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妇幼保健院 410300
【摘 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不同用药方案在人工流产术后残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9月-2019年2月本院接诊的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病患76例,将之采用随机数表法的形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当中,研究组应用100mg/d的米非司酮,对照组应用50mg/d的米非司酮。分析对比两组的阴道流血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7d后的宫内残留物缩小值为(5.61±0.23)mm、血β-HCG水平下降值为(1733.65±59.82)mIU/ml,优于对照组的(4.18±0.14)mm、(156.97±8.74)mIU/ml,P<0.05。研究组的阴道流血时间为(5.14±0.26)d,比对照组的(8.41±0.36)d短,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比对照组的15.79%高,P<0.05。结论:采取大剂量米非司酮用药方案对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病患进行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宫内残留物和血β-HCG水平的改善,缩短阴道流血时间,但不良反应比较多,需酌情选用。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后残留;不良反应;米非司酮;临床疗效
近几年来,我国的人工流产术后残留患病率显著增高,已经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害[1]。而米非司酮则属于是抗孕激素类药物,能够和孕酮受体进行结合,以有效抑制孕激素对受体的作用,并能对滋养叶细胞的增生过程进行有效的抑制,从而起到促宫颈成熟、种植早孕以及抗着床等作用[2]。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米非司酮不同用药方案在人工流产术后残留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9月-2019年2月本院接诊的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病患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38)。当中,研究组的年龄为20-44岁,平均(34.12±3.97)岁;孕周为5-10w,平均(6.03±0.47)w。对照组的年龄为20-43岁,平均(33.96±3.82)岁;孕周为5-11w,平均(6.24±0.56)w。患者血清β-HCG水平为50-2000U/L,术后阴道持续流血亦或者是间断性流血时间>14d,B超检查表明宫腔内异常回声不足2cm。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信息完整,能主动配合进行治疗。研究获得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两组的年龄和孕周等基线资料作出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3]
(1)异位妊娠者。(2)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3)病历资料缺失者。(4)过敏体质者。(5)中途退出治疗者。
1.3 方法
研究组应用大剂量米非司酮,详细如下:米非司酮片,100mg/次,经口服用,每日1次,需维持治疗7d,本药品由“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10950003。对照组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详细如下:米非司酮片,50mg/次,口服用药,每日1次,总共需治疗7d。
1.4 评价指标
对两组治疗7d后的宫内残留物缩小值和血β-HCG下降值进行分析和比较,同时对各组的阴道流血时间进行准确的记录。统计两组中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皮疹等)的患者例数,并经计算和分析后作出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SPSS 20.0软件,t和χ2分别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性分析
研究组治疗7d后的宫内残留物缩小值和血β-HCG水平下降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性的对比分析表()
2.2 阴道流血时间分析
研究组的阴道流血时间为(5.14±0.26)d,对照组为(8.41±0.36)d。和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的阴道流血时间更短,t=4.7136,P<0.05。
2.3 不良反应分析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3%,比对照组的15.79%高,P<0.05。如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表 [n,(%)]
3 讨论
对于接受人工流产术治疗的患者来说,其在术后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并发症即为宫腔残留,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有报道称,利用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病患进行治疗,其疗效会随着残留物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若残留物直径大于30mm,将无法取得理想疗效,故,在此情况之下,需对患者施以手术清宫治疗[4]。相关资料中提及,米非司酮为比较新兴的一种抗孕激素,无抗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和雌激素活性,能够有效促进宫颈的软化和成熟,并能起到较好的抗着床、诱导月经来潮和终止妊娠等作用[5]。米非司酮能够加快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的速度,有助于增强子宫收缩力,促进患者相关症状缓解。此研究中,研究组治疗7d后的宫内残留物缩小值和血β-HCG水平下降值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阴道流血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0.05。提示通过应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有助于促进患者宫内残留物的缩小以及血清β-HCG水平的降低,缩短阴道流血时间时间,但药物副作用比较大,为此,临床医师在对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病患进行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酌情考虑是否应使用大剂量米非司酮药物。
参考文献:
[1]刘晓晖.不同用药方案的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4,(35):143-144.
[2]张绍峰.米非司酮不同用药方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的疗效[J].中外健康文摘,2013,(52):126-126,127.
[3]张慧娜,董克,侯晓红,等.米非司酮不同用药方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23):67-68.
[4]诸葛听,李斌,黄紫蓉.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18-20.
[5]付丽,王祥燕.人工流产术后残留保守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5,(2):47-49.
论文作者:杨小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人工流产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残留物论文; 阴道论文; 患者论文; 宫内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3期论文;