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造价是一个十分复杂且系统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造价具有个别性、差异性以及大额性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不仅十分复杂,而且十分多样化。建筑工程造价是项目决策以及投资计划制定及管控的有效工具之一,因此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是困扰各个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的首要问题。为了提升工程的投资收益,保证工程造价的有效性,十分有必要提升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的水平。本文首先对工程造价进行简单概述,然后对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超预算 原因 控制对策
一、建筑工程造价简单概述
工程造价广义上指的是建筑工程由筹备之初到交付使用的全部成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以及竣工决算是其核心内容。将图纸、定额以及清单规范作为依据,对工程中各个分项工程耗费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税费等进行相应的计算。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而言,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可科学编制相应的施工图,并熟练应用造价软件,此外还需具备一定的资料管理能力。
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
1.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不完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要求随之提升,基于此种背景下许多新型项目出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完善对项目地址的勘察,但是具体体现在预算编制中所占比例却很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时,工作人员往往很难对工程项目设计的各项造价进行全面考虑,因此导致工程预算编制中发生漏项情况。为了有效控制竞标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压缩,保证施工质量,通常情况下在工程预算编制过程中,项目开发单位会对项目内容增加的方式进行采用,此种增加施工项目的行为会造成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成本的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不完善会导致漏项、增项的情况普遍发生,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预算造成严重影响。
2.市场价格浮动
建筑材料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建筑材料涉及多个领域多个种类,所以说市场价格浮动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造价。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对建筑材料市场价格作了相应的宏观调控,运用多种手段控制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但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以及工程项目领域的逐步扩大导致造价工作人员无法对材料市场价格进行精准预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也就变得更加普遍。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时相应的工作人员已经对市场价格浮动进行充分考虑,基于价格变动趋势的基础上预留了相应的浮动余地,但是由于市场供求机制对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导致市场价格浮动缺乏规律,因此实际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材料预算价格和实际价格产生较大差异的情况,所以对施工项目工程造价造成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预算审核不规范
通常情况下施工预算的运行过程中,需要中介公司对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进行相应的预算审核,但是为了更加切合行业收费标准,审核工作会削减预算费用的十分之一。所以中介公司会在项目造价审核工作中获取更多的费用,也就是说会对审核项目的预算进行最大程度的削减。削减时通常情况不会考虑实际工程需求,此种盲目削减导致施工质量和项目设计要求存在较大差异,项目施工质量也因此遭受严重影响。为了对此项问题进行解决,后续施工过程中又会追加相应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随之出现。因此,在进行预算审核时要保证预算审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防止工程造价超预算情况的发生。
三、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对策探究
1.工程造价预算编制
工程造价预算工作进行时,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是最为核心的环节和内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整个建筑工程得以有效控制的根本基础。为提升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质量,需由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相关工作人员需对施工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收集相关的数据信息,包括施工设计图纸、工程勘察报告、地形测量等,将上述数据作为直接依据对预算收费和定额进行充分了解,并对统一的价格预算进行制定;其次,对施工材料的运作和应用进行掌握,并结合实际情况精确计算工程造价内容。基于充分掌握各项施工环节的基础上,对预算编制进行准确分项,避免漏项及重复项的情况发生;最后,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时结合市场价格波动情况预留相应幅度,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掌握建筑材料的规格、品质、用量以及价格等信息,结合市场变动情况,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合理编制,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2.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重现
于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而言,资金投入相对较大。通常情况下,工程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高达10%左右,因此要实现资金的合理把控,需要重视项目实施阶段。现阶段项目实施阶段最为常见的现象当属施工浪费,其原因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及自然等客观原因导致控制人员无法主观左右的情况;第二,组织失误、技术限制以及合同变更等因素对造价造成影响。因此,控制人员要有效落实造价预算的相关内容,由技术、经济以及合同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采用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指出成本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降低甚至杜绝超额现象的发生。
3.严格实施工程造价调整审批
工程实际施工阶段经常有项目变更现象发生,比如客观原因、人为原因以及设计缺陷等因素都会对工程造价项目产生相应的影响。此种情况下,项目增加通常会对工程造价产生严重影响,引发造价超预算的情况也更为严重。因此,控制人员除了要保证施工的顺利推进,还需严格调整工程造价的审批工作,不断加强监督力度,对工程超价、超量的情况进行有效把控,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外界因素对建筑工程成本的影响。
4.提升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政策性、专业性、知识性是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特征,由此可见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系统工作,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对预算知识进行掌握,还需熟知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必须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基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之上,实事求是的开展实际工作。因此,为了对工程造价预算管理质量进行提升,需持续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提供继续培训的机会,创造良好的教育平台。可实行企业内部经验交流的方式,各项目预算管理人员之间互相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积极改进自身不足,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此外,可在日常考核条例中添加工程预算造价质量水平的相关内容,从而激发相关人员自主学习的意识。
结束语
综合上述所言,于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而言最为关键的环节当属造价预算控制工作。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有效管控和工程项目投资效益的提升来说,造价预算有效控制是关键措施。因此,在控制造价预算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控制问题,对控制预算的重要性有明确认知,并且深入研究造价预算控制的各类问题,全面掌握问题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各类新方法和新措施,将实际建筑项目施工作为根本依据,保证工程造价预算的有效性,从而促使建筑目标的顺利推进和完成。
参考文献
[1]李亚南.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和控制措施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101+113.
[2]段晓娟.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策略[J].山西建筑,2016,42(08):233-234.
[3]濮雅栋.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与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13):132-133.
[4]陈媛媛.试论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6):85-86.
论文作者:冯慧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预算论文; 建筑论文; 造价论文; 预算编制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