园林建造的期间监督人员的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的,其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在施工建设时,监督人员在栽植幼苗前应该考虑好气候、土壤pH值等适合幼苗生长的环境,在进行移植的工作后也要对幼苗的生长做好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各样的问题。而在实际的建设施工的里面,相关监督人员并没有做好上述工作,使得对幼苗的生长造成成活率低的影响,不仅降低了园林的整体效果,还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最后就是在园林施工建设完成后还要进行相关的养护工作,比如修剪,灌溉,除草,防病虫害等。使得园林的绿化效果得到保持。但目前也有一些施工建设在此工作上没有做好,没有及时的进行养护,使得园林的绿化效果大大降低。

3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3.1植物材料的使用

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植物材料的作用至关重要。在苗木选择环节,首先要以适地适树为前提,尽量挑选本地育成、顶芽饱满、长势良好的绿化苗木,不能盲目的引进外地绿化植物。为了促进苗木成活率的提升,对于那些规格大、移植成活率较低的树种,如果条件许可,技术人员应在苗圃内对其采取缩坨断根处理措施,等到进入生长季时,然后再挑选出长势较好的苗木,用于进一步移植。同时,苗木的选择,既要保证最终绿化目的的实现,也要对苗木生长质量进行重点考虑。

3.2定点、放线

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时,技术人员应当从施工场地现状出发,按照预先设定比例将图样放于施工场所中。放样过程中,务必要做到结合图纸定点,根据图纸规定线路与植物材料进行放线,确保定点和放线工作的整齐性与协调性。同时,技术人员也可采用网格法完成种植地点的固定工作,还要按照事前设计比例量取适当数量的小方格。如果绿化施工场地面积较大,那么测量时可采用平板仪进行测量,还可以采用定点放线的方法测量。无论是种植位置,还是挖穴大小,都应做到清楚标记,此外,对于种植树木的种类及种植位置信息,都要进行详细记录。

3.3挖坑、种植

园林绿化施工中,挖坑与种植往往直接关系到绿化植物的成活率,并且会对景观艺术造型产生重要影响。挖坑应从定点放线处开始,种植穴应当要求圆形平地,并备有足够的回填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种植穴开挖的大小要根据土球规格和根系,坑壁要求直上直下,不宜将其挖成“锅底形”。通常坑径的尺寸要比土球直径大40-60cm,深度也要比土球直径大出20-40cm。一旦挖坑工作完成,就可以栽植幼苗,在此之前,应对劈裂或折伤的苗木根系加以修剪,并做好土壤及根部消毒工作,施足基肥,紧接着按定植点进行栽树,回填过程中应先填满一半,用脚踏实,然后再回填另一半。

4做好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的措施

4.1做好养护工作准备

第一,要交接绿化资料。完成绿化施工作业后,组织开展绿化养护工作前,需要交接绿化资料。根据工程资料内容,掌握苗木的基本情况和种植情况等,制定相应的养护工作方案,确保养护工作的效果。第二,制定绿化养护方案。若想保证园林绿化的建设效益,必须要注重后期的养护工作。在具体实践中要结合植物的生态学特性,掌握当地生态条件和施工建设期间的苗木情况,制定完善的养护措施,提高绿化养护管理的水平,获得不错的养护效果。第三,做好人力资源、物力、机械的配合。结合绿化养护工作实际需求,编制相应的资源使用计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养护工作水平。

4.2增加土壤与肥料,减少水土损失

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是确保绿化成果的关键所在。对于栽植的植物而言,要想确保其茁壮成长必然离不开养护和良好的环境。因此植物生长区域土壤的质量和肥料直接关系到其成活率。在实际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土壤改良工作,针对土壤肥料不足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补充,同时还要与不同植物类型相结合来选择适宜的肥料进行施肥处理。特别是部分植物对于肥料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针对植物的实际需求量来规范进行施肥,确保肥料使用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4.3调整植物群落

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作用就是为人们营造优美的生存环境,其植物的美观性就是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此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种植的顺序与群落。另外,还要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性进行充分考量,这就需要考虑到其覆盖性,其绿化效率的提高是需要合理搭配植物的种植。还要对所种植植物的观赏效果进行分析,考虑对城市整体形象的影响。

4.4促使养护贯穿整个过程

在园林绿化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全面提高树木种植的成活率,同时还要保证绿化成效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效能。因此在具体移植树木过程中,要采用专业的材料进行密封,以此来减少水分的损失,并且为了减少根系的损失,还要对树冠进行修剪。与此同时,在种植后的生长阶段,如果受到阳光照射的强度较大,应该做好遮荫防护措施,结合不同的光照强度选择合适的遮荫网,并且要做好喷水工作,从而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效果达到预期。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了加强落实园林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园林绿化景观,将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充分结合,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根据植物不同的生长特点,进行养护管理。这就需要园林绿化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水平,还要加强重视养护管理工作,才能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将园林绿化建设中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最大程度保证植物存活率,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的社会效益,推动我国园林绿化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成全.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有效方法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235+238.

[2]张莹莹.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的标准化路径[J].中国标准化,2017(16):206-207.

[3]李刘记,扬龙.浅析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6(22):182-183.

[4]朱玉峰.浅析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J].绿色科技,2014(01):77-78.

[5]熊中芝,吴元玲.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J].绿色科技,2013(03):100-101.

论文作者:苗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有效方法分析论文_苗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